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03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作文说课稿.doc

小学作文说课稿《人物外貌》片段描写{可用}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小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视作文为苦差事.三年级又是“说话”过渡到“写作”的转折点,每到作文课,绞尽脑汁,生憋硬挤,编出一篇文交差了事,老师一遍遍地帮助他们修改,苦不堪言.针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为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求,抓住人物的长相、穿着、神态等方面的特点.

能力目标:

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或别人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爱写.

教学重难点:

我把“让学生领会介绍人物的其本要领,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要描写的人物”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激趣法:

在课堂中设计讲故事环节、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情景教学法: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基于这种理论的指导,教学中我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交流法:

学生互相交流习作;

2、评价法:

对同学的习作能正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形势下,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尤其是作文教学,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则老师“累”学生更“累”,老师讲得满头是汗,头头是道,学生却还是无从下笔,这是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此我们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导”促“写”,下面我就教学过程进行解说.

(一)故事导入

我给他们讲故事:

古代有一个县要抓小偷,于是贴了张告示,告示上这样写着:

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脸不黑不白,眼晴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而后提问:

根据告示上的提示能抓到小偷吗?

孩子们都说告示上没有抓住人物特点写,抓不到小偷.由此我轻松地导入到课题——外貌描写.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让学生感到有趣、轻松,进而产生学习的冲动,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猜漫画

“说话”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在这一环节,我出示了许多名人漫画让学生猜,很多同学一眼就认出了潘长江和毕福剑,我问孩子们:

你们怎么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孩子们都说漫画抓住了人物特点,于是我又让孩子们看看漫画家抓住了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体型、长相、衣着、神态等方面去说.这样让学生多说,会让学生达到出口成章的程度.

(三)评一评、写一写、猜一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个环节中我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先出示一张他们都熟悉的人的图片,老师朗读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让学生评价,从中引导学生按顺序去说,并把人物特点说生动,然后让学生观察在场同学或老师,并用文字给他们或自己画肖像画.在这里我并没有直白地说要写作文,但学生已经在写了,面且是兴致盎然地写.写好后做游戏:

猜猜我是谁——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到与自己相关的特点就站起来,如果没有按要求写的,全班交流,共同修改.形式比较活泼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也因此感受不到写作文枯燥,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这样既强化了教学重难点,又让孩子们想写,喜欢上了写作文.

四、课后巩固练习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

“教的最优化必顺落实到学的最优化.”为了巩固知识,我设计了练习:

我的妈妈.然后结合板书加以引导,这样即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又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在一节课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的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