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85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母鸡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母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总结、反思

教材分析

《母鸡》这一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并仿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出示谜语:

一朵红花头上戴,一身锦衣身上盖,一有成绩咯嗒叫,生怕别人不知道。

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生答:

母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母鸡的课文。

板书课题:

《母鸡》

二、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1)认真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想一想: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充分读书,在有所感悟后再讨论交流)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

(1)、认识7个生字。

怨抗侮绩凄慈辛

(2)、学习16个词语。

讨厌墙根田坝洗澡疙瘩欺侮可恶趁其不备

成绩雏鸡警戒温暖凄惨慈爱英雄如怨如诉

自由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3、交流感受

同学们非常认真地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

起先很讨厌,但后来不敢讨厌了。

相机板书:

讨厌喜欢)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齐读,质疑: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我原先讨厌母鸡,后来又为什么喜欢?

5、解疑:

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10自然段:

划出一句我为什么喜欢母鸡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指名读,同时板书: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再次读课文,相机点拨并想象说话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三、体会情感,升华主题

1、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

(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板书:

敬佩)

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

(出示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指导朗读。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

(不,他其实也在赞美普天下所有的母亲)同学们你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

(学生自由畅谈)让我们带着对母爱的崇敬,一起来读一读。

四、反复回味,拓展练写

1、同学们,看,老舍先生通过对母鸡态度的变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我们还学了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猫》,那么,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2、交流:

(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

《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师:

我觉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

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

(课件出示:

“爱”的画面)同学们,请用你的笔,模仿5——8自然段的写法,以“爱”为话题写一段话。

4、学生写。

展示成果。

板书设计

16*母鸡

讨厌:

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发狂炫耀

喜欢: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活动总结: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并产生质疑,不仅培养学生提出疑问的良好习惯,并且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过程中,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学生的学习目标进一步被明朗,学便有了针对性。

最后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法指导下,在朗读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出:

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

引导学生阅读后讨论写作方法并仿写,“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篇写的好的片断:

有的套用了结构,有的套用了语言。

虽然笔法上还是有些笨拙,但毕竟是学生真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

这样不断地学习积累,必定会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她的讴歌与诠释从未有过终止。

《母鸡》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

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但在体会作者情感和写作方法时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因为觉得老舍的文章这也好,那也好,而详略处理不当,反而使课堂容量过大。

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待进一步的思考,过于沉重的表情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由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过于犹豫,延误了时间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要在平时花功夫加以落实。

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

通过学习课文,我希望学生明白只有细致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