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94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24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7页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7页
亲,该文档总共1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docx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知识线索及要点汇编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

1、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

对象:

同姓贵族:

燕、鲁;异姓功臣:

齐(姜尚);先王后代:

宋(微子)。

权利:

享有世袭统治权(如任免官吏、铸造钱币、征收赋税、拥有军队等)

义务:

守卫疆土、定期朝贡、朝觐述职、随同作战等

分封的内容:

土地和人民

(3)影响:

稳定政治秩序,扩大了西周疆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诸候权力过大,有很大的独立性,导致周天子权威削弱,造成分裂割据。

2、西周的宗法制:

(1)起源:

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

(2)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

②大宗和小宗的相对性;

③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天子——诸侯——卿——士)

(3)作用(影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奠定西周统治秩序,宗法制为分封制奠定政治基础。

4、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

(2)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3)在王族内部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主要特点)★

二、走向“大统一”的秦汉政治

1、秦统一中国:

(1)统一的条件:

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社会基础;

②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④秦王赢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

(2)统一的过程:

①灭六国:

前230——前221年;顺序:

韩、赵、燕、魏、楚、齐

②北击匈奴:

蒙恬;直道;长城

③南攻夷越:

灵渠——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设郡管理——南方和西南纳入中央版图的开端。

(3)统一的意义: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创立:

①称号:

为神化统治,表彰功绩,定称号“皇帝”。

②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特征);皇位世袭。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

太尉(全国军务)

朝议制度

(3)推广郡县制:

①郡县、分封之争:

李斯、王绾(采纳李斯建议)

②地方机构设置:

郡——县——乡、里(郡守、郡尉、监御史)

③郡县制的特点(与分封的比较):

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④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经济的发展。

3、汉承秦制:

继承和发展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皇帝制度:

历朝承袭

2、中央官制:

(君权的加强)

(1)汉:

中朝(皇帝的亲信)和外朝(三公九卿)

(2)唐:

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

三省长官均是丞相;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①内容:

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②意义:

分工明确,效率提高;权力分散,相互牵制,皇权加强。

(3)宋: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4)明: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太祖)——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彻底解决了君相矛盾;

导致皇帝政务繁杂,弊端丛生。

②设立内阁(成祖)——内阁无决策权,不统帅六部,对皇权无制约。

(5)清:

设立军机处(雍正)——①最初目的:

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②影响: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3、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集权的加强)

(1)汉:

郡国并行制;(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2)唐、宋:

道、州、县;路、州、县;

(3)元:

①行省制(行中书省)

原因:

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权力:

最高地方行政区划;权力受中央节制;定期向皇帝朝觐述职。

意义:

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单列行政区划:

腹里(山东、山西、河北);宣政院(西藏、四川、青海)

(4)明:

承宣布政使司、府、县

(5)清:

省、道、府、县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君权不断加强(保证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防止了地方割据分裂)。

5、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消极)

(1)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2)阻碍中国民主化和工业化的进行,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背景:

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国内——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

2、侵华事件:

(1)鸦片战争(英:

1840-1842)——《南京条约》——三元里抗英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俄:

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3)甲午中日战争(日:

1894-1895)——《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1900-1901)——《辛丑条约》——中外联合绞杀义和团

3、三大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1842年)

内容:

割地:

香港岛赔款:

2100万银元

开口:

广、厦、福、宁、上特权:

协定关税☆

影响:

开始沦为……;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之后美国、法国又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权”等特权)

(2)《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

内容:

割地:

辽、台、澎赔款:

白银2亿两

开口:

沙、重、苏、杭特权:

在通商口岸开厂☆

影响:

大大加深……;

列强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后,列强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经济投资,攫取了开矿、修路等特权。

(3)《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

内容:

钱:

白银4.5亿两(9.8亿两)禁: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

兵:

拆除京大炮台,驻兵京山沿线馆: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影响:

完全沦为……;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未出动一兵一卒,却获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好处”,是指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火烧圆明园

▲1、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

答: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答:

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

原因:

列强侵略使中国独立和主权完整遭受到破坏,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840-1900)

1、三元里抗英:

(1)背景:

鸦片战争

(2)时间:

1841年5月

(3)意义(特点):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1878年,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②1881年,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但失去西部七万多领土。

③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的控制。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①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

②爱国将领:

丁汝昌(海军提督);刘步蟾(定远舰);邓世昌(致远舰);

林永升(经远舰);叶祖珪(靖远舰)

③结果:

损失很大,主力尚存;中国丧失黄海制海权。

④影响:

李鸿章“避战自保”,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割台;

②领导人:

义军——邱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③结果:

因清政府破坏,台湾沦陷(1895-1945)

4、义和团运动:

(1)背景:

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洋教势力猖獗。

(2)起源:

义和拳,山东等地反清组织。

(3)口号:

“扶清灭洋”

评价: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笼统排外性质。

(4)反帝斗争:

京津沿线——落伐、廊坊阻击战;

高峰

北京——进攻东交民巷使馆、西什库教堂

清政府对外宣战

(5)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意义: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自发地反侵略斗争有:

三元里抗英;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

1、侵华原因:

既定国策(根本);摆脱危机;蒋忙于围剿红军。

2、侵华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东北)

(2)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上海;后日本扶植建立“伪满洲国”)

(3)华北事变:

1935年(华北五省)——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二·九运动)

(4)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的标志)

(5)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上海)

▲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

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接受抗日主张(联合抗日)

3、日本侵华暴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30多万(类似的大屠杀还有很多)

(2)违反国际法,使用生化武器(731部队——细菌战、毒气战、活人试验)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政治上:

以华制华(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经济上:

经济掠夺;

文化上:

奴化教育。

(实质是民族同化政策)

(二)抗日救亡运动:

(1931——1937:

局部抗战)

(1)东北:

①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后)

②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的核心;中共领导;杨靖宇等)

③关外人民:

罢工、募捐、抵制日货、断绝经济

(2)华北:

①二十九军(长城一带;安德馨、宋哲元等)

②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吉鸿昌)

③一二·九运动:

1935.12.9,反对华北自治;

中共领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3)上海:

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

(4)西北:

西安事变

①时间: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

②结果:

在中共的努力下,和平解决

③意义:

揭开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中共:

号召抗日,积极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九一八事变后:

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抗日;

②华北事变后:

反蒋抗日→联蒋抗日;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瓦窑堡会议:

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C、在东北组建抗日联军

D、斡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过程:

(1)中共方针确定:

①九一八事变后,发表宣言,号召红军和人民抗日。

②华北事变后,“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2)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正式形成:

①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抵抗。

②国共协议,改编红军——八路军(朱、彭)、新四军(叶、项)

③1937.9,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建立(标志)

2、意义: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1945:

全面抗战)

1、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初期抗战较努力,后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2)主要战役:

①凇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②太原会战——国共合作的典范;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八路军—一五师)

③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抗战初期最大胜利,李宗仁)

④武汉会战——广州、武汉失陷(1938.10,进入相持阶段)

⑤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3)结果:

失败(原因:

片面抗战路线)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1937.11,洛川会议)

(2)策略:

全民族抗战;深入敌后,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

(3)建立政权:

1937.9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指挥中枢总后方)

(4)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八路军、华北。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了日军气焰。

(5)结果:

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认识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形成:

1942.1,蒋介石是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2)中共七大: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召开:

1945,延安

内容: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日本投降:

8月15日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抗战胜利的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

(2)国内意义:

洗雪了耻辱,提高了国际地位;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3)国际意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组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3、抗战胜利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进行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

(3)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得到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4)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失道寡助。

思考:

(1)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屈原”、“共工”、“苏武”。

此观点是否正确?

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近代日本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

与甲午战争相比,抗日战争最大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民主革命:

(1)背景:

双半社会,民族危机严重;

(2)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

(3)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4)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1、原因:

(1)列强侵略(民族危机);

(2)清政府的剥削和压迫;(☆)

(3)自然灾害。

(两广)

2、过程:

(1)兴起:

①金田起义:

1851.1,建号“太平天国”——标志

②东乡称王:

洪秀全称“天王”;

③永安建制:

分封诸王(东、南、西、北、翼)

④定都天京:

1853.春——正式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发展:

①北伐: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意义——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②西征:

为太平天国提供了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③天京突围:

打垮江北、江南大营,巩固了天京;

全盛时期(1856年)。

(3)转折: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4)振兴:

①提拔青年将领;

②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超越了农民战争的范畴)

(5)失败:

①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②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根本);战略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评价:

(1)性质:

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农民革命战争。

(2)功绩: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侵略者。

(3)教训:

在半殖半封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1)内容:

土地:

分配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分配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

分配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3)评价:

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和人人平等,只是空想。

(4)结果:

未实行。

(根本原因是“空想”)

5、《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振兴太平天国的纲领)

(1)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经济、文教三方面(发展资本主义)。

①以法治国;官吏选举;

②实行改革;中央集权;

③开办工厂;科技发明;

④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⑤兴办学馆;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4)结果:

未实行。

(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基础)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革命纲领;都未实行。

不同点:

(1)产生的背景不同:

《天》——1853年,太平天国鼎盛时期;

《资》——1859年,太平天国衰落时期时期。

(2)社会阶级主张不同:

《天》——平均主义,消灭私有制;

《资》——资本主义,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

《天》——农民斗争的产物,符合农民阶级的要求;

《资》——不是农民斗争的产物,未得到农民支持。

(4)历史作用不同:

《天》——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发展;

《资》——未付诸实施。

(5)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反映中国农民运动达到最高峰;

《资》——带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6)未实施的根本原因不同:

《天》——空想

《资》——缺乏社会基础。

 

二、辛亥革命

▲孙中山:

创立共和——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护共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最伟大的转变)

建党——同盟会

最大的贡献: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孙中山:

革命——辛亥革命

建国——中华民国

宪法——临时约法

1、兴中会:

1894年,檀香山;走上民主革命道路(改良→革命)

2、同盟会:

(1)成立: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2)性质: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机关报:

《民报》(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发展潮流——民主共和制)

(4)政治纲领:

①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前提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核心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土地纲领(民生)——补充、发展

②评价:

积极: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5)意义: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武昌起义:

(1)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

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③黄花岗起义的推动;

④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条件;

⑤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推动。

(2)概况:

1911.10.10,新军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湖北军政府。

(3)意义:

各省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4、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

1912.1.1、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2)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国。

(3)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一系列簇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移风易俗的措施。

(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1912.3,临时参议院

(2)目的:

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国制度。

(3)内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4)意义:

①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在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灭亡,民主共和国政体确立;

③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过程的一座丰碑。

6、袁世凯篡权:

(1)逼清帝退位:

1912.2.12

(2)北京就任大总统:

标志辛亥革命失败;标志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⑤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里程碑。

(3)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失败原因:

客观:

中国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袁世凯反革命两面手段。

主观: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脱离人民群众;没有武装;同盟会软弱无力)

▲教训:

在双半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端: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

发展:

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抗战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

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一)五四运动:

1、原因: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根本原因——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

第一阶段:

5月4日—6月初中心:

北京;主力:

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

第二阶段:

6月5日以后中心:

上海主力:

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的作用:

青年学生起了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