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06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docx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3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12年单项选择题

1、 1995年全国: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江月

2、 1996年全国:

中国近代历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

据实回答:

3、 2000年浙江省:

衰落的主要原因:

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C、沿海地区机器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4、 2000年浙江省:

衰落的后果是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C、农民转为种桑养蚕D、崇拜洋货的风气盛行

5、 2001年全国: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6、 2001年春季:

姚莹所著《康蝤纪行》一书介绍了A、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对B、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C、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制度D、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7、 1994年上海:

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时在位的皇帝是A、道光皇帝B、同治皇帝C、咸丰皇帝D、光绪皇帝

8、 1996年全国:

见下图[香港三部分],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A、……B、……C、……D、……

9、 2000年全国: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10、             1993年上海: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11、             200年春季:

致使太平军有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A、清政府“借师助剿”B、天京事变C、太平军北伐失败D、安庆失陷

12、             2000广东: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的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13、             1997年全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14、             1998年全国:

《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5、             1995年全国: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16、             1994年全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B、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7、             1999年全国: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1运动规模空前巨大2反封建同时反侵略3《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4《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12B、13C、24D、34

18、             2002全国春季: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D、从根本上破坏了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

19、             2001年春季:

清朝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20、             2000年广东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1、             1993年全国:

清朝嘉庆到光绪之间的几个皇帝的年号,按顺序为:

A、道光、咸丰、同治B、咸丰、道光、同治C、咸丰、同治、道光D、道光、同治、咸丰

22、             1994年全国: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做了些抵制

23、             2002年江苏河南: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4、             1995年上海:

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

1864年他们最远可到通商口岸是:

A、九江B、汉口C、宜昌D、重庆

25、             1999年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使得鸦片贸易合法化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6、             2002年上海:

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27、             1996年全国:

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开始于:

A、关税协定权的确立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C、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

28、             1999年上海:

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1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2都引进西方科学技术3都建立近代教育制度4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A、1234B、234C、34D、12

29、             1998年全国:

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B、清朝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D、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30、             2001年全国:

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是:

A、日本和法国B、日本和美国C、英国、美国和法国D、日本、英国和法国

31、             1993年上海: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政府由此向清政府勒索的白银总数为:

A、一亿三千万两B、一亿七千万两C、二亿两D、二亿三千万两

32、             2000春季高考: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日本政府巨额赔款

33、             1997年全国:

甲午战争后,列强竟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1攫取高额回扣和利息2长期把持中国海关3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4扩大在华政治势力A、12B、123C、124D、1234

34、             1993年上海: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

A、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投资修建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35、             2002年全国春季:

下列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民间资本的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

36、             1995年上海:

下列条约中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37、             1993年全国:

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照会,英国首先表示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既得利益与美国完全相同B、要消除同其他列强的矛盾C、企图笼络清政府D、在华优势地位开始削弱

38、             2001年春季高考:

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39、             1993年上海: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爱国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B、光绪皇帝和部分清政府官员C、开明地主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阶级

40、             甲午中日战争后到百日维新,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校是:

A、谭嗣同主持的时务学堂B、徐锡麟主持大大通学堂C、康有为主持的万木草堂D、严复主持的天津水师学堂

41、             200年中国:

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B、毕业生不再清朝政府中任职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42、             1993年上海:

“泰西各国,一切是政事皆无足取法,府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

”这一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立宪派

43、             2000年春季:

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A、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D、清朝末年“新政”期间

44、             1999年上海: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是谁都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秆《资政新篇》

45、             2000年广东:

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

1参加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同清政府的洋务机构有联系翻译过西方的书籍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A、234B、123C、13D、23

46、             2000年上海:

提出并促成清朝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是A、容闳B、李鸿章C、郑观应D、魏源

47、             1996年全国:

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48、             2002新课程: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

49、             200年广东: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根本措施是: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C、变科举、开学校D、办报刊、立学会

50、             1999年上海: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

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D、时务学堂、湘报、南学会

51、             000年全国: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作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52、             2001年全国:

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以西法编练新军B、设立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53、             1995年上海:

在下列清代钱币中,选出三个按发行时间先后和发行时间相距最近来排列,应该是:

1道光通宝2咸丰通宝3乾隆通宝4光绪通宝A、341B、142C、321D、124

54、             994年全国: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55、             2002上海:

右图[孔子改制考书影]所示著作的作者参与了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56、             1997年全国: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标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支持。

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57—59T

57、             2001年全国:

该政策的含义是A、清朝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B、清朝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58、             2001年全国:

该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D、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

59、             2001年全国:

“门户开放”政策规定: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承认中国关税自主B、防止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C、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

60、             1998年全国: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

61、             2001年上海: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战败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此举表明他:

1、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2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3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4、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12B、13C、23D、34

62、             1995年全国:

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C、抵制和利用义和团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63、             1998年全国:

下列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排外的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4、             1995年上海: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使用是: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他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65、             2000年上海:

1900年,一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A、大沽口紫竹林B、杨村、廊坊C、老龙头火车站、北仓D、山海关、大沽口

66、             1993年全国:

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开始于A、三元里抗英斗争中B、太平天国运动中C、义和团运动中D、辛亥革命中

67、             1999年全国: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失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1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2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3仍然需要扶持清朝政府以华制华,4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A、14B、123C、134D、1234

68、             1999年上海:

本世纪初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在中国的:

A、东北地区B、山东半岛C、东南沿海D、长江流域

69、             1998年上海:

清朝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外务部B、洋务局C、总理衙门D、同文馆

70、             2000上海:

20世纪初年,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又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A、拒俄运动、莱阳抗捐起义、南昌教案B、广州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C、自立军起义、江孜抗英斗争、安庆起义D、拒俄运动、收回路权矿权运动、抵制美货运动

71、             1993年上海:

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同盟会时期C、中华革命党时期D、兴中会时期

72、             1997年上海:

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该是1南京2厦门3天津4杭州A、1234B、1324C、2134D、2143

73、             1997年上海:

在近代中国,宣传进化论的影响最广泛的一本书是A、《革命军》B、《新学伪经考》C、《原富》D、《天演论》

74、             1994年上海:

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是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75、             2002春季: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76、             1995年全国:

清朝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77、             2000年春季:

清朝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于1906年: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裁撤军机处C、宣布“预备仿行立宪”D、设立责任内阁

78、             2001年全国:

清朝末年“新政”没有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一个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79、             1999年全国: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80、             1998年全国:

保路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要求铁路干线改为商办B、收回用于筑路的股款C、收回被清朝政府出卖的铁路利权D、反对举借外债兴办铁路

81、             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让过中国领土的有:

1英国2法国3德国4俄国5日本A、145B、1345C、1245D、12345

82、             1996年全国:

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趁机附和

83、             1997年全国:

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的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84、             2000年全国: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诚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85、             2000年春季:

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朝皇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86、             2002年全国春季: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与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87、             1997年上海: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爆发的“二次革命”背景是:

A、袁世凯政权签订《善后借款合同》B、袁世凯制造了刺杀宋教仁案C、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D、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

88、             2000年全国:

“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

A、江西和上海B、江西和南京C、江西和广东D、江西省和安徽

89、             2001年全国:

1913年在印度召开了西姆拉会议:

A、是由中国和英国参加了双边会议B、讨论了西藏问题C、讨论了中印边界问题D、划定了“麦克马洪线”

90、             2000年广东:

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和护国运动中都曾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A、江苏B、安徽C、广东D、江西

91、             1998年上海: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92、             1997年全国: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

93、             1998年上海: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对国体问题者》一文是:

A、对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表示异议B、为清朝专制统治辩护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反对黎元洪继任总统

94、             1995年上海: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宋教仁被刺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C、袁世凯称帝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95、             1999年全国:

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D、复辟帝制

96、             1999年全国:

下列各项,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是:

1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2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3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4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A、13B、14C、234D、124

97、             1993全国:

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1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得总统可以无限期延2废除《临时约法》3强国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4下令解散国民党A、1324B、2143C、3421D、4213

98、             1993年上海:

下列事件按先后次序排列应该是:

1护国运动2二次革命3袁世凯称帝4护法运动A、3124B、3241C、2431D、2314

99、             2000年广东:

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C、北洋军阀了内部矛盾激化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

100、          1996年全国:

“府院之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