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11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选择题题库.docx

毛概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C)决定的。

A、“五大”B、“六大”C、“七大”D、“八大”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B)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B、思想路线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D、反对“两个凡是”

3、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准是(A)

A.领导权的变化B.时代的变化

C.革命的对象的变化D.革命动力的变化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C)

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5、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D)

A.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B、生产力不发达,教育科技落后。

C、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D、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B)

A、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C)

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D)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9、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区别是(A)

A、我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B、我国的和谐社会能够实现,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不能够实现

C、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都不能够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和谐的,而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和谐的

10、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A)

A、和平与发展B、改革和开放

C、竞争和协调D、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E)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

2、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ABCD)

A、知识分子B、小商人C、手工业者D、自由职业者E、资本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是(ABE)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

4、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AB)。

A.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

B.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联系的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的状况相联系的

E。

迅速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相联系的

5.公有制经济包括(ACD)

A.国有经济B.股份制经济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E.民营经济

6.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其原因在于它们的( ABCD )。

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阶段基础是一样的

C.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E.政权组成的阶段结构和专政对象是一样的

7、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ABC)

A、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B、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C、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D、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E、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8、“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BCE)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保持港、台、澳行使外交和国防权;E.保持港、台、澳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9、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的内容是(ABCD)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E、尊重科学

10、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ABDE)

A.思想建设B.制度建设C.经济建设D.组织建设E.作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正式提出的。

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

2、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

3、成为区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水岭的事件是(C)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

4、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

A.没收官僚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主义

C.没收地、富的工商业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5、邓小平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D )。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7、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D)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8、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D  )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主集中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A)

A、独立自主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坚持和平共处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CE)。

A、实事求是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群众路线

D、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E、独立自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BC)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地主阶级E、资产阶级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BCE)

A.统购包销B.经销代销C.加工订货D.租赁承包E.公私合营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ABCDE)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安定有序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D)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制在各行业居主导地位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D.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E.国有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优势

6、马克思说:

"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表明(ACDE)。

A.民主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总的发展而单独进行

B.民主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客要求

C.民主发展程度受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的制约

D.民主建设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E.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

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ABD)。

A.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B.必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必须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作用

D.必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E.必须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CDE)

A、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B、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C、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D、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E、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9、我国新社会阶层出现的原因有(ABCDE)

A、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D、产业结构的变化E、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

10、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BCE)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D.为人民服务E.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A)。

A.理论基础B.思想基础C.实践基础D.历史基础

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A)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的理论。

A.统一战线中国革命道路B.统一战线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C.中国革命道路党的建设D.中国革命道路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B)。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D.农民阶级的愚昧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基本结束和(C)的开始。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D.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其所有制结构所呈现的状况是(D)。

A.全社会所有制

B.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C.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D.基本单一的公有制

6、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

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

7、《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于(A)。

A.1984年B.1985年C.1990年D.1992年

8、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C.实行国有国营D.非国有化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C)。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C.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10、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D)。

A.基础B.性质  C.内容D.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1、(A),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A.思想道德建设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2、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在我国历史上,()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法国空想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著有《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C)。

A.孟子傅立叶魏特林《共产党宣言》

B.老子欧文傅立叶《资本论》

C.墨子傅立叶魏特林《共产党宣言》

D.孔子欧文傅立叶《资本论》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C)。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14、(B)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的非法席位。

1978年12月,中美决定自()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A.1971年台湾当局1979中华民国只有一个中国

B.1971年台湾当局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个中国

C.1972年台湾当局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个中国

D.1972年台湾当局1979中华民国只有一个中国

15、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A)是第一世界,()是第二世界,()是第三世界。

A.美国、苏联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赞比亚

B.美国、日本苏联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朝鲜

C.美国、欧洲日本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越南

D.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欧洲、澳大利亚中国老挝

16、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17、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是(C)的部分。

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A.较晚觉悟开拓者唯一力量B.较早觉悟开拓者根本力量

C.首先觉悟开拓者基本力量D.最晚觉悟开拓者基本力量

18、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这“四个尊重”是(A)。

其中尊重()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劳动

B.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科学

C.尊重实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知识

D.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才

1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B),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理论联系实际背离实事求是B.密切联系群众脱离群众

C.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背离马克思主义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脱离农民

20、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D)作为根本立足点。

A.解决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

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CD

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

2、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AE。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D、从生产关系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E、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ABCD

A.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5、下列关于民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ABC)

A、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

C、民主的实质比民主的形式更重要D、民主的形式比民主的实质更重要

E、社会主义民主并不一定比资本主义民主高级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

(BCD)

A解决好文化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

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7、《反分裂国家法》制定ABD

A.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B.体现了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D.表明了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共同意志

8、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BCDE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9、工人阶级在当代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是因为ABD

A、觉悟最高B、纪律性最强C、是无产阶级D、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1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所处的地位是ABCD

A.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它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C.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2、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A)

A.对农民的领导B.同民族资产阶级结盟

C.团结小资产阶级D.反对资产阶级

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B)

A.农业合作化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D.生产责任制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

7、邓小平同志提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一论断(B)

A.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D.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贫穷

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A  )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D.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E.政权的组织形式

9、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D

A.国有企业职工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

C.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10、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之一是C

A.抵御美国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B.防止恐怖主义在我国制造恐怖活动

C.提高拒腐防变和抵抵御风险的能力

D.制止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BCD)。

A.具有理论性B.体现时代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E、增强实践性

2、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文章有(AB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矛盾论》

3、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ABCD)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购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E.公私合营

4、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BC)。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E.加强党的领导决定的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E.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包括( ABE )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目的

D.发展是手段E.稳定是前提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ABCDE)。

A.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B.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D.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E.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ABCD)

A.经济基础不同B.阶级实质不同C.主体不同

D.宗旨不同E.范围不同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CD)

A.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必须以物质文明发展的需求为方向

C.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10、国际形势总的趋势(ABD)

A.由紧张趋向缓和B.由对抗转向对话

C.由缓和转向紧张D.复杂多变,动荡不安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C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2、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A)

A.对农民的领导B.同民族资产阶级结盟

C.团结小资产阶级D.反对资产阶级

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B)

A.农业合作化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D.生产责任制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判断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社会和谐

5、党的十六界六中全会,提出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B)

A.小康B.和谐C.开放D.可持续

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

7、邓小平同志提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一论断(B)

A、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D、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贫穷

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A  )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