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14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把情节写生动。

3.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并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重难点、关键:

借助插图观察例文研读探究写法,捕捉细节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创造一个老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同学们,俗话说: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刚才老师不在的时候,你和同伴在做些什么呢?

是怎样称“大王”的?

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老师很想知道。

不要怕在老师面前暴露缺点而羞于表达,大胆地说出真实的情况,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说,关键是要说真话实话。

(1).让学生说说老师不在时自己在做什么?

(2).这期间谁表现最突出?

(让学生大胆说说,无论好事坏事)

(3).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或不愉快的事。

(生生交流,师生共同交流。

教师也可列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学策略:

“说”永远是“写”的前提。

为了切实提高本次习作的质量,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说。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让学生在“问”与“答”中将事情的过程说清楚,将人物的表现说具体。

小结:

看来老师不在教室时发生的事还真不少。

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二、借助插图,研读例文,探究写法

1整体观察插图,感知”面”的描述。

讨论:

画面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当时的情形怎么样?

(引导学生把握极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抓住局部观察插图,感知“点”的描写

从插图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

他们在做什么?

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言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明确写事总离不开写人。

3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有这么多秘密的事情。

怎样才能把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表现写好呢?

请大家来看一篇例文。

 

(1)阅读例文(例文一),感悟写法。

思考:

1、这篇文章是怎样写好同学们的表现的?

2、除了吵闹的情形,还会有哪些情形发生?

(2)展开想象;如果教室门猛然被推开,情况会怎样?

或者突然有人说:

“老师来了”,情况又会怎样?

三、自由习作

1、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忆刚才老师不在时,教室里发生的事,想想老师不在场时你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

引导学生不仅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2、各自梳理,确定本次习作材料。

3、现在就请同学们动起笔来,真实地记录感受最深的事,可以先构思再创作,最好一气呵成。

写的时候注意有详有略、点面结合写完别忘了给写的内容加个题目。

4、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教学策略:

适当地用好例文,对于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切实提高此次习作的质量,选择了例文一做为引路文。

这篇例文从选材立意、写作技巧上都有明显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一下子找出写好作文的窍门:

一是点面结合;二是细节描写;三是有详有略。

同时,例文中安排了一个小插曲,使文章变得一波三折,更具可读性。

由于学生的经历可能会和例文一样会锁定在“吵闹”这一个场景上,学生的习作很可能会千篇一律,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指导中一定要让学生从选材立意上有所突破,尽量不要掉入只写“不自觉”情形的怪圈。

四.改评,交流

1、自改习作

引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写的作文多读几遍,先从字词句入手,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修改;然后再围绕“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写出真情实感”这一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2、合作互改

由学生根据意愿自由组合或分小组进行互评互改,既要发现别人习作的闪光点,又要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自己也能够取长补短。

3、集体点评

老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集体点评修改。

4、再次自我修改

通过赏评习作,你一定发现许多同学写得好的地方。

能否把同学写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过来,使你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打开自己的习作,把重点段落再进行修改。

3、誊写习作

[教学策略:

文章不厌百回改。

如果仅仅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是改不出好文章的。

在这个环节中,先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修改,再邀请比自己写得好的同伴一起进行修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真正达到修改的目的。

板书设计:

习作2

“面”——把握记叙文六要素

“点”——抓住人物活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细节”——插入突发事件

课后反思:

 

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开始抓耳挠腮起来,总觉得作文无事可写。

特别是一到叙事的作文,学生总爱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的记“流水账”。

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只有他们有了强烈的情感,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而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写出真情实感。

成功之处:

 1. 恰当的用好例文,对于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例文从选材立意、写作技巧上都有明显的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能一下子找到写作成功的窍门:

一是点面结合;二是细节描写;三是详略得当。

 

2.先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修改,再邀请比自己写的好的同伴一起进行修改。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才会真正达到修改的目的。

 

不足之处:

 少数学生虽然能做到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写,但内容还不够很具体,语言不够生动,故事情节不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顺序还比较随意。

教学建议:

大量的素材积累是学生有话可写的源头活水,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观察习惯,在作文指导中,应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写作技巧的指导与写作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