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07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doc

人物动作描写

按板中学吴敏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

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动作描写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什么主旨?

 生:

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师: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生:

诗中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

  师:

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生: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

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生:

密密缝。

 师: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一场景。

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

“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

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写作技巧——人物动作细节。

二、明概念,教技法:

(一)什么是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简单的说,动作描写即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

老舍说过:

“行动描写可以使人物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能使读者感到作者笔下一个一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充分展示,人物的形象才能真正站起来。

(二)教技法

那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呢?

今天我来教大家三种写作技法:

方法一:

综合法

1、出示例文:

A句:

王敏每次听课都十分认真,非常专心。

她从来不做小动作,也不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把老师讲的知识都记住了。

B句:

上课时,王敏总是很认真的听讲。

她面对黑板,腰板直直地挺着,双脚成90度平踏在地上,眼睛睁着圆圆的盯着黑板和老师。

有时还眨着眼睛思考,有时边听边点着头记。

师:

上面两个片断都是人物如何听课的动作描写。

比较哪一句描写的精彩,为什么?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

B句写的精彩,写出了王敏在听课时身子怎么坐,双手怎么放,眼睛怎么看,从而把王敏认真听讲的样子写的细致辞、具体。

4、教师要点归纳:

这就是动作描写技法的第一招:

描写细致、具体。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将人物的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等有机结合,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叫综合法。

5、实战演练之一:

阅读下面语段,结合动作描写技法一进行赏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头靠墙壁着,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6、生赏析,教师评价。

方法二:

细化分解动作法

师:

传统的武打动作、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把一个人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1、出示例文: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鲁讯《社戏》)

师:

上文各语段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采用了哪些动作描写?

是如何将这一过程细化分解的?

(生发言略)

2、师归纳:

“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把捕鸟的动作一一分解开来,形象生动,让我们一看就明白捕鸟的过程或方法是怎么一回事。

《社戏》中的“拔、点、磕、退、出”将小伙伴开船的过程写的具体、完整、富有生活气息。

3、实战演练之二:

运用技法二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一种活动,要求将此活动细化分解。

方法三:

精选动词法

1、出示例文: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2、教师归纳:

这是《背影》中父亲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桔子的一段文字。

“蹒跚”的走,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两手的动作是“向上缩”;上身的动作是“微倾”,可见父亲爬上月台是多不容易。

通过动作描写,真实生动,准确的写出父亲行动的艰难,突出了其爱子的深情。

性的动作要注意动作的前后联系和各自特征,做到准确和生动。

所以,在描写人物时,使用动词不可笼统,要仔细辨别各动词的细微差别。

3、实战演练之三:

(1)揣摩人物的心理,锤炼恰当的动词填空。

天啊!

要迟到了!

我()开被子,()下床来,()过衬衣,()鞋上子,几步()进了手间,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几下,飞快()出屋子。

(2)思考下面句中的加点动词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我到了(别了二十年)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三、要点点拨:

今天我们学习了动作描写的三种技法,同学们在运用这三种技法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作描写要真实。

要符合生活实际,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个性特征。

2、动作描写要准确、典型。

能选用好动词,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3、动作描写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这些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

4、通过动作描写要表现人物在“做什么”和“怎样做”。

通过“怎样做”来写人物的个性。

对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人物动作,则尽量不写或少写。

四、拓展阅读:

减肥

在班里,黄傅是我的“同党”。

她妈妈见女儿越来越胖了,就决心为她减肥。

一个月没见她了,一个星期天,黄傅突然来约我出去玩。

只见她一手拿着一根奶油雪糕,一边吃一边嚷着:

“牛丽文,看我瘦点没有?

”就在我跟她搭讪之间,她手中的两根雪糕就被她消灭了。

可她嘴里还念着:

“饿死我了,饿死我了!

”刚到十字路口,她就直奔对面的副食店,不一会儿就采购回一大包好吃的来。

她让我一块吃,我说不饿。

她已经急不可待,一个地直往自己嘴里送。

我在马路边足足等了她十分钟,眼见一大包好吃的又被她干掉了。

我刚松了口气,见她喘着粗气,直了直腰后对我说:

“你是不知道,牛丽文这一个月,我妈不让我吃零食,也不让我出来玩,每天做完作业,就让我在家里做健美操,可把我给馋坏了。

”说着,忽听她“哎呀”一声,“不行了,我的胃里又演奏起摇滚乐来了。

”我只好随她向路边的面食馆跑去,在饭桌旁等着。

瞧她那个狼吞虎咽样,我劝她说:

“你不能慢点吃吗?

”她说:

“老毛病,我看是改不了啦,要不我能这么胖。

”眼瞅着热腾腾的一大碗肉丝面,一会儿说“片甲不留”了。

随后,她一抹嘴儿,看看手表,无可奈何地对我说:

“对不起,到点了,我要回家,要不我妈又要骂我了。

望着她那圆滚滚的背影,我哭笑不得地长叹一声,唉——我的“同党”,你这哪里是约我去玩,分明是让我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增肥运动。

1、短文将黄傅的馋相分解成哪几个过程?

2、短文运用哪几种描写?

有什么作用?

3、请找出文中精彩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作赏析。

答案:

1、文中将黄傅的馋相分解成:

直奔对面的副食店,采购回一大包好吃的来,直往嘴里送,吃完后一抹嘴儿,看看手表等一系列的过程。

2、短文将人物的动作与语言、神态描写相结合,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黄傅狼吞虎咽的场面,再现了她的馋相。

3、例:

我刚松了口气,见她喘着粗气,直了直腰后;此句用“喘,直”动词表现了黄傅粗俗、肥胖,而这得之的原因正是“馋”。

五、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技法,描绘运动会中的一个精彩的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