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20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实训 20文档格式.docx

3.大客流解决办法18

四、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19

1.背景分析19

2.国内外研究现状20

3.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类22

4.各种交通方式在枢纽地区使用的特征对比分析22

5.地面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24

6.小汽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26

7.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27

8.步行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28

9.南京南站换乘28

一、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组成

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公交2.出租车3.地铁4.轻轨5.轮渡6.磁悬浮7.有轨电车8.无轨电车9.公共自行车。

以下则拿出上海最主要的集中交通方式来做简要分析。

1.上海公交

上海目前拥有逾千条公共汽车和电车线路,是上海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根据2011年的统计,上海公交线路共有974条,公交车辆16944辆,当年运营里程11.32亿公里,当年全市公交客运量26.50亿人次,运营规模、运营里程和载客人次均居世界第一。

但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线路的逐渐开通,公交主管部门的发展思路变为“轨道交通为主、公交为辅”,许多经典线路被撤销或缩线,2010年3月,单月内撤销的公交线路数量创下历史记录,上海公交已辉煌不再。

而上海公交的票价也是属于一般水平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道路拥挤状况可想而知说是堵城也不无不可,上海的年常住人口两千三百多万,而仅有的一千多条公交线路很显然不能满足如此巨大的客流量。

例如上海公交992路,据民众反映最拥挤的时段是早高峰七点半到八点半这一个小时,能挤上去的概率仅为百分之二十。

究其原因在于南汇并入浦东新区之后新区由于整合路网导致其他线路暂运行,原来八条线的客流集中在一条线上。

优点:

便宜环保路网密集换乘方便灵活机动性高

缺点:

拥挤缓慢受道路状况影响大小偷扒手多。

2.出租车

跟北京一样,在上海乘坐出租车叫做“打的”。

(注:

“打的”这种说法来自北京,在上海话中出租车被称为“差头”)

上海出租汽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有出租汽车企业261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出租汽车近43000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8000多辆。

全行业日均客运量近300万人次,约占上海客运总量的24%。

上海的出租车服务由多间出租车公司营办,一般以六家较大公司的车辆为主:

大众、蓝色联盟、强生(含世博出租车,于2011年4月20日左右于巴士出租车公司合并)、海博、锦江和舒海。

各公司都提供电话预定车辆上门服务,以里数为车费计算单位。

上海出现7座,客货两用等特种出租车,方便多人出行或大宗购物。

小型出租汽车起租价为14元(含燃油附加费),区域性出租车起租价为12元(含燃料附加费),超起租里程3公里后单价每公里2.4元,超10公里后为每公里3.6元(里贴)。

23:

00~5:

00起租费用为18元(夜间,含燃油附加费),里程为3公里。

超起租里程3公里后单价每公里3.6元,超10公里后为每公里4.7元(夜间里贴)。

等候费为每5分钟按照每1公里来计算。

客货等特种出租车按照车型不等而价格不一。

3.上海地铁

1958年早前,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当苏联专家表示上海处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

1963年于浦东塘桥采用结构法用钢筋混凝土管片衬内试挖了直径4.2米的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在衡山公园附近又开挖了代号为“60工程”的地铁试验工程。

因内径偏小不能行驶大型车辆而以失败告终。

70年代末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4000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

细心的地铁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

这段线路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1989年5月,中德双方正式签署了4.6亿马克的地铁专款贷款协议书,并一号线于1990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同意,上海地下铁道工程新龙华站(今站)至上海南站新客站(今上海火车站)开工兴建。

1993年1月9日上海轨道交通进行试通车,计划第一列车从新龙华开往徐家汇,列车由内燃机车调车至新龙华车站。

由于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没有经验,导致上行线供电触网无法送电,最后只能将列车调车回梅陇车辆段。

第二天即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铁历史上第一列列车在新龙华至徐家汇区间进行了试通车(中国地铁建成后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试通车-不载客运行、试运营-载客运行、正式运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上海轨道交通,又称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上海地铁目前运营线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73公里(不含磁悬浮示范线),位居世界第一,近期规划(包含在建线路)路达到660KM,远期规划线路则达到970KM

上海地铁线路

运营中

上海地铁1号线

上海地铁2号线

上海地铁3号线

上海地铁4号线

上海地铁5号线

上海地铁6号线

上海地铁7号线

上海地铁8号线

上海地铁9号线

上海地铁10号线

上海地铁11号线

上海地铁13号线

建设中

上海地铁12号线

上海地铁16号线

规划中

上海地铁14号线

上海地铁15号线

上海地铁17号线

上海地铁18号线

上海地铁19号线

上海磁悬浮机场线

(1)地铁一号线

基本情况

长度:

37公里

识别标志色:

大红色

站数:

28站

1号线上有3种款式的车型

分别是DC-01、AC-01、AC-06

1号线列车车身除AC06型外均以白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AC06型车红、黑、白三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

(2)历史回放

1990年0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开工建设。

1993年01月10日,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建成。

1993年05月28日,南段线路(徐家汇站-锦江乐园站)开始观光试运行。

1994年12月12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漕宝路站以南为地面线路,其余为地下线路)试营运。

1995年04月10日,1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试运营,总长16.1公里。

1995年07月,全线正式运营。

1996年12月28日,1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站至莘庄)试通车。

1997年07月01日,1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站-莘庄站,为地面路线)贯通运营。

2004年12月28日,北延伸段(汶水路--共富新村,为高架路线,长12.43公里)试运营。

2007年12月29日,北北延伸(共3站)到富锦路站,长4.3公里。

至今1号线总长度达到36.89公里。

1号线分大小交路,大交路为莘庄站至富锦路站,小交路为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

今后小交路可能延伸至通河新村。

2009年12月22日,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在早晨接连发生停运和两车侧碰两起事故后,22日晚,轨交1号线再次接连发生两起事故:

20时55分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往莘庄站方向因列车故障造成晚点;

20点40分,1号线陕西西路站一变电箱冒出浓烟,几处站点短暂限流进出站口被封闭。

(3)背景资料

1986年开始规划的上海地铁一号线线,地铁1号线在工可阶段与扩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线路远期起讫点为新龙华站与纪蕴路站,线路的起始点设在市区与郊县(上海县)分界处的新龙华站(后又延伸至锦江乐园站)和上海火车站。

1994年4月全线开通后,城市发展起了较大的变化。

闵行区成为上海四大新区之一(即宝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同时也是疏解市中心人口、建设新住宅区的重点,徐家汇以南客流量急速增长,为此,在1号线开通不久便着手进行延伸至莘庄的南延伸线的筹建。

行政区所属:

宝山区、闸北区、静安区(途径,无车站)、黄浦区、徐汇区、闵行区

途径站点:

莘庄(换乘5号线)外环路莲花路锦江乐园上海南站(换乘3号线)漕宝路上海体育馆(换乘4号线)徐家汇(换乘9号线)衡山路常熟路(换乘7号线)陕西西路(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钟内换乘10号线)黄坡南路人民广场(换乘2、8号线)新闸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持公交卡的乘客出站后在30分钟内换乘3、4号线)中山北路延长路上海马戏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兰路共富新村宝安公路友谊西路富锦路

另设梅陇车辆段和富锦路停车场

运营: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二、校园公交线路规划

1.引言

随着校园面积的扩张,校园区际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也随之增加,人们在城市中习惯了享受便捷舒适的交通,对于校园开设公交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而公交路线的选择则是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如人口的分布、居住的分布、道路的状况、交通的流量、乘客的客位占用等等,这些信息都同地理空间数据密切相关。

那么在南京交通学院又该如何布局呢?

2.客流预测

校园公交是为学校师生员工、来校访问、办事人员提供便捷的校内交通出行方式。

特点是运营时间间隔短,运营线路较短,循环运行。

校园公交的特点决定了其客流特点,结合实地考察和拦截访问的结果,我们有以下结论:

校园内周一到周五出行的高峰时间为早上七点半到八点,中午十一点四十到十二点十分,下午一点半到两点,三点四十到五点半。

这些时间段也就是上下课时间,这段时间人流量较大,一般会分布到整个路面。

如果开通校园公交,则会缓解路面的交通拥挤,同时节约师生的交通出行时间。

周末的出行高峰时间则不会那么相对集中了,大家通常会选择睡会懒觉,然后再出门购物、游玩,一般情况下冬季是上午九点到十点,晚上七点到八点,夏季则是上午七点到八点,晚上八点到九点。

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我们做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随机在路上拦截访问了一百位师生。

关于在学校是否会选择校园公交这个问题,调查结果:

(见下表1)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还是对校园公交比较期待的,会选择校园公交作为其出行方式,所以开通校园公交还是有一定的客流源的。

交院附近有文鼎广场(集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于一体的场所),周末和课余时间同学们去的比较多的地方,但是从宿舍到文鼎广场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问题,而校园公交则能解决他们的烦恼,所以在宿舍附近设置公交站点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3.公交路线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1)沿主要客流方向开线

为了提高线路网的平均乘车距离,应该把客流量最大的线路挑选出来,优先设线,保证设立的公交线路能覆盖这些出行需求最大的路段。

(2)优先大流量的直达客流

为了降低线路网的平均换乘系数,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优先大客流的直达客流。

所设的线路要尽可能和最大的客流方向一致。

(3)线路平均客流不低于最低开线标准。

在开设线路前,必须进行乘客数的估算。

只有乘客数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才能开设公交线路。

这样能够使线路开通后有足够的乘客数,保证较高的公交运输效率,同时才能保证公交企业的经济效益。

(4)平均满载率尽可能高

在满足最低客流标准的待选公交线路中,应当尽量选出客流量最大的线路,优先布线,保证尽可能高的车辆满载率。

(5)线路的长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这样便于公交系统更好地组织运营。

线路太长,车辆周转时间过长,会使车辆准点率下降,发车、配车都有一定的困难;

线路过短,车辆周转过快,客流量可能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公交车的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差。

所以,在设立公交线路时,应该尽量使线路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关资料建议线路长度以运行30-60分,5-15公里为宜,建议采用建设部8-12km的标准。

(6)线路的客流量应该尽可能均衡

为了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载能力,公交线路在布设时应尽可能选取客流较大且稳定的线路,以提高经济效益。

(7)公交线路的布设应该尽可能地选取最短距离的线路

这样才能保证全服务区乘客总的出行时间或乘行距离最短,以保证公交车服务质量。

(8)线路开设前,要考察线路的非直线系数

该系数应按照建设部“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的标准执行。

(9)要尽量结合城市的公共交通线网状况及相关指标,以使线路的开辟符合线网方面的相关要求

在线网密度方面,建议结合建设部标准“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公里每平方公里;

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公里每平方公里。

(10)线路重复系数

在线路重复系数方面,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系数约定为1.2~1.5。

建议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约定为1.8~2.5;

开线时尽量减少重点道路、路段的线路重复,避免在有过度重复线路的道路、路段上开辟线路。

4.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交路线的现状及规划设计

(1)南京交院的概况

南京交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

亮学校的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多年来为江苏省交通系统培养了两万多名管理和技术人才。

学校坐落在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在南京江宁大学

城建立新校区,总占地1000多亩。

(南京交院平面图见图2)

(2)南交院学院公交路线现状

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院很大,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功能区分散,同学们出行很不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多,目前南交院校内没有公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推出校园公交是很有必要的。

(3)南交院公交路线规划设计

图2线路设计

图3中可以看出从线路主要设置如下:

图书馆-东大门-食堂-南大门-南大门(南京交院公交站)注:

只是平时路线,周末等节假日由北大门延伸至文鼎广场。

主要是绕学校一周,将整个学校的功能区联系起来。

A、线路分平时和周末

平时校园公交主要在校园内运行,周末或节假日可以将线路延伸到文鼎广场,既节约了资源又充分考虑到了同学们的需求。

B、线路平均客流不低于最低开线标准、平均满载率尽可能高

校园公交限坐12人,而沿线的需坐车的学生远不止12人,达到了其最低开线标准,甚至多数时间处于满载状态,保证了其经济效益。

C、线路的长度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校园公交虽小,但所行线路不长,车辆周转时间快。

便于公交系统更好地组织运营。

5.校内公交停车场设计方案

(1)设计目标

综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公交的路线设计与学校的地理位置设计,决定在学校东门的篮球场上建设一个小型的停车场。

该方案主要侧重于节约停车用地,使道路通畅,方便我校车辆管理。

(2)设计方案

学校东门篮球场长约85米,宽约15米米。

因为是设计校内公交,乘客多为学生与教职工。

考虑到客流问题,决定采用长约10.5米,宽约2.5米的公交车车型。

再根据公交车的车辆数,决定规划出400平方米的停车场。

停车位设计图如下。

(3)停车场示意图

(4)标志牌设置

校园内学生与教职工众多,所以安全标志牌的设置很重要,一定要引导校内人员注意公交车的行驶,以免发生意外交通事故。

可以在人员较集中的,如图书馆,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地设置安全警示牌。

以红色醒目字眼进行提醒。

(5)信号灯设置

设置行人信号灯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行人在穿越道路设施时,有足够的安全保证,并最大程度的减少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

行人信号灯应设置在以下路段:

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

路段中的某横穿越点

根据南京交院的地形,在男生宿舍与第四食堂之间的马路,齐贤楼前的马路交叉口需要设置信号灯。

另外,在图书馆前与食堂前的马路也需要设置。

因为这两个地方学生比较多。

尤其在早中晚的饭点,学生拥挤,更需要信号灯的安全保障。

(如图6所示)

图6南京交院线路、停车场以及信号灯设置

6.校园公交线路智能化管理及线路运营管理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凭借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教学理念,成为江宁大学城江苏省职能鉴定、交通运输报告等各类活动集散地。

随之而来的外来车辆乱停乱放,成为学校关注的热点。

为减轻校园交通压力,减少外来车辆进入校园,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正常的校园交通秩序,我们对校园公交线路和运营进行智能化管理。

(1)校园公交线路智能化管理

视频监控系统

安全问题依然是校园公交的核心问题。

为了保障公交运营安全和司乘人员安全,我们除了在固定站点安装GPS外,也可以在车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随时掌握司乘人员工作状况和车内治安问题,防范偷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另外,可以实时监控公交车行驶速度,可随时查询超速时间,与公交司机的绩效挂钩,保障校园公交线路的安全。

智能通行卡

智能通行卡(校园一卡通)与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连接,识别、验证、扣费等业务信息都在校园智能管理系统上显示。

关于智能通行卡(校园一卡通),经常进出校园的固定机动车辆,比如:

学院领导私家车、学院公用车辆、校园110等,可以办理固定智能卡(校园一卡通),经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远程识别后,实现不停车自动开闸放行。

对于临时进入学校的社会车辆,要在进校门时领取临时智能通行卡,出门时经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读卡、验证、计时收费后放行。

主要路口有人值守与无人值守相结合、刷校园卡与远程感应卡相结合、保障教职工通行与限制社会车辆进出相结合,减少了社会车辆任意出入校园情况发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避免换卡的困扰,保证了校园交通安全。

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场采用智能化管理,防止车辆乱停乱放,保障学院交通秩序有效进行。

停车场刷卡和校园交通管理系统相连接,可以直接用智能通行卡(校园一卡通)直接刷卡。

(见图7)

(2)校园公交线路运营智能化管理

线路营运路牌的设置

确定各线路营运路牌的实施时间、表类型(平常表、周日表、假日表、特殊表)、路牌种类、各路牌的总数等信息。

并具有浏览和打印功能。

行驶时间的设置

确定各线路在某行驶方向、某时间段的车辆单程行驶时间。

线路时刻表的设置

确定各线路的营运时刻表。

对于某条线路,根据不同的实施时间和工作日具有不同的时刻表信息(表类型分为平常表、周日表、假日表、特殊表)。

并具有浏览和打印输出功能。

线路接落班表的设置

确定各线路各路牌的接落班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

车辆的报到时间和地点、出场时间、出场方向、到达时间、到达站点、交接路牌、交接时间、停驶时间和地点、进场时间、总工时等信息。

对于某条线路,根据不同的实施时间和工作日具有不同的接落班信息(表类型分为平常表、周日表、假日表、特殊表)。

司售人员的设置

采用填表的方式,输入司售人员的基本信息。

司售人员的工号、工种(驾驶员或售票员)、所属车队、所属线路、所属路牌、公休日、岗位(营运、代休、预备、其它)等信息。

并具有浏览功能

车辆与司售人员的基本配备

确定车辆与司售人员的基本配备情况,以后的日调派信息在此配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

通过填表的方式,确定各路牌行驶的车辆及每辆车与司售人员的配备情况。

三、轨道交通的客流组织

1.客流概述

客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客流的概念既表明了乘客在空间上的位移及其数量,又强调了这种位移带有方向性和具有起止位置。

客流可以是预测客流,也可以是实际客流。

(1)客流分类

根据时间特征可分为:

全日客流全日分时客流和高峰小时客流。

(2)不同客流的概念

这主要包括:

a断面客流量b最大断面客流量

c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d车站客流量

本次报告主要是以南京地铁三山街站为例进行车站客流分析并用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办法模拟解决大客流的问题。

2.

南京地铁三山街站背景简介(如图8)

三山街站是南京地铁一号线的车站之一。

位于中山南路。

为地下岛式车站,站厅设在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2880平方米。

该站设有5个出入口。

车站已于2005年8月12日启用。

三山街站附近是著名的夫子庙景区: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

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

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夫子庙最重要的活动是秦淮灯会(如图9)

南京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

金陵灯会"

,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明初以来,南京夫子庙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三山街站作为专门为夫子庙景区设置的地铁站,故其客流基本为观光旅游类型。

针对其节假日的的大客流的组织办法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也已经有了章法。

(1)客流分析

夫子庙作为休闲购物街和旅游景点。

导致三山街站客流分布与其他许多站点不一样(如图10)。

(2)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

主要是节假日客流,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尤其是元宵节。

2013年2月24日元宵节当天,夫子庙景区达到52万的客流量。

(3)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山街3号出口离夫子庙800多米。

一直是乘客前往景区的首选。

其次,通过人工售票乘车的乘客大幅度小于通过自动售票机乘车的乘客。

3.大客流解决办法

三山街站的大客流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制定大客流的应对办法是比较简单的。

(1)具体客流组织办法

a增加运能:

站方节假日之前要与地铁公司联系,组织节假日的临时列车运行方案,组要是增开临时列车。

b增加售检票能力:

除了一般的设备准备与维护外,准备临时导向和隔离设备。

一般在该站的各个出口设置导向夫子庙的告示牌并做好站务人员的服务准备工作。

c控制车站客流:

结合夫子庙游客出行习惯,一般节假日早上10点至12点,下午3点至6点为游客出站高峰时段。

晚上8点以后为乘客进站高峰时段。

d控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进站闸机处。

出站高峰期将闸机设置为进多于入,以减缓付费区的乘客数量。

进站高峰时段反之。

e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为站厅层与站台间的楼梯口。

车站应将出站高峰时段的自动扶梯全部为向下方向,避免客流交叉。

f控制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