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诊断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301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社区诊断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诊断习题.docx

《社区诊断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诊断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诊断习题.docx

社区诊断习题

社区诊断复习题

一、选择题

(D)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E)2.国内目前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为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B)3.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

A.期初的人口数B.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被2除

C.期末的人口数D.健康人口数E.患病人口数

(B)4.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

该地1970年结核病死亡专率为

A.300/10万

B.60/10万

C.10/1000

D.100/100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B)5.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

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

E.某病的死亡率

(D)6.抽样凋查的特点不包括

A.以样本人群结果来推论总体人群特征

B.不适应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C.设计、实施、资料分析均较复杂

D.特别适用于个体间变异程度大的材料

E.正确性高

(B)7.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D)8.在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D)9.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

A.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两个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A)10.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E.筛检试验

(E)11.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

A.选择偏倚B.错分偏倚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

(C)12.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

(E)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

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

B.盲法不易实施

C.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

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E.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

(A)14.应用一种筛选乳腺癌的试验,检查经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检查结果患乳腺癌组中有900名得出阳性结果,未患乳腺癌组中有100名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是

A.90%B.10%C.25%D.30%E.12%

(B)15.某一特定的筛检试验,当用于患病率较高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

C.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

(E)19.控制混杂偏倚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多因素分析方法

B.在选择好研究组之后,根据研究组各个个体的特征来选择对照组

C.在设计阶段,可采用限制研究对象的特征的方法

D.资料分析阶段控制混杂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E.以上都可以

(E)20.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尽量选择新发病例

B.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C.设法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

D.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

E.以上均不可以

(D)21.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

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直接/间接病因链

(D)22.因果关联是指

A.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

C.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D.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

E.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直接关联

(A)24.下列行为不属于不健康行为的是:

A.体育锻炼B.酗酒C.吸烟

D.高脂肪饮食E.静坐生活方式

(E)27.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A.T<5B.T>5C.T<1D.T>5E.1

(B)28.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

(C)31.OR<1说明

A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B暴露与疾病为正联系  

C暴露与疾病为负联系

D样本量不足难以说明问题  

E存在偏倚,不能说明问题

(B)33.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因未随机抽样所造成的误差属于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混杂偏倚   

D随机抽样误差E个体生物学变异

(C)34.流行病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治方法C观察性研究方法

D统计学方法E理论性研究方法

(B)3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设立对照组B是否人为控制实验条件C是否前瞻追踪

D是否进行研究设计E是否应用统计学检验方法

(A)37.为评价新研制疫苗的预防效果,选择一批易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种疫苗,另一组作为对照,随访后比较两组的发病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

D描述性研究E临床研究

(B)38.串联试验可以提高

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

(B)39.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此可判定此爆发属于

A连续性传播B同源性传播型C混合型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E非传染病的暴发

(C)40.考核疫苗效果时,选择研究现场的要求是

A有高而稳定的发病率B人口流动性大C近期发生过该病的流行

D人口年龄性别整齐一致E同时采取了其他预防措施

(B)41.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兵监测

D国际监测E单病监测

(D)42.反映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

A病死率B患病C死亡率D罹患率E.感染率

(C)43.对疾病进行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流行病学B理论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

(C)45.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

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多级抽样

(C)46.抽样误差指的是。

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不同的总体参数之差E.以上都不是

(D)49.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包括__。

A.统计调查表、整理汇总表和统计分析表

B.大标题、小标题、线条和数字

C.大标题、小标题、线条、数字和备注

D.标题、纵横标目、线条和数字

E.标题、纵横标目、线条、数字和备注

(D)50.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甲乡中女多于男,而乙乡中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χ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E.用同等数量男或女进行比较

(B)51.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

6,13,5,9,12,10,8,11,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A.9天B.9.5天C.10天D.10.2天E.11天

(A)52.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

A.

B.SC.

D.CVE.S2

(B)53.正态曲线下中间95%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范围是。

A.(μ-1.645σ,μ+1.645σ)B.(μ-1.96σ,μ+1.96σ)

C.(μ-2.58σ,μ+2.58σ)D.(-∞,μ+σ)E.(-∞,μ-σ)

(C)54.χ2值的取值范围是。

A.-∞<χ2<∞B.-∞<χ2<0C.0<χ2<∞D.-1<χ2<1E.χ2≤1

(D)5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指。

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B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

C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

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

E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

(E)56.普查适用于。

A发病率低的疾病B诊断手段复杂的疾病C预后差的疾病

D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E发病率高和(或)诊断手段简易的疾病

(D)57.在出生缺陷与叶酸缺乏关系的研究中,100例出生缺陷患者中有50例母亲孕期叶酸缺乏;而在200个对照中,也有50例母亲叶孕期酸缺乏。

那么在该研究中,暴露于叶酸缺乏的OR值为。

A1.0B1.5C2.0D3.0E5.0

(A)58.在病因研究中,要确定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大小,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移民流行病学方法B遗传流行病学方法C理论性流行病学方法

D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E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C)59.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可用于。

A医院内感染的监测B法定传染病监测C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D出生缺陷监测E流行性感冒的监测

(E)60.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的指标,最好使用。

A患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罹患率E发病率

(A)61.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是。

A.该病的患病率增加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E.该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均减少

二、名词解释

1、变异:

在同质条件下,就同一观察指标来说,各观察单位表现出来的数量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称为变异。

2、P值:

是指在H0所规定的总体中做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小于)现有统计量的概率。

3、小概率事件: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若随机事件A的概率P(A)≦a,习惯上,当a=0.05时,就称A为小概率事件。

4、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规律和原因,以及制定预防、控制、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并对策略和措施进行评价的科学。

5、地方性:

当一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仅在某一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这种状况为地方性。

 

三、简答题

1、暴发调查的步骤(P91)

1)速赴现场,核实诊断。

2)初步调查,建立假设。

(范围、病因学诊断、识别受病人群、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组织调查、联系部门支持)

3)深入调查,验证假设。

(深入调查、资料整理分析)

4)总结报告

2、简述四分位间距、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适用范围。

(p15)

这四个指标均反映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1)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任何分布但均不能综合反映各观察值的变异程度;

2)标准差最为常用,要求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3)变异系数可用于多组资料 见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时的变异程度比较。

3、什么是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

在假设检验的时候怎样控制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

(p46)

1)I型错误又称第一类错误,即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为“弃真”的错误,其概率通常用α表示。

2)II型错误又称第二类错误,即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o,为“存伪”的错误,其概率通常用β表示。

 

I型错误和II型错误在世纪应用中时不可避免的,一般α愈小,β愈大,α愈大,β愈小,因此在给假设是不能绝对化。

若要同时减小其错误,唯一的方法是增大样本含量。

4、假设检验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P45)

1)要有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样本必须是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要保证组间的均衡性和资料的可比性,可能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在对比组间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2)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根据现有的资料类型、设计类型、分析目的、样本含量等因素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不符合条件可做适当转换;3)正确理解“差别无显著性”的含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能理解为两者差差4)检验假设的推断结论为概率结论,不能绝对化:

检验水准人为规定,是相对的,报告结论时应列出检验统计量和P值的确切范围。

5)注意是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6)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区别与联系。

5、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研究所需样本量少,节省人力财力;研究周期短,因此容易得出结果。

2)适用于少见病的病因研究

3)适用于潜伏期长的疾病

4)允许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

*缺点:

1)容易受偏倚得到影响

2)对照组的正确选择有时会发生困难

3)不能直接计算暴露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4)不能验证病因假设

6、试述常用的统计图及应用范围。

1)条图:

适用于比较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

2)圆图:

适用于百分构成比资料

3)百分条图:

适用于描述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构成比,他别是和多个构成比的比较

4)线图:

适用于连续性资料

5)直方图:

适用于描述数值变量的频数分布

7、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P23)

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2)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平均率的正确计算

4)各相对数进行比较要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5)样本资料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

8、标准差和标准误的联系与区别。

(P15、P33)

1)概念不同:

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

2)用途不同:

标准差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

标准误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

3)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n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

9、疾病监测的基本步骤。

(P122)

内容:

1)传染病监测

2)非传染病监测

3)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步骤:

1)收集资料(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和死亡的资料、实验室监测资料、干预措施情况、人群专题调查报告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2)资料分析和评价

3)反馈和利用信息

10、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P17)

1)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2)正态分布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u和标准差o。

当o固定不变时,u越大,曲线越沿横轴向右移动;反之,u越大,则曲线越沿横轴向左移动。

4)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11.试述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分析的基本原则

*移民流行病学:

它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和移民原居地人群三者地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基本原则:

 

 1)若环境因素是引起发病率、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则移民中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原居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居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

 

2)若遗传因素是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则移民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地人群,而与其原居地人群相同

12.试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P11)

1)均数适用于描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2)几何均数适用于描述原始数据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3)中位数适用于描述呈明显偏态分布(正偏态或负偏态),或分布情况不明,或分布的末端有不确切数值的数值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四、案例分析

1.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的检查结果(见下表),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甲法

乙法

合计

+

-

+

42

18

60

-

30

30

60

合计

72

48

120

甲法*乙法Crosstabulation

乙法

Total

+

甲法

+

Count

42

18

60

%ofTotal

35.0%

15.0%

50.0%

Count

30

30

60

%ofTotal

25.0%

25.0%

50.0%

Total

Count

72

48

120

%ofTotal

60.0%

40.0%

100.0%

Chi-SquareTests

Value

ExactSig.(2-sided)

McNemarTest

.111(a)

NofValidCases

120

aBinomialdistributionused.

问题1:

试述该资料的变量类型,设计类型,分析方法及应用条件。

2:

阅读spss的运行结果并书写完整。

 

2.为比较两种不同的防护服对石粉厂工人皮肤病的防护效果,随机将47名一线作业工人分到两种不同的防护服组,穿服作业两个月后,两组工人皮肤炎患病情况如表所示。

试比较两组工人皮肤炎患病频率有无差别。

穿两种不同的防护服皮肤炎患病情况

防护服种类

阳性

阴性

合计

甲种

1

15

16

乙种

11

20

31

合计

12

35

47

 

处理*结果Crosstabulation

结果

Total

阳性

阴性

处理

甲种

Count

1

15

16

%within处理

6.3%

93.8%

100.0%

乙种

Count

11

20

31

%within处理

35.5%

64.5%

100.0%

Total

Count

12

35

47

%within处理

25.5%

74.5%

100.0%

Chi-SquareTests

Value

df

Asymp.Sig.(2-sided)

ExactSig.(2-sided)

ExactSig.(1-sided)

PearsonChi-Square

4.744(b)

1

.029

ContinuityCorrection(a)

3.331

1

.068

LikelihoodRatio

5.596

1

.018

Fisher'sExactTest

.037

.029

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

4.643

1

.031

NofValidCases

47

aComputedonlyfora2x2table

b1cells(25.0%)haveexpectedcountlessthan5.Theminimumexpectedcountis4.09.

问题

(1):

试述该资料的变量类型,设计类型,分析方法及应用条件。

(2):

阅读spss的运行结果并书写完整。

 

3.两种方法同时测定空气中CS2的含量(mg/立方米),结果见表1,问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

果有无差别。

表1两种方法测定空气中CS2的含量(mg/立方米)

编号

甲法

乙法

1

40.7

50.0

2

4.4

4.4

3

38.8

40.0

4

45.2

42.2

5

1.3

2.3

6

20.5

22.5

7

2.8

4.8

8

4.4

4.0

9

5.6

5.0

10

1.0

4.0

One-SampleKolmogorov-SmirnovTest

甲法

乙法

差值

N

10

10

10

NormalParameters(a,b)

Mean

16.470

17.920

-1.450

Std.Deviation

18.2368

19.0919

3.2391

Kolmogorov-SmirnovZ

1.026

1.109

.735

Asymp.Sig.(2-tailed)

.243

.171

.652

 

PairedSamplesTest

t

df

Sig.(2-tailed)

Pair1

甲法-乙法

-1.416

9

.191

问题

(1):

试述该资料的变量类型,设计类型,分析方法及应用条件。

(2):

阅读spss的运行结果并书写完整。

 

(1)计量(数值)资料;配对设计;配对t检验;条件:

正态分布。

(2)差值Z=0.735,P=0.652,可以认为两组的差值呈正态分布;

t=-1.416,P=0.191,可以认为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有无差别。

 

4.某研究者对1000名脑卒中患者和同等数量的健康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别有585人和226人有高血压病史。

要求:

(1)请列出资料归纳四格表(表格要规范)

(2)对上述资料应按哪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3)请计算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生的关联指标OR,并说明其流行病学意义。

 

5.某研究机构以冠状动脉造影(动脉狭窄>75%)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100名病人中有75人被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为阳性,200名非病人中也有75人被诊断为阳性。

要求:

(1)请列出筛检试验资料归纳四格表(表格要规范)

(2)请计算出该筛检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3)请计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