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36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景美Word文档格式.docx

如登上长城,那浑厚的城墙,高耸的箭楼从近到远、从疏到密,随着山岭逶迤蜿蜒伸向远方,就会感到艺术美在心中唤起的崇高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面对列着方阵的古代武士们和光灿灿的铜战车,对艺术珍品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时间意蕴就有很深的体会。

艺术美在风景中常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当我们登涉山水去领略大自然奇异风光之时,在水际,路旁,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看到一些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它们不仅给旅游者提供一个休息、远眺风景的场所,更是自然风景美中不可缺少的点缀,能强化,勾勒出景色的特征。

所谓“亭台乃山水之眉月,当在开面处为之”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是风景建筑,每每有题额(匾)和楹联,这些精炼,富有诗意的文字常常含蓄地点明了风景意境,有着指导欣赏的作用。

此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结合的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建筑与其他艺术品,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们和自然山水风景融为一体,成为洒落在大好河山之中闪光的艺术明珠。

3.风景中的社会美

主要指蕴含在山水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艺术景观)中的劳动美,即通过风景表现出来的人类改造世界、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

“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交接面上”。

英国地理美学家纽拜的这一著名论点表明,任何风景,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

“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这是古代旅行家们的感慨。

的确,自然山水并非都美,那些具备较高审美价值的风景资源,常常是玉石共生混杂在崇山峻岭之中,发现它们需要花费大量的艺术劳动。

如黄山深藏在皖南万山之中,发现它的美并得到社会的承认,要经过很长时期许多旅行家、探险家及文人艺术家的考察、游览和鉴定。

就是使已被发现的自然风景美完整地显露出来;

供旅游者观赏,也要花费大量的艺术劳动。

那最佳游览路线的开辟,那点缀风景亭台楼阁的定位和设计,以及景区的划分,主题风景的确定,甚至旅游生活设施的布点和规模,均要经过规划设计,还有景点之题名、石刻、书法及工艺美术等艺术的装点,都浓缩了人类社会劳动的美。

“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黄茅亭子小楼台,料理溪山却费才”,郁达夫这首诗形象地指出了风景的社会意义,肯定了历代艺术家的功绩。

社会美也包括社会最一般劳动的美。

开发一个风景区,将规划设计变成现实,要花费巨大的社会劳动,如开山筑路,铺蹬道,架桥引水,以及修建风景建筑及服务设施,都是工人们一锤一凿、一砖一瓦做成的。

有人曾计算过,黄山景区的蹬道有50余公里,需4万块数百斤重的铺路石,蕴含的劳动极为巨大,只有领悟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显现出的劳动美,对风景的理解才会更深刻。

4.一般自然风景美

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发,成了人们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基地,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所呈现出美,便是最一般的自然风景美。

如金黄色的油菜花,碧绿的麦田,牛羊成群的草原,渔帆点点的江湖,丰收在望的田野等,在这些自然风景美中,明显地留下了人们劳动加工的印记,旅游者对它们的欣赏,常包含着对劳动的赞美。

这类风景也被人称作田园风景,被诗人画家所钟爱,如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就写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提出“美就是生活”的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晶莹的河水,淡绿的草地,金黄色的田野等景色,包括了许多多样性,而多样性是生活的魅力,没有村落和田地,没有畜群和牧童,我们的生活就不完全。

”因此,这一类自然风景美,可以被当作人类生活美的一种暗示,它给人的审美感受是舒畅恬静,富有安逸的生活气息。

5.原始自然风景美

指未经人类触动,保持着千百万年以来原样的自然风景美,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高山峡谷、冰峰雪原和极地冰原,均可归属此类。

此外,有一些自然保护区是人为规定不准开发,改变其原始面貌的,除了必要的设施以外,基本保持其原样,如我国的神农架森林,扎龙野鸟沼泽区等这些很少有人涉足的自然山水均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它们的景色往往很奇特,人们较少见,故吸引力很强。

国外常将这些冰峰、大峡谷、原始森林划为自然公园供人游览。

但极强调保护,主景区不修道路,不通汽车,旅游者必须徒步或坐着古老马车在干涸的河床上颠簸前进,甚至连自然生成的森林火灾,病虫害也不去积极防治,为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的运动。

这类自然风景纯真、自然、粗犷、雄伟,一般具有很强的形式美特征,如白的冰峰、绿的森林、黄的沙漠等。

但观赏这些风景美必须具有不畏险恶的艰苦奋斗精神,也要有强健的体魄,如美国开展—小时环游地球的北极游、南极探险游等均以这种自然美为主要观赏对象。

6.经过加工的风景美

随着人们观赏自然风景水平不断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一些形式特征鲜明的普通山水环境,重点开发出来并进行专门管理,这就是经过人类艺术加工,集中表现自然美的名胜风景区。

它不是人们的生产对象,人们开发、管理景区,为的是能更完善、更方便地让旅游者从中得到自然美的享受,着重的是山水美对人的精神作用。

同时,经过了人类长期的加工,它所显现的自然美中,已溶合了社会的人文艺术美,那风景中的亭台楼阁,那婉蜒的石板小道,曲折的石桥,悬崖绝壁上镌刻的摩崖石刻,那星星点点的寺庙和园林,以及各种传说故事,均是山水风景中不可缺少的辅助。

这类风景美的骨架,仍然是自然山水,但景点的设计、游览路线的规划,又必须经过风景艺术家的布局安排。

如闻名中外的黄山,以秀峰,怪石,奇松,云海为主要景色,构成自然之骨架,但温泉,云谷寺、玉屏楼、北海等景区的许多景点及供人欣赏休憩的亭台,盘旋上下的石板游路,上山、下山的主要几条路径,均经过人工的设计、开发和改造。

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类山水风景最具旅游价值,特别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7.艺术创造的风景美

经人们艺术构思、规划设计、最后创造而成的供人游赏的风景美,主要指园林艺术所表现的美,以某山或水为中心的名胜风景区大多离城较远,游览往返不便,为了满足人们游赏风景的要求,便出现了人造的景色,包括各种园林、庭院,甚至山水盆景。

通过艺术手法,能将自然山水的精华风景浓缩、集中并再现在园中,虽然这些风景仍然以自然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山水树石等景色完全是人工创造的,具有更多的艺术意味。

当然,现实世界的风景美,不可能有绝对的分界,一些深山僻壤的原始风景美正在不断开发出来,如四川九寨沟,黑龙江五大连池等,成为新的游览风景区。

艺术创造的自然风景也常常和改造的风景互相交混,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大型园林,也包含了真山真水,是对真实山水改造与艺术创造风景并重的小型名胜景区。

而在园林及名胜景区中,也常常将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一般风景美组合进来,成为很好的景点。

如杭州玉皇山顶上原有的八卦田一景,即利用了山下田野中各种农作物不同色彩组成的图案,

二、山水风景美的特征

自然风景,山山有别,水水相异,极其丰富多样,但它们均是造化的巧妙安排,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归纳分析,山水风景基本形式特征有六种。

1.风景美的雄伟

雄伟属于“崇高”这一美学范畴,这是最能激励人心的一种风景美。

英国美学家柏克认为,“崇高的对象在它们的体积方面是巨大的”,“凹凸不平和奔放不羁的”,“在许多情况下采用直线条”,“伟大的东西则必须是坚实的,甚至笨重的”。

山水之雄伟和这些标准均有一定的联系。

它必须具有高度,如“平地突起三千米”的四川峨眉山。

但风景的雄伟美主要取决于山水总的气势,如五岳独尊的泰山,海拔并不很高,但却以磅礴的气势雄镇于齐鲁平原上,当你登上瞻鲁台,上观苍天、东望大海,便有“雄伟如斯”之观感。

再如以“夔门天下雄”为代表的三峡风景,其雄伟美就在于两岸笔立的千仞绝壁、在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汹涌江水。

雄伟之景并不统统都是大山大河,有些江南山石之局部也呈现出雄伟的风格,如绍兴东湖,石壁苍古,潭水幽深,驾小舟往游,亦会感到自然的伟大,它如常熟虞山之剑门,浙江永康方岩,钱塘江潮壶口瀑布,均是典型的雄伟景色。

2.风景美的奇特

奇,是相对于普通的地理地貌现象而言的。

千万年来,地球表层经过外力的作用和人类的开发改造,不少富有强烈特征的地理地貌被毁坏了,但具有奇特风格的风景区却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古怪的地质运动的痕迹,如由冰川碾压而成的U形山谷,各种形式的天生桥等,具有很高的游赏价值。

某些因风化剥蚀严重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山峰、巨石,也是奇特风景的景观资源,如普陀山的金刚磐石,铜山风动石,路南石林,独秀插天的桂林山水,奇峰怪石的黄山,都是以奇制胜,誉满天下。

还有一些奇景并不在于其表面形象,而是在于它奇特的行为。

如一些泉水受地热或火山喷发的影响,表现出很奇特的动态。

美国的黄石公园,它每隔60分钟喷发一次的间歇泉;

安徽无为县的笑泉,以及金华原有的随月亮之盈亏而潮落的月泉,均属于这一类。

3.风景美的险峻

险,在日常生活中会使人惊恐,引起害怕等不属于审美范畴的情绪。

但是在风景欣赏这一特殊审美活动中,险和奇一样,能以某种特殊的夸张形式打破某些平庸的调和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同时,敢于涉险本身也是奋力向上的精神表现,是游赏者审美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

山水之“险恶”常与“峻”共生,例如山坡陡峭,甚至直上直下,必须手攀铁链。

足登云窝的险要风景,往往都具有峻的特点,象华山的千尺幢、百尺崖、鹞子翻身、长空栈道、黄山的鲫鱼背等均是。

观赏这些景色,消耗体力大,一失足便会粉身碎骨,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人,才能领略到大自然险峻之美。

4.风景美的壮阔

系指无遮拦的广博视野空间所呈现的美,它与平坦无限的地形条件和较高的欣赏视点有关。

开阔一般与空旷有较紧密的联系。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大海,“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江大湖,均具有壮阔之美。

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常常在开阔之处建造高楼巍台,便是要使游客能“更上一层楼”,去“穷千里目”,以加宽景观视野,获得壮阔的观感。

这表明古人早巳知道提高风景欣赏视点高度的重要性。

如能观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黄鹤楼;

能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岳阳楼;

远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昆明大观楼等,均是为了看旷野壮阔、烟波浩渺之水景而设置的风景建筑。

壮阔之景能使人们产生博大、崇高的美感。

5.风景美的秀丽

从美学上讲,秀丽是相对于雄伟而言的,它属于“优美”这一美学范畴,主要包括雅致,精巧,清秀等内容。

对于山形、秀丽是指山的姿态要苗条清秀,外形轮廓要飞舞多姿,开合要转折分明,这和风化剥蚀、雪雨切割有一定关系。

秀丽的自然景色离不开水,它往往是山水结合,山转水绕,相映成趣的。

秀丽的另一个含义是指风景有茂密的植被覆盖,色彩郁郁葱葱,线条柔和,呈现一种富有生机的美。

秀丽还包含着含而不露、虚实相间的美学意蕴,所以它更受到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多喜爱看晨昏薄雾时节,那山林泉林之间,那云雾缭绕、水气腾蒸,若有若无、若明若暗的景色。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降水、植被等自然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南北山水风景的不同风格。

在宋代,人们就作出了“西北之山多浑厚、东南之山多奇秀”的评价。

东南山水,象黄山的奇秀,庐山的清秀,雁荡山的灵秀,武夷山的神秀,富春江山水的锦秀,以及西湖青山绿水的媚秀,均带有鲜明的秀丽风格。

6.风景美的幽深

同壮阔的风景相反,幽深一般指观赏空间范围较小,常常是一个空间套着另一个空间,环环相扣,而不能从一点来领略其整个的美,游赏者往往要循小径、曲廊作序列式的游赏,它也属于含蓄、虚实互补的优美范畴。

这种风景每每以丛山深谷和伸展的山麓为地形条件,并辅以繁茂的乔木灌林,随着山谷的自然转曲,形成明暗阴影变化很丰富的景色,幽而不显局促,景浓而深有层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是这类风景美的形象写照。

幽,既可指深邃有味的视觉欣赏空间,又可指恬静无喧哗的听觉环境。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幽深风景听觉特征的描写,因而,视听相互协同、作用于游赏者之感官是欣赏这类风景的一大特征。

钱塘山水风景中的“云楼”、“九溪十八涧”等,是很有代表性的幽深景致,文学家用“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来写景,很神妙地点出了幽曲溪涧景色的美。

山水风景这六种主要风格特征,但这些分类并不绝对,它们往往是共生交错的,有的兼具数种风格,如峨眉既是雄伟之景,又被称为“天下秀”:

奇和险也常常是共生的,有些景区大特征是雄奇,却又不乏秀丽幽深之处,而江南的秀丽山水,也多幽曲景色。

所以赏景既要注意山水总气势、总特征,又要细心察看品味一些局部的景色特点。

三、风景美的特性

1.风景美的多样性

审美心理的研究表明,千篇一律、呆板的形象,容易使人感到烦腻和疲劳,只有变化多样而又协调和谐的形象,才会予人以美感;

这一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在自然风景美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风景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景观种类的多样,风景形象表现的多样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之多样。

种类的多样指所览赏景物的丰富,如山、水、森林植被,动物、光气云雾雨雪等。

再细,山又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水又分江,河、湖、海等,凡自然界存在的物种,旅游时均可遇到。

表现多样主要指某一特定的景观,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的风景美。

如山因其姿态和环境的不同,可有不同的风格个性。

古代旅行家常以人的姿态来比拟五岳名山的形象美;

泰山如坐——雄伟恢阔坐镇在齐鲁平原之上,华山如立——挺拔高峻屹立在秦岭之中,嵩山如卧——它没有很突起的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状”;

恒山如行——它自东向西,绵延起伏108峰,长数百里,逶迤奔走于塞北高原;

衡山如飞——它峰峦分布形似大鸟,展开双翅,加上南岳多云雾;

具凌空腾飞之姿。

水多样变化的美更令观赏者为之倾倒。

山中有涓涓细流,淙淙小溪,汩汩清泉,飞流的瀑布,动静不一既观形又听声,真所谓静水如明镜洒落、动水如白龙奔腾,清泉晶莹明澈,雪水素净清辉,平凡的水到了风景中竟会产生种种迷人的魅力。

关系多样主要指各类景物之间因组合布局等相互关系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美,如山与水这两种风景中最常见的景物,因其相互关系之不同而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

具体地讲,山水相争相抗便形成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高山峡谷景,具有雄伟、博大的美;

而江南低山丘陵,碧水环抱便是山水相和的典型,那“水流双涧底”,“临虚谷转深”的幽谷溪涧描绘出一派美如画的流水青山。

2.风景美的真切性

景物种类多,其美又极有变化,而浏览山水风景却丝毫感觉不到琐碎和零乱,其主要原因在于风景中的一切均是现实的、合理的、自然的,多样变化唯其与自然天真相配合,才能形成真切的风景美。

真,善,美三者紧密相连,假的虚伪的东西不可能呈现美,风景中一切形象均是真实的,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着,没有虚假的矫饰,具有清新、朴素的美。

风景中当然有许多人们日常不易见到的危峰巧石、奇松异草、珍禽怪兽,但正是这些奇形怪状的自然物,表现出自然造物的规律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如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福建东山的风动石,北岳恒山的果老岭,形象奇特,好似经过了特殊加工,但却是地球的内外力在一定条件下作用的结果,表现出的仍然是合规律性的美。

再如同样是松树,长白山的高大挺拔,而黄山的则佝偻矮小,其枝条横伸,形成诸如送客、迎客等奇美的形态,究其成因,仍是客观的地理气候条件。

一般山水风景的组合关系虽然多样变化,但基本上都脱离不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辩证关系,有山,必有小沟、小溪流,继而汇成小河随山势转曲,向外流出,如桂林山水,武夷风景均较完整表现出“溪水因山成曲折,山溪随地作低平”的自然规律。

因此无论是奇峰特兀的高山大川,还是奇妙变幻的溶洞风景,无论是恬静的田园风光,还是幽曲的溪涧小景,均是真实的,自然的,没有丝毫的假相。

李白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饰”来评点风景美的真切性,十分恰当。

3.风景美的空间性

风景是具有综合审美价值、可供人们进入其内部进行观赏活动的特殊环境,从哲学上讲,组成环境的各种成分和多维结构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因而旅游风景也同其他环境一样,具有很强的空间、时间特性。

观赏风景同欣赏一般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便是观赏者必须进入审美对象的内部,在风景中,一切美的自然物如青山绿水、峰岳泉壑均环绕着我们,组成独特的欣赏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三度空间关系,风景美的表现,风景风格之形成,同空间的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骑马驰骋在大草原,碧绿的草场开阔无垠,无遮无挡,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空间解放感,这是博大壮阔的风景空间美感,在山岳景区沿着石缝裂隙奋力登攀,两边巨石夹身,唯见头上一线天空,这种迫压塞压抑的欣赏空间却透出一种奇和险的吸引力,漫步在幽谷涧溪景色中,踏着弯曲的小路,听着叮叮咚咚的泉水,风景空间随着路的转曲不断变换,使人真实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意境,泛舟西子湖,三面青山一面城,四周是粼粼波光映楼台,那山容水态互衬互映所构成的风景空间也定使人难以忘怀。

自然界这许多各不相同的地貌地形、林泉风物塑造了千变万化的风景空间,它们不同的布局组合,不同的排列,决定了空间的结构形式,也赋予空间以不同的风格,整个风景游览区实际上是许多小的风景空间以某种方式的流通和组接。

风景欣赏实际上是美的空间信息在游人脑中不断积累的过程;

4.风景美的时间性

风景中动的形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水的流动,动物的跳跃,云雾的飘来忽去,均是风景画面中动态的点缀,而诸如黄山的“松鼠跳天都”奇石,天柱山的蜒蚰石等,虽然静止,但亦表现出动态的美。

“川无停流,林无静树”,整个风景总是处于有规律的运动之中,这是山水美现出生气的主要原因。

而运动总是和时间联系在一起的,风景所现出的动态又使其带有较强的时间特点,使之成为空间——时间的综合欣赏区域。

风景美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

一、气候景观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幻,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林霏、云雾、晨曦、暮霭是变幻无定的风景美信息,是山水的神彩,具很强的时间性。

在许多景区中,这种动态的气候景观是观赏的一大内容,如庐山的雾瀑、黄山的云海等。

二、风景呈有规律的时间变化。

自然界有规律的时间变化如昼夜晨昏的光影移动、四时季节的转换能使山水风景美带有更强的时间性,受自然时间之支配,风景的明暗亮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离开了时间的流逝,光线的转换,就没有如此多变的色彩美。

三、风景随时令转换表现出不同的美。

山水和植被,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而且还左右着观赏者的审美心理,所谓“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表现了时间美的魅力。

四、高山景区对时间的凝集。

海拔较高的风景区,山脚和山顶之间温差大,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再加上林木茂密,背阴向阳等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风景区从下到上在同一时期现出不同的季节特色,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风景对时间的浓缩和凝集,最有观赏价值。

5.风景美的音乐性

除了山水风景本身表现出的时间特性外,浏览风景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具有时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般说来,经过组织设计的游览路线,是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连续空间,对观赏者来说,风景就是山水林泉等构景元素顺时间的客观显现,风景环境必须以空间形式存在,但它的美只能在时间中展现,这就和音乐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平日所说的游山玩水,浏览风景,都表明这一审美活动处于动的状态。

音符在时间宽度上的组接和跳跃组成了音乐,山水林木以及风景建筑等构景要素在时间宽度上的连接和衔接便形成了整个风景序列,山水风景形象是在空间中展现的,但它的展现却受到时间的支配,旅游者必须随时间推移,逐步在线性空间中进行欣赏。

不少著名山水景区的游览,在时间上现出很强的音乐性,对其音乐美的把握,能增加游览的深度。

如游黄山,从大牌坊到温泉是平缓、舒展、渐渐向上的游赏空间,路旁泉声叮咚,雾气流云扑面飞来,是自然美交响曲的引子或序曲。

从温泉开始登山,经慈光阁、半山寺过天门坎直上文殊院(玉屏楼),一路上陡坡险卡接连不断,直上直下的空间序列使旅游者只有奋力攀登,可说是气势豪壮,进行曲式的第一乐章。

玉屏峰是黄山前山观景最佳处,左有“天都”,右有“莲花”,又有“迎客”等古树名木,旅游者经过一段时间在危岩陡道上的拚搏,到此视野顿时开阔,面前展开了千奇百怪的奇松,怪石,犹如乐曲的抒情展示部。

接着,游览路线又急转直下,800级莲花沟,再经阎王壁翻上莲花峰,这一组空间,上下转折急剧,收放多变,是变奏跳跃的小快板。

继而到天海、天平杠一带,是黄山前后东西四海的中心,地势相对平坦,呈现一派高山草甸风光,云雾四起,景色奇离迷人,是玉屏峰主旋律的再现部。

最后到北海景区,景点集中,景观内容丰富,游赏空间变幻多趣,前一段游山赏景的审美感受,都在这一乐章里重现并加强,多声部的齐鸣汇成了结束前的高潮,

四、赏景技巧

风景审美欣赏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十六字:

游山先问、远望近观。

登高远眺、情景交融。

1.赏景方法之一

游山先问。

审美感知并不只是五官的感受,它还带有一定的理解、领悟的因素,所以去某一风景地游玩之前,对风景区的历史沿革及故事传说应有一定的了解,以加深观景的审美效果。

东晋的道教理论家所著《抱朴子》书中,专门撰有《登涉》一章,游山先问是其中之主要内容。

先问可问生活、安全等方面,但和欣赏最相关的是问山水风景或古迹的总体特征、历代文人的评价、最恰当的游览方式。

如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色彩特征是碧水丹山,其成因是红色砂岩经地壳运动、风化之后在浓树清流衬托下现出的典型特征;

而“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是景区的主要风格,在游览之前先知道了这些特点,旅游者就会格外注意,秀山和曲水的关系,在登天游,大王峰之后,一定还会乘竹筏游九曲溪,使了解到的知识在游览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发挥。

2.赏景方法之二

远望近观。

北宋绘画理论家说: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出外旅游,所欣赏的风景,都是以连续空间的形式展现在你眼前,如同欣赏连续的立体风景电影,画片有近有远,有大有小,随着旅游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远景渐渐变近,而近景又变为中景、远景,要完整领略风景的美,必须做到远近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

郭熙说的“势”便是指自然山水总的气势神态,要看自然山水的全景,必定要相隔较远距离来欣赏。

苏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讲了远望的必要性,这和美学上的审美距离说是十分吻合的。

譬如,云雾中半露半现的山形美,一定要在山下远处观望,如果你爬上山,身处云雾之中,是不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感的。

“质”是指局部风景形象的姿态、纹理、色彩、形状等细微精巧的美,“取其质”就是在对山水气势总体美有了大概了解之后,再就近仔细察看风景小范围的优美构图。

有些西方美学家认为,美的东西都是小而可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