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43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GD2201003□□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广州空军干休所老干部住宅(老干部住宅楼3幢A1-A3栋)基坑支护工程

工程地点: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243号(大院内)

施工单位:

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审批单位:

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审批负责人:

审批日期:

年月日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拟建广州空军干休所老干部住宅(老干部住宅楼3幢A1-A3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广州越秀山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广东省煤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兴建。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243号(大院内),A1、A2栋地上13层,A3栋地上8层,地下1层,基坑开挖面积640㎡,基坑周长约130m,深6.95m,拟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地下室面积为463.16㎡。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其基坑重要系数=1.1。

基坑支护结构进作为基坑施工的临时性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预应力锚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二年。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广州市设计院,广州空军干休所老干部住宅楼(老干部住宅楼3幢A1-A3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07),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为:

人工堆积层、残积土层(硬塑砂质粘性土,坚硬砂质粘性土)及燕山晚期花岗岩基岩。

1、人工填土层(层号1)

土性为素填土,主要由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组成,平均2.43m。

2、残积土层(层号2)

土性主要为砂质粘性土,为花岗岩风化后产物。

根据土的状态特征又分为硬塑砂质粘性土层和坚硬砂质粘性土层两个亚层。

1)硬塑砂质粘性土层(层号21):

层厚1.20~2.50m,平均1.67m。

实测击数平均为8.5击。

2)坚硬砂质粘性土层(层号22):

层厚1.40~15.00m,平均5.42m。

实测击数平均为24击。

3、花岗岩基岩(层号3)

场地基岩岩性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场区基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

1)全风化岩带(层号31):

标贯试验平均38.7击,层厚0.50~4.00m,平均2.36m。

2)强风化岩带(层号32):

标贯试验平均57.1击,层厚0.70~17.00m,平均6.89m。

3)中风化岩带(层号33):

层厚0.50~10.20m,平均3.27m。

4)微风化岩带(层号34):

层厚0.68~7.60m,层定面埋深15.30~26.60m。

场区地下水条件简单,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未能测得地下水位,但不排除强风化岩、中风化岩中存在裂隙水。

2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生产两个方面,要求做到施工现场五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排水通)一平(场地平整)五落实(技术、劳动组织、材料、机具、现场设施落实),为此部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1现场准备

1、在小区内搭建各项施工临时设施:

办公室、会议室、宿舍、厕所、仓库、发电房、保卫室,并布置各种材料堆场。

2、施工现场控制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有关基准点等测量资料进行复核验算,拟定施工测量意见报告后呈送监理审批后,再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

3、做好现场用电、用水、排水的布置,在工地四周设置排水沟,把场区内的施工、生活污水、雨水经沉淀后排到市政下水管。

2.1.2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组织工程部、施工部、质安部熟悉和审阅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对重点、难点部位编制单项施工工艺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及时编制施工预算、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部根据进度要求,编制备种材料供应计划。

3、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本工程施工执行下列技术标准: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挖孔桩勘查、设计、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DB45/J001—91);

(10)《人工挖孔桩施工施工工艺标准》(GXEJ/QB04-2003);

(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3)广东省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通知》(粤建管字[2003]49号)有关规定

(1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州市设计院2009.07)。

2.1.3物资准备

1、组织建筑材料进场。

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按规定地点储放,并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对不合格品坚决退货。

(1)水泥:

选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2)砂: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

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

(4)钢筋:

Ⅰ、Ⅱ级,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5)混凝土:

C30,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

2、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按照施工设备表的设备进场时间,做好租赁和购买计划,在现场按规定地点存放和进行安装,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工作,为投入使用作准备。

2.1.4劳动力准备及组织

1、建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2、组织劳动力进场,按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阶段组织各工种工人进场,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3、做好职工进场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应按管理系统等级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

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2.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

2.2.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针对本工程工期紧、质量安全要求高的特点,我司将本工程作为重点工程项目来施工,配备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力量,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调动战斗力强的施工队伍,投入完备的施工机械设备及足够的周转材料,有决心、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按期保质将工程交付甲方使用。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如下:

(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2.1)

图2.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项目负责人:

黄松炎

现场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李华山

质安部:

梁成富

工程部:

方超文

材料部:

罗思杰

后勤部:

王红委

(2)各部门管理职能(图2.2)

图2.2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管理职能

2.2.2施工组织管理目标

(1)由公司下委托书任命项目经理,直接管理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

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领导项目全体员工对本工程的施工管理。

项目经理有权任免奖罚下属各部门的人员,有权调动人员、机械设备及物资。

同时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履行其职责。

本工程项目将选择具经过施工员上岗培训、项目经理培训、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及具备多年施工实践、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组成负责此工程的施工管理领导班子,并配备具有大中专学历、技术员职称以上分别持施工员证、质安员证、试验员证或材料员证的施工员、质安员、试验员、材料员、资料员组成现场施工组织机构,为工程创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主的质量安全监督小组。

强化公司、项目经理、施工班组三级质量自控,制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明确管理人员与质安人员的质检权限,落实质检职责,严格执行质检程序,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

(3)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以优良样板工程为目标,做好创优各项工作。

成立以消除质量通病为目标的质量QC小组,充分发挥参加人员的积极性。

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落实措施,严格把关,杜绝质量通病的产生。

2.3平面布置

由于该场地范围较小,施工临建、材料堆放及大型机械布置在进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布置,平面布置见附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

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l施工顺序

本项目工作量不大,各工种之间、各项工序之间可环环相扣、交叉作业,需特别注意施工顺序的安排,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

施工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测量放线定位→复核→场地平整→支护桩人工挖孔桩施工→冠梁施工→锚索施工→施工土方开挖至-1.5m→面层施工→第一排锚杆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开挖至-2.8m→面层施工→第二排锚索(锚杆)施工→土方开挖至-4.60m→面层施工→第三排锚杆施工→土方开挖至-5.80m→面层施工→第四排锚杆施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层施工。

3.2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

3.2.1测量轴线的定位、标高和高程传递

根据规划局规定的建筑红线和设计图纸所标示的本工程方位、尺寸、朝向,以及参照规划局的定位基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

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丈量)各转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且总体尺寸及轴线尺寸复核准确后,方可把轴线引测到外围的轴线桩上,并在轴线桩上标明各纵横轴线的编号。

轴线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并应做好保护措施。

高程传递: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或甲方指定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引测到施工场地便于监控的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变形。

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不得大于Ⅱ等的n1/2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3.2.2基坑变形监测

基坑及周边相邻建(构)筑物的监测工作应由专业监测单位实施。

但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专门设备进行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相邻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和观察。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监测情况进行监测数据的整理、比较、分析和预测,为进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1)基坑土方开挖时,派专人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开裂和变形、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察和观测。

(2)基坑监测的频率要随开挖深度的变化情况作调整,基坑施工完支护桩时,应设置好观测点,并进行观测;在后续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应1~2天观测一次;当基坑坑壁位移较大时(接近报警值),监测频率应增加到一天两次;当基坑坑壁位移出现突变量时,监测频率应增加到每两小时观测一次。

(3)基坑支护工程竣工后至竣工后半个月内,约三天观测一次。

竣工半个月后每周观测一次,竣工一个月后每半月观测一次直到竣工六个月为止。

我司在自身基坑监测观察基础上,将适时根据检测单位的监测成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3.3人工挖孔桩施工

3.3.1、工艺流程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成孔检查─→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吊运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护壁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桩身砼(随浇随振)。

3.3.2、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桩复测

组织测量小组对轴线及桩位进行平面复测,复测后编写复测成果书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确认。

2)加密平面控制桩

为快速、准确地进行施工放线测量。

在施工场地内利用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周边桩位中轴线有单位已提供。

由于该工程坐标位点多,相交复杂。

按图纸要求转到其定位的另一方向边线。

其测角误差5″内,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起、闭于建设单位移交且经复测的控制桩。

按附合导线进行平差。

平面控制网水平角与边长观测按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桩埋设标准规范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3.3.3、开挖监测

1)由于该工程以人工挖孔灌注桩为主,地下水的抽降可能会使周围地表发生位移沉降或会导致地面管线上浮或变化,因此必须对周围道路及原有建筑进行沉降及位移监测。

2)桩孔开挖前应做出系统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3)挖孔桩工程监测应以能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

4)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挖孔桩施工进度确定,一般应以3天为周期。

如有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每天2-4次。

并及时通报有关单位。

5)桩孔开挖前应做出系统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观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6)、人工挖孔桩开挖前,场地土要挖到比桩基顶高约500mm处,并作好排水措施。

收集周围已建建筑物和道路构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竖向垂直控制点,必需配备有经验的施工技人员作全天继续观测原建筑和构筑物在挖孔桩降水过程中是否有沉降或倾斜的依据。

开挖前做好标高、移位的记录,经复测无误差的准确数据作为全档依据,以后每两天再观测一次。

7)、开挖前应复核拟建坐标单体放样点,作为周线控制和放样的依据。

用经纬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用钢卷尺丈量各桩心位置,为了便于轴线、桩中心和垂直度复核,于各桩四周定四根木桩控制轴线位置,书面报请监理复核,签字后开始护壁第一模施工,第一模施工时砼护壁应高出自然地面150~200mm。

护壁第一节砼浇捣后,将各轴线及控制标高引至护壁上口用小铁钉钉出标准轴线或桩中心线,并用红油漆做上标记,便于桩标高及中心的控制。

3.3.4、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

3.3.4.1、孔桩开挖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1)、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

垂直运土,用人工手摇架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m浇捣护壁砼一次,即以1m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6m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向桩孔中送入新鲜空气,提土桶或吊笼上下保证联系通畅。

桩孔较深无法看清楚施工作业面时用橡皮电缆12V以下安全灯照明。

2)、成孔开挖以2人为一个小组(石方凿岩另增加人员),每小组一天安排3~4根桩进行流水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进尺一模,施工时共成立6个小组进行流水作业。

3)、开挖过程中,如果受地下水影响,可在桩孔内临时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边抽水边开挖。

4)、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

5)、成孔前,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到场内指定位置或场外。

6)、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第一节护壁成孔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水泥钉定出桩位中心线控制点,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直径检查用尺杆找圆周的办法进行。

7)检查分土方开挖后、支模后、砼护壁浇筑后三次进行,必须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准确。

3.2.4.2、降、排水措施

1)、设立相关开挖的桩孔为降水孔(比大部分桩孔深2m)集中排水,使周围孔内水位降低以利于施工。

2)、现场挖好排水沟及集水坑(详平面布置图),降水孔内抽出的水排入排水沟汇入集水坑,最后经沉砂井排往排水管道。

3)、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响场地邻近桩,造成桩倾斜、地面下沉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在抽水井孔附近设立灌水点,利用已开挖但未完成的桩灌水,以保持水压平衡,土的稳定。

3.3.4.3、流砂、流泥成孔施工方法

当土质有较厚的亚砂土、分层土及水力坡度较大时,由于孔内水动压力大于等于土颗粒的浸水容量、使土粒悬浮,失去稳定而变成流动状态,从而形成流砂(泥),如遇到该情况,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1)、接近流砂、泥层时应严格控制相邻桩的间隔跳挖施工顺序,保证相邻桩进深的高差不大于2m。

2)、保证已开挖成孔桩的孔内抽水,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班抽水,保持地下水位上升高度不超过已成孔桩底以上500mm。

3)、成孔进尺控制在每模300mm-500mm,随挖随浇护壁砼。

并沿护壁每间隔100mm双向打长L=1500㎜的螺纹钢筋作护壁用(直径大小视现场定),尽可能缩短开挖时间,为避免土层外露太久,造成大量流砂,同时为增加护壁的抗渗能力,可掺入速凝剂或使用快硬早强水泥。

4)、采取水下挖土(抽水或少抽水施工)减少水头差或采用附近桩孔降水,使水位降到孔底0.5m以下。

5)、在砼护壁浇筑口中间将螺纹钢筋(直径大小视现场定)向下斜打入土中并形成喇叭状,深度保持在1m~1.5m,间距100mm~200mm,每模300mm~500mm,在后面安好木板及稻草,使之形成外模。

浇注护壁砼时在水平方向埋入6.5@200钢筋,进一步加强护壁周围土体的稳定性。

6)、对护壁后侧已经冲刷形成空洞的护壁,可直接在护壁上凿洞用С25砼填筑,以加强土体的稳定性。

同时采用压浆(喷浆)法也可适用于流砂(泥)处理。

7)、开挖段通过流塑淤泥层,成孔模板下口加水平木“十”字支模(上口利用已成孔护壁作固定点),把模板与木支撑用铁钉固定牢,防止淤泥侧向流动挤压,避免造成孔位移或变形。

8)、如因流砂、流泥较为严重,且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临时倒挂钢井圈、密集插板,强行掘进通过;或采用钢护筒强迫下沉,待桩身砼浇过此段后予以拔起回收。

为了辅助上述方法的实施,根据现场情况一是直接设降水井,二是利用已成孔的桩孔作为周边孔的降水点。

3.3.4.4、护壁施工

1)、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护壁厚度为150mm,钢筋采用Φ8钢筋。

2)、护壁施工时每根桩采用一套组合式模板,分块拼装而成,拼装后模板上口直径为桩径,下口直径为桩径加150mm,高度为1000mm。

3)、护壁砼按配合比采用商品砼或现场机械搅拌,每次连续浇捣砼量小于6m3时,可现场搅拌,再用吊桶送入孔内进行浇灌,浇筑时,先用钢钎插捣后,再用锤敲打护壁模板,以保证砼密实,第一节护壁砼应高出地面20cm,以便于挡土或定点等。

3.3.4.5、终孔检查

挖孔至设计持力层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工程桩终孔检查内容包括桩孔中心线位移偏差、桩径偏差、终孔深度、孔底沉渣以及桩底持力层等情况,各项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单位核验并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当设计持力层经过相关部门核验后方可进行扩大头的施工,扩大头施工好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建设等单位核验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3.3.4.6、挖孔注意事项

1)、桩孔间距<2.5倍桩径时要采取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

2)、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桩孔尺寸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3)、桩端终孔深度按设计要求施工,每根桩终孔后必须请勘察、设计、建设、监理人员检查验收。

4)、遇塌孔进,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配适量8@150钢筋,再支内模灌筑砼护壁。

3.3.5、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制作安装

3.3.5.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桩成孔经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已办理终孔验收手续。

2)、钢材原材料具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3)、孔内积水已抽干,桩孔底部清理干净后。

4)、下井作业前应向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3.3.5.2、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安装十字或三角加劲箍筋→主筋与加劲箍焊接→焊接螺旋箍筋→吊钢筋笼到孔内安装→办理隐蔽手续→桩身砼浇筑。

3.3.5.3、钢筋笼制作

按设计要求及实际桩长,进行钢筋的配料,纵主筋搭接宜优先用焊接,单面焊长5d,双面焊长10d,d大于Φ25的钢筋可搭接加点焊(抗拨桩只能焊接)。

长度48d范围内接头的数量不超过主筋的50%,加筋箍制作时为了确保桩主筋的保护层不得小于50mm,应在钢筋笼外加焊钢筋头,螺旋盘分段长度满足可绑3~5圈所需的钢筋长度;桩端水平箍筋不得少于3道。

钢筋笼实际长度超过8m时,钢筋笼分段制作,制作时搭接焊的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的长度为500mm;加劲箍与主筋的焊接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3.3.5.4、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

钢筋笼在孔上制作成型后,为确保钢筋笼吊装安全,由于还不具备使用塔吊吊装的条件,所以采用汽车吊安装,个别如需采用人工吊装的桩孔则搭设支撑架在孔洞四周,用葫芦进行桩身钢筋笼的整体吊装。

1)、在钢筋笼上部设加劲箍二~三道与主筋焊牢,作为吊装的吊点。

2)、当钢筋笼制作为一段时,采用一次性整体吊装的方法。

进行桩身钢筋笼的安装,把整个钢筋笼吊起,慢慢放入孔内就位。

3.3.5.5、钢筋笼隐蔽检查

钢筋笼安装好后,应对其标高、主筋直径、间距、箍筋间距、焊接质量、绑扎质量、保护层等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书面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及时办理好隐蔽工程签字手续。

3.3.6、人工挖孔桩桩芯砼施工

3.3.6.1、选择具有资质和实力的商品砼供应商,提前将配合比及砼浇筑申请报告送给监理单位验收批准,待监理工程师签发砼浇筑申请报告方可进行桩身砼的浇捣。

3.3.6.2、因人工挖孔桩是分批浇筑,所以每次浇灌前应事先确定本批人工挖孔桩桩芯砼的浇灌顺序。

3.3.6.3、验收合格后,清理护壁及桩底,确保桩底没有沉渣,且抽干地下水。

3.3.6.4、钢筋笼安装后,应对其标高、轴线、垂直度、保护层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及时请监理单位验收,办理隐蔽工程签字手续。

3.3.6.5、浇灌前,把传料串筒伸入到桩孔内,串筒底距桩底砼面不大于2m,边送料边抽出,以保证砼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3.3.6.6、桩芯砼的运输及浇筑必须严格按JGJ94-94《桩基技术规范》的具体规定执行。

3.3.6.7、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合同并现场抽查,由取验员检验其坍落度,合格后方可开始浇捣。

现场砼试块制作采取随机取样制作,制作时,应请监理人员监督检查,试块制作数量应严格按“JGJ94-94”《桩基技术规范》的要求制作,且保证每根桩必须至少有一组试块。

3.3.5.8、砼浇灌时,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每层浇捣高度≤1m。

整个桩芯砼必须连续浇捣成型,保证桩身完整,密实性良好。

3.3.5.9、在砼浇灌前,应事先测好每个桩孔口标高,及设计桩顶标高,用红油漆作上标记,以便砼浇捣时,控制浇捣面的标高,桩顶浮浆根据现场实际浇注情况预留高度不少于0.3m。

3.4冠梁、腰梁、支撑梁施工

施工工序为:

整修平土→浇筑垫层→钢筋制作绑扎→模板安装→浇注砼、养护。

1、冠梁桩顶浮浆清除凿平。

2、钢筋制安

(1)本工程钢筋采用集中配料,现场加工。

(2)箍筋的制作方法、锚固长度等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3)梁的双层钢筋之间应设马凳铁,确保有效高度。

控制保护层厚度,以预制砂浆或混凝土垫块控制。

(4)绑扎钢筋前画好间距分档标志,按标志分档绑扎。

腰梁钢筋绑扎时,必须设置好锚索通过的预埋管道。

(5)各部位钢筋绑扎、安装应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或甲方代表验收签证,才可进行下一工序。

钢筋代换,一律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方可代用。

(6)在保护层厚度不易控制处,施工前先放出足尺放样图,施工时确有困难时,需与设计协商,经设计允许后,方可调整钢筋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