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22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docx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

应急预案三化一卡

危化品应急预案一、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公司位于市北区丹东路20号,公司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约570平方米,现有职工7人。

主要经营自喷漆、溶剂、防腐涂料、水处理清洁剂、清洁剂、除锈剂等。

2.2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与人体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能造成灼伤,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其蒸汽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组。

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安全主管

成员:

其他相关管理人员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安全主管进行现场指挥。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

负责消防、抢险。

成员:

救护组: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

成员:

警戒组:

负责治安、交通管理。

成员:

通讯联络组:

负责通讯、供应、后勤。

成员:

运输组:

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

4预防与预警

4.1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教育;

(3)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

(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

(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4.2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火警:

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

120

区环保局:

xxxx5应急响应

5.1灭火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灭火组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3)总指挥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

(4)警戒组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5)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6)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7)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5.2泄漏物处理

(1)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2)大量泄漏可采用围堤堵截、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报警:

通讯组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2)现场处置: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组织群众撤离,消除事故隐患;

3)紧急疏散;

警戒组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现场急救:

救护组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3)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5.3化学品灼伤处置方案

5.3.1化学性皮肤烧伤

(1)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创面10~15分钟;

(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4)视烧伤情况送医院治疗,如有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要在现场及时处理。

5.3.2化学性眼烧伤

(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

(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3)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洗涤。

5.4中毒处置方案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6附则

(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熟悉各种应急处置技术;

(2)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技术演练,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每半年不少于1次。

日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制度.docx

危化品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丙烷是易燃品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卤素接触会猛烈反应。

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

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

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

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

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氧气,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1.1事故类型分析1.1.1事故类型

(1)丙烷泄漏燃烧爆炸。

(2)油、油漆、等遇火燃烧。

1.1.2事故类型原因分析

根据公司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就有可能导致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

(1)人员违反管理规定,在油库使用明火,或人为带入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火种进入油库。

(2)油库照明管理不善。

主要有仓库照明灯具选用不当、物资摆放超高未保持灯距、照明施工质量差导致灯脱落、临时照明设置不当等;

使用高温照明、灯位设置不当、用后未切断电源,辐射热积聚而引发火灾;

临时照明设置不妥,受风或电线拉动而倾倒,无人看管而引起火灾。

(3)危险化学品通风散热条件不良,防潮防火、防暑降温措施不力,堆放不规范,缺乏专业知识致使库存物品发生生物、物理或化学反应引起自燃、燃烧或爆炸。

(4)防雷设计有盲区或防雷设施保养不当。

设计有盲区、避雷设施保养不善和防护不够。

(5)危险物品(各种油、清洗剂等)没有分类分项存放、无警示标识、装卸作业无有效防静电措施、擅自改变仓库储存物质性质。

(6)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设施不能完整好用等。

1(7)其他未进行控制的危险源。

1.2危害程度分析

当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事故时,可造成以下危害:

(1)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可造成财产损失、数据损失和重要文件、资料损失;

(3)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确定泄漏源或发生爆炸事故的位置;

2.2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2.3向上级部门申请调集所需的泄漏或爆炸应急救援处置队伍;

2.4确定泄漏源或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员多少等);

2.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2.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2.7确定泄漏时间、或火灾预计持续时间;

2.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2.9气象信息;

2.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2.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2.12明确泄漏或爆炸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2.13确定泄漏或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2.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队、救援队伍等)。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3.1.1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沈守财

副指挥:

马恒生张健

成员:

王乐国

孙衍森

李清华

路付光

马福亮

高继峰

张永

王春生

张亮

张云芳

指挥部生产部室。

主任:

马恒生(兼)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接警工作,办公室设在生产部(接警电话:

xxxx),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担任。

3.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生产车间及职能部门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2.1总指挥职责:

1、根据灾害状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

3、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

4、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5、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3.2.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

32、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损伤程度,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行动的方案。

3、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执行。

3.2.3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负责传达指挥部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迅速进行集合。

3.2.4治安组职责:

1、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负责协调、组织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协助经营部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4、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5、参加事故调查工作并对外进行抢险救援信息的发布。

3.2.5抢险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及时控制危险源,负责现场抢险作业和遇险(难)人员的营救。

2、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4、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信息。

3.2.6医疗救护组职责:

1、负责营救、寻找、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及时与乌达区医院联系对受伤人员进行施救。

3.2.7运输组职责:

41、负责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2、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

3.2.8物资供应组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

2、按照救援抢险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

3.2.9次生灾害监测组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2、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

3、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

5、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3.2.10善后处理组职责:

1、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伤员的慰抚工作。

2、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报告。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的监控4.1.1危险源的监控方式

对公司危险源采用经常性检查的监控方式。

4.1.2危险源的监控方法

对公司危险源采用下面监控方法:

(1)每年由电工负责检查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存放场所的供电线路、照明是否有绝缘老化和过载情况。

(2)每月安全检查组检查各车间(部室)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防雷设施、通风设施完好情况。

对不符合防火要求的器具,令其5立即整改。

(3)保卫部人员通过监控器对生产车间现场监视。

(4)加强存放场所的安全及人员出入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1.3事故的预防

为有效防止厂部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爆炸或泄漏事故,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以下预防措施:

(1)易燃易爆品仓库要远离火源,严禁在仓库或附近使用明火;

(2)仓库内通风良好;

(3)定期检查供电线路,存在问题的及时维护、更新;

(4)定期对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及附近防雷设施进行检查;

(5)危险化学品要分类存放,警示标识齐全;(6)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灭火器定期检验维护,确保完好;

(7)消防设施配备数量充足;(8)严禁在厂房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9)氧气、丙烷要分类存放,并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氧气、乙炔存在点要有警示标识,注明最大库容量;(10)氧气、丙烷存放要有防倒装置,安全帽齐全,空满瓶标识清楚;(11)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要有防泄漏积油沟槽,并定期清理;(12)做好防盗,库房门必须上锁;领用要登记;(13)仓库管理人员要熟悉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化学特性及仓储知识;(14)仓库管理人员熟悉灭火器使用方法。

4.2预警行动4.2.1预警的条件

当发现易燃易爆存储场所的设备、设施有化学品泄漏或燃烧并伴有浓烟现象或异味、响声即具备预警条件。

64.2.2、预警的方式

采用电话、对讲机或直接喊话等方式预警。

4.2.3、预警的方法

发现者可通过对讲机、手机或大声呼救等方式,即刻通知公司生产部和附近区域内工作人员,由生产部向领导汇报。

5.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及程序

5.1.1、报警系统

以日常巡回检查为主要手段。

5.1.2、报警程序

当发生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泄漏时,按照事故汇报程序报警(见附件一)5.2报警方式

按报警程序,使用一切可用的通讯工具进行报警。

应急救援通讯录(见附件二)。

5.3报警内容

报警人员要讲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燃烧范围、火势大小及报警人姓名和联络电话。

由生产部对此信息进行登记记录。

5.4信息上报

内部信息由生产部统一上报。

上报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如火势较大无法控制,生产部要在10分钟之内上报,并向就近专业消防部门报警。

5.5信息处理程序

5.5.1、生产部经理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公司领导,值班领导根据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处理。

5.5.2、生产部经理和公司领导根据火灾情况,及时通报。

75.5.3、生产部经理要随时汇报灭火和救援的进展情况。

5.5.4、生产部经理要认真核对所收集的信息,现场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并按照《报警信息单》做好记录,以备查询。

5.6通讯及联络方式

主要使用对讲机、固定电话和手机联络。

应急救援使用的对讲机由信息保障组统一调到专用频道。

5.7请求外援的方式

5.7.1、由行政管理部直接联系外援。

5.7.2、由抢救组人员联系外援。

6.应急处置6.1应急响应分级

按照火势的大小,应急响应分为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Ⅰ级、Ⅱ级、Ⅲ级。

根据事故的发展和应急处置效果,响应级别可随时升级、降级或解除。

6.2应急响应程序

6.2.1、应急指挥程序

a).发生发生泄漏,且发生了燃烧或爆炸,发现者立即向生产部值班人员和车间值班领导汇报,生产部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全体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发出预警。

b).应急救援小组立刻制定灭火和救援方案,并发出指令。

c).组长不在的情况下,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

6.2.2、应急行动程序

进入预警状态后,各组人员要按下面程序执行:

a).公司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b).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

c).现场人员切断着火区域的供电电源,利用现有设施、器具灭火或控制火势。

8d).应急救援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

e).调集物资和设备,确保灭火和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f).按照应急方案组织灭火,抢救物资。

g).根据现场救援情况,由组长决定是否动用上级救援力量。

h).如果有人在火灾中受伤,则同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6.2.3、资源调配程序

生产作业场所发生火灾,按照下面程序进行资源调配:

a).全体应急救援人员和车辆等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统一调配,其他人不得擅自调用。

b).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的保障工作。

c).当内部储备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时,要立即同上级部门联系,快速调用,及时送达现场。

d).发放的应急物资要详细登记,应急结束后清点回收。

e).如有危重伤员,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乌达区紧急医疗组织赶到现场。

本厂就近的紧急医疗服务组织为乌达区医院。

联系电话:

0xxxx。

6.3应急疏散(避险)程序

6.3.1、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要对遇险人员和将会受到危险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a).火势较大,受困人员无法自主逃生。

b).火灾现场附近有其它作业人员。

c).人员撤离时现场混乱,或避灾方向判断有误。

6.3.2、紧急疏散(避险)程序紧急疏散(避险)要按下面程序进行:

a).在紧急疏散组的指挥下,疏散组成员按避灾路线引导人员疏散。

尽可能选择迎风的方向撤离。

b).及时开启安全通道,必要时启用各种照明设备,保证疏散过9程迅速简便。

c).虚弱、老年同志应首先撤离或报警呼救。

d).在狭窄通道撤离时,要遵照“靠右通行”的原则,为其他救援人员让出通道。

e).各班组负责人要及时清点人数。

如有被困人员,及时向应急救援组报告。

f).如果疏散通道被烟雾、大火所阻时,应用口罩或其它物品浸湿后捂住口鼻避险。

g).被困人员在等待救援期间,要尽可能对门窗进行封堵,防止烟雾侵袭。

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开门窗或跳楼。

h).对于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疏散人员引导他们撤到安全地点,必要时指派专人护送。

i).在火灾中受伤的人员,抢救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将其送出现场。

j).疏散时应尽最大可能分散人流,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造成踩踏事故。

k).内部疏散组人员要不断用手势或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利用未被烟火侵袭的楼梯将人员疏散引导到楼外。

l).外部疏散组人员应将已疏散到楼外的人员引导至安全且不影响救援工作的地带,并在集合地点设置临时或永久标志。

m).如响应级别为Ⅰ级或Ⅱ级时,要在应急救援现场及进厂主要道路设置警戒,进行交通管制,为现场救援、应急物资运输和外援的进入创造条件。

警戒和治安人员由紧急疏散组成员担任,由组长临时指派。

6.3.3、扩大疏散程序

如火势蔓延无法控制,影响到周边区域,要扩大疏散范围,并按下面程序执行:

a).扩大疏散范围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

10b).扩大疏散指令由乌海能源厂调度室发布,其它部门和个人无权发布。

c).扩大疏散指令发布前,要认真核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d).预警结束后,要及时通知周边区域,扩大疏散终止。

6.4应急处置措施

6.4.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a).当厂区或生产作业场所发生火灾时,发现人员要按汇报程序立即将火灾情况汇报给厂调度室,同时进行现场灭火,控制火势,防止灾情扩大。

b).调度室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向厂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副组长汇报,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报警,并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待命。

c).在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下,分工负责,迅速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d).救援工作首先以抢救被困或受伤人员为主,随后抢救物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e).认真保护火灾现场。

凡与火灾有关的物体、痕迹不得有意破坏,如抢救伤员需移动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6.4.2、扑救初起火灾的措施发现初起火灾,按以下措施执行:

a).先控制,后消灭。

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要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扑救。

及时切断电源,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或工具进行灭火。

在消防器材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过早地打开门窗,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待具备灭火的条件时,全面扑灭火灾。

b).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如果有人受到火势的围困时,应急人员或义务消防人员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受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救出来。

当确定火场受困人员全部救出后,即可组织人员抢救重要物资。

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可视情况救人与救火同时进行。

11c).先重点,后一般。

火灾初起时,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要全面了解、认真分析火势情况,区别重点与一般,对受困人员和事关全局的重要物资要优先抢救,之后再抢救一般物资。

6.4.3、防护救护措施

a).灭火人员要站在火源的进风侧,防止被熏伤和烧伤。

当火灾不能直接扑灭时,应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

b).在救火过程中,身上衣服着火时,如果衣服能撕裂脱下,应尽快地脱下浸入水中或踩灭。

如果来不及脱,可就地翻滚把火熄灭;

如是在三人以上救火时,衣服未着火的人可用麻袋、衣物等朝着火人身上覆盖、扑打、浇水或帮他脱下衣服,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器直接往人身上喷射。

c).救援人员应对疏散出来的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并及时将重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d).火灾抢险救护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和自救器,穿戴消防服装并配备专业用具,进行有效防护。

火灾抢险救护人员要根据火灾种类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灭火的器具种类和方法,实施有效救护。

6.4.4、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

a).安全救护组负责按中毒、烧伤、窒息和其他类型把伤员分开救护、处置,并根据伤势情况决定是送往医疗机构医治。

b).轻伤员经应急处置后,如需送往医疗机构医治,由应急救援指挥车辆或值班车辆负责转送。

同时,救护组安排专人护送。

c).危重伤员经应急处置后,由医疗机构派来的救护车转送。

如伤势较重,救护车不能及时赶到,要立即调用中心适合的车辆,把伤员送往职工总医院进行抢救和医治。

6.5注意事项

6.5.1、各组成员必须熟悉现场,熟知厂内各场所的就近路线。

6.5.2、急救员在现场救护过程中,要确保自身处于安全位置。

126.5.3、灭火行动组成员和紧急疏散组成员在救援过程中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6.5.4、加强对急救箱的管理,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6.5.5、经过专业培训的义务消防队员负责现场灭火的指挥工作,其他人员协助,且必须服从指挥。

6.5.6、现场受困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积极救助他人。

6.5.7、应急结束后,不要立即清理现场,要保护好现场,并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a).首先排除现场的安全隐患;

b).详细察看现场是否还存有火种,防止复燃;

c).统计财产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

d).进行事故调查;

e).现场恢复。

6.5.8、对于不能及时恢复的区域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场所,设置警示并采取封闭措施,防止他人误入。

6.6现场恢复程序

6.6.1、应急行动结束后,由厂应急救援组组长或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组织人员制定现场恢复措施。

6.6.2、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措施执行。

按照从外到内的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