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43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部分衰老检测指标阅读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过敏、抓痕、皮肤病

免疫失衡:

免疫过剩

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

三、身高体重测定

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健康,过胖会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死亡率高的疾病,过瘦会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可以用体重指数(BMI)来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kg)÷

[身高(m)]2

表2体重指数范围

体重指数

类别

<18

过轻

18~24

正常

24~30

超重

30~35

轻度肥胖

35~40

中度肥胖

>40

重度肥胖

四、皮肤检查

婴幼儿和青少年皮肤弹性好,丰满无皱。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皮下纤维交联增加、结缔组织化、弹性纤维及脂肪含水量减少导致皮肤粗糙和松弛,表面失去光泽,是突出的衰老特征之一。

同时,胶原含量的减少会导致皮肤储水能力降低,变得干燥,年龄的增长、内分泌紊乱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导致黑色素的增多。

所以,皮肤的状态能很好的反应机体衰老的程度。

表3皮肤水分、弹性、色度参考范围

项目

年龄

水分

弹性

色度

非常缺水

偏干

充足

弹性偏低

正常

亮白

暗哑

15~19

0~45

46~60

61~99

0~65

66~85

86~99

0~12

13~99

20~29

0~40

41~60

0~15

16~99

30~39

0~35

36~55

56~99

0~60

61~80

81~99

0~18

19~99

40~49

0~33

34~55

61~75

76~99

50~59

0~30

31~50

51~99

0~55

56~70

71~99

>

60

31~45

46~99

0~50

51~65

66~99

五、骨密度检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骨皮质厚度逐渐变薄,骨小梁逐渐减少并变细,同时,机体合成胶原能力下降,骨质合成流失平衡被打破。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会逐渐减弱。

女性从35~40岁开始,绝经后下降更为明显,男性骨密度下降约为50岁左右。

因此及时检测骨密度可以反映机体的衰老。

表4骨密度测量T值国际参考范围

T值范围

结果

>-1

-1~-2.5

骨量减少

<-2.5

骨质疏松

六、肺功能测定

人的肺活量随增龄而变化的趋势明显,肺泡弹性降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导致肺活量减少,肺部功能降低。

机体从30~80岁约降低50%,平均每年下降1%。

因此,定期测定肺部功能对于观察机体的衰老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

肺功能检测项目包括:

肺活量、屏气时间等。

相对肺活量=肺活量/身高(mL/m)

表5肺活量、屏气时间参考范围

性别

相对肺活量mL/m

2000~2800

1500~2800

屏气时间s

30

七、听力测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老化。

60岁左右,大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50~70%的老人存在高频听力损失。

再加上老人容易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间接导致内耳、耳神经的病变。

表6听力损失的判断标准

听力损失分贝值

10~30

31~60

轻度耳聋

61~90

中度耳聋

>90

重度耳聋

八、力量测定

握力主要体现的是手部、前臂以及上肢的肌肉力量,而这些力量又是全身肌肉力量的一面镜子,所以握力能够反映身体的一种整体状态。

肌力一般在25~35岁时最大,之后随增龄逐渐减退,至60~70岁时肌力减弱可达到20~30岁时肌力的80%。

成年男性握力一般为36~56kg,成年女性握力一般为31~45kg。

九、平衡性测定

平衡性是测定机体保持自我平衡能力的一项指标。

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前庭分析器、本体感受器及视觉感受器等机能能力的综合反映。

闭目单腿直立实验主要测试人体平衡性及小腿肌力,实验证明,成人站立时间随年龄增长而缩短。

表7闭目单腿站立平衡性参考值

60岁以上

50~59岁

40~49岁

30~39岁

15~29岁

男性

11

16

21

26

31

36

41

46

51

56

61

66

71

81

时间(秒)

<

10

15

20

25

35

40

45

50

55

65

70

80

>81

身体状况

女性

19

14

18

>71

十、灵敏度的测定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

手指动作的灵敏度,标志着大脑与肢体间的协调程度,手指动作越精巧、越娴熟,就表示大脑与肢体间的协调程度越好。

研究表明,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从20岁开始减少,40岁时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手指的灵敏度会下降。

十一、SOD测定

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是清除体内自由基的首要物质。

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人体细胞的衰老与自身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radicalO2-)有关。

SOD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效,它通过一系列途径使体内毒性作用很强的超氧离子基歧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再由过氧化氢酶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酶,可以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祛斑、抗皱、防癌、抗辐射等作用。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SOD活性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过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磷脂,使细胞过早地老化,产生色素沉积,形成老年斑,这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

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疾病,如白内障、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都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有关。

所以SOD的存在与生物体衰老、肿瘤、免疫性疾病和辐射的防护有密切关系。

十二、CRP测定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水平是一个很有临床诊断价值的指标,可以在很多疾病诊断上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CRP水平可以预示心血管、冠心病等疾病潜藏的风险,可作为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可用于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等。

因此,定期检测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很好的反应机体的健康及衰老状况。

十三、MDA测定

自由基作用于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可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产生过氧化脂质,其分解产物为丙二醛,因此测定MDA的含量可以反映过氧化程度,从而

反映衰老程度。

成年人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为4.41±

0.6nmol/ml。

十四、HCY的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循环中去甲基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的中间产物。

量的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是一些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其中包括心血管、中风、静脉血栓、妊娠并发症、不健康妊娠胎儿(如神经缺损NTDS)、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等,若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加,则表明有患病的迹象,加速衰老。

表8人体同型半胱氨酸参考范围

Hcy含量μmol/L

(空腹血浆HPLC法)

男性:

9.26±

1.88

女性:

7.85±

2.29

女性绝经前:

8.9±

1.0

绝经后女性:

10.2±

2.5

年纪越大,其含量越高

十五、GSH-Px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催化谷胱甘肽(GSH)参与过氧化反应,清除在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从而减轻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是机体内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十六、血压测定

心率随增龄逐渐增加,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收缩压。

一般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10%,而65岁以上老人则为44.3%。

成年人收缩压平均每年增长0.5%,舒张压增加0.37%。

尽管血压个体差异较大,但对同一个体来说,坚持定期测量对于估计老化程度是有意义的。

表9血压参考范围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90~129

60~84

正常血压高限

130~139

85~89

血压偏高

≥140

≥90

基础血压偏低

<90

<60

十七、血常规测定

血常规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红细胞积压、血小板积压、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常用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及白血病、发热、出血性疾病、某些传染病、过敏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和贫血类型的诊断。

表10血常规中各项指标的意义

指标

参考值

意义

白细胞计数(WBC)

4.0~10.0

×

109/L

增高:

见于细菌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等,但孕妇、新生儿及运动后、疼痛和情绪激动时宜会增高。

降低:

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及X线、肿瘤放化疗后,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

红细胞计数(RBC)

3.5~5.5×

1012/L

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休克等,也可见于剧烈活动后。

各类贫血、大量出血、白血病等,也可见于妊娠中晚期。

血红蛋白测定(Hb)

110~160g/L

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严重烧伤、休克等,也可见于剧烈活动后。

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及史学后,也可见于妊娠中晚期。

轻度贫血:

Hb(90~110g/L);

中度贫血:

Hb(60~90g/L)

重度贫血:

Hb(30~60g/L);

极重度贫血:

Hb(<30g/L)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

见于骨骼增生性疾病、急性大失血或溶血后即脾脏切除术后,也见于生理性增多。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抑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家族性血小板减少等

红细胞积压(HCT)

37.0~54.0%

可能由血液浓缩、缺氧、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因引起。

各类贫血、血液稀释等。

十八、血糖测定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糖代谢对机体衰老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研究发现,非酶促糖基化可在多个环节上促进机体的衰老。

体内过多的糖可与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一种不可逆的“高级糖化终末产物(AGE)”,AGE沉积于组织细胞内可造成多种损伤,如升高血液中的LDL,促进氧化LDL的生成,降低SOD的活性,促进体内自由基增多,灭活动脉松驰因子——NO,使小动脉发生痉挛等。

这些均会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为了延缓衰老,必须重视血糖水平的控制。

表11血糖值的参考范围

正常值

血糖异常

糖尿病

空腹血糖(mmol/L)

3.9~6.1

6.1~7.0

>7.0

餐后2h血糖(mmol/L)

<7.8

7.8~11.1

>11.1

十九、血脂测定

血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衰老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他被认为是衰老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脂升高除了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外,还能增加

血液黏度,升高血小板的聚集性、加速血栓的形成,其结果可导致机体重要器官缺血,进而诱导产生大量毒性自由基,损伤机体的组织细胞,进而加速机体的衰老过程。

表11血脂各项指标的标准范围

(mmol/L)

总胆固醇(TC)

3.12~6.24

血清高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降低和控制血清胆固醇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并有助于防止粥样硬化地一步发展

甘油三酯(TG)

0.34~1.70

为血液中脂类,是引起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增高常见于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症等,也可因检查前3天内高脂饮食以及大量饮酒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0~3.12

是一种将血管外脂类物质转运到血管内的载脂蛋白质,俗称“坏”蛋白。

越高越不好,是直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指标之一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1~1.74

是一种将血管内脂类物质转运到血管外的载脂蛋白,俗称“好”蛋白。

有抗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载脂蛋白A1

1.00~1.60g/L

产要反映HDL水平,其增高的意义与HDL相似

载脂蛋白B

0.6~1.10g/L

主要反映LDL水平,其增高的意义与LDL相似

脂蛋白(α)

0~300(mg/L)

主要与遗传有关,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二十、肝功能测定

肝功能测定项目包括: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r-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1.0~36.0U/L

 

11.0~34.0

为体内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也存在于心脏、脑部等器官或细胞。

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常见于各种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道疾患、心肌梗塞等,也可能是生理增高,如剧烈运动、过劳、惊吓、感冒等所致。

总胆红素(TBIL)

3.42~20.50umol/L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及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管炎等。

直接胆红素(DBIL)

0~6.84

umol/L

见于阻塞性、肝细胞性等原因引起的黄疸。

总蛋白(TP)

60.0~83.0g/L

除因饮食、血液浓缩等可致生理性增高外,亦可见于呕吐、腹泻、高热、多发性骨髓瘤等。

白蛋白(ALB)

33.0~55.0g/L

常见于因失水导致的血液浓缩。

多见于肝功能损害及慢性消耗性疾病。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7.0~50.0u/L

主要用于诊断各种肝胆疾病,但嗜酒及口服避孕药等也会使其增高。

碱性磷酸酶(ALP)

42.0~110.0u/L

以肝、胆、骨骼中含量最多。

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积滞、局限性肝障碍、肝硬化、肝癌、骨癌或骨转移等。

二十一、肾功能测定

肾功能检测项目包括:

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等。

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必须与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尿素氮(BUN)

参考值:

2.85~6.42mmol/L

尿素几乎全部由蛋白质分解代谢而形成,主要经肾脏排泄。

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肾肿瘤、严重肾孟肾炎等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

见于严重肝病。

2、血清肌酐(CREA)

53.0~118.0umol/L

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极小部分来自食物。

血清肌酐浓度实际上取决于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

肾脏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才会增高,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3、尿酸(UA)

60.0~416.5umol/L

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过滤。

见于高尿酸血症、通风、肝胆疾病、肾功能减退等,也可由饮食、饮酒引起。

见于某些贫血、先天性酶缺乏或怀孕时。

二十二、羟脯氨酸测定

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特有的一种氨基酸。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有最多的一种蛋白质。

随着年龄的增加,胶原蛋白分子的共价交联程度也增加,其不溶性亦增加,使组织功能老化。

因此,随增龄原胶原分子被共价交联键交联在一起,失去了易分解的特性,所以随增龄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减少。

故测定皮肤或血液或尿液中游离羟脯氨酸的含量能测生物体内胶原蛋白分子交联程度,生物体内胶原合成情况,反映生物体的老化程度。

二十三、基因测定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与衰老是由于先天的基因体质和后天的外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正常情况下基因通过编码合成蛋白质,参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发生了突变,平衡被打破,该起作用的没有工作,不该起作用的反而开始工作了,就导致了人体机能的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衰老的加速。

我们熟悉的多种肿瘤,就是因为体内多种基因(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平衡被打破,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的。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DNA的断裂程度及机体的DNA断裂修复能力与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疾病及衰老的根本原因即各种因素、各种平衡被打破后DNA的变化即基因的改变。

进行基因DNA的测定将会准确及时的判断您的衰老状况,因此,有计划的进行基因检测,能很好的了解身体的衰老健康状况。

二十四、心理咨询

心理老化是人体老化度临床检测主要测试指标之一。

由于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代表着大脑的功能状态,同时心理老化问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能更全面地代表整体的状态,特别是大脑的衰老情况,可见调查心理老化对了解人体的衰老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