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6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docx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作业试题统一作业范本模板

第三章光和眼睛

3。

1光世界巡行

姓名班别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宝石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2、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3、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5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慢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快

C.闪电比雷声发出的早

D.雷声从更远的地方传来

3。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姓名班别分数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C.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增大,反射角会减小.

2、一束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则 (     )  

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C.反射光线与入射面的夹角不变;  

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逐渐减小,但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3、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  

A。

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与反射角都为90度; 

C.入射角与反射角均为零度; 

D.入射角角为零度,反射角为180度

4、小明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无论这平面镜多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小明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的漫反射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5、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二.填空题

1、入射角是指________与_______的夹角,反射角是指________与_______的夹角。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

法线一定与界面_______,并且要用_______表示。

当光线垂直射界面上时,入射角与反射角都为______。

但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_______度。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60度角,那么反射角是______,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在黑板上发生。

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40度,则反射角是________,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_______。

3、如图A所示,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入射角为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是_______.

图B

 

图A图B

4、利用如图B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增大入射角i会观察到反射角r(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

三.作图题

2、如图1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法线和标出反射角大小。

3、请在图2中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姓名班别分数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2、芭蕾舞演员练习时,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是()

A.4mB。

6mC.8mD。

2m

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了人眼的缘故

B。

在平面镜后放物体会遮挡平面镜内的虚像

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

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

5、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二、填空题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1)像和物到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垂直(4)像和物体的左右(5)成的是像

7、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

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

是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m.

9、雨后路旁低洼处积了水,在水洼旁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人射出的光被水面成的像,这时水面相当于镜.

10、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

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m.

三、作图题.

11、报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休AB在平面锐MN中成的像

12、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

13、在图2中,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题11题12题13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1)与、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3)折射角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填改变或不改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2、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

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

光的现象形成的。

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3、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8°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

4、人坐在游船上,从水面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前者

属于光的现象,后者属于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人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B、斜插入水中的直尺看起来变弯折

C、日食和月食D、小孔成像

6、在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放大的字B.水中倒影C.手影D.森林中的太阳光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

影子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

C。

平静

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8、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9、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

出现了

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景物经水面成像

C.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D.光经过密度不均匀

的空气发生折射。

10、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1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2、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三、作图题

13、在图13中,一束光线从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14、在图14中,—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画出它大致的折射光线(同时画出法线)并标出折射角r

图13图14

 

3。

5奇妙的透镜

姓名班别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潜望镜

2、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中,有两种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它们是()

A.凸透镜和凹镜B.凹透镜和凸镜

C.凹透镜和平面镜D.凸透镜和凹透镜

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都不改变传播方向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作图题

8、请在下列各图15中画出经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9、如下左图画出了光线通过某一透镜前后光线的方向,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姓名班别分数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和,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穿衣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汽车观后镜成正立缩小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

3、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

4、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

A.照相机拍照片.B.投影仪放大图片.

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

D。

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

5、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

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

变成了小虫的像.B。

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3。

7眼睛与光学仪器

姓名班别分数

1、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成立缩小的像在上。

(我们感觉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这是视觉神经转换作用的结果)

2、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3、超市、银行等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摄像头是一个透镜,其作用相当于(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4、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5、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

1从全球变暖谈气

姓名班别分数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大约是-88.3℃,读作()

  A.负88。

3度B.摄氏负88.3度

  C.负88。

3摄氏度D.88.3摄氏度

2、小明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差不多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他观察到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一样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3、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

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4、下面是小红做“测量液体温度”的一些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面的编号有序地排列出来.

A.观察温度计里水银柱液面,当液柱不再升高时,记下读数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C.估测液体的温度D.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E.此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F.读数时眼睛视线应与温度计里细玻璃管内的水银液面相平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

甲:

0C,乙:

0C,丙:

0C。

 

4。

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姓名班别分数

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戴眼镜的人刚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

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

3.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汽"。

关于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B.汽化过程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4.下列做法可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5.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4。

2-2的图像。

从图像可知,________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________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6、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

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姓名班别分数

1。

北国风光,冬天“千里冰封"、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经历了()

A.都是熔化B.都是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

同1种晶体的凝固点跟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不需要吸热

3、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0C,那么在00C时,冰的状态()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利用等质量的0℃的冰冷却食品通常比0℃的水效果好,原因是。

5、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4。

3—6所示,海波的熔化图像是________(填写序号)。

分析图像A可获得的信息有:

a.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像B可获得的信息有: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4.4升华和凝华

姓名班别分数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冬天的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C.冰冻的衣服变干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2.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指出是吸热还是放热?

A.卫生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B.擦玻璃时,往玻璃上呵气,使玻璃表面变潮

C.严冬,窗玻璃的内侧有冰花

D.初春时,松树枝上挂满“雾凇”

3.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______的结果。

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窗户玻璃上往往会出现冰花。

关于“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5.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时要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5水循环与水资源

姓名班别分数

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B.露C.霜D.冰

2.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

A.自然蒸发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D.过度放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

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

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

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

4.春秋季节,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

面成小水珠,这就是露。

5。

“地面的水_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_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液化凝固云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D.蒸发凝华液化雨

5.1物体的质量

姓名班别分数

1.单位换算

(1)80mg=________g=kg

(2)0。

5t=kg=g

2。

感受身边的物理填上合适的单位:

 

(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

 

3。

如图5.1-1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

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5.1—1

4。

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右边托盘比左边托盘高,应该()

A.调节游码使其向右移动B.调节游码使其向左移动

C.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D.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

5.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往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往右盘中加小砝码

5。

2探究物质的密度

姓名班别分数

1。

关于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的质量越大.物质的密度就越大

D.单位质量的体积越大,物质的密度就越大

2。

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则它的()

A.体积变小了B.质量变大了

C.密度变小了D.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3.人们常说“黄金比铁重",这句话若用科学语言表述,

应当是()

A.黄金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B.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

C.黄金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小D.黄金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5。

如图5。

2-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5.3密度知识的应用

姓名班别分数

1.用天平和量筒测铁块密度,若要使误差较小,应该()

A.先测铁块的体积,再测质量

B.先测铁块的质量,再测体积

C.先测量筒中水的体积和铁块的体积

D.先测量筒中水的质量

2。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3。

某施工工地购入横截面积为1cm3的钢筋7。

9t,求这些钢筋的长度。

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

5点击新材料

姓名班别分数

1。

琳琳按照物理属性的不同将六种物品分成了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有铁丝、铅笔芯、水银;乙组有玻璃、陶瓷片、干木棒.琳琳这样分类所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

A.导电性B.密度C.硬度D.磁性

2。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指的是(  )

A.瓷器的硬度大B.瓷器的密度大

C.瓷器的价格贵D.瓷器加工所需要的力比较大

3.放在热汤中的铁勺过一会儿就烫手,这是铁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