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882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docx

实务手册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操作手册全册汇编

 

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

养猪技术操作手册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技术原理

第三章猪场设计

第四章生物发酵舍的建立

第五章有益微生物与疾病控制

第六章盛夏降温和冬季取暖排湿

第七章生物发酵舍的维护与管理

第八章日粮设计与饲料加工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前言

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活菌制剂,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

它具有改善动物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某些疾病发生、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改善生产性能与饲养环境,克服了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耐药性等缺点。

同时,它还提高了饲养动物的产品品质及提供无药物残留的肉食品即无抗肉食品。

在微生物本身及其分解产物的相互作用下,使动物消化道与尿道所排出的有害气体和未消化的有机质,如氨气、吲哚、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在肠道内和生物发酵舍的垫料中得到充分有效降解,从而达到养殖零排放。

洛东酵素(洛东纳豆芽孢杆菌、淀粉酶和蛋白酶系列产品的简称,以下相同)是微生态制剂中的一种,其产品和使用相关配套技术是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于1977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了生产许可证、推广使用证和出口许可证。

该技术在日本使用已达30年之久,推广使用面占日本养殖总量的60%以上。

洛东酵素主要成分是纳豆芽孢杆菌、酵母菌、淀粉酶、蛋白酶。

其中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不属于新的菌种,是在我国农业部1999年公布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态添加剂菌种之列,是安全无毒的。

其核心技术在于菌株的筛选、提纯和加工工艺。

2005年4月,福建省环保局经组团到日本实地考察调研之后将洛东酵素及其使用相关配套技术引进国内,并进行较大规模的测试试验,历时两年多时间,获取了大量试验数据:

即猪的疾病减少、死亡率降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猪肉品质改善并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猪舍建设成本大幅度下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猪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性显著。

该技术于2007年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了我国农业部颁发的《进口登记证》,并列为国家环保产业协会2008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A类)实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洛东酵素的生产技术和核心技术已引进国内。

由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和中方组成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该公司拥有洛东酵素的全部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已在福建省福州市环保产业园区兴建生产线。

在2008年底,洛东酵素能基本实现国产化。

第二章技术原理

洛东酵素中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好氧菌,随饲料进入猪消化道后,快速生长增殖,耗掉消化道内的氧气,为长期定植在消化道内的厌氧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创造无氧条件,使其得到大量增殖、另一方面相对也是好氧的致病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等)由于缺氧而无法在肠道中定植,从而形成良好的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

人工补充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与得到发展的厌氧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以下功能和效果。

①益生菌产生的酸(如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和抑菌素,有效地抑制了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②洛东酵素提供的蛋白酶、淀粉酶和益生菌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酶、氨基酸(如:

苏氨酸、颉氨酸、丙氨酸等)、B族维生素和菌体蛋白质等物质,有效地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饲料报酬。

③益生菌产生的有机酸,不仅有利于猪对饲料的消化,还能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增加猪的采食量、提高日增重和缩短饲养周期。

④益生菌的菌体本身或细胞壁的作用,激活免疫细胞和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同时,生物发酵舍垫料中充满着益生菌的强势菌群,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猪的居住环境得到净化。

由此双重作用,减少了猪疾病的发生。

⑤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尿液和粪便中的氨、吲哚等有害物质。

加之垫料中的相同酶类,对猪排泄在垫料中的尿液和粪便中的氨气、吲哚等有害物质达到进一步分解,实现无氨味、无臭味的猪舍。

⑥猪体内排泄出来的益生菌和生物发酵舍垫料中的益生菌所产生的多种酶类,将猪排泄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有机质进行有效分解和作为垫料中益生菌代谢所需营养(C.N)于消化。

垫料中心温度较高将尿液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养猪零排放。

⑦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不能在肠道内长期定植,因此,饲料中需要长期添加,否则,就不能达到上述功能和效果。

洛东酵素添加到饲料中,在猪的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强势群体,添加在生物发酵舍的垫料中也形成猪居住环境的益生菌强势群体,从猪体内和体外双重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并增强猪免疫力。

此外还为猪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睡觉床和运动场,睡眠和运动充分,进一步增强猪机体免疫力。

洛东酵素的多种酶和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的共同作用,猪消化功能增强、胃口大开、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经济效益提高。

由此可见,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是一个有利于猪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健康生态养猪模式

第三章猪场设计

使用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养猪,猪排泄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水分,是通过垫料发酵产生的温度(热量)蒸腾而挥发掉的,根据这一特点,对圈舍结构有一些必须的要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圈舍要有良好的通风功能:

圈舍净高度(从地坪到屋檐)应达到4.2米以上(在北方应达到3.6m)。

两个边长除垫料池挡墙外,从挡墙上端到屋檐部分可不建墙,安装卷帘,在需要负压通风和保暖时使用。

卷帘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开启的,使圈舍具有很好的通风功能。

(见附图)

水帘负压通风降温

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闷热的天气里,水帘负压通风和负压风速达1.5m/秒时是解决圈舍降温的较好办法。

在圈舍建设和改造时,应当考虑安装水帘、负压风机和排湿扇的预留位置。

(水帘、负压风机、轴流风机和排湿扇的安装位置见附图)

采食台和饮水台

生长在垫料上的商品猪,采用自由采食、饮水的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洛东用户采用的喂料饮水方法有两种:

一是使用干湿喂料器,自由采食和饮水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具有安装、拆搬方便,节省采食台面积,省工,减少饲料浪费等优点;另一种为传统食槽。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保证不能断料断水。

猪在饮水过程中洒在地上的水不能流到垫料中。

采食台的面积不能太宽,使用普通饮水器的圈舍应在饮水器下方设水槽,将猪在饮水过程中沾出的水引流到舍外,保证猪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空间。

(见附图)

垫料池的设计

垫料的厚度根据饲养的猪日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0.5-0.9m之间。

垫料池一般都在地坪上修建,有些圈舍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垫料池部分下挖,为半地下式。

不管在什么状态下,垫料池的挡墙高度应比垫料的表面高度高0.3~0.4m。

舍外和地下的水不能渗透到垫料池中。

垫料池的底部面层在保证没有散水渗透的前提下,可以不做水泥地坪。

要有便于机械设备进入垫料区的通道

垫料在运行中每三天需要进行翻动,深度30cm,同时还要调匀圈内猪粪尿。

养殖密度越大、利用频率越高,翻动的频率越高。

所以在大规模猪场里配备小型挖掘机或者小型手扶拖拉机是十分必要。

圈舍建设时要留有挖掘机和猪进出圈舍垫料区的通道。

在一栋圈舍内,垫料区一般都是一个整体垫料池,每间猪栏都是用活动铁栏杆根据猪群的大小来安装隔开的。

当需要用挖掘机进入垫料区翻动垫料时,打开垫料池的机械通道隔栏,垫料上的活动铁栏杆应十分方便地折卸开。

(见附图)。

几种在国内使用较多的圈舍平面布置方案(见附图照片)

各类规模猪场所需生物发酵舍面积计算

要计算出各类规模猪场需要多少面积的发酵圈舍,需要先计算出平均存栏数,下表为100-600头母猪规模猪场存栏数据表:

(单位:

头)

母猪规模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配种及妊娠母猪

73

146

219

291

365

438

分娩哺乳母猪

25

51

76

101

127

152

后备母猪

27

53

79

105

131

157

公猪

4

8

12

16

20

24

哺乳仔猪

180

361

541

721

902

1082

保育仔猪

171

343

514

685

857

1028

生长肥育猪

528

1056

1583

2111

2639

3167

合计存栏

1108

2218

3324

4430

5541

6648

(猪场因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差异,其存栏数据有所不同,上表仅供参考)。

利用此表数据和第四章相关资料,可计算出不同规模猪场的各种圈舍所需垫料面积,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和圈舍内布局设计,也可计算出全场圈舍建筑面积。

第四章洛东生物发酵舍的建立

洛东生物发酵是指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宜微生物(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如水分(湿度)、氧气、营养、碳氮比例、PH值、温度等,激活休眠中的微生物,让其得到大量增殖,释放出生物热能,使生物床的温度高达65~76℃,从而有效地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猪瘟、蓝耳、口蹄疫、伪狂犬、轮状、冠状病毒、大多数未形成芽孢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等的一个生物培养过程。

洛东生物发酵舍的初次垫料发酵十分重要,其关系到能否正常、健康养猪的重点因素。

其材料是以稻壳、锯末和少许米皮糠为主要原料,使其达到一定厚度(运行高度不低于50cm)、宽度(不少于3m),在进行生物发酵后,将猪置于上面生活栖息的生物发酵床。

洛东生物发酵舍的制作按如下二个阶段完成。

洛东生物发酵垫料的准备阶段

①各类猪所需生物发酵床(垫料)的体积和面积参数详见表一。

表一猪占用生物发酵垫料体积和面积

猪类别

垫料厚度(cm)

垫料体积(m3/头)

垫料面积(m2/头)

妊娠母猪

90~120

1.3以上

0.9~1.4

哺乳母猪

80~90

1.5以上

1.7~1.9

种公猪

55~60

1.5~1.6

2.5~2.9

保育舍猪

55~60

0.2~0.3

0.3~0.5

生长猪

80~90

0.7~0.9

0.78~1

育肥猪

80~90

1.0~1.2

1.1~1.5

后备猪

80~90

1.0~1.2

1.5~1.5

②原料的质量要求

a.锯末:

应当是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的原木生产的粉状木屑。

凡是将木料通过浸泡或熏蒸杀虫和上油漆后的木制木屑或锯末均不能使用。

这些有毒物质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b.稻壳:

应当是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稻壳不能粉细,应当是片状的。

c.米皮糠:

米皮糠又称为油糠,是稻谷脱壳后,将粗米碾白的副产品。

该产品不含稻壳和米皮以外的其他物质。

凡掺杂掺假的米皮糠不能使用。

③原料的功能与替代

a.锯末在垫料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水,为微生物提供稳定的水源。

同时锯末中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故耐久耐用。

能替代锯末的原料是树枝粉碎成粉等原料,各个地区也可根据各地资源进行试验对比之后使用当地资源(公司也在组织专家进行试验对比研究提供相关数据)。

b.稻壳在垫料中的主要功能是起到疏松透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气。

同时,稻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仍然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而耐久。

花生壳可替代稻壳总量的30%。

c.米皮糠是给微生物提供营养。

在没有此原料的地方,可用玉米面粉替代。

④发酵舍的组成比例详见表二。

表二洛东生物发酵舍垫料的原料组成比例(以1m3垫料为例)

原料

季节

稻壳

锯末

米皮糠

洛东酵素

春秋冬季

0.5~0.4m3

0.5~0.6m3

6~7kg/m3

0.2~0.25kg/m3

夏季

0.5~0.4m3

0.5~0.6m3

3~5kg/m3

0.2kg/m3

⑤垫料的计算。

因干的稻壳和锯末都较疏松,在计算实际垫料的用量时,多预算20%的体积数量进行发酵。

通常情况下,垫料经生物发酵后,体高会下沉10cm左右,当发酵好的垫料经猪踩踏后,其体积又会下沉10cm左右,因此,在发酵前计算体积立方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体积的萎缩部分。

生物发酵的操作步骤

①干原料的铺垫摊开

第一层铺稻壳,按设定好的稻壳高度将稻壳铺平;第二层将锯末铺在稻壳上面,按设定的高度铺平;第三层是将制备好的“酵素米皮糠”混合物均匀地铺散在锯末上面。

“酵素米皮糠”的制作:

将设定好的米皮糠总量摊平,将洛东酵素铺在上面,反复混合(不得低于8次)均匀后备用。

②第一次垫料混合

将铺设好的垫料进行加水混合,水份使其达到45%~50%,物料基本均匀。

如果有结块的稻壳或锯末应拍散,大于鸡蛋的木屑应去掉,以防伤害猪的身体。

③第二次湿垫料混合

将第一次混合好的垫料根据确认水份情况(是否在45%~50%左右),再次均匀翻动一遍。

垫料中的水分在45%左右为好,即手捏紧松开后,垫料不结团,手掌上有一点点水迹即可,本次混合的均匀度和水分含量是关系到是否发酵成功和今后健康养猪的关键,务必留心!

④一次垫料堆积发酵

将第二次混合好的垫料堆成两堆台形状,高度不得低于1.5m,每堆垫料体积不少于10m3,尽可能集中,尽可能减少表外面积和触地面积,此面积20~30cm厚因温度问题是不能发酵的。

⑤搭袋保温保湿和升温

在垫料堆积后,昼夜环境(即垫料堆周围)温度小于25度时,应当考虑搭袋保温。

着地和顶部10cm不需要搭袋,以便空气进出。

如果昼夜环境最高温度小于0度时,应当考虑在垫料中塞入适当的开水瓶升温。

⑥检测和记录

通常情况下,垫料堆积后24小时,35cm深度的温度应当升至40度以上,72小时应当升至65度以上,当水分过高和环境温度过低时会延后。

温度的检测点:

横向间隔1.5m测一个点,纵向上、中、下三点测定。

每个点的温度基本一致,且在65度以上持续48小时以上时,说明本次发酵成功。

每次测定温度应当分点做好记录,凡一直未上65度的地方视为发酵失败。

⑦第二次发酵

当第一次堆积发酵温度达65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二次发酵。

将表面和触地25cm左右未发酵的部分移至第二次发酵的中心部位,外面和触地部分用发酵好的垫料包裹后进行发酵。

温度检测和记录与第一次发酵相同。

当温度持续65度以上达48小时后,垫料的发酵过程算完成,该垫料便可使用。

垫料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

 

说明:

a.夏季A曲线因垫料中不加猪粪,垫料中的营养(米糠)在发酵中很快被消耗完毕(环境温度越高,菌种的活力越强),所以温度衰减很快、曲线很快趋于稳定。

b.冬季B曲线因环境温度较低,菌种活力相对较弱、垫料中含有猪粪等丰富的营养,发酵时间加长,温度曲线衰减的慢。

c.垫料发酵成熟与否,关键看温度曲线是否趋于稳定。

d.夏季放猪前,如果是新垫料,温度曲线趋于稳定的时间一般为10天左右;如果是旧垫料,温度曲线趋于稳定的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

e.垫料发酵状况会随着气温的变化和垫料状况的不同有所变化。

以上曲线仅作参考。

发酵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

①温度上升太慢,48小时才能上到40度左右。

这主要可能是垫料的水分太高或环境温度太低所致。

如果水分过高可等1~2天,温度能上到65度以上,也能成功,如果温度无法上到65度,就要从新添加米皮糠和增加干料,重新混合均匀,重新发酵。

如果是环境温度太低,就采取提高环境温度或在垫料中用开水瓶增温。

②温度升高到60度左右就停止升温了。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米皮糠的数量不够或质量不好所致。

应当在原来数量的基础上提高50%的米皮糠,重新混合和发酵。

③垫料四方的温度不一样,有的温度达75度以上,有的点只有50~60度。

这是因没混合均匀所致,采取的办法是重新添加相同数量的米皮糠,重新混合和发酵。

④在垫料的堆积后,地面四周就流出水来。

这是因为垫料的水分过高,大量的酵素随水而流失。

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增加干垫料,重新混合堆积。

因堆积的高度过少,往往温度在40~50度徘徊,采取的措施是重新添加相同数量的米皮糠,重新混合发酵,堆积的高度最低不得低于1.5m,体积不少于10m3。

第五章有益微生物与疾病控制

有益微生物

①1989年美国FAD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0多种。

②1999年我国农业部公布了可以直接饲喂的微生物有10多种: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easei)、植物乳杆菌(L.Planetarium)、嗜酸性乳杆菌(L.Acdophilus)、粪链球菌(Straptoc-cusfaecium)、乳链球菌(S.Lact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B.natto)、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lacticii)、啤酒酵母(Sacchacevista)、产阮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沼泽红假单胞菌曲霉(Aspergllus)等。

③洛东酵素主要成分:

纳豆芽孢杆菌、酵母菌、淀粉酶、蛋白酶等。

④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动物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生长、改善生产性能与饲养环境和避免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等作用。

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中,前景十分光明。

⑤洛东酵素是由一些特殊的有益微生物和特殊的消化酶、营养物质等组成,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同时还具有防病治病,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作用,而且克服了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耐药性等缺点,从生物的角度评估是非常安全的。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洛东酵素已成为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最有力的替代品。

不但可以用于零排放环保型养猪,而且可以在日粮中单独添加饲喂,对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疾病控制

①洛东酵素生物平衡理论

正常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时,有益微生物占绝对优势,对整个种群起控制作用,维持着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产。

一旦该优势种群受到破坏,失去这种优势,就会导致动物肠道微生态失衡,使原来的优势菌群发生更替,引起机体消化机能紊乱,抑制动物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则可致病。

在日粮中添加洛东酵素,可以不断补充和恢复微生物优势种群,使失调的肠道微生态重新达到平衡,从而使动物健康得到恢复,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②洛东酵素形成内外生物屏障

饲喂洛东酵素,强大的有益菌群通过与病原微生物竞争生成空间,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形成生物屏障。

有益菌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

乙酸、丙酸、丁酸),构成化学屏障。

封闭了病原菌的内环境入侵门户,保护了动物的健康。

洛东酵素在垫料中发酵,形成了强大的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

动物在垫料上栖息,使体表形成一个强大的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封闭了病原菌的外环境入侵门户,从而保护了动物健康。

③洛东酵素产生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役

洛东酵素中有益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细菌本身能刺激宿主免役细胞,使其激活,有效地提高肌体免疫力和巨嗜细胞的活性,激发机体体液免役和细胞免役。

双岐杆菌细胞壁肤聚糖在适当条件下呈现免役原性,增强了体液免役应答。

洛东酵素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④洛东酵素的保健作用

洛东酵素中的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乙酸、丙酸、丁酸等)、细菌索(乳酸菌)、细菌素(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过氧化氢(嗜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对肠道腐生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起抑制作用。

目前,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应激因素引起的,洛东酵素内含抗应激因子,能有效地减少各种应激引起的疾病。

洛东酵素作为生物保健剂,从毒副作用和抗病能力都优于抗生素。

⑤洛东酵素真正地实现了零排放,改善了动物的生存环境

洛东酵素中的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其他中间产物,能降解粪尿中的氨、硫化物、吲哚等臭气和臭味。

尿中的水分渗透到垫料中间,在40—45度的温度下,自然蒸发给舍内加湿,改善了干燥的空气环境。

动物栖息在垫料上,柔软舒适,冬暖夏凉,环境清新。

动物不仅生长迅速,而且少发疾病。

⑥消毒:

环境消毒不受影响。

垫料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一般在70~76度左右,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都不能成活,垫料本身不需要消毒。

空圈后若需要喷雾和熏蒸消毒,只须将垫料用农用薄膜盖一下即可,消毒可正常进行。

消毒完毕后,将表面垫料翻到中间发酵即可。

⑦防疫:

洛东酵素不能代替疫苗,只能增强疫苗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增强免役应答和免役功能。

所以预防接种乃需按免疫程序正常进行。

⑧洛东酵素配合维生素和中药保健剂使用,预防效果更佳。

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①修建隔离舍:

零排放养猪本身要求和打造的是健康猪群和无公害畜产品。

但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病原复杂,病情严重。

结合实际情况,修建隔离舍,对病猪隔离治疗必不可少。

②治疗措施:

因为抗菌素对垫料有影响,对发病的猪应转到隔离舍,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治愈后需观察一周或停药一周后才能进入发酵床饲养。

对国家控制性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应按照传染病的处理措施,进行销毁处理,对污染场地要进行病原清理。

③被污染的垫料的处理:

对污染严重的垫料,进行销毁。

对污染较轻的垫料,重新发酵后可继续使用。

④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结合本场实际情况,修改和另订预防治疗措施。

第六章盛夏降温和冬季取暖排湿

盛夏降温

在空气流速为零(即无风)的情况下,生物发酵舍室温、湿度与猪生长状态的关系详见“空气的热量指数表”。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

体重在90kg的猪,空气湿度50%和室温38℃时感到热;空气湿度60%和室温32℃时感到热;空气湿度70%和室温28℃时感到热;空气湿度80%和室温24℃时感到热;空气湿度90%和室温22℃时感到热。

在此基础上,加强风的流速,猪的有效环境温度(有效环境温度≠室内温度)将大幅下降,如空气流速从0m/秒提高到1.5m/秒时,有效环境温度可降低6度。

综上所述,降低猪舍中的湿度和提高风速是解决猪度夏降温的关键。

空气的热量指数(ER指数)

室温湿度

40%

50%

60%

70%

80%

90%

根据猪体重

最适合的ER值

40℃

1600

2000

2400

2800

3200

3600

←危险

体重(kg)

最适ER值

38℃

1520

1900

2280

2660

3040

3420

10kg

2100

36℃

1440

1800

2160

2520

2880

3240

20kg

1740

34℃

1360

1700

2040

2380

2720

3060

30kg

1652

32℃

1280

1600

1920

2240

2560

2880

40kg

1566

3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

←热

50kg

1482

28℃

1120

1400

1680

1960

2240

2520

60kg

1400

26℃

1040

1300

1560

1820

2080

2340

70kg

1320

24℃

960

1200

1440

1680

1920

2160

←15kg以下

80kg

1242

22℃

880

1100

1320

1540

1760

1980

90kg

1160

2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35kg以下

100kg以上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