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21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阅读理解四篇.doc

(一)14分

①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

“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先用的,英文海啸“Tsunami”一词是由日文音译而来。

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日本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海啸。

②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

据统计,每15000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100次会酿成海啸。

通常海啸的产生受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

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震级在里氏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会形成灾难性海啸。

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地震海啸。

1.给文中第①节划线句子加标点。

(4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海洋地质的突变就会导致海啸产生。

C海啸的产生往往受震源的条件、水深、深度和震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3.简要概括①②自然段意:

(6分)

4.文中第②节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二)16分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伤神,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

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

“你笑什么?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

”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道:

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

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

“你看那里,那里很多人在放风筝呢。

”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掉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且漂亮。

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

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最合适的题目:

(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4分)

“被老板炒了鱿鱼”

“失意”

3.写出近义词:

昔日()写出反义词:

沮丧()(2分)

4.小男孩想看到女孩,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的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她

(4分)

5.你是怎样理解“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的?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三)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8分)

①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②科学家说,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球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而台风这一热带海洋风暴的出现,却能及时地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以中国临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次台风,它们在向西部靠岸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当年该国总降水量的25%以上。

③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

雷电交作时,闪电产生的高温可达3万摄氏度,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从而使原先浑浊的空气在一场大雨之后变得纯净清新。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还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

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电“合成”的氮肥就有20亿吨以上。

这就是说全球每年单是由雷电“制造”的天然氮肥就相当于20万座年产1万吨的小氮肥厂的全年产量的总和。

1.填空:

⑴台风能够带来,闪电不仅能够,而且能够。

(3分)

⑵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和。

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3分)

2.第③自然段中的“以上”能否去掉,为什么?

(2分)

(四)画画也得实事求是(15分)

①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②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

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

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

“大千此画谬矣!

蝉趴在柳枝上,想要飞时,它的头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

”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③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

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

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

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它们要飞时,都是头朝上。

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

④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

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

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

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悄悄说道:

“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但还是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⑤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舍,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

此后,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的绘画功力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6分)

⑴齐白石说“此画谬矣”的原因是:

⑵“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他感佩的是:

⑶“反串”在文中指的是:

2.围绕题目,短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4分)

3.“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红着脸悄悄说道:

“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从齐白石的话语及当时的动作、神态,你体会到了:

⑵(2分)

4.联系文章内容,请写一写你对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看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