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52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docx

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一含高考模拟题

(刷题1+1)2020高考生物讲练试题高考仿真模拟卷

(一)(含2019高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模)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都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

D.溶酶体的膜蛋白可能通过特殊修饰而不易被自身的水解酶水解

答案 C

解析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故两个场所都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正确;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光面内质网,C错误;溶酶体的膜蛋白可能通过特殊修饰而不易被自身的水解酶水解,D正确。

2.(2019·湖南岳阳市一模)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经a过程要有细胞表面的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B.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通过a过程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b过程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有膜成分的更新

D.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

答案 B

解析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吞噬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这个过程要有细胞表面的识别和细胞供能才可能完成,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形式(b过程)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只与突触后膜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不进入细胞,B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分泌蛋白,抗体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故有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例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正确。

3.(2019·安徽江南十校质量检测)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RNA病毒)颗粒加入到甲、乙两支试管中,其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

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

B.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能量

C.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酶

D.加入RNA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会明显减少

答案 B

解析 甲试管中没有转录合成RNA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条件,因此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A正确;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是因为缺少原料,B错误;甲试管中有DNA产生,所以该病毒颗粒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酶(逆转录酶),C正确;加入RNA酶,病毒模板减少,故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D正确。

4.(2019·河北衡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不能存活,会出现免疫排斥,说明供皮鼠和受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组小鼠排斥供皮的时间早,供皮的存活时间短,说明乙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甲组小鼠,B错误;实验结果表明,环孢霉素A能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究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C正确;对人体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环孢霉素A,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5.(2019·湖南省衡阳模拟)“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

答案 D

解析 “赤潮”被称为“有害藻华”,说明发生赤潮会导致大量呈红色的有害藻类爆发式繁殖,进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A正确;藻类爆发式繁殖是由于水体内排放大量含氮、磷的各种污染物,所以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正确;赤潮发生时藻类大量繁殖,覆盖在水平面上,使水中其他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所以水中的含氧量降低,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也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C正确;化肥和生活污水含大量氮和磷,大量使用化肥、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引起赤潮,D错误。

6.(2019·宁夏石嘴山三中一模)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城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B.若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其儿子一定患病

C.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

D.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答案 A

解析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以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A正确;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患病,基因型为aa,丈夫正常,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故其儿子不患病和患病概率均为1/2,B错误;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aa=1/10000,则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a=1/100,A=99/100,因此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100×99/100=198/10000,C错误;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确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系谱图也不一定能得到确诊,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9分)

29.(2019·湖北名校冲刺三)(10分)学校科研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对某湖泊进行了研究:

取6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6号,分别从同一取样点水深为1~6米处取水样后密封,测其溶氧量如图甲所示;另取一透明玻璃瓶(编号7),从该取样点某深度水层取水样后密封,每间隔2小时(h)测其CO2浓度如图乙所示。

假如环境温度不变,细胞呼吸强度恒定。

请据图回答:

(1)经鉴定,1~6号瓶中均含有绿藻和蓝藻。

与绿藻相比,蓝藻不含叶绿体,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图甲测定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4~6h与8~10h时间段内,水样中CO2浓度各自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夜晚在该取样点的水深6米处取样,水样中生物种类与6号瓶相比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分,每空2分)

(1)含有光合色素和相应的酶

(2)随着水深增大,光照强度逐渐减弱,藻类(绿藻和蓝藻)的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产生并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量逐渐减少

(3)两时间段内水样中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藻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相等

(4)减少 白天水深6米处溶氧量几乎为零,而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了氧气供应,该处的好氧生物会转移

解析 

(1)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与绿藻相比,不含叶绿体,但是含有光合色素和相应的酶,因此蓝藻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据图甲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玻璃瓶内的溶氧量逐渐减少,说明光照强度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绿藻和蓝藻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导致溶氧量减少。

(3)图乙中4~6h与8~10h时间段内,水样中CO2浓度各自保持稳定不变,其原因是两时间段内水样中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藻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相等。

(4)据甲图所示,该取样点的6米深处溶氧量几乎为0,而夜晚没有光照,藻类与其他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了氧气供应,该处的好氧生物会转移。

因此若夜晚在该取样点的水深6米处取样,水样中生物种类与6号瓶相比会减少。

30.(2019·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一模)(9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

比赛在俄罗斯举行,共有来自5大洲足联的32支球队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比赛,最终法国队夺得冠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进行了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

回答下列问题。

(1)足球运动员在奔跑抢球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机体内的________(填神经器官)和________(填内分泌腺)参与了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调节。

(2)足球运动员的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________;机体在大量排汗维持体温恒定的同时,也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以减少尿液的形成。

(3)足球飞向球门的一刹那,守门员必须迅速作出判断以救球,在这个反射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传导,并通过最高级中枢________的参与,对外界信息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4)运动员间对抗非常激烈,有的运动员受伤并出现伤口感染,此时机体首先通过________免疫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如果还有未清除的病原体存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防线发挥作用。

答案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下丘脑 胰岛(或肾上腺)

(2)氧化放能 促进

(3)单向 大脑皮层

(4)非特异性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分)

解析 

(1)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

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二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分泌相关的激素。

可见,机体内的下丘脑和胰岛(及肾上腺)参与了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调节。

(2)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机体在大量排汗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液的形成。

(3)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组成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中存在突触,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可见,守门员对飞向球门的足球迅速作出判断以救球,在这个反射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并通过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对外界信息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4)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由皮肤、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和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

运动员受伤并出现伤口感染,此时机体首先通过非特异性免疫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如果还有未清除的病原体存在,则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

31.(2019·云南保山市一模)(10分)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臭草,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

它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从中缅边境通过自然扩散传入我国云南省,以每年大约60千米的速度,随西南风向东和北传播扩散。

据估计,紫茎泽兰对中国畜牧业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失分别为9.89亿元/公顷和26.25亿元/公顷,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

(1)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后,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_______曲线。

紫茎泽兰会通过茎、叶、根向空气或土壤中挥发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在与其他植物的________中占据优势,其结果会导致其他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入侵种的侵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保持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茎泽兰对中国畜牧业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巨大损失,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紫茎泽兰还有许多利用价值,例如紫茎泽兰可以制作染料、杀虫剂、提取香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答案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J”型 竞争 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亡(2分)

(2)降低 入侵种的侵入会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分)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分) 直接

解析 

(1)紫茎泽兰侵入后缺少天敌与其争夺空间、阳光、水分、养分,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生长呈现出“J”型增长。

紫茎泽兰会通过茎、叶、根向空气或土壤中挥发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在与其他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其结果会导致其他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亡。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紫茎泽兰的入侵会排斥其他植物,会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紫茎泽兰的提取液对人类无害,还可制作染料、杀虫剂、提取香精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2.(2019·山东青岛二中第二学期期初考试)(10分)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果蝇的正常眼与棒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

某果蝇基因型如图所示(仅画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灰身与黑身、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雄果蝇,则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

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最好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蝇与图示果蝇进行交配。

答案 (10分,每空2分)

(1)不遵循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a、B、b、D、d (3)AABBXDY aabbXdY

解析 

(1)分析图像可知,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2)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两极,所以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3)由题干可知,该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灰身直翅棒眼的雄果蝇交配,得到206只灰身直翅棒眼雌果蝇,99只灰身直翅棒眼雄果蝇和102只灰身直翅正常眼雄果蝇后代中雌果蝇均为棒眼,雄果蝇中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接近1∶1,可知控制果蝇棒眼和正常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DY,且后代果蝇全部为灰身直翅,则该雄果蝇的基因为AABB,故选择的雄果蝇基因型为AABBXDY。

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进行测交实验,即选择基因型为aabbXdY的雄蝇与之进行交配。

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共15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酸雨主要是大气中所含的SO2造成的,利用微生物脱硫,具有工艺条件温和、成本低,还能脱出部分有机硫等优点。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菌种,分离出目的菌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脱硫细菌,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________(填“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操作过程中,与用于计数时的平板接种不同的是:

本实验要保证滴加到培养基上的菌液________________,以缩短培养时间。

要对脱硫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2)本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________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培养的脱硫细菌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________被微生物(脱硫细菌)感染。

(3)研究小组将四种含有等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脱硫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做药敏试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16h,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对于脱硫细菌,抗生素Ⅰ的最低抑制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抗生素Ⅲ。

在相关实验操作均严谨规范的情况下,在含有抗生素Ⅳ的纸片周围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中存在若干个脱硫细菌的菌落。

试对上述现象的成因做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涂布平板 含足够多的脱硫细菌(或浓度足够高) 甘油管藏

(2)无菌 操作者自身

(3)大于 抗生素Ⅳ对于野生型脱硫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脱硫细菌中已经出现能抵抗抗生素Ⅳ的抗性突变株(3分)

解析 

(1)平板划线法的划线开始的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故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脱硫细菌,需将菌液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操作过程中,与用于计数时的平板接种不同的是:

本实验要保证滴加到培养基上的菌液含足够多的脱硫细菌,以缩短培养时间。

要对脱硫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培养的脱硫细菌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脱硫细菌)感染。

(3)由于抗生素Ⅲ所在部位出现的白色透明圈大于抗生素Ⅰ所在部位的透明圈,说明抗生素Ⅲ的抑菌效果大于抗生素Ⅰ,故抗生素Ⅰ的最低抑制浓度应大于抗生素Ⅲ。

透明圈大,说明抗生素Ⅳ对于野生型脱硫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中存在若干个脱硫细菌的菌落,说明脱硫细菌中已经出现能抵抗抗生素Ⅳ的抗性突变株。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19·福建龙岩市下学期质检)科学工作者将某种海蜇的DNA分子上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夹竹桃细胞中,培育出一种夜间发光的夹竹桃。

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构建图中的重组Ti质粒,还需用到的基因工程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受体农杆菌应________________,以方便筛选已导入重组Ti质粒的受体农杆菌。

在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之前,先要用Ca2+处理农杆菌,其目的是使其成为________细胞。

(2)图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夹竹桃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转基因夹竹桃幼苗对青霉素____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抗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含有________,因此在农杆菌细胞中不能正常表达,而在夹竹桃细胞中能正常表达。

(4)夹竹桃转入了该517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后能发光,也可以说明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DNA连接酶 不含有抗青霉素基因(或对青霉素敏感) 感受态(1分)

(2)农杆菌转化法 不具有 农杆菌(或重组Ti质粒)中只有TDNA才能进入夹竹桃细胞,而抗青霉素基因没有进入夹竹桃细胞

(3)内含子

(4)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析 

(1)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并用DNA连接酶将含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在一起。

由于Ti质粒上含有抗青霉素基因,故作为受体农杆菌应不含抗青霉素基因(或对青霉素敏感),以便根据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在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之前,先要用Ca2+处理农杆菌,其目的是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外源DNA分子。

(2)图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夹竹桃细胞的方法称为农杆菌转化法。

根据图示可知,目的基因插在了Ti质粒上的TDNA片段,由于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所以插入在TDNA中的目的基因被导入夹竹桃细胞,并整合到了夹竹桃细胞染色体DNA上,而抗青霉素基因没有进入夹竹桃细胞,故转基因夹竹桃幼苗对青霉素不具有抗性。

(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来自真核生物,含有内含子,转录后需要将内含子转录的部分在细胞核内进行剪切,而农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具备该剪切功能,因此在农杆菌细胞中不能正常表达,而在夹竹桃细胞中能正常表达。

(4)夹竹桃转入了该517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后能发光,可以说明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