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21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写导游词

  一,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写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点向大家介绍。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旅游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摘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7页)

  二,写什么

导游词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

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总述:

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分述:

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结尾:

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本次写作的关键是同学们要有去参观“世界遗产”的经历。

所以收集素材的过程很重要。

这要求:

  1、多收集关于这个旅游景点的资料。

了解关于这个景点的故事、传说、人物。

  2、在旅游的时候要运用好自己的“眼、耳、鼻、舌、手”这五员大将,观察并记住这个景点最有特色的内容,做比较详细的记录。

  有了素材的积累,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导游词的组成部分:

  1、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词、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

  2、概括介绍

  大概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

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客的游览兴趣

  3、重点介绍

  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这让游客对旅游景点有一个深刻、重点的认识。

  4、告别语

  告别语包括感谢语、惜别语、征求意见语、致歉语、祝愿语,放在导游词的最后面。

  三,举例

  世界遗产也许离我们距离有点远,印象不太深刻了,我们不妨先试试做一次小导游,带领大家来游览一下你熟悉的地方,学习一下导游词应该怎么写:

  1、有一个旅游团来你们学校参观游览,你是接待的导游,可以先写一写开头语。

想想游客可能是哪里来的?

是你们同龄的小朋友,还是其他学校的校长或者老师呢?

注意要根据游客的身份适当的称呼游客们,然后做做自我介绍。

  2、开头语写好了,你要让游客们知道你们学校的大致情况,比如具体的地址、什么时候修建的、有多久历史、多大面积、有多少学生就读、绿化面积是多少?

学校获得过哪些荣誉……再想想还有哪些是可以介绍的。

 

 3、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了,重点讲解学校中最有特色的地方。

这需要你自己先仔仔细细游览一下学校,做好记录,设计一下线路。

  你最想给游客介绍哪几个景点?

每个景点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如果你介绍的是学校的实验室,那么你要到实验室里面看一看,实验室大概有多大的?

里面有些什么实验器材?

这些实验器材都可以做些什么实验?

一般是几年级的学生来这里做实验?

  如果你要重点介绍学校的操场,那么你要去量一量学校的操场有多大?

能容纳多少学生?

操场上的哪些设施是学生最喜欢的?

周围的绿化又是怎样的呢?

  4、参观结束了,导游要跟游客告别了。

作为导游,你喜

  欢用什么样的告别语呢?

如果游客们一路很配合你,可以

  说一些感谢或者祝福的话。

如果在参观的过程中你的工作有些疏忽,那么征求一下游客的意见或者跟游客道歉哟!

  2)主题:

介绍一处“世界遗产”

  要求:

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提示:

1、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3、把想好的内容写下来,写好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4、大家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范文]

  [校园导游词][省略号部分请自己结合观察区补充]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杭州市青蓝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我是今天的小导游,叫胡佳,今天就是我来为大家讲解,如果大家在参观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解决,希望今天的参观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学校位于东清巷66号。

学校始于1903年,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在2003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为她举办了百年华诞。

现在,她是由三国学校合并而成的较大型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950多名师生。

校园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有一个花园式大操场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属区政府实施规划的新型现代教学楼。

  学校地处繁华地段,位于高楼林立的酒店围抱之中,北面是假日公寓群,西面是繁华的新华路,与闻名全国的王马社区毗邻。

南面是高档公寓区。

走进学门没酒来到从小爱哦操场,就可以看见镶嵌在南北两幢楼栏杆上的“养习、明志、炼能、厚基”八个大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它时刻激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东面五层的综合楼。

大厅两侧的花坛里摆满了各种鲜花,每天清晨它们迎着初升的太阳绽放。

  现在请大家跟我能往左走。

这里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大楼。

通过教学大楼底层的走道,你会眼前豁然开朗,来到我们的操场。

  操场的正前方是升旗台,旗杆的顶端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旗台的后面挺立着以怕苍翠欲滴的大树,他们奋力向上攀爬,鼓舞着我们不断进取。

整个操场铺设了绿色的塑胶跑道,操场的东面有单杠、滑梯,是同学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西面的花坛里,中间种了两棵白玉兰,每当春天,操场总能问道白玉兰淡淡的清香。

花坛的西周种满了各色的小花,相互辉映。

我们在这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活动心情总感到无比愉悦。

  接着,大家请跟我一起来参观我们的综合大楼吧。

这栋楼共有五层。

一楼的大厅……

二楼的东面是教师办公室,西面中间有一个开放式的消失陈列室……

三楼是东面是美术专用教师,里面布置着……。

西面是教师办公室那……

四楼东面是电脑教室,电脑信息课教会我们运用电脑掌握大量的知识,是我们最喜爱上的课。

…………,西面是开放式科学技术室……

五楼是充满书香的图书室……里面有一万多册的藏书,都是由老师精心挑选的,有世界名著、有儿童文学、有自然科学……它默默无闻地输送着知识的粮食。

每层的走道上,都有年级组文化长廊……

……

沿着中间的楼梯往上走,二、三楼是教室和办公室,五楼的左边是一个电化教室,我们学校对内外的公开课都是在这里展示。

自然室里面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大自然。

 

参观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校园是否给你留下了环境整洁、舒适、而又清静的感觉?

在这里,辛勤的园丁默默无闻地播种耕耘;在这里,学校有着收获的喜悦。

我们的校园是学习的摇篮,我们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谢谢大家的光临,更欢迎大家常来我校做客

[八达岒长城导游词]

  朋友们,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

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

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

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

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

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

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

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

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

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

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

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

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

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

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

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

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

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下面游客们可以自由参观,希望你们可以结伴同行,参观的过程中请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并且注意安全!

  

  

  [沈阳故宫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浏览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的规模比占地72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

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

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

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政殿,这里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

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

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

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制。

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

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

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

  希望朋友们能在这里拥有一次愉快之旅!

  

  

  [游记]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的导游,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去参观北京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它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清两朝皇帝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处理朝政,故宫的建筑大部分是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极为壮观。

故宫是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严谨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游客朋友们,这就是金碧辉煌的北京故宫,等一下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参观,参观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在墙壁、栏杆等建筑上乱写乱刻。

  2、不允许拍照的地方请自觉收好照相机(录音机)。

  3、把随手垃圾扔在指定地点。

  保护世界遗产人人有责,谢谢大家。

  故宫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它们统称为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及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

  各位游客,今天的参观虽然劳累,但是收获很大,我们饱览故宫,领略了它的辉煌,游览过程中各位都能遵守规定,现在我给每个人颁发一枚“文明游客”纪念章,谢谢各位,再见。

[桂林山水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叫张丽,是桂林旅行社的导游,我将和大家共同度过这段旅程,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在桂林玩得高兴愉快,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多关照。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桂林的概况:

  桂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俗话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丽风光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上千万的海内外的游客到桂林来观光旅游。

  桂林这一带的山,一座座高峭耸立、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各不相连。

桂林的水蜿蜒弯曲,清澈见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乘着小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

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漓江的水还非常的绿,绿得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

 

 桂林的名称由来是取桂花成林的意思,金秋十月正是满城桂花飘香的季节,在游览期间我们还可以品尝到香气怡人的桂花茶和甜美无比的桂花酒。

  游客朋友们,我们的客车即将驶入桂林,热情的桂林人正欢迎我们的到来,秀美的桂林山水正等待我们去欣赏,请大家爱护这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不要到处乱丢垃圾。

希望我们在这里能快乐平安地度过每一天!

  

  

  《颐和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黄山导游词》

  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

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

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

黑虎松、龙爪

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

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

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

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长城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

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

“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

……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一段长城。

这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也就是方形的城台。

在这“烽火台”上,周幽王还曾经导演过一起“峰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动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1/20!

想当初,古代人民艰苦劳动,才把那一块块重达千斤的条石、城砖抬上这峭壁深壑。

因此,为了尊重古代的劳动人民,我在此提几点要求:

1.不要乱涂乱画。

  2.不要把塑料袋、废纸等垃圾随手丢弃。

  3.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

自己动手写一写

(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