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88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docx

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

2009年中期检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描述表

 

院校名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

 

二ΟΟ九年十二月

建设条目

建设内容

完成情况描述与结论

佐证材料目录

一级条目

二级条目

一、专业建设措施

1-1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与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1、在精品专业建设小组领导下,完成应用电子技术精品专业的年度各项建设指标。

2、完成2009年应用电子精品专业建设年度院系两级检查。

3、使用精品专业建设监控平台进行过程监控

1、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长、各教学系部主任为成员的应用电子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了由系主任邓木生为组长,首珩、肖辽亮专业负责人副组长,袁开鸿等专业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团队。

2、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示范建设验收,并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与汇报。

3、完成度100%

①查领导小组文件、会议记录;

②查规划;

③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板图片。

1-2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

制定2009年经费使用计划表,并实施;

2009年经费使用情况统计;

2009年新增设备清单1份。

1、通过采取严格的经费管理措施,确保了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持。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本08-09年度规划121.5万,实际支出125万。

3、完成度100%

①查制度财务预算及执行情况;

②新增设备清单;

二、专业培养目标

2-1职业岗位

1开展企业岗位调研1次以上,进行人才市场调查,毕业生反馈调查。

完成2009年度调研报告;

2根据调研结果,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唐敏等,进行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优化培养方案;

3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开展SMT订单式培养;

1、通过大量调研,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为电子生产线操作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调试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员、单片机应用开发员。

2、合作企业专家唐敏等进行了职业岗位为电子生产线操作工、电子产品制图制板员、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产品调试工等岗位的分析。

3、通过与富士康集团开发订单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4、完成度100%

①查2009年度调研报告;

②查富士康订单培养协议

③岗位分析表

2-2人才培养规格

1、根据岗位调研与职业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新的要求,融入其中;

2、根据2009年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考核要求

1、通过我院以及我院牵头资源库参与15院校对549名企业员工与专家工人访谈,以及人才知识、技能、态度、规格的调研,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

2、根据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修订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完成度100%

①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课程架构及内涵

②查课程形态、模式

③查教学方法和手段查专业调研报告

三、人才培养模式

3-1校企合作

1、制定2009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

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应用电子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讨论、修订与论证;

3、指导委员会指导参与2009年专业建设

4、订单式培养学生达到35%。

1、制定了2009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

2、企业专家为主专业工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与教育教学专业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全程指导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论证、课程建设的指导、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等,本专业形成了“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

3、2009年针对本专业与富士康开展100人的SMT订单班、订单式培养学生达到35%。

4、完成度100%

①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

②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工作记录;

③查订单培养协议书或合同。

3-2产学研结合

1、完善“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

2、在已有生产型实训基础上,与时代集团开发2项新的生产实训项目;

3、开展横向项目3项以上,参与南车集团培训与中德师资国内培训。

4、将最新的EDA芯片采用自制实验开发板提供学生使用。

5、EDA教学软件升级,达到企业级

1、利用技术应用中心,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

教师以车间主任(培训师)的身份,在公司中进行基础教学、培训服务、技术服务、项目服务。

2、与时代集团开发了机车温度检测器与机车速到检测器2项生产性实训项目。

3、南车集团维修电工技师培训班与维修电工提高班,共100人。

4、聘请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于2009年6月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5、2008年12月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德师资国内培训,暨教育部人事司与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电子技术类骨干教师培训班。

6、自主开发了第一代EDA实验开发板,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该实验开发板已应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

7、完成度100%

①查与时代集团开发了机车温度检测器项目;

②查EDA自制实验板图片;

③查应用技术研究合同与成果。

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培训记录。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师资国内培训记录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1、继续在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地区开展调研;到其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调研1次以上;展新课程体系运行下的班级座谈;

2、针对调研结果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3、07、08、09级按照修订后的计划执行;

4、开始一年一次的课程体系运行验证与对比分析。

1、2008-2009年,先后派遣5名骨干教师到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以及南车集团的多家下属企业开展了岗位调研、用人单位反馈调查以及毕业生问卷调查,还先后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示范职业院校进行了交流。

2、2008年-2009年先后4次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中期教学检查与教学意见反馈。

针对06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跟踪、毕生意见反馈。

3、在教务处的部署下对07级、08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对07级、08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09级人才培养方案。

4、2008年11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

5、完成度100%

①查岗位调研、毕业生反馈调查表;

②查学生教学检查记录;

③查学校制订(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查近三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及其审批过程及修订说明。

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

4-2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

1、国内先进职教理念、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开发交流、学习与培训1次;

2、开展课程标准、专业标准建设,聘请行业专家、课程专家、现场专家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讨论与修订;

3、到国内其他知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与改革调研1次;

4、开展1期现场专家座谈会、课程专家应用电子专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讨论,修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修订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

5、在原有基础上,完成《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教学。

1、由企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唐敏、陈志曼等,校外专家肖申平,校内教改专家唐亚平副教授等对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进行了研讨与修订。

2、2009年系主任邓木生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示范职业院校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交流。

3、专业负责人肖辽亮老师于2009年8月到新加学习、考察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学,利用所学知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4、优质核心课程《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开发对应的项目任务书。

5、完成度100%

①查研讨会记录;

②查邓木生专业交流记录;

③查肖辽亮新加坡考察报告。

查《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教改总结

4-3实践性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

1、二年级学生100%顶岗实习;

2、毕业生做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

3、45%以上学生达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毕业生100%拥有毕业证与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证。

提供中高级维修电工与中高级电子制版工、电子产品装接工考证培训机会。

1、2008级全体学生到烟台富士康进行2个月的顶岗实习。

2、《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电子电路制图与制板》、《单片机技术应用》等专业核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每个学生制作课程项目5个。

3、通过3周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强化,2006届毕业10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职业资格证,81名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比例为45%。

4、完成度100%

①查顶岗实习记录;

②查毕业设计项目作品5件。

2006届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表。

4-4教学方法

1、学生在校期间做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

2、在原有基础上,完成教学做一体的《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继续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讲练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

1、45%毕业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来自实践工程项目;

1、《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学生要制作电源、放大器、密码锁等。

2、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利用我院开发的6代单片机教学实验板,学生人手一套,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制作了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

3、《单片机技术应用》等4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优质核心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项目为载体,

4、《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资源已应用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库中。

5、通过引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中应用项目45%来自实践工程项目。

6、完成度100%

①查查单片机等课程项目作品5件。

②毕业设计任务书。

③《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课程改革总结

④查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

4-5毕业实践环节

1、学生在校期间做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

2、在原有基础上《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优质核心课程实施实施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情境教学;

3、二年级学生100%顶岗实习

4、聘请电力机车研究所、电力机车厂的现场专家参与毕业设计,45%毕业设计课题来自实践工程项目;

1、《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优质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了5件以上课程项目作品。

2、2008级全体学生到烟台富士康进行2个月的顶岗实习。

3、聘请现场专家株洲南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敏等指导毕业设计,鼓励教师将横向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如陈勇宏老师指导的开关电源设计来自横向科研课题作,45%毕业设计课题来自实践工程项目。

4、完成度100%

①查学生作品;

②查毕业实习报告、设计、论文及答辨记录;

③查毕业实践环节教学方案;

查指导教师指导毕实践的相关资料。

4-6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听10次课;

2、每学年安排了至少4次公开课;

3、教师任教的课程至少20%多媒体课;

4、在原有基础上,完成《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课程资源并递交国家资源库;

5、完善学生网络交流平台。

1、我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牵头单位,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将,完成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课程的一期建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实现与学生交互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与灵活运用。

2、通过教师绩效考核措施,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了10次听课、每门课程至少运用20%多媒体教学;教研室考核将每学年安排了4次公开课。

3、《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参与了学院的说课比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的群类专业,运用我院共享性资源平台能实现与学生交互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4、完成度100%

①查专业网站、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

②查现代教学手段使用记录;

③说课获奖证书。

④教师听课记录

4-7职业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

1、实施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并将考核评价标准在授课计划中体现;

2、学习情境课程实施项目考核方式。

3、系部每年分四个阶段对过程考核资料进行检查。

1、在教学实施时,每个项目或任务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中六个普适性的步骤: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进行,

2、基于过程考核的课程采用采用组内成员互评、组长与教师评价两部部分的方式。

3、采用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每学年4个阶段系部均对教学评价情况进行了过程考核资料进行检查。

4、完成度100%

①查教学大纲、考核大纲;

②查过程考核资料。

4-8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现

1、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考核改革;

2、改革考核中涉及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

3、开展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报告、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遵纪守法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职业规划教育;

4、通过顶岗实习进行职业体验。

1、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2、在课程过程考核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考核点,融入在每一次项目评价里。

3、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顶岗实习,学生按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4、专门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与指导、职业指导与安全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

5、完成度100%

①查过程考核标准;

②查过程考核记录;

③查顶岗实习记录。

五、专业教师队伍

5-1师资结构

1、新增副高级1人;

2、送读硕士1人;

3、新增正高职称1人。

1、肖耀南通过教授评审,肖辽亮副教授评审,

2、送袁开鸿、张文初、粟慧龙等4人攻读武汉理工在职研究生,引进硕士研究生谢永超。

3、完成度100%

①查人事档案;

②查相关证书。

5-2师资质量

1、骨干教师新技术培训7人次以上;

2、专业带头人新技术、课程开发培训3人次以上;

3、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与改革培训7人次以上;

4、专业带头人1名为教授,1名为副教授;

5、90%专业教师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6、横向课题、技术类科研课题4项,横向技术服务合同总金额不少于20万元

1、骨干教师吴海波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汽车电子培训,谢永超等7人参加了新技术培训。

2、专业负责人肖辽亮老师新加坡学习、考察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学,参加了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主讲《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

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余娟、袁开鸿、张文初等7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德国电子类课程开发专家HEIBER主讲《电子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

4、骨干教师谢永超参与教师资格培训、岗前培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培训等。

5、本专业16名教师获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比例为90%

6、本专业教师袁开鸿等主持横向课题《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改造》等2项,资金到账20万。

7、肖辽亮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课题《NAT-PT系统负载均衡的研究》、主持教育部电子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试点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主持省职成教育学会电子类专业研究会课题《嵌入式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8、本专业教师邓木生、肖辽亮、余娟等教师面向全国应用电子专业汇报与对外培训15次。

9、完成度100%

①查吴海波、谢永超等培训报告;

②查肖辽亮新加坡学习记录。

查谢永超教师培训记录。

查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查肖辽亮课题结题证书

5-3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1、优秀企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

2、企业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承接《电子产品装接的规划与实施》、《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制作》教学任务;

3、兼职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0%;

4、完善兼职教师师资库。

1、2008-2009年,唐敏等现场专家全程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唐敏等承担《电子产品装接的规划与实施》、《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制作》、

2、现场专家毕业设计指导、顶岗实习指导。

3、新聘了现场兼师3人,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了9名,

4、完善了兼师管理制度,为实现兼师库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提供了依据。

5、完成度100%

①查兼职教师个人任职资料

②查兼职教师教学资料

六、专业教学资源

6-1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

1、完善牵头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实现部分共享;

2、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共同开发、修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与专业标准;

3、完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4、完成两门课程立体资源库建设;

5、完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1、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牵头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完成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等5门课程的一期建设。

3、建设的资源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示会”上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展示与汇报。

4、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引导其它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5、2009年《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精品课程,《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入围湖南省精品课程第二轮评审。

6、完成度100%

①查国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成果;

②查5门课程课程标准;

③查《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省级精品课程证明;

查网上教学资源库。

6-2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1、完成ARM技术应用中心、通信技术应用中心硬件建设;

2、项目达标率、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

3、完善专门的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与单片机技术应用中心的开放管理。

1、完成了ARM技术应用中心、通信技术应用中心硬件建设。

2、所有实验室均采用6S管理,确保保了仪器设备的正常,实践环境符合职业规范要求,实现项目达标率、实验实训开出率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

3、完善车间与应用中心管理制度、实训安全操作制度、实训操作规范制度、校内外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实训教师管理办法、“准员工”管理办法等。

4、在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单片机技术应用中心的开放管理,每位学生人手一套自主开发的单片机学习板实现开放教学管理。

5、完成度100%

①查ARM、通信技术应用中心设备清单。

查实训室记录

6-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2、新增神风通讯有限公司、湘潭万事兴电子有限公司外实训基地。

1、新增神风通讯有限公司、湘潭万事兴电子有限公司外实训基地,总校外实践基地达到11个。

2、重新修订了校外实训的教学管理制度,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顶岗实习体系,包括“准员工”管理办法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

3、完成度100%

①查基地协议;

②查基地运行记录。

七、专业研究

7-1教育教学研究

1、省级以上科研与成果项目2项以上;

2、人均发表论文0.7篇;

3、发表核心论文3篇以上;

4、主持院级课题3项以上。

1、2008年11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标准》应用于国家教学资源库,省级课题《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等3项。

2、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发表《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等论文3篇。

一般教育教学论文《服务学生,关注成长》等7篇,达到人均发表论文0.7篇

3、湖南省教育厅《紧扣行业,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本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等教学成果3项。

4、院级课程《东院智能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等3项。

5、完成度100%

①查科研课题立项、结题、奖励、论文发表情况;

②查教学研究成果推广情况。

7-2专业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

1、横向课题、技术类科研课题4项;

2、横向技术服务合同总金额不少于20万元

3、人均发表论文0.7篇。

1、本专业团队教师袁开鸿等主持横向课题《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改造》。

2、本专业团队教师肖辽亮等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课题《NAT-PT系统负载均衡的研究》、《机车油压减振器在线测试系统》等省级课题3项。

其中《机车油压减振器在线测试系统》填补国内该领域的技术应用空白。

3、本专业团队教师谢永超等发表《倾斜偏心对同轴波导TEM模式性能的影响》EI检索论文等论文16篇,实现人均发表论文0.7篇以上。

4、完成度100%

①查应用技术研究立项,结题、推文材料;

②查论文发表等情况。

八、专业管理

8-1管理组织及职能

1、形成了院、系(中心)专业教研室(组)等层次的、健全的专业管理机构,并组建了专业建设团队;

2、实施专业带头人管理与培养制度;

3、实施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制度;

4、实施院级名师选拔与管理制度;

5、实施专业建设科研立项制度等。

1、专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依据专业建设需要,组建了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分工,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制定项目建设计划与预算,加强了成本控制。

2、学院以教务处为教学管理的运转中心,系部有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教研室有教研室主任、每个专业配备2个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过程组建了专业建设团、课程建设团队、科研团队,整个组织机构按ISO9000标准组成,形成三级管理。

3、建立了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机制,采用申请本评聘的方式,每位被评聘对象制定2008年-2009工作计划,年终对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4、完成度100%

①查学校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②查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

③查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8-2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对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学院、企业、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政府引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

1、对2009级新省进行体质测试,开展专业素质讲座,对人生未来进行职业规划。

2、招生就业办与系部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学生反馈意见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招生就业办及时将招生就业信息进行反馈。

3、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跟踪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

采用内外评审考核教学质量。

4、教务处根据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