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43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docx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目标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

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

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

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隋的统一   

结合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西汉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进而知道隋朝建立、统一的时间。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

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探究:

通过材料分析: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学习与探究 

结合课件学习隋灭陈流线图,探究隋朝统一的意义是什么?

 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隋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1.三省六部制,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2.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通大运河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2、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3、知道唐朝的社会风气。

 

4、了解唐朝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等艺术。

 

5.了解盛唐气象,归纳唐朝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就取得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掌握唐朝的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教学难点:

根据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引导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二)合作探究 

经济的繁荣 

学习与探究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1.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2.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经济的繁荣——农 

学习与探究 

1.思考:

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

 

2.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经济的繁荣——工 

1.纺织业 2.制瓷业

经济的繁荣——商 

学习与探究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3.商业 

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从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民族交往与交融 

学习与探究 

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结合下面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

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唐朝的建立 

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传位李世民(唐太宗,号贞观) 

都城:

长安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

“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材料三:

太宗尝谓公卿曰: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 --《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料四:

太宗谓公卿曰:

“„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卿等宜深思此言。

” 

1.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2.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三)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3.材料: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资治通鉴·唐纪》 

4.结合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

 

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郭沫若为什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呢?

 

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

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教学难点:

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❷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北宋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宋太祖的画像)教师讲述:

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  

目标导学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2.教师需要讲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示:

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军权的集中。

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

行政权的集中。

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

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

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多媒体出示问题: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3)财政、司法方面:

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2.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可以做一个对比的表格)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目标导学三 重文轻武的时代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

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

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

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多媒体出示问题:

重文轻武的表现)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答案提示:

(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

(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

(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多媒体出示问题:

重文轻武的目的)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3.(多媒体出示材料:

宋朝发达的经济)重文轻武的后果,读材料:

     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

“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

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

”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多媒体出示问题:

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启发:

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提示:

(1)状况:

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原因: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3)教师讲述原则:

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

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

①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

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

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❷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契丹族与党项族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北宋时期形势图) 

2.提出问题:

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

 教师最后出示下表: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羌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时间  916年 960年 1038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 

重大 事件 

澶渊之盟 

陈桥兵变

重文轻武 

宋夏议和 

3.(多媒体出示问题:

辽和西夏巩固政权的措施)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

固政权?

 

答案提示:

(1)辽: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

元昊仿效唐 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 制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 辽与北宋的和战 

1.史料解读(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2.提出问题:

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

 

教师指出:

背景:

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影响: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 持着和平局面。

 

3.(多媒体展示问题:

如何正确的评价澶渊之盟)学生分组讨论: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1教育网 

老师归纳:

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目标导学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

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和平。

  

1.(多媒体出示问题:

宋夏和议的影响)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答案提示: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和思考问题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所作所为得出正确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岳飞?

 

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女真族的崛起 

1.(多媒体出示问题:

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

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 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  

2.(多媒体出示问题:

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 金灭辽及北宋 

(一)灭辽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 

2.提出问题:

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

 

教师指出:

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

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 提示:

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多媒出示问题:

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目标导学三 南宋的偏安 

 1.(多媒体出示问题:

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

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 

答案提示:

①收复失地:

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郾城大捷:

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

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纱工业衰败。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多媒体出示宋金对峙图和问题:

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

背景:

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多媒体出示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

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❶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

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❷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农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

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

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说明经济重心南移。

 

2.(多媒体展示问题: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

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答案提示:

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题: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

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

(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目标导学三 商业贸易的繁荣 

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2.(多媒体出示图片《货郎图》)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

第一组:

市镇发展:

(1)地位: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

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

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第二组:

海外贸易:

(1)地位:

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作用: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组:

纸币出现: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时期、地点: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3)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

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

„„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4.(多媒体出示问题:

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案提示:

(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重视、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5.(多媒体出示问题:

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

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鉴真东渡 

教学难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二)合作探究 

遣唐使 

学习与探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讨论以下问题,老师给出总结。

 

1.什么是遣唐使?

 

2.遣唐使团的地位和成员构成有什么特点?

材料:

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

“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     —— 《日本书纪》  

结合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派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