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87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05.doc

第五组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

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

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

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

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

18 将相和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

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

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

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

把一个单一的事件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来叙述,这是《史记》叙事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既增加了事件的历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

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

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

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

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

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

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

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

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左右也会上来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气;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②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

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

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③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

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

④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

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也保证了和氏璧完好归赵。

在这种场合,秦王不敢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

蔺相如在赵国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⑤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是廉颇在蔺相如位居其上后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将相不和的原因,他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

廉颇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这是实情。

在“渑池之会”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他一半功劳,因为“秦王没占到便宜。

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但是,对于蔺相如的认识,却失之偏颇。

蔺相如虽没有持刀作战,但他的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

何况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他都是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可以说,蔺相如也堪称一员猛将,只不过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战斗同样是惊心动魄的。

⑥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

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

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

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⑦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2)对词语的理解。

无价之宝: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理屈:

理亏。

绝口不提:

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

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渑池:

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示弱:

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抵御:

抵挡,抵抗。

推辞:

谦让不干。

瑟:

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鼓瑟,就是弹瑟。

缶:

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

形容强大无比。

每战必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

负,背着。

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

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

协,合。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建议

1.文中有许多如今不常用的词语,如,“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其基本意思。

若有条件,预习时,还可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

2.以下两种教学思路可供选择。

一种是,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

另一种是,先通读一遍课文,大体弄清课文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研读每个小故事;最后综合从各个故事中得到的认识,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开展总结、拓展等活动。

3.给3个故事加小标题,并说说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既能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多读、多说。

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地读,由粗到精,把握故事的要点;通过反复地说,把握故事的来龙去脉,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按课文中已出现的“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概括当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应肯定,关键是要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

至于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要要求过高。

4.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时,可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

如,感受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了解故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议一议:

自己心目中的蔺相如是什么样的人。

在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研读有关句子或段落,在反复读中加深认识。

如,“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一句,可这样组织学生研读:

蔺相如为什么要这样说,说这句话时,他心里可能会怎么想,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对于学生中的分歧意见,还可组织学生辩一辩,如,蔺相如为什么敢逼秦王击缶,在辩中提升认识。

有些地方,也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如,蔺相如举璧欲撞的段落,在演中深化认识。

5.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总结和指引,如本文,教师可作如下总结和指引:

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文后“资料袋”),同学们今后去读一读原著,若现在有兴趣,可听人讲讲其中的故事。

6.本课的生字较多,要求认识的字中,有些字不常见,容易读错,如“诺”应读“nuò”,不读“ruò”;“卿”应读“qīng”,不读“jī”,要帮助学生读正确。

要求会写的字中,“璧”“瑟”二字,学生不容易写匀称,教师要重点示范。

课文是根据原著改编的,其中的有些词句与现代的表达有些差异,教学时,应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自行解决,个别较生僻的,教师略加指点。

学生懂得这些词、句的基本意思,不影响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即可。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学生应该读写的成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积累运用。

7.课后安排了4道思考练习题,第1题提出了朗读和感受人物形象的要求,第2题提出了理解故事情节的要求,第3题提示了阅读讨论的方法,第4题是要求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这些思考练习题,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落实。

课后还安排了“选做题”和“资料袋”,主要是供教学拓展用。

“资料袋”可让学生读一读,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史记》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案例

片段:

理解廉颇说的话

大屏幕出示: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

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

嫉妒。

生:

很不服气,心里窝火。

师:

你怎么知道?

生:

我从“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师:

“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指的是──

生:

由上大夫升为上卿。

廉颇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自己立下的赫赫战功,蔺相如是靠嘴皮子得到赵王宠爱而升官的,所以廉颇不服气,闹情绪。

生:

我从这个“爬”字还可以看出,廉颇觉得赵王轻视他而偏爱蔺相如,他对赵王和蔺相如都很不满。

师:

你能把廉颇那种不服气,一肚子的不满读出来吗?

试一试。

……

师:

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情感、这种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

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立了功,在渑池之会中又立了功,靠他的嘴巴赢得了比廉颇还高的职位,这一点廉颇不服。

而廉颇认为自己久经沙场,舍生忘死、流血流汗立下的赫赫战功,是蔺相如不可比的。

他的想法我也很理解。

师:

走进廉颇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你是用一种辩证的方法在分析人物,老师很欣赏你。

生:

其实在渑池会中也有廉颇的功劳。

师:

你怎么知道廉颇有功劳?

(引导学生看课文)

生:

课文中说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可以说明。

师:

你很会读书。

课文的这一句不是无关紧要的,是作者有意埋下的伏笔。

你们讨论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前后联系起来想,认识才会更深刻。

不可否认,渑池之会,廉颇大将军也立下了功劳。

生:

但是廉颇只看到自己的显赫战功,而没看到蔺相如舍生忘死为维护赵国尊严而立下的汗马功劳。

所以我认为廉颇的观点是错误的。

生:

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

但是,蔺相如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没有“能耐”,他是在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出使秦国的,蔺相如不畏强暴,并且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

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师:

是啊,蔺相如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他是以自己的性命来逼迫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巧妙地要回和氏璧,做到了完璧归赵。

蔺相如也堪称猛将。

你们说这仅凭一张嘴能做到吗?

生: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临危不惧,与秦王以命相拼,显示的不仅是胆量,还有智慧,更是他爱国思想的体现。

可廉颇没有看到这一点。

生:

我也这样认为。

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廉颇没有这样深刻地去思考。

生:

蔺相如与秦王的较量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并不是廉颇说的那样“就靠一张嘴”。

师:

的确,蔺相如没有持刀作战,但是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

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外交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啊!

生:

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可是,廉颇没有看到他们“文武联合”对赵国的重要性。

所以,廉颇不该闹情绪,不该对蔺相如有这种态度。

……

五、相关链接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

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5个部分,共52万字。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

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七雄并峙,战火频繁。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

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

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

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

“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

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

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

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

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

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

“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

”卞和回答说:

“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9 草船借箭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

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

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

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

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诸葛亮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给周瑜一个迎头闷击,让他清醒地看到自己阴谋的惨败。

周瑜,智谋过人,但他自负,妒贤忌能,他以作战急需为名,设造箭之计,事出为公,诸葛亮不好推辞。

让诸葛亮自入圈套,还立下军令状,人证、物证俱全,诸葛亮有口难言。

此计之毒,非一般人所能破解。

此外,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

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教学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

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②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这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

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③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④诸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