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85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docx

哈尔滨市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哈尔滨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2溶液属于混合物-----------分子种类不同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分子间隔变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分子种类相同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必清洗,不会污染整瓶试剂

C.除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外,可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D.量筒读数时,量筒放平稳,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的是

A.N2

B.NO2

C.NH3

D.NH4NO3

5.化学实验室中常用重铬酸钾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重铬酸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2CrxO7,其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6,则K2CrxO7中x的值为()

A.1

B.2

C.6

D.7

6.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氧化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分解反应

C.生石灰作干燥剂   

        化合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复分解反应

7.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稀有气体有惰性,常用作保护气

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遇加碘盐会变蓝

B.消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C.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镁铝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9.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X

氧化物

化合反应

石油

纯净物

Y

含氧化合物

氧化反应

化石燃料

单质

A.A

B.B

C.C

D.D

10.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概念m和n之间的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选 项

A

B

C

D

m

化石燃料

纯净物

原子核

化合反应

n

酒精

单质

电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1.对下列相关说法或事实,用微观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

CO具有可燃性而CO2不能燃烧

分子的构成不同

C

酸的溶液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都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D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A.A

B.B

C.C

D.D

1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13.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是()

 

 

A.探究物质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C.收集氧气并验满气体

D.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A.A

B.B

C.C

D.D

14.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6.4

4.0

3.2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7.2

1.2

X

A.乙可能是化合物

B.丁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6g甲,则生成16g乙

D.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质量

15.X物质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为原料按下列反应Sb2O3+2H2O2=X+2H2O可制取X物质。

试确定X的化学式

A.Sb2O5

B.SbO2

C.HSbO3

D.H3SbO4

1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加快,则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7.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低于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纯

18.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质量

D.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19.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20.历史上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1.“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

B.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C.多用公共交通出行

D.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22.含磷洗涤剂中含Na5P3O10,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下列关于Na5P3O1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5个氧分子

B.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C.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如图)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沉淀、过滤和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净水方法

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填空题

24.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

(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人工降雨对抗旱发挥了很大作用.常用的人工降雨剂有碘化银(AgI)和干冰.碘化银属于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时会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3)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__,起吸附作用的是___.

25.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       。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常见的一种有害气体是   .不吸烟的人也能闻到烟味,习惯上称之为吸“二手烟”.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

26.2019年10月9日,97岁高龄的约翰·B·古迪纳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业界称为“锂电池之父”。

(1)石墨可以用来做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_____。

(2)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制备LiMn2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LiMn2O4中锂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7.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高铁可加快出行步伐。

高铁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涤纶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列车员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2)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

“低碳”就是较低的_____排放。

(3)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

小明通过“饿了么”网站订了外卖套餐:

红焖刀鱼、蒜蓉西兰花、米饭、鲜榨橙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_____,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_____。

(4)手机移动支付安全快捷。

很多手机外壳属于合金材料。

小明了解到镁铝合金在熔炼时选择真空环境而不是在空气中熔炼,原因是_____。

2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空气成分中,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__溶于水,因此可以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

(3)空气成分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

(2)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

(3)氧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5)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0.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或文字写出图1中的化学反应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

(2)用化学式或文字写出图2中的化学反应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据上述小资料的内容判断,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水,也可能是______,其目的为__________。

31.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

(1)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

(2)B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变成______色,将所得液体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

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四、简答题

33.荔枝味甘、性温热,其果实含有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钾、铁等营养成分。

(1)荔枝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6H8O6),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维生素C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荔枝中钾、铁指的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荔枝开花时,蜜蜂会循着花香飞来采蜜。

由此最能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

______。

五、计算题

34.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取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加入2gMnO2,完全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为41.2g.试计算:

(1)产生的氧气质量=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