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58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doc

语文园地三

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说我自己”。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由于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因此,介绍的内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外表特征上。

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

”对如何听别人介绍也提出了要求,“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

教师要把握好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

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

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

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同桌或小组互相介绍、评议。

教学时,教师可以范例激趣,引入情境,归纳出介绍自己的一些方法。

如,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作自我介绍。

注意在自我介绍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也可以让被评议的同学再说说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议是否有道理,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

为了增强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老师要努力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

如,模拟课余兴趣活动小组招收新成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主考官或应试者,进行一场竞聘面试,引导学生在对答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是相联系的内容,学生虽然很喜欢同学们,可是发现他们的优点或缺点很不容易,所以在交流、写作时难免会出现重复、相似的内容。

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适合自己的词语或句子,课上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述自己快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师:

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

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

我心细着呢?

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

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交际过程

(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

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及认真有礼貌的倾听习惯。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看谁说得最像自己,推向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开始,老师通过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爱好和优点、缺点的感受,让学生进行交流,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来发现自己。

这种“以境促思,以思促说”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而架桥铺路,又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讲。

2、学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样,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评议:

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不同于写作,它需要交际者的心理适应。

这就要求口语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因此,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后,选择小组成员了解比较深入,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集体展示,既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一次文化的熏陶,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五、总结

师:

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的评价目的在于反馈情况,推动语言表达的发展。

设计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考虑引导孩子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看同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所以不管是模糊评价还是积极评价,也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应该是积极的。

师生用发展的眼光来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

只有这样,发言的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正面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其语言表达的勇气。

在交流中,才会轻松地交流,才会表达各自独特的意见、感受、体验,从而才有可能出现个性化的语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习作教材分析:

中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

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

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

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

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

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的女孩》;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

三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习作讲评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一课时)

(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设计意图:

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选材、构思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自由抒发。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

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

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

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设计意图: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中来。

本部分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上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与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下一步“写”人物奠定基础。

(讲评)

三、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是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第三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

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

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反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2、了解一些语言现象,积累比喻句。

3、熟读背诵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4、读成语故事,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反问句。

2、积累比喻句、言语。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买椟还珠》成语的相关图片,展示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中有关句子的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思想方法的谚语。

五、教学步骤。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读句子,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发现每组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在语气上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化练习。

老师可以先说几个学生易于理解的肯定句,让学生试着改成反问句,如,“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

”“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

”分别可以改成“认真学习不正是好学生的表现吗?

”“翠鸟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

3、让学生互相举例并变换句式,以加深对反问句的感悟和理解。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读句子交流,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换练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

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生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1、展示读读记记中的句子,让学生自读并进行背诵。

`

2、学生展示背诵。

3、通过比赛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再例举一些这样的句子进行交流。

读读背背

1、发动学生读谚语,说大意,指出谚语关涉的方面,启迪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2、检查学生搜集谚语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选择经典谚语,让学生背诵。

4、学生展示背诵。

成语故事

1、显示《买读还珠》成语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结合图片读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2、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3、指名学生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鼓励大家课下看更多有意义的成语故事。

[设计意图:

采用自读、展示背诵、比赛、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六、测试题、

1、写出两句比喻句。

2、把下列句子改称反问句。

(1)、小明是三好学生。

(2)西沙群岛使我国的领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