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93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毕业语文试卷模拟卷.doc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完成时间:

120分钟总分:

100分)

仔细审题,认真书写,你一定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读拼音,写字词。

8分

明天,我就要告别母校了,juànliàn▲之情油然而生。

校园美丽整洁,那yōuyǎ▲的育人环境xūntáo▲着我们的情操;老师bóɡǔtōnɡjīn▲,用知识引领着我们zhuózhuànɡchénɡzhǎnɡ▲;同学热情友好,无论谁遇上了困难,大家都会kānɡkǎi▲解囊……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还有那qīnmìwújiàn▲的同学,已深深地lào▲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二、根据理解,把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黑答题纸上的对应框。

6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隐瞒埋怨野蛮B.洋溢逃逸翻译

C.散漫散心散落D.瘦削剥削削弱

2.下列成语中,写法正确的一个是(▲)

A.忘而却步B.老歼巨猾C.乘虚而入D.迷途知反

3.和“简陋”意思最接近的一个词语是(▲)

A.精简B.简单C.陋习D.丑陋

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个是(▲)

A.清风徐来(慢慢地)B.老师的普通话很地道。

(纯正)

C.顾名思义(看)D.死对头。

(没有生命)

5.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故事是(▲)

A.三英战吕布B.三过家门而不入C.三探无底洞D.三打祝家庄

6.皇甫东打算开一家书店,符合经营特点的招牌是(▲)

A.一剪美B.百味居 C.博览斋D.远足店

三、根据提示,完成相应的练习。

11分

1.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分)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角色有(▲)之分,演员功底扎实,(▲)样样都行,那(▲)的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

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分)

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

当今社会,(▲)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仿照样子,学会灵活表达。

(2分)

例:

《三亚落日》中“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这句话写得生动、有趣。

请你也发挥想象,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写月亮,或云、海、小溪、花、树……(选择其中一个)。

4.联系学过的课文,将表格填写完整。

(2分)

人物

美称

作品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

(1)▲

季羡林

(2)▲

《夹竹桃》

5.关心时事,在生活中学语文。

(3分)

世上罕物皆尽有,

博古精品必全收。

(1)看着图片,读着对联,我们会想起当今的热点话题

“上海世博会”。

请你把这副对联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2)仔细读读对联,你从中了解了世博会有什么特点?

(3)图片中的建筑物是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请你用一两句话作

一下介绍。

四、根据积累,填写合适的内容。

16分

(一)课内积累。

(11分)

1.亲近自然: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聆听着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诲:

“水奔流不息,

(1)▲,它好像有德行。

”明白了水是真君子;我欣赏着三亚那富有诗意的落日:

“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

(2)▲,再以一个(3)▲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我特别喜欢烟台的海:

冬日凝重,春日(4)▲,夏日(5)▲,秋日高远。

2.品味诗词:

诗人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因为“

(1)▲,桃花流水鳜鱼肥”;石灰“烈火焚烧

(2)▲,(3)▲全不怕”,因为它“(4)▲。

”(填诗句)

3.领悟真理:

《山谷中的谜底》一文中雪松的生存方式,让我们明白了

(1)▲的道理;《古今贤文》中的“

(2)▲,(3)▲”提醒我们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适度拓展。

(5分)

1.将诗句补充完整。

▲,天下谁人不识君?

故人西辞黄鹤楼,▲。

2.填写上面两行诗句中的人物。

诗句中的“君”指的是▲,“故人”指的是▲。

3.以“送别”为主题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另外写一句。

▲,▲。

五、阅读与理解。

25分

(一)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选自《夹竹桃》

1.文中的“一团模糊”的意思是▲;

“毫不含糊”的意思是▲(2分)

2.“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品一品,这句话中运用“袭”字的妙处:

▲(2分)

3.“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2分)

(二)兔儿爷

小白兔向来是儿童的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格,让我们格外爱怜。

每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月饼、水果、干果外,最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数泥塑兔儿爷了。

本是兔儿,偏又以“爷”相称,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

“爷”字向来是与长辈、与【威严威武】连在一起的。

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论,我小时候就知道有“灶王爷”“土地爷”“财神爷”,对这些“爷”们,须格外敬畏,以免招灾惹祸。

这兔儿爷,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即使称为“爷”,我们也并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这兔儿爷和我们最平等,最亲近。

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

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

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缘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

那时候,每逢买来一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

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兔儿爷的穿着打扮也很奇特,有的穿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zhòu头盔),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威严威武】。

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

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刮打刮打嘴”的兔儿爷。

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一动就发出“刮打刮打”的响声。

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从中空的体内伸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巴一张一合,发出声响。

说起兔儿爷,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

妇女拜月,供的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仿效妇女,供的是兔儿爷。

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了我们的玩具了。

小时候,年年中秋节都要买一个兔儿爷。

开始年龄小,买个二三寸高的,随着年龄增长,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我买过的兔儿爷,最大的有身高一尺的。

兔儿爷最大的有二三尺高。

这么高的,我没买过,一来抱不动,二来也没地方摆。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

1.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分)

▲【威严威武】▲【威严威武】

2.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3分)

第3自然段中“敬畏”的意思是▲。

第10自然段中的“仿效”可以换成▲或▲。

3.文中的“广寒宫”指的是▲。

兔儿爷的“奇特”之处表现在它的

▲和▲上。

(3分)

4.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孩子们喜爱兔儿爷的原因,请你把它写在下列横线上。

▲(2分)

5.下列答案中,与本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在动物中,以“爷”相称的只有兔子这种动物。

B.在众多的兔儿爷中,作者最喜欢的是“刮打刮打嘴”。

C.作者小时候不买最大的兔儿爷是因为家里没有钱。

D.作者借童年的玩具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是为什么呢?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xuán)涡(wō)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

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

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清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

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为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

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转动起来。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会有什么关系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

1.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在结尾处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分)

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

(3分)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3.给本文取个合适的题目:

▲(2分)

六、习作表达。

34分(其中写字占4分)

话题:

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会有许多发现。

大自然的奥秘、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的诀窍、动物的习性、人物的秘密、环境的变化、做人的道理……请你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1.从众多的发现中挑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发现来写,要将发现的过程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文章不少于400字。

不能超格写,也不能另外附纸。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