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意思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86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发展创意思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创意思维.docx

《发展创意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创意思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创意思维.docx

发展创意思维

发展创意思维创造孩子未来

少儿美术教育家、杨之光美术中心校长杨红女士主讲《TCT—创造孩子的未来》。

她认为,创意思维就是打破原有的思维秩序,摘掉孩子们固有的标签,引导他们用心观察事物、多角度去思考,使“一切皆有可能”。

艺术训练可以改变人的“基因”TCT是英文TrainingofCreativeThinking的缩写,即“创意思维训练”,但“创意”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人们习惯竖切苹果,如果换一种方式尝试去横切苹果,我们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很多人知道杯子可以拿来喝水,但喝水不一定非要用杯子,它只是一个容器,不一定只是装水,还可以有很多用途。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按固化的方式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答。

杨红说,真正的艺术教育不是让人们拥有技能,而是通过艺术课程,让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都非常有想像力。

在美国的大公司,很多主管都要学习艺术课程,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生活,艺术课程还是创造力的源泉。

通过艺术训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基因”。

让孩子们善于挑战各种问题

旅美多年的杨红将中美的教育进行了一个对比。

她指出,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和国际教育脱节,中国教育基础的缺失,使创意经济产业可能会变成“空中楼阁”。

创意教育必须要从基础开始

杨红认为,创意教育必须要从基础开始。

首先,是改变观察方法,找到新的视角,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让孩子们打破原有的秩序;然后,拆散重组,“先有破坏力,才有创造力”。

帮助孩子们摘掉标签,引导他们用心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一切皆有可能”。

  爱因斯坦说: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TCT的美术课程有三大特点:

起点高,方法好,收效快。

先给孩子一个激发潜能的空间,创意思维的改变可以用到其他学科。

就像很多孩子写作文找不到素材,如果他经过创意思维的训练,例如一阵风刮起一片叶子,再是一个影子或者一点声音,都会让他产生无限地联想,那么他每天就有写不完的东西。

而家长不要太主观去判断孩子的作品,多是要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话语,去了解他们的思维。

观点中美教育差异

中国:

老师或家长给孩子一个标准。

中国的教育是老师或家长给孩子一个标准。

你做到了,你就是一个人才,会受到肯定;你做不到,就会被认为是不行的。

美国:

没有标准,孩子就是标准

而美国的教育首先会关注孩子的感受。

对于孩子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老师或家长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学生完善和实现他的愿望。

老师很少会用“好”或“不好”去评定他们的作品,而是会说,“你的画作在某个方面让我很有启发”,或者是“你的这幅画让我今天过得很愉快”。

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五花八门!

学生不见得在每个方面都很厉害,但是一定在某个方面很有自信,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肯定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

3-5岁:

“五感”训练

培养孩子的创意思维,首先是“设问法”,老师在讲课之前设置一些问题去让孩子去思考,比如,如果给你一碗面条,如果面条会跳舞会怎样呢?

它们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多去用到假设如果的手法去启发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

还会用到一些“操作性”动词如增加、分割、切断、扭曲、转动、平伸、逆转等,让孩子们选择其中的一些动词手法去表达画面。

我们就是提供这种思维训练机会去打开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养成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3-5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孩子的一个敏感期,我们提出用涂鸦、游戏的形式来组织课堂。

基本上是“五感”训练,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习,这是针对他们年龄段所设置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6-8岁:

“设问”到“众议”

孩子长到6-8岁,他们对事物的被动表现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意表达。

这个年龄段是一个叛逆期,就要对他们进行观察训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强调从“设问”到“众议”,通过造型基础技能拓展想像力,并鼓励他们用画画来记录生活。

12-14岁:

创意思维开始发酵

孩子的12-14岁特别关键的转折期,在设置课程中,我们会在基础技能学习中,添加入孩子们对于思维方法的运用。

他们的驾驭能力非常自如,他们的创意思维会在学习当中起发酵作用,而他们的人生也因此与众不同。

艺术的教育目的是创意

TCT是创意思维训练的英文缩写,TCT的意义并不是画画的本身,而是运用了画画的手段,让这一批受教育的人以小见大、触类旁通。

如果只是训练很纯粹的技巧,这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

如果方法不对,即使可以画的很漂亮,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具备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反而,如果技巧不是很娴熟,只是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些简单的线条,有可能很伟大的创意就藏在里面。

训练思维比训练画画更重要

杨红:

学画画经过时间的训练,就像训练任何一个技能,都能达到娴熟的程度,这个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

但只是做到这个效果的话是完全不够的,我们会把艺术手段变成工具,用来表达出创意思维,很形象的展现出来。

艺术的目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也是不同的,TCT的方法一开始就要有思维导图,然后怎么去引入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个结果从形式上可能是一张作品,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画这张作品。

绘画技法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杨红:

绘画的技法要教他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解决,比如说今天画到日常用品,首先要对日常用品的造型、颜色、体积有个基本的了解,平常训练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技能训练是速写,要很准确、很敏锐地把身边的东西用手绘的形式直接记录下来,这个记录能力是要很尊重对方特征,能够把它的基本造型表达出来,有了这样造型的能力,才能把你最终最好的创意展现出来。

所以,这两者是并驾齐驱的训练,并不是说有了思维就不需要手段,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说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画一张很漂亮的画。

如果说你完全没有一点想法,画了一张很漂亮的画,跟某某大师很像,我认为这个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他只是在模仿一件事情,充其量是模仿能力很强,不能够代表他有创造力。

其实课程设置从一开头锁定的是思维的话,它一定是不能偏离。

比如说三岁的孩子,我们会让他画一样东西的意外效果,比如今天他吃梨咬了一口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吃香蕉把皮剥开的一瞬间有什么奇特的事情发生,当设置了这个课题之后,他们的思维方向就转入这个剥开或咬开的一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接下来你告诉他用手涂,用笔去画,还是剪贴,或者立体的东西去做,这个都是手段。

“我比较看中孩子的主动性”

杨红:

我比较看重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如果这个事情结果不尽人意,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很多东西,那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成功的。

相反,他如果太过于纠结一些分数或者很标准的东西,一条路走不通偏偏只走这条独木桥,我是很担心这种很单一的思维模式。

让孩子有多向的体验

杨红:

我觉得青少年你要一下子把他的人生目标设置了,除非这个孩子在这方面有特别超乎常人的能力。

我不否定很多人有这样的能力,但绝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

因此,我宁可选择让孩子有多向的体验,人生的阅历多一些,不要在单一的环境里面,能够走出去,比如看书啊,旅游啊,跟各种人打交道。

刚刚提到说,中国孩子在应试教育的求同特质下有很多东西被固化了,如果在课外继续用这种很单一的标准要求的话,我都不知道将来他怎么去走完他的人生道路。

现在很多孩子显得很脆弱,显得输不起,碰到困难就放弃,甚至轻生,其实都是同我们的教育背景很有关系。

因为我们给他的要求可能太过极致,太过单一,他没有其他的选择,没有变通的能力,我觉得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详细]

艺术像个万花筒

这也是我在美国跟中国父母对比之下一个很大的差异,中国父母通常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愿望成为他们希望的人才,但是西方的父母往往会辅助孩子去达到他所祈求的愿望,他想成为的人,他们会帮助他成为那样的人,而不是说我要你成为什么人。

我不太同意说我希望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就是要学这个。

创意思维的辐射

杨红:

小孩子学习当中无非就是语文、数学、英语,我们现在教的课程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他在学习上面解决一些困难。

比如解题的方式,除了老师教的方式,还可能有另外一种方法能够解决得更好。

特别是写作,如果今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他可能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但是我的TCT,有很多可能性教给他,他可能就会找到一个点借题发挥。

比如写一个日记,如果从早上刷牙、洗脸、上学,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他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但是我随便给他一个题目,比如今天有一片叶子飘下来了,你借这片叶子写未来或预见的一些事情,这个叶子为什么掉下来了,它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掉下来之后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叶子掉落一瞬间让你想起什么事情,他一定要找到一个点,借题发挥。

我们很多课题并不是说这个课题本身有多大,就是希望他借助这个点来发散。

杨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训练课题,名为“雨伞哗啦啦”。

平常雨伞是下雨时用的,可是在课题中我们给孩子展示的是另外一种空间。

什么样的雨伞下什么雨,来看一下小朋友们的作品。

如果是橘子的雨伞下的是跟橘子有关系的雨,如果是钟表下的是数字雨,如果是轮胎雨伞下的是跟车有关系的。

这个课程除了把逆向思维这个空间展示之外,最重要的是关联,雨伞跟雨之间的关联让他们对生活有一个观察力和表现力。

展览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平面转向了立体,大家可以从这边看过去,雨伞下什么样的雨呢,如果是一个乒乓球拍的雨伞下的是乒乓球雨,如果是钢琴琴键的雨伞下的是音符。

用这样的思维训练,用艺术手段来解决他们对常规事物很独特的看法和表现。

用艺术手段进行“求异”教育

在西方的教育模式里,求异教育占有很大比重,这个异指与众不同、独特性。

求异运用到其他学科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是用艺术手段达到求异目标,是事半功倍的,而且这非常适合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也在他们能力驾驭范围之内。

所以,运用手段也要讲究方法,讲究方法还要预见它的结果,整个的艺术课程围绕着创新思维的打造重新来设置、实施,这就是我们走了十年的TCT教育体系。

主持人:

刚才说了这么多TCT的理念,那么您是怎么把这种理念贯穿到平常的美术教学当中呢?

杨红:

我们是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置课程。

从小孩子牙牙学语看图识字,认识事物客观的形象,当他认知事物的这一刻可能头脑里就贴上一个标签,他认定的事物就不会再去想到其他方面,没有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就是创意的来源,我们的课程设置就是摘掉标签,让一切可能都有可能发生,每一个课程都会用原来没有的方法解决一个老问题。

所有的课题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跟孩子的生活有关联,他们也都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太超前或太滞后都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训练思维比训练画画更重要

主持人:

所以不是说要他们学会画多好的画,这个才是目的。

杨红:

对,因为学画画经过时间的训练,就像训练任何一个技能,都能达到娴熟的程度,这个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

但只是做到这个效果的话是完全不够的,我们会把艺术手段变成工具,用来表达出创意思维,很形象的展现出来。

艺术的目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也是不同的,TCT的方法一开始就要有思维导图,然后怎么去引入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个结果从形式上可能是一张作品,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画这张作品。

主持人:

那您怎么看待绘画的技法跟思维训练的关系呢?

杨红:

绘画的技法要教他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解决,比如说今天画到日常用品,首先要对日常用品的造型、颜色、体积有个基本的了解,平常训练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技能训练是速写,要很准确、很敏锐地把身边的东西用手绘的形式直接记录下来,这个记录能力是要很尊重对方特征,能够把它的基本造型表达出来,有了这样造型的能力,才能把你最终最好的创意展现出来。

所以,这两者是并驾齐驱的训练,并不是说有了思维就不需要手段,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是说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画一张很漂亮的画。

如果说你完全没有一点想法,画了一张很漂亮的画,跟某某大师很像,我认为这个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他只是在模仿一件事情,充其量是模仿能力很强,不能够代表他有创造力。

主持人:

比如说很小的小朋友到您的课堂来学画画,您是会先让他涂鸦,随兴所至地画他喜欢的画吗?

一般的教学机构一开始就教孩子画画的技巧,线条啊,速写啊,等等。

杨红:

对,其实课程设置从一开头锁定的是思维的话,它一定是不能偏离。

比如说三岁的孩子,我们会让他画一样东西的意外效果,比如今天他吃梨咬了一口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吃香蕉把皮剥开的一瞬间有什么奇特的事情发生,当设置了这个课题之后,他们的思维方向就转入这个剥开或咬开的一瞬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接下来你告诉他用手涂,用笔去画,还是剪贴,或者立体的东西去做,这个都是手段。

他可以用那个年龄所能驾驭的手段完成一个意外,所有的课题不是为了让他抹一张很漂亮的画,而是让他在思考的过程中去发挥想象力。

他会想到固化的东西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不客观的,但就是会发生。

这个课题对他们来讲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而且还符合孩子的破坏力和求知的好奇心。

“我比较看中孩子的主动性”

主持人:

我知道您也是一位母亲,您在培养孩子方面有没有特意引导他绘画或者什么?

杨红:

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每一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

作为我来讲,我比较看重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如果这个事情结果不尽人意,但是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很多东西,那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是成功的。

相反,他如果太过于纠结一些分数或者很标准的东西,一条路走不通偏偏只走这条独木桥,我是很担心这种很单一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很鼓励在生活、学习中找到多种方法,哪怕这种方法不是很可行,都可以去尝试。

我很鼓励兴趣最好能多一点,不一定要做得多好,运动也好,我不一定要让他拿名次的,去竞赛也好,我不觉得非要拿冠军,他如果喜欢音乐或者什么,我不觉得他一定要有天赋才能做这个事情,我都会让他去尝试。

中国式绘画教学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近年来,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以及许多学校对特长生优先照顾等诸多原因的催化下,儿童美术教育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绘画兴趣班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有人认为,让孩子从小学画画,可以打下扎实的绘画功底,提升艺术修养,是大好之事。

有人则担心中国式绘画教学重技法、重临摹,不利于孩子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究竟中国目前少儿美术教育的真实情况如何,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在绘画中泯灭,还是获得了培养?

家长该如何选择美术培训机构或美术老师,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来陪伴孩子的美术之旅呢?

漫画1:

快乐的节日

图1:

外国老太太琳达在中国幼儿园进行教学交流,看到孩子们的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禁连声赞叹。

并当场命题“快乐的节日”,让孩子们画。

图2:

琳达发现N个学生的画都是圣诞树,并且一模一样,大惑不解。

图3:

琳达终于发现了奥秘:

教室一件角有棵圣诞树,原来大家都在临摹!

于是走过去用布把圣诞树盖上。

图4:

孩子们失去临摹对象,你望我、我望你,抓头挠腮,咬笔头、瞪眼睛,冥思苦想,就是画不出来,苦恼极了!

漫画2:

上过绘画班的就是不一样

图1:

丁丁和果果在桌前画画,丁丁自由地画,果果画得很像。

丁爸对果爸:

“你看你儿子,上过绘画班的就是不一样,惟妙惟肖!

我儿子啥班也不学,成天乱画,我也不管他。

图2:

果爸得意地带丁爸去看果果在绘画比赛上得的各种奖状:

“我儿子2岁就去上画画班,学了好几年……奖状真拿了不少。

”丁爸委实羡慕。

强调画得“像”,这是我国美术教育最大的问题。

老师和家长都强调要“像”,认为像就是好。

要像就得学技法啊,所以孩子们一开始学画就学技法。

可是,“像”就是复制,复制与创造天生就是背道而驰的。

复制得不好,糟糕;复制得好,更糟糕。

为什么我们的研发能力、创意产业如动漫产业、设计等都不行?

就是因为缺少创造,到处都在复制,“山寨版”流行。

我们的基础教育有问题,一来就是老师灌输,学生把老师那套学到家就行了,创造力就这么被扼杀了。

西方美术教育观念跟我们有什么主要的不同呢?

西方人则相反,他们一直都更强调“美”,而不是“术”,认为艺术可以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艺术的成功,也得益于创造了美,而不是技巧的纯熟。

所以,西方孩子从小就经常被带去参观各种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而我们的孩子则不停地临摹、练习,“师从某人,跟随某法”,很少参观博物馆——当然,一个客观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比西方国家比如美国要稀缺得多。

我在国外教过成人、幼儿美术课,我观察到,西方老师在技术上、造型、写实等手头上的功夫上基本都不如我,或我在国内的同行们,但他们对现代艺术的独特领悟、对各种事件、事物的看法的深刻或多元的态度,比我们强。

为什么创造力培养比美感培养、就业更重要?

你可以观察到,美院出来的很多学生都没有走美术创作的道路,只有少数特别有天赋、有爱好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画家、美术家。

如果美术教育把培养画家、花匠当成唯一的目的,那么这些人毕业后将无处可去。

艺术只要在想象力方面打开了窗户,灵感就如泉涌。

为什么艺术教育可以成为培养创造力的主要手段?

艺术最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最能为孩子所接受,最需要想象力。

每个生命最初的时候都是富有想象力的,随着知识的增加,想象的空间被逐渐压缩,这种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科学的教育,所以,艺术教育的存在,可说是对科学教育的弥补,是对想象力的挽救,没有了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因为创造力的核心就是想象力。

从另一方面看,即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科学,其发展也需要想象力去成就,如果没有想象力,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哥德巴赫猜想”。

缺乏想象力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顶级的科学家。

如果你只想到事实,你就不会想象了。

艺术教育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从有限的事实中摆脱出来。

能结合例子来说说美术教育可以如何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吗?

老师或家长在辅导孩子画画时要注意些什么?

不要对孩子的画画妄加评断,而且惟我独尊:

“你画的什么啊,这么丑?

”或“你画得很不像啊!

”这些评语是非常错误的。

小孩子凭借观察把事物、场景记录下来,自有他的道理,可能是加入了主观因素,但也有可能客观上他看到的就是这样。

你要尊重他的发现。

大人可以问孩子:

“你画的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画?

你想表达什么?

”或者,引导性地问:

“你有没有发现旁边还有什么?

漏画了什么没有?

是不是再加点什么更好看?

你为什么画的东西跟上次的一样?

当孩子画完画后,可以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的画。

还有一种方法,给到一个范围,把一个东西如壶,变长,变质感、变颜色……或再把瓶子变成别的,变成建筑物、手机,变成一个家居范围里一个有用的东西,还可以把瓶子与家具、蝴蝶什么的集合、重组,让孩子的思维不停地跳跃、转换,慢慢地孩子的思维就发散了。

市场上比如可口可乐的腰瓶、屈臣氏的帽子瓶盖设计,都给产品的销量带来了惊人的增长。

设计的改变,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意义。

当孩子画画或做手工时候,你一定要问孩子:

“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东西?

,你想不想改变,有没有更好的?

”要让孩子有一种自信心:

我生活在这里但我不是生活的奴隶,别人给我什么我就只能用什么,或只能过这样的生活,我可以重新设计,重新创造。

要培养孩子这样去想的习惯。

如果孩子想都不去想,那就很麻烦。

大人画东西常常是画眼中所见的现实,我们教孩子画画则多是画心中所想,是画愿望。

为了实现各种奇怪丰富的愿望,要鼓励孩子在美术学习中可以“指鹿为马、张冠李戴、物换星移”,要给孩子一个概念:

生活中千变万化,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当孩子画画时,老师不可以代劳,可以有适当的辅导、指导、必要的示范,规律的东西一定要教,不能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去苦苦寻找,比如,什么样的颜色搭配能产生力量、美感、节奏,等等。

这些是工具,是常识,孩子可以去运用。

你还可以告诉孩子,这些规律不是不可以打破,他可以去尝试、摸索打破,创造新的规律。

还有一点,家长不能太功利性,非要苛求孩子学到什么程度,让孩子小小就背上沉重的包袱,这其实是在孩子童年这一段做了不应该的事情,财力、精力两失,得不偿失。

应该尊重孩子,如果孩子有兴趣,就鼓励他去做。

创意很重要,技巧性的学习应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您认为孩子们如果不能过早开始技巧性学习的话,那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合适呢?

技巧是工具,是配合表达用的。

技巧的学习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

每个年龄阶段的技法的发挥和表现是不一样的。

比如,1——3岁的孩子画画就是涂鸦,到了5、6岁,可能你想让孩子涂鸦,孩子都不涂了,他已经出现了形体的概念。

技巧要服从于课程。

过程比结果重要。

比如有的孩子一次课学得不好,相关的技巧掌握得不熟练,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听课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过创造性的思考,是不是享受过,是不是快乐地做。

整个过程都经过了,就算是画得不好也不要紧。

他将来总有一天可以掌握这些技巧,时机成熟了,自己还可以做出来。

再说到比赛奖项,其实画画的人和家长有时并不明白作品为什么得奖?

好在哪里?

艺术没有标准,结果也可能是偶然,因此参与和享受过程才是重要的。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有绘画天赋?

认为孩子有绘画天赋,将来可以吃绘画这碗饭,才送孩子去学一门技术,这样的想法太狭隘。

学艺术不应该是有天赋的人才学,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

 

杨之光美术中心“创意图形”训练部份课程介绍

解构法之“创造想象”

(一)

在做这个练习之前,我们给学生看了大师达利的作品《软钟》,由此揭示和领悟到一种可能,那就是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变的。

我们让学生选择了许多诸如钉子、铅笔、瓶子、杯子等日常生活用品来作为“创造想象”的素材,并向学生介绍了美国的J•阿诺德发明的一种“范围思考法”,即用操作性的动词来帮助扩展思考:

如软化、分割、切断、扭曲、鼓胀……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与重构,此种逆向思维方法不仅可以表达物象的可塑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展开丰富的联想。

解构法之“创造想象”

(二)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选择了椅子和书本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对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两个面进行想象;我们可以把椅面想象成水池、把椅背想象成瀑布……椅背和椅面之间会发生什么?

同样的,面对书本,我们除了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样的诗句外,能否想象出书中还有什么?

无论是椅子还是打开的书,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孩子们发挥出无穷的创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妙空间。

置换法之“异影”

“异影图形”是置换法训练中的一种,它所替换掉的是影子,可以是倒影,也可是投影。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对没有的东西的渴望,对内心不平的发泄等等,总之愿望是人们追逐实现的东西,异影就一个不错的表达方法。

我们在“异影图形”的教学训练中发现,这个训练特别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形与影的关系可分为矛盾、因果、关联、释义等几方面,但孩子们最喜欢运用的是关联和释义这些异影关系,特别是要用这些图形表达自己的愿望,还有美好的梦想等。

他们创造的图形感情真挚,耐人寻味,不管使用哪种媒材,都相当具有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置换法之“人体重组”

首先向学生展示毕加索的一组人物形体转换作品,从中我们看到大师运用了几何形体、有机形体,还有直接从生活中截取出来的茶杯、椅子和南瓜等趣味形体,以此来说明人体各部位的空间存在状态。

孩子们被这组具有新奇视觉效果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老师接着因势诱导,将一批零件、工具、餐具等摆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以主观意念出发,从中寻找出与客观人体部位相应的“零件”等物品,进行置换重组,学生们由此还能想到更多其它的东西可以用来重组人体及别的对象。

这种训练使学生突破了传统写实观念的制约,画面图形出现

了多元化的面貌,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

联想

(一)

对于同一个形象符号,组织学生探讨如何运用添加、删减、变形等手法,使之产生另外一个物体的形象,并更具有新颖性与趣味性。

该课题我们选择了汽车轮胎、苹果、圆球、鞋子等作为基本造型元素,特别是在文字、故事表述方面引导学生从平时最爱吃的苹果、每天都要穿的鞋子及经常会见到的汽车轮胎等外形特征里寻找灵感,展示想像,然后再进行视觉化表现。

如何把一些原来很普通的事物,改造和表现成为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内涵形象,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