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80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1、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夜莺的歌声》本文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小夜莺”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员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赞颂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以歌声为线索进行,采用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1、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讲的是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2、《小英雄雨来》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雨来,游泳本领高,为了掩护革命干部。

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赞扬了雨来机智勇敢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3、句子理解:

1)像条小泥鳅,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小泥鳅小鸭子来比喻雨来,表达了作者对雨来这个人物的喜爱。

小动物也是可爱的。

2)像鹰的爪子,恶狼般的眼睛。

用“鹰”和“恶狼”来形容敌人,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痛恨和厌恶之情。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2、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我们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部分:

一、一至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

二、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本文采用了对比方法进行描述。

诗文结构方式相似。

园地四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兵贵神速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大白天点灯——浪费亡羊补牢—为期不晚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关公舞大刀—拿手把戏三九天吃棒冰—寒了心

四、关联词

1、即使是极小的缺点,我也要改正。

2、因为骆驼的鼻孔遇到风沙能紧紧地闭起来,所以它不怕沙子的旋风。

3、只有平时认真,刻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4、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5、哥哥不但会开汽车,还会修汽车。

6、因为王丽热心助人,所以大家很喜欢她。

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8、虽然他只读到小学,但是他通过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

9、因为看家,所以雨来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10、这歌声,既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11、雨来游泳本领高,他不但不沉底,而且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12、张军虽然第一次上讲台,但是讲起话来从容不迫,显得很有条理。

13、即使身上有钱,我们也不能随便乱花。

14、尽管他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可是还不能出院。

15、黄老师不但白天为我们上课,而且晚上还要批改我们的作业。

16、只要你努力学习,按老师要求去做,成绩就能提高。

五、优美词语

宝贵的生命珍贵的教科书拾金不昧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赞扬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不速之客突然袭击所向无敌壮烈牺牲制止战争凯旋归来弥漫硝烟维护和平

高度评价适应博大精深精通四国语言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珍惜时间参观表演

观看节目土壤肥沃探索奥秘表情严肃寂静的森森/天山打破夏日的沉寂

弥漫着一层乳白的雾气充满信心和力量扎进水里露出脑袋游到远处停止说话

覆盖着国旗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耷拉着脑袋享受着春天表情严肃严厉批评要求严格

恬静的深夜/晚性格沉静觉察到妈妈的心事他们发现就在一个很近的地方发觉自已受伤了

六、修改病句

1、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得很。

(两个删去一个)

2、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改热情)

3、《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管桦写的。

(写的去掉)

4、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一)

5、山川河流把晚霞染得一片金黄。

改:

晚霞把山川河流染得一片金黄。

6、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去掉国家)

7、小明端正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改:

小明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8、有时候,爸爸经常到学校来接我回家。

(经常与有时候重复去掉一个)

9、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0、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加体质。

增加改增强

11、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林江没有到。

只有改除了。

12、爸爸对我学习和生活的要求都很严肃。

严肃改严格

13、我们应该勇于改正缺点,克服错误。

改:

我们应该勇于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14、同学们漂亮的穿着衣服,参加“六一”联欢会。

改同学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参加“六一”联欢会。

七、按要求写句子

反问句

1、雨来怎么会死呢?

(雨来不会死。

2、你难道不希望去张家界旅游吗?

(你希望去张家界旅游。

3、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难道不……吗?

是肯定句。

)(这是我的错。

4、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区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吗?

(不是…………吗?

是肯定说话者的意思)(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区的发展速度很快。

5、这不是你的东西吗?

说话者的意思:

这是你的东西。

6、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改感叹句:

我们的生活真幸福啊!

疑问句:

我们的生活幸福吗?

7、这小小的困难不有吓倒我们。

反问句:

这小小的困难,怎么能吓倒我们呢?

这小小的困难能把我们吓倒吗?

8、雨来将敌人引进了伏击圈。

雨来甩掉了鬼子。

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雨来把敌人引进了伏击圈。

雨来把鬼子甩掉了。

他把挂在腰间的子弹袋理了理。

敌人被雨来引进了伏击圈。

鬼子被雨来甩掉了。

挂在腰间的子弹袋被他理了理。

9、芳芳对明明说:

“我们一起看电影去”去掉引号,句意不变

芳芳对明明说,他们一起看电影去。

10、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缩句:

燕了赶来了。

11、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缩句:

小路穿过白桦林。

12、一个人依靠在大树旁,这不就是在休息吗?

(改陈这句)一个人依靠在大树旁,这是在休息

13、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人呢?

改反问句:

村子里怎么会就剩下你一个人呢?

六、给带点的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他们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顶着远方。

( 目不转睛)

2、夜莺还在兴致勃勃地唱着。

(兴高采烈)

3、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 蔑视 )

七、我知道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拟人)

B.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 排比)

再造句:

天上的白云,有时候像一床巨大的棉被,有时候像银光闪闪的鱼鳞,有时候则像四蹄生风的骏马,真是瞬息万变。

八、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中的“小夜莺”指的是__A_______。

(A小孩B漂亮的鸟)

2课文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进行记叙,以夜莺的歌声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

A以歌声开篇B以歌声描写战斗过程C战斗结束后,“小夜莺”的歌声继续。

九、课内语段阅读。

(一)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

怎么会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1、给第2自然段加标点,并给加点字注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继续------(持续)盘问------(询问)

3、短文是军官和男孩之间的对话,特点是_暗喻_,文中“麻雀、乌鸦、猫头鹰”指的是敌人、侵略者。

从中可以体会到小男孩的聪明机灵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

(二)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呢?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

”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1短文中“野兽”指的是敌人、侵略者。

2军官谩骂男孩是“蠢东西”,其实真正的“蠢东西”是军官。

“轻蔑”的意思是_蔑视、看不起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折_。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只有……才……即使……也……与其……不如……

1、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敌人()不会放了他。

2、雨来()牺牲自己,()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3、()经受住了考验的人,()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4、()雨来没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鬼子要杀他。

5、鬼子()很凶残,()我们决不退缩。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次。

正是由于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2)鬼子军官用中国国话问雨来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

六、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________

(A以故事的内容拟题B以人物的名字来拟题)

2课文是作家_________(A管桦B巴金)的作品,本文分成六部分,小标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语段阅读。

(一)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雨来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

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

3、从短文中找出鬼子军官打雨来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

(二)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

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

“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

“枪毙,枪毙!

拉出去,拉出去!

1、“半天喘不过气来”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题中“一个中国孩子”指的是作者雷利,他呼唤的是和平,因为他因战争失去了父亲。

2、课文属于书信_文体,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

十、细读课文深感悟。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销烟……”这句话的意思是:

(作者特别憎恨战争,战争让他失去了爸爸。

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存在战争,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_、_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经常发生争端。

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和平,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我想对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说一句话:

_让和平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十一、课内语段阅读。

(一)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起一致)行动起来,(维持维护)和平,(制止阻止)战争!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用“/”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恰当的词。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_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二)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给末尾处加标点。

2用“_____”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应该用__B____(A急速激昂B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达了作者_痛失父亲后悲痛_的心情。

3文中不仅“我”听见了爸爸的呼唤,有更多的人都听见了,这样重复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钉”在文中的读音是dīnɡ。

(×)

 

(2)“覆”字的部首是“西”(√ )

 (3)“浸满”的“浸”字是“泡”的意思。

(√ )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物品?

 蓝盔、灵柩、鲜花、国旗、征衣、手表

 3、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

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爸爸以及我们对和平充满渴望。

 4、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5、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

战争让无数人失去生命;让无数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七、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是一首以_________(A热爱祖国B呼唤和平)为主题的诗。

2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作者抓住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有景象将其与战争破坏景象加以对比,并四次重复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语段阅读。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按原文填空。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末尾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语句解析。

    “这究竟是为什么?

   1、这一句是( )

    

(1)疑问句  

(2)反问句  (3)设问句

   2、在文中共出现(  )次

   3、这句话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            )

十、仿写诗句:

    (    )的(    ),

    本来(      ),

    可是如今(     )

    (         ),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四、我能从句子中带点的部分体会不同的感情,并仿写一句。

(3+2分)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扁鼻子军官的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第一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之情;第二句话把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之情。

我也来仿写一句

五、连句成段,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写下你的感受。

(5+2分)

(  )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

(  )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  )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

(  )他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着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 )鬼子越来越近。

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海娃

六、课文内容大盘点。

(15分)

1、我从课内外认识了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小英雄。

请在横线上写出他们的名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分)

2、啊!

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____听见了,__________都听见了,听见了,他呼唤的是:

和平!

和平!

和平!

(4分)

3、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______,制止       !

为了 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全世界人民应该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5分)

4、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我要向国际社会呼吁,我最想说的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27分)

(一)读《夜莺的歌声》片段,回答问题(14分)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踢”字是(   )结构,音序是(  ),部首是(   )。

(3分)

2、填空:

(3分)

(     )的小路   (       )的树林   (       )的空地

(     )的小山   (       )的鲜花   (       )的校园

2、“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线句子正确理解的是(    )(2分)

  A.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便回答。

  B.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敌人相信了小夜莺。

  C.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4、你喜欢小夜莺吗?

为什么?

(3分)

                                                                                                                             

(二)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

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

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序号上画“√”。

(2分)

漫游 ①满,遍 ②水过满,漾出来  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 ①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②计划  ③希望得到,谋取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温暖——(     )  热闹——(      ) 柔和——(    )

3.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2分)

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

它为什么要发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24分)

题目:

我心中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