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40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海珠区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想象力是指在知识材料的基础上, 

它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

物的独特能力,最具改革性和启示作用。

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意, 

,是

一种能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而衍生出创新主张的能力。

它是知识的一种创造, 

将来还会创造更多, 

它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

滞不前, 

历史上有些被认为是最荒谬的想象往往成为人类的创举,想象

力能够让知识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迹。

,人类才会有今天和未来。

①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

②是将个人独特的才能、看法转换成新奇而有效的想法

③人类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知识产品

④反而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⑤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⑥正是这种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A.⑤②③④⑥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①⑤③④⑥② 

D.①⑤③④⑥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

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

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

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

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

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

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

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

“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

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

”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

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

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

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

艮执言曰:

“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

”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

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

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

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行省用艮言,悉蠲之。

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

良吏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 

辟:

征召

B.会例革南士 

会:

适逢

C.以岁月及格 

及格:

到了期限

D.亟遣留艮 

亟:

及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B.

A.

尝言于行省 

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

月出于东山之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C.

丞相闻之 

而有司喜功生事者

惑之不解 

今者项庄拔剑舞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

司所拟可也

B.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C.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D.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艮崇尚气节,读书务求其中道理并求学以致用,在担任淮东宣慰司辟令史时以 

廉洁能干著称。

B.王艮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努力免除了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

了百姓的负担。

C.王艮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免除了运户的钱粮,使

他们免于破产。

D.王艮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

了上级的支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

②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4分)

(2)王艮是一位为老百姓敢于直言,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

回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子曰:

“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3) 

,微冷, 

(苏轼《定风波》)

(4)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统计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360多种。

我觉得这些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自然的、原始的”意思提出的,最初是指耕种土地。

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

所以文化的实质,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人化”。

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环境人化了。

人化本身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因为人一生出来还是个自然生命体,怎样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相一致,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就有一个人化的过程,可以叫做“化人”。

所以,文化的本质简单地说是“人化”,再展开说就是“人化和化人”。

“化人”就是教育、培养人。

古人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就使更人符合“人”的发展方向。

总之文化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结果和产物。

文化的产物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艺的,等等。

我们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哪些方面,文化里面就包含哪些方面的形式。

我们继承了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这样人类就通过不断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得到提升,越来越成为大写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给文化下定义,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概念有时就是指学习、上学受教育,就是指认字。

我们所说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中,按狭义来说,“有文化”就是指这一方面,而在广义上,“四有”都是文化。

最广义的文化是哲学上的概念,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品、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形式本身,而是指一种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即人如何把自然界人化,人如何人化自己。

梁漱溟先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的生存样式”,它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始终,不是凝固不变的外在的东西。

用“化人”和“人化”这两个词来理解文化,就是把文化看做是历史过程,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大文化的本质和含义。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文化作为一种样式、一种模式,是一种方式本身。

我们谈文化,不要光谈文化的产品、文化结果和文化机构,要注意到文化产品产生过程的方式,文化机构运行的方式,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

我们理解文化要在各种行为、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样式中进行。

文化的特点不在于人们“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

古往今来人们“做什么”都差不多,而造成文化差别的,就在于同样的事情用不同方式去做。

所以,我们把握文化的深层特征和实质内容时,既要注意做什么,更要注意怎么做。

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

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年里、在很多方面有爱搞形式主义的风气,搞文化则更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如果那样,我们想发展文化,可能就选择了南辕北辙的方式,反而糟蹋了文化。

我们一定要在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在深层次的底蕴上下功夫,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

第二就是:

文化是人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

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呢?

文化的形式、状态和发展的动因都是来自人的生活实践本身,人的生存本身不仅造就了文化,而且离不开文化。

(选自李德顺《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体制改革》)

12—13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的定义难以统一,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各个定义有很多差别,所以无法解说。

B.因为“文化”与“自然”“原始”是相对立的,因此原始社会没有文化,只有到了现代人们上学读书才有了文化。

C.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经济、技术、科学、政治、道德、宗教、文艺等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文化成果。

D.最广义的文化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始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E.理解文化是一种样式、是人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所在这两点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也是提高我们文化层次的关键。

13.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认为的“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耕种土地,收获粮食 

B.蜜蜂筑巢,酿造蜂蜜

C.发明飞船,探索宇宙 

D.孩子游戏,看图说话

14.文中“人化”和“化人”各指什么?

请结合文意概括。

15.作者在接受《广州日报》的采访时,认为过去常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

实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请结合文意分析。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

共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迟子建

  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

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作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

最初发现它的人是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的。

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

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

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v

  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

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

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

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

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

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

它去了哪里了?

它死了吗?

  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

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脱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

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

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

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

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

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

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是有说不尽的话,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

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她的哺育下长大。

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

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

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

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阵。

再也不见碧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至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

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

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

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

  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

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耳朵大声地喊,即使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

她老眼昏花,她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而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

有一年的秋季,她的老伴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

然而埋葬他之后的一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青春时光。

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

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

她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

而她每天又都喝着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

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

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

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颊,为她敲响丧钟。

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合上眼帘。

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渗透到她辛劳一生的泥土里。

她不在了,而那滴水仍然活着。

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一片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

她还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

16.请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17.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她”对“这滴水”的感情发生着变化,请结合全文分析。

18.读完文章后你认为“这滴水”有什么象征意义?

作者对“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作出

了怎样的回答?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周有光口述 

丁晓洁整理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就是多活了几年。

我经常说:

大概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我到了八十五岁才离开办公室。

现在年纪大了,一百零五岁了,不能活动,就在家里面。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这是我的世界。

  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我年轻的时候是搞经济学的,我们学经济的时候,也是一阵风。

1955年,中国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成立一个新机构,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要我到这个新机构来做语言文字工作,我就改行了。

既然改了行,我就专心一致,我的工作主要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上。

我在欧洲的时候,看到欧洲人很重视字母学,就买了很多字母学的书,自己看,觉得很有趣味。

想不到隔了许多年还有用处。

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你不懂字母学是不行的,而当时这个学问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就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字母的故事》,引导大家对于字母学有一点了解。

想不到这本小书出来以后,很风行,一下子印了几版。

这项工作在今天发挥作用了,大家都要用手机,发短信都是用拼音嘛,所以,拼音推广了手机,手机也推广了拼音。

  我是最早用电脑写文章的,那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家用电脑》。

我一早就提倡用电脑来处理汉字,当时有的人不赞成,后来大家都用电脑了,也用不着我提倡了。

电脑当然是好东西了,可是好东西都是有坏处的,坏处就是小孩子现在不会写字了。

所以说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网上有人写文章骂我,我看了,骂我的文章我最喜欢看,好玩得很。

讲得对我就改正,讲得不对我笑笑就完了。

譬如我说“世界观没有阶级性,说世界观有阶级性是错误的”,有人就写文章骂我了:

“社会有阶级,人当然是有阶级性,世界观当然有阶级性。

”我觉得他的话不对,不理他就算了,我不跟他辩论,很好对付的。

  我下放宁夏的时候,有一天通知说:

明天清早5点要开会,重大的会。

因为宁夏那个地方,早上很冷,中午很热,我一看天气很好,中午一定很热,就戴了一个大草帽。

开会开到10点钟,大雁飞来了,不是几千只,是几万只,像乌云一样过来了。

千千万万的大雁,飞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有一只大雁突然发命令,一声怪叫,大家下大便。

大便像雨一样下来,我戴了大草帽,没有多大问题,人家是满头大雁的大便,狼狈不堪。

他们说这是一万年才碰到一次的——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上海解放了才回国的,然后三十年跟国外不往来。

可是到了1979年年底,领导来找我,说你赶快准备,下礼拜代表中国到巴黎去开会。

我说我不想去了,你看我带回来的,用了三十年的西装,都穿破了。

领导说没有关系,你赶快去做新的,从袜子到大衣,都做新的带去,开了会回来,一概交给国家。

开了会回来,我仍旧穿破衣服——不是很好玩吗?

更有趣的是上飞机的时候。

领导派了一个人,陪我到飞机旁边,他告诉我:

你是联合国请的,联合国给你很多钱,所以我们就不给你美元了,还有,你的皮夹子要拿出来,人民币不能带到国外去。

我把皮夹子交给他,联合国给我的钱我要到巴黎才能拿到,我口袋里一分人民币都没有,一分美元也没有。

人家后来问我:

你怎么敢上飞机的?

人已经到了飞机门口,你不上也得上,可是我不心慌,因为真正没有办法,我在国外还是有点关系的。

上飞机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乐观主义者。

古书中有两句话,一句叫“猝然临之而不惊”,一句叫“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两句话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对我用处很大。

什么叫“猝然临之而不惊”呢?

人家来打击你,毫无道理地突然来打击你,你不要惊慌;

“无故加之而不怒”,人家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都是瞎讲的,毫无道理的,你不要生气。

我又不惊慌,我又不生气,那么我就可以渡过这个艰难了。

我认为坏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好的事情一定会来的。

  我跟沈从文的交往非常多,我们两个人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大家都是乐观主义者。

他不是很有名的文学家吗,解放以后叫他去做故宫博物馆的解说员,人家以为他很不高兴,但是他一点也没有不高兴。

他说,本来我要看故宫的古董很不容易,现在我不是方便了吗?

他这一点跟我一样,坏事情要看到好的一面。

我们常常在一起,考古的东西我不懂就问他,外国的东西他不懂就问我。

我们经常出去旅游,很有意思的。

  我是相信进化论的,不仅动物在进化,作为动物的人在进化,同时人的社会也在进化。

假如你相信人类社会是进化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假如今天还是落后的,明天会一步一步走上去的,那么你就能变得乐观。

   

(《新周刊》2010年第11期)

19.周有光说“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他的理由是什么?

读完本文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0.概括传主的三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