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06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物化题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化题练习题.docx

《物化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题练习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化题练习题.docx

物化题练习题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

(A)发生电子传导(B)发生质子传导

(C)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

2.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Li+、Na+、K+、Rb+、…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

()

(A)离子淌度依次减小。

(B)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

(C)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

(D)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i)与离子淌度(Ui)成正比。

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0.1mol/dm3NaOH中的Na+的迁移数(t1)与0.1mol/dm3NaCl中的Na+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A)相等(B)t1>t2

(C)t1<t2(D)大小无法比较

4.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表示成:

()

(A)m/s(B)m/(s•V)(C)m2/(s•V)(D)s-1

5.浓度均为m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1-3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1,2-2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2,则I1和I2的关系为:

()

(A)I1<I2 (B)I1=I2

(C)I1=1.5I2(D)无法比较

6.298K、当HCl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1增加到0.02mol·kg-1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k减小,Λm增大; (B)k增加,Λm增加;

(C)k减小,Λm减小; (D)k增加,Λm减小。

7.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kg和0.1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欧和500欧,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A)1:

5(B)5:

1(C)10:

5(D)5:

10

8.Li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115.03×10-4(S·m2/mol),在298K时,测得LiCl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l-的摩尔电导率λm(Cl-)为:

()

(A)76.33×10-4S·m2/mol;(B)113.03×10-4S·m2/mol;

(C)38.70×10-4S·m2/mol;(D)76.33×102S·m2/mol。

9.CaCl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A)Λm∞(CaCl2)=λ∞m(Ca2+)+λ∞m(Cl-)

(B)Λm∞(CaCl2)=1/2[λ∞m(Ca2+)]+λ∞m(Cl-)

(C)Λm∞(CaCl2)=λ∞m(Ca2+)+2λ∞m(Cl-)

(D)Λm∞(CaCl2)=2[λ∞m(Ca2+)+λ∞m(Cl-)]

10.欲要比较各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大小,更为合理应为:

()

(A)电解质的电导率值(B)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值

(C)电解质的电导值(D)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值

11.在10cm3的1mo/dm3KOH溶液中加入10cm3水,其摩尔电导率将:

()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能确定

12.浓度为1.0mol/dm3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

(A)与电导率相等(B)是电导率的103倍

(C)是电导率的10–3倍(D)是电导率的102倍

13.下列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浓度单位mol/dm3)中,哪个溶液的电导率最大:

()

(A)0.001(B)0.01(C)0.1(D)1.0

14.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A)增大(B)减小

(C)先增后减(D)不变

15.按SI制,如下单位不正确的是:

()

(A)摩尔电导率:

S/(m•mol)(B)离子摩尔电导率:

S•m2/mol

(C)电导:

S(D)电导率:

S/m

16.298K时,Λm(LiI),λm(H+),Λ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和1.15×10-2

S•m2/mol。

LiCl中的t+为0.34,假设电解质完全电离,则HI中的t+为:

()

(A)0.18(B)0.82

(C)0.34(D)0.66

17.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浓度单位mol/kg),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HAc:

0.001(B)KCl:

0.001

(C)KOH:

0.001(D)HCl:

0.001

18.下面哪一个公式表示了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

(A)α=Λm/Λ∞m(B)λ∞m,+=t∞++Λ∞m

(C)λ∞m、+=Λ∞m-λ∞m、-(D)Λm=κ/c

19.Al2(SO4)3的化学势μ与Al3+和(SO4)-2的化学势μ+、μ-的关系为:

()

(A)μ=μ++μ-(B)μ=3μ++2μ-

(C)μ=2μ++3μ-(D)μ=μ+μ-

20.浓度为0.1mol/kg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

(A)0.1mol/kg(B)0.15mol/kg

(C)0.2mol/kg(D)0.3mol/kg

21.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Na3PO4溶液,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为:

()

(A)aB=4(m/mө)4(γ±)4(B)aB=4(m/mө)(γ±)4

(C)aB=27(m/mө)4(γ±)4(D)aB=27(m/mө)(γ±)4

22.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NO3,AgCl的饱和浓度如何变化: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判定

23.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A)0.01mol/kgNaCl(B)0.01mol/kgCaCl2

(C)0.01mol/kgLaCl3(D)0.01mol/kgCuSO4

24.对于电解质i在溶液中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的下列判断,哪个正确:

()

(A)γi≤1(B)γi≥1

(C)A、B都有可能(D)γi恒小于1

25.某一强电解质Mν+Xν-,其平均活度a±与活度aB之间的关系是:

()

(A)a±=aB(B)a±=(aB)2

(C)a±=aBν(D)a±=(aB)1/ν

26.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

()

(A)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B)摩尔电导率

(C)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D)离子淌度

27.298K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

(1)和NaCl

(2)水溶液,两溶液中的Na+的迁移数t1与t2之间的关系为:

()

(A)t1=t2(B)t1>t2   

(C)t1<t2(D)无法比较

28.希托夫法测迁移数:

用Ag电极电解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xmol,而串联在电路上的Ag库仑计上有ymolAg析出。

则Ag+的迁移数为:

()

(A)x/y(B)y/x(C)(x―y)/x(D)(y―x)/y

29.在10cm3、浓度为1mol/dm3的KOH溶液中加入10dm3水,其电导率将:

()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能确定

30.有以下四种溶液:

(a)0.1mol/dm3NaNO3;(b)0.1mol/dm3NaCl;(c)H2O;

(d)0.1mol/dm3Ca(NO3)2。

AgCl在这些溶液中的溶解度的递增次序为:

()

(A)(a)<(b)<(c)<(d)(B)(b)<(c)<(a)<(d)

(C)(c)<(a)<(b)<(d)(D)(c)<(b)<(a)<(d)

二.填空题(第八章)

1.如在标准状况下,阳极析出22.4dm3氧气(电流效率100%),则通过电池的电量

为。

2.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和0.1mol/dm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欧和500欧,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比为Λm,1/Λm,2= 。

3.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电源,以防止。

4.浓度为m的Al2(SO4)3溶液,若其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用γ+和γ-表示,则其γ±=;α±=。

5.测迁移数的方法主要有和。

三.简述题(第八章)

1.电池中正极、负极、阴极、阳极是如何定义的?

为什么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而不是阴极?

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有何不同?

为什么?

四.计算题(第八章)

1.用银电极来电解AgNO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在阴极上有0.078克的银沉积出来。

经分析知道阳极部含有AgNO30.236克、H2O23.14克。

已知原来所用溶液的浓度为每克水中溶有AgNO30.00739克,试求Ag+和NO3-的迁移数。

(各元素的原子量分别为:

N—14.01;O—16.0;Ag—107.9)。

2.298K时用Ag|AgCl为电极,电解KCl的水溶液,通电前、w(KCl)=0.14941%,通电后在质量120.99克的阴极部溶液中w(KCl)=0.19404%,串联在电路中的银库仑计中有160.24mg的Ag沉积出来,试求K+和Cl-的迁移数。

(原子量:

K-39.1;Cl-35.45;Ag-107.9)。

3.298K,将在1000克水中含有15.96gCuSO4和17.0gNH3的溶液用铜电极进行电解,当有0.01mol电量通过溶液后,在103.66克阳极部溶液中含有2.091gCuSO4和1.57gNH3。

已知,各元素的原子量分别为:

Cu—63.54;S—32.06;N—14.01。

试求:

(1)[Cu(NH3)x]2+离子的x值。

(2)计算此配离子的迁移数。

4.以银为电极通电于氰化银钾(KCN+AgCN)溶液时,银在阴极上沉积。

每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阴极部失去1.40mol的Ag+和0.8mol的CN-,得到0.6mol的K+。

试求:

(1)氰化银钾配合物的化学式。

(2)正、负离子的迁移数。

5.某一定温度下用电导滴定法以0.500mol/dm3的NH3·H2O滴定体积为0.100dm3的某HAc稀溶液,滴定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试求HA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NH3·H2O)/10-3dm3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

17.0

电导池R/Ω

75.0

68.0

62.0

57.0

53.0

50.8

51.5

52.1

6.298K时,浓度为0.2mol/dm3的电解质溶液在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100Ω,已知该电导池常数K(电池)为206m-1,求该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7.已知298K时,0.05mol/dm3CH3COOH溶液的电导率为3.68×10–2S/m,计算CH3COOH的电离度α及电离常数K。

已知:

λm∞(H+)=349.82×10–4,λm∞(CH3COO-)=40.9×10–4(S·m2/mol)

8.实验测得BaSO4饱和水溶液在298K时的电导率为3.590×10–4S/m,配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为0.618×10–4S/m,已知Ba2+和SO42–无限稀释时的离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2728×10–2S·m2/mol与1.60×10–2S·m2/mol。

若溶解的BaSO4在溶液中全部解离,试计算298K时BaSO4的溶度积。

9.已测得高纯化的蒸馏水在298K时的电导率为5.8×10–6S/m,又已知HAc、NaOH及NaAc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907×10–2、2.481×10–2、0.91×10–2S·m2/mol。

求水的离子积。

10.NaCl、KCl和KBr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1.265×10–2、1.499×10–2和1.519×10–2S·m2/mol,已知Br-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7.634×10–3S·m2/mol。

求Na+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11.298K,浓度为0.01mol/dm3的HAc溶液在某电导池中测得电阻为2220Ω。

已知该电导池常数Kcell=36.7m–1,求该条件下HAc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Ka。

已知:

H+和Ac-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49.82×10–4和40.9×10–4(S·m2/mol)

12.0.1mol/dm3NaOH溶液的电导率是2.21S/m,将同体积的0.1mol/dm3HCl加到NaOH溶液中,电导率降低变成0.56S/m。

计算NaOH和NaCl的摩尔电导率。

 

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电池中哪个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

(A)Zn|ZnCl2(aq)|Cl2(g)|Pt(B)Ag|AgCl(s)|KCl(aq)|Cl2(g)|Pt

(C)Hg|Hg2Cl2(s)|KCl(aq)‖AgNO3(aq)|Ag(D)Pt|H2(g)|HCl(aq)|Cl2(g)|Pt

2.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的是:

()

(A)Zn|ZnCl2(aq)|Cl2(pө)|Pt(B)Zn|ZnCl2(a1)‖KCl(a2)|AgCl(s)|Ag

(C)Ag|AgCl(s)|KCl(aq)|Cl2(pө)|Pt(D)Pt|H2(pө)|HCl(a)|Cl2(pө)|Pt

3.下列电池中哪个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

(A)Zn|ZnCl2(aq)|Cl2(g)|Pt(B)Zn|ZnCl2(aq)‖KCl(aq)|AgCl(s)|Ag

(C)Ag|AgCl(s)|KCl(aq)|Cl2(g)|Pt(D)Hg|Hg2Cl2(s)|KCl(aq)‖AgNO3(aq)|Ag

4.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A)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

(C)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5.用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

()

(A)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D)简便易行

6.在用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A)标准氢电极(B)甘汞电极

(C)标准电池(D)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

7.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Ag(s)|AgNO3(aq)与电极Ag-AgCl(s)|KCl(aq)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

(A)标准电池(B)电位计

(C)直流检流计(D)饱和KNO3盐桥

8.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A)正向进行(B)逆向进行

(C)不可能进行(D)反应方向不明确

9.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E值的正或负可以用来说明:

()

(A)电池是否可逆(B)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

(C)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D)电池反应的限度

10.应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电池的E<0,这表示电池的反应:

()

(A)不可能进行(B)反应已达平衡

(C)反应能进行,但和电池的书面表示式刚好相反(D)反应方向不能确定

11.当电池反应2Hg(l)+O2+2H2O(l)=2Hg2++4OH-,达平衡时,电池的E必然是:

()

(A)E>0(B)E=Eө

(C)E<0(D)E=0

12.某反应,当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均为1时,要使该反应能在自发进行,则:

()

(A)E为正       (B)Eө为负

(C)E为零(D)上述都不是

13.将反应H++OH-=H2O设计成可逆电池,下列正确的是:

()

(A)Pt|H2|H+(aq)‖OH-|O2|Pt(B)Pt|H2|NaOH(aq)|O2|Pt

(C)Pt|H2|NaOH(aq)‖HCl(aq)|H2|Pt(D)Pt|H2(p1)|H2O(l)|H2(p2)|Pt

14.某电池E~T关系为E/V=1.01845-4.05×10–5(t/℃-20)-9.5×10–7(t/℃-20)2,298K电池可逆放电:

()

(A)Q>0        (B)Q<0

(C)Q=0(D)不能确定

15.298K,电池反应Ag+1/2Hg2Cl2=AgCl+Hg的E=0.0193V,反应时对应的ΔrSm为32.9(J/K·mol),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E/T)p为:

()

(A)1.70×10–4(V/K)(B)1.10×10–5(V/K)

(C)1.01×10–1(V/K)(D)3.40×10–4(V/K)

16.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放电过程:

()

(A)ΔH=Q(B)ΔH<Q

(C)ΔH>Q(D)ΔH、Q关系不能确定

17.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R,则:

()

(A)QR=0(B)QR=ΔH

(C)QR=TΔS(D)QR=ΔU

18.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反应的ΔH<QP

(B)原电池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减少值等于它对外做的电功

(C)原电池反应的ΔH=Qp

(D)原电池工作时越接近可逆过程,对外做电功的能力越大

19.某电池在298K、pө下可逆放电时,放出100J的热,则该电池反应的ΔrHm为:

()

(A)100J(B)>100J

(C)<100J(D)-100J

20.某燃料电池反应H2(g)+1/2O2(g)=H2O(g)在400K时的ΔrHm和ΔrSm分别为

-251.6(kJ/mol)和-50(J·K-1·mol-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1.2V(B)>2.4V

(C)1.4V(D)2.8V

  21.298K时,反应为Zn(s)+Fe2+(aq)=Zn2+(aq)+Fe(s)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0.323V,则其标准平衡常数为:

()

(A)2.98×105(B)8.46×1010

(C)5.53×104(D)2.35×102

22.对于Eө=[RT/(zF)]lnKө一式,正确的理解是:

()

(A)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

(B)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且反应已达平衡

(C)表示电池反应已达平衡

(D)Eө和Kө仅在数值上满足上述关系,两者物理意义并不相同

23.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A)金属的表面性质(B)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24.有电池反应如下,它们的电动势的比值(E1/E2)的关系是:

()

(1)½Cu(s)+½Cl2(pө)=½Cu2+(α=1)+Cl-(α=1)——E1;

(2)Cu(s)+Cl2(pө)=Cu2+(α=1)+2Cl-(α=1)——E2。

(A)E1/E2=1/2(B)E1/E2=1

(C)E1/E2=2(D)E1/E2=1/4

25.电极Tl3+,Tl+|Pt的电势φө1=1.250伏,电极Tl+|Tl的电势φө2=-0.336伏,则电极Tl3+|Tl的电势φө3为:

()

(A)0.305V(B)0.721V

(C)0.914V(D)1.586V

26.银锌电池Zn|Zn2+‖Ag+|Ag的φө(Zn2+/Zn)=-0.761V;φө(Ag+/Ag)=0.799V。

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ө是:

()

(A)1.180V(B)2.359V

(C)1.560V(D)0.038V

27.电池反应中,当各反应物及产物达到平衡时,电池电动势为:

()

(A)等于零(B)Eө

(C)(RT/zF)㏑Ka(D)不一定

28.298K时,在以下电池Pt|H2(pө)|H+(α=1)‖CuSO4(0.01mol/kg)|Cu(s)之右边的溶液中加入0.01mol/kg的Na2S溶液,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A)升高(B)下降

(C)不变(D)无法判断

29.298K时,φө(Fe3+,Fe2+)=0.771V;φө(Sn4+,Sn2+)=0.150V。

反应

2Fe3+(α=1)+Sn2+(α=1)=2Fe2+(α=1)+Sn4+(α=1)的ΔrGөm为:

()

(A)-268.7kJ/mol(B)-177.8kJ/mol

(C)-119.9kJ/mol(D)119.9kJ/mol

30.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H2(pө)+½O2(pө)=H2O(l),在298K时Eө=1.229V,则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ө为:

()

(A)1.0(B)1.44×1020

(C)3.79×1041(D)0

二.填空题(第九章)

1.298K时,电池Sb(s)-Sb2O3(s)|KOH(m),KCl(m/)|H2(pө)-Pt的负极反应

为;正极反应为;电池的总反应为 。

2.测定电动势必须在=0条件进行,因此采用法。

3.用Ag棒插入AgNO3溶液,用Zn棒插入ZnCl2溶液,用盐桥相连,组成自发电池的书面表达式为:

,所用的盐桥是:

4.将反应AgCl(s)→Ag++Cl-设计成的可逆电池,应书写

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