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24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专题七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2Word文件下载.docx

【点拨】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都改变了农产品征收方式,都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选C;

B项不属于两项政策的内容,排除;

新经济政策1921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是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故排除D项。

答案选C。

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而斯大林给农民规定的“贡税”由赫鲁晓夫予以废止,也就是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所以正确答案为C。

5.(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3题)“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

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反复折腾,故选B。

6.(2011年4月合肥质检18题)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点拨】回答本题可对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执政时间作一了解。

赫鲁晓夫在1956年------1964年间执政;

勃列日涅夫于1964年------1982年间执政;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1985年------1991年。

分析简表结合所学,本题BCD三项说法正确,而A项错误,赫鲁晓夫1956年------1964年间执政,与本题简表时间段无关。

7.(2011年4月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33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点拨】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可首先排除AB两项;

CD项中的两个人物都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而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触动了斯大林模式,而赫鲁晓夫则没有,所以C项正确。

8.(2011年江苏高考17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点拨】本题利用“阳台对话”这一历史事件,考查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演变。

根据相关所学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苏联,作为回访,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1973年访问了美国。

从1972年开始,苏美两国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苏美关系缓和。

本题A项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时间上与材料不吻合。

C项冷战格局的终结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为标志。

D项说法错误,当前多极化格局并未建立起来,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据此本题应选B项。

“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

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

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说明A、C、D表述错误。

9.(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35题)下表为1960—1985年苏联经济增长率变化情况(据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1961—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6.3%

7.8%

b.7%

4.3%

3.5%

造成如表所示苏联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赫鲁晓夫改革未取得成效

B.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勃列日涅夫片面发展重工业及与美国军备竞赛

D.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影响了经济发展

【点拨】从表中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是在1970年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早在1964年就已下台,另外赫鲁晓夫改革也并不是未取得成效。

故选A项。

10.(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9题)“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

……”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点拨】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被宣传的无比优越,但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生活困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

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尽管①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符合,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因此选B。

11.(2011年5月咸阳市三模33题)一些历史学家认为:

“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D.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点拨】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

从材料上看,强调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功的,得到了理解与尊敬,结合所学知识,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ACD说法错误,答案为B。

12.(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5题)1972年5月,美苏签署的条约规定:

双方的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实有和正在建设的水平上,苏联为1618枚,美国1054枚。

苏联陆基洲际导弹占据数量优势主要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新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13.(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24题)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

“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

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

”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③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④推行“加速发展战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3题)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本题选自2010年高考北京卷。

考查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有关知识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此题选D项。

ABC三项与改革内容不符。

15.(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17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

”材料中的“他”,应是()

A.罗斯福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点拨】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

16.(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22题)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点拨】本题要抓住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即斯大林模式的体制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他的改革仅是局部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因此,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BC说法错误。

17.(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21题)“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

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

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材料说明()

A.赫鲁晓夫进行个人崇拜B.赫鲁晓夫实行集权政治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成效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地赞美

【点拨】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可以判断选择A项。

18.(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3题)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点拨】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指戈尔巴乔夫政治上的改革使苏联陷入混乱。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政治领域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他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

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苏联这艘改革中的航船已经驶入了危机四伏的危险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

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本题选A项,其他几项与材料无直接关联。

19.(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22题)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

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

老师还说:

“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点拨】判断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A项说法与事实不符;

B项说法较片面不够准确;

D项与本题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

20.(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39题)(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8年6月—7月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89年-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8分)(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

的。

(8分)

【考查点】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的解体

【答案】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

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

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

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

(10分)

(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

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

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点拨】本题以苏联为中心线索,着重考查了苏联对二战的影响、美苏冷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通过对苏联从强盛到解体这段史实的解读,思考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给当下的中国改革以借鉴。

第⑴题主要考查了从大事年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回答时注意将大事年表中涉及的主要事件按二战的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可从二战的开始、扩大、转折、反攻到胜利这几个阶段对苏联的作用进行全面解读。

第⑵题要求将材料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教材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第⑶题要求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理论问题的分析能力。

21.(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40题)(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

──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注]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二:

大家知道,两年前,根据所谓生产原则,对党组织进行了改组,……生活并没有证实这种改组是适时的和适宜的,这种改组是在缺乏应有的准备、不考虑它的全部后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地进行的。

用所谓生产原则代替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的原则,客观上使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力和义务相互混乱,使党委会代替经济机关。

改组的结果,作为行政经济单位的区,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应付不过来。

最近两年来,管理机构没有精简,州和边疆区的机构却大大的膨胀起来,而区一级环节则严重削弱。

干部工作条件更加复杂了,工业中心支援农业的可能性减少了。

此外,由于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机关都划分为工业的和农业的机关,这样引起的困难和缺点,大大影响了对居民的服务,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便。

[注]这是1964年11月18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后,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发表题目为“忠于列宁的组织原则”的社论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一为了加强党及地方机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更加顺利地解决每个州、边疆区及共和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任务,认为必须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党组织及其领导机关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共党章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原被分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州和边疆区,恢复统一的州、边疆区的党组织,把州和边疆区的所有共产党员,不论他们从事工业工作,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都联合在一起。

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建立统一的边疆区、州的党委会。

三认为必须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会改组为区党委会,集中对各级党组织,包括该区的工业企业和建设单位党组织的领导。

撤消以前在农业地区、州中心和共和国中心建立的工业生产(地区)党委会。

[注]这是1964年11月1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把州、边疆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的决议中的主要内容。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时期加强经济中党的领导的措施。

(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结构特征的社会条件。

(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赫鲁晓夫党组织改革的不足。

(9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对党组织改革的不同点。

(7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的改革作出简要评价。

(1)构成:

全国按行业成立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3分)国家成立工业生产领导局和农业生产领导局。

(3分)社会条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分),国家完成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分)。

(2)不足:

事实证明这一改革是错误的(3分);

混淆了党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职能(3分);

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管理(3分)。

(3)依据不同:

行业生产原则和地域生产原则(4分)思路不同:

后者否定前者(3分)。

(4)依据材料:

两次改革最终回到原点,没有意义。

(3分)结合所学知识:

两次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3分),苏联最终的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本质,导致苏联改革完全失败(3分)。

【点拨】本题以“改革”为切入,呼应时事热点。

改革是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苏联的改革是最好的研究素材。

本题材料阅读量大,但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第一、二问是依据材料归纳,第三问是材料比较,第四问是历史分析,解题思路仍然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22.(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14题)(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魏国改革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

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

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

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三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1956

2.95

24.5%

0.53

24.8%

1.85

10.3%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