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319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docx

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金属的化学性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16金属的化学性质

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用2Mg+TiCl4

2MgCl2+Ti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由方程式:

2Mg+TiCl4

2MgCl2+Ti可知该反应是: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2.【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

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

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R+MgCl2

RCl2+MgB.R+2AgCl

RCl2+2Ag

C.R+2HCl

RCl2+H2↑D.Al+RSO4

AlSO4+R

【答案】C

【解析】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R在Zn的后面。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镁的后面,R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R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在化合物中显+2价,R+2HCl

RCl2+H2↑能够反应,故C正确;D、铝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显+3价,与R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RSO4

Al2(SO4)3+3R,故D错误。

故选C。

3.【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

【答案】C

【解析】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丙>铜;而乙表面没有变化,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

故选C。

4.【2019年海南省】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

此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上反应说明铜与铁相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故选B。

5.【2019年河北省】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答案】C

【解析】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

铁>铜>银。

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

故选C。

6.【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SnO2+2C

Sn+2CO↑,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由SnO2+2C

Sn+2CO↑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A。

7.【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答案】B

【解析】A、得到蓝色的滤液,说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即锌完全反应,滤渣中含有银或银和铜,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Cu(NO3)2、可能含AgNO3,该选项说法正确;C、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Ag,一定没有Zn,这是因为铜反应则锌完全反应,可能含有Cu,这是因为如果硝酸银不足,则铜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得到蓝色的滤液,说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即锌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Cu(NO3)2、可能含AgN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

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D.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答案】D

【解析】A、如果氧化铜和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铁、锌、铜、氧化铜四种物质,故A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性,锌优先与硫酸铜反应,后与硫酸反应,最后与硫酸亚铁反应,当溶液为无色时,说明硫酸亚铁已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一种溶质,故B错误;C、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四个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情况,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说明锌完全与硫酸铜反应,滤渣可能为铜和没有反应的氧化铜,故D正确。

故选D。

9.【2019年北京市】用粗木棍在涂有蜡的锌板上写“明”“和”两个字,露出下面的锌板。

向“明”字上滴加CuSO4溶液,向“和”字上滴加盐酸。

(1)“明”字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字上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字位置上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Zn+2HCl

ZnCl2+H2↑

【解析】

(1)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明”字上的现象是“明”字位置上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

ZnCl2+H2↑。

10.【2019年天津市】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_______性(填“导热”或“导电”)。

(2)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

①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③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炼铁厂要治炼1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C.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g

D.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

(1)导热

(2)①Fe+CuSO4

FeSO4+Cu

②水蒸气

③Fe2O3+3H2SO4

Fe2(SO4)3+3H2O

(3)1732.1t

(4)BC

【解析】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

②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

Fe2(SO4)3+3H2O。

(3)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x×80%1000t×(1﹣3%)

x=1732.1t

(4)A、如果是铝和锌,则2.4g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2.4g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2g,因此2.4g的铝和锌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0.2g氢气,不一定含有镁,故A错误;B、因固体无剩余,一定不含银,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样品中可能只含镁、锌,故B正确;C、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8g+2.4g﹣0.2g=12g,故C正确;D、反应生成0.2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是9.8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故D错误。

故选C。

11.【2019年广东省】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

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已知:

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Ⅰ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铜

(2)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Zn+CuSO4

ZnSO4+Cu置换反应

(3)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Zn(OH)2

ZnO+H2O

【解析】

(1)由于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滤渣Ⅰ中一定有铜。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是指铜的氧化物和硫酸形成的硫酸铜,所以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

ZnSO4+Cu,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OH)2

ZnO+H2O。

12.【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2)构成最理想清洁燃料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

(1)置换

(2)D

【解析】

(1)由微粒的构成和反应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2)构成最理想清洁燃料的微粒是氢分子,D微粒能表示氢分子。

13.【2019年陕西省】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成分金属的含量,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

测得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中共生成气体___________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1)0.2

(2)设锌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2

x0.2g

x=6.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35%,

答: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解析】

(1)反应中共生成气体质量:

10g+100g﹣109.8g=0.2g。

14.【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在锥形瓶中加入8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

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0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

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_____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结果)。

【答案】

(1)=

(2)m1﹣136g(或m2﹣136g)

(3)设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质量为y。

Fe+CuSO4

FeSO4+Cu

5616064

x80.0g×10%y

x=2.8g

y=3.2g

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

80.0g+2.8g﹣3.2g=79.6g。

答:

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9.6g。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1=m2。

(2)锥形瓶的质量为:

m1﹣(56.0g+80.0g)=m1﹣136g,或m2﹣(56.0g+80.0g)=m2﹣136g。

15.【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Ⅰ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

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____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0.2

(2)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

ZnSO4+H2↑

652

20.0gx0.2g

x=32.5%

答: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90.2g﹣290.0g=0.2g。

16.【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第一站:

初识金属镁。

①金属镁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②金属镁的化学性质:

镁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站:

再遇金属镁。

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站:

制备金属镁。

小组同学模拟工业上从海水晒盐剩下的苦卤中提取镁,流程如下:

苦卤

Mg(OH)2

MgCl2

Mg,流程中X为________________。

(4)第四站:

再探金属镁。

【提出问题】镁能否与热水反应?

如果反应,产物是什么?

【相关信息】①Mg+2H2O

Mg(OH)2+H2↑;②氢氧化镁在热水中能部分溶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5)上述寻镁之旅中你收获到镁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银白色2Mg+O2

2MgO

(2)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Mg+2HCl

MgCl2+H2↑

(3)盐酸

(4)实验操作:

①将打磨好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收集气体并将气体点燃。

②反应后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

①有轻微爆鸣声或有淡蓝色火焰;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5)①能与氧气反应;②能与酸反应;③能与热水反应。

【解析】

(1)①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②镁和氧气在室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位于氢之前,故没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现象是:

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Mg+2HCl

MgCl2+H2↑。

(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所以X是盐酸。

(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

①Mg+2H2O

Mg(OH)2+H2↑;②氢氧化镁在热水中能部分溶解;探究的目的是验证氢气和氢氧化镁的存在,可做如下设计:

实验操作:

①将打磨好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收集气体并将气体点燃。

②反应后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现象:

①有轻微爆鸣声或有淡蓝色火焰;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5)根据以上反应可总结出镁的化学性质如下:

①能与氧气反应;②能与酸反应;③能与热水反应。

17.【2019年河南省】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

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R+2HCl

RCl2+H2↑

(2)Ag、Cu、R

(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R(NO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如果后两个反应进行的比较多,则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

【解析】

(1)由“R(NO3)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HCl

RCl2+H2↑。

(2)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R,同时锌一定将银和铜全部置换出来了,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R,可能含有锌。

(3)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R(NO3)2与Zn反应生成Zn(NO3)2和R,

Zn+2AgNO3

Zn(NO3)2+2Ag

65216

Zn+Cu(NO3)2

Zn(NO3)2+Cu

6564

Zn+R(NO3)3

Zn(NO3)2+R

65<65

第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小,后两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大,所以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大还是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