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32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5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 STSE与化学用语.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7STSE与化学用语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专题17STSE与化学用语

(2011·江苏卷)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解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只会加剧了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将会有助于改善大气的状况。

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食品不安全状况,有利于保护环境;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的理念就是要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食品。

田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害。

【答案】B

(2011·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A.正确,化学反应遵守三大守恒规律;B.正确,原子吸收光谱仪也叫元素分析仪,能测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基团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光谱;C.错误,分子间作用力(特别是氢键),也能影响物质溶解度;D.正确,如模拟生物固氮,细菌法炼铜。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STS联系。

目的是引导学生要重视课本知识,学好课本知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也考察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面的宽广度和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

应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平时就要培养养成勤于观察、注意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的好习惯,要善于联系、学以致用,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热点问题。

【答案】C

(2011·福建卷)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解析】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

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关,属于常识题。

【答案】A

(2011·山东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

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解析】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利用原油中格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分馏,显然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正确;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但钡属于重金属,Ba2+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Ba2+对人体有毒,选项B不正确;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选项C也不正确;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于不是胶体,因此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2011·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到达水果保鲜的目的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解析】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要想使水果到达保鲜的目的,需要及时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由于乙烯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吸收,A正确;食品添加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允许使用,所以其用量要严格控制,B不正确;水中氮、磷过的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C不正确;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不难长期服用,D也不正确。

【答案】A

(2011·重庆卷)“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解析】考查材料、环保、人体健康等有STS价值取向的有关内容。

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但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因此是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选项B、C、D均与化学有关,所以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011·四川卷)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解析】明矾溶于水可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能净化水,但不能消毒和杀菌。

【答案】C

(2011·上海卷)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是

A.Na+B.HCO3-C.Fe2+D.Cl-

【解析】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符合题意。

【答案】B

(2011·上海卷)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6CO2+6H2O

C6H12O6+6O2可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

关于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的评价正确的是

A.缓解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

B.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

C.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

D.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

【解析】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C

(2011·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13153I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N2的电子式应该是:

;S2-的结构示意图应该为: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应该是:

【答案】C

(2011·上海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解析】A属于球棍模型,但不一定是含有H的化合物;B可能是环丙烷;C中电子式少一个氢原子。

【答案】D

(2010·山东卷)9.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0.1

个氧原子

【解析】A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B中的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B错;之间的转化,

是原子核的变化,不化学变化,故C错;1.12L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

,故D正确。

【答案】D

(2010·全国卷)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

B.熔点:

C.酸性:

C.碱性:

【解析】B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正确;C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第29题已经考过,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3、PH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

NH3>AsH3>PH3;

【答案】A

(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A正确,因为

反应生成

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故B错;

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

,故C错;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

【答案】A

(2010·上海卷)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1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错。

技巧点拨:

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2010·上海卷)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o28′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晶体的构造和分子的构型等知识点。

酸酐中大多数是氧化物,但是醋酸酐(C4H6O3)就不是氧化物,A错;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B错;正四面体分子中,白磷分子的键角是60o,D错。

易混辨析:

在化学学习中,有些化学概念极易混淆,比如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就不完全相同: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含氧化合物只要组成中有氧元素即可,像醋酸酐是含氧化合物就不是氧化物。

(2010·江苏卷)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为

B.4℃时,纯水的pH=7

C.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气态)>

(液态)>

(固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水的化学基本用语。

A项,水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的电子式为

;B项,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项,一个

分子中,其质量数为20,质子数为10,D项,在温度压强一定时,它只能呈一种状态。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2010天津卷)7.(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mol·L-1b.+29.7mol·L-1c.-20.6mol·L-1d.-241.8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四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分别为:

H、C、N、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Al,其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3周第ⅢA族;再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l>C>N>O>H。

(2)N和H1:

3构成的分子为NH3,电子式为

;2:

4构成的分子为N2H4,其结构式为

(3)Se比O多两个电子层,共4个电子层,1→4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

2、8、18、6,故其原子序数为3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类似H2SO4,为H2SeO4。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2→5周期放出的热量依次是:

d、c、b、a,则第四周期的Se对应的是b。

(4)Al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Al3+,Al3++3HCO3-==Al(OH)3+3CO2,2Al(OH)3

Al2O3+3H2O。

【答案】

(1)O第三周第ⅢA族Al>C>N>O>H

(2)

(3)34H2SeO4b

(4)Al-3e-

Al3+Al3++3HCO3-==Al(OH)3+3CO22Al(OH)3

Al2O3+3H2O。

命题立意:

本题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位置的判断和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和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2009·广东卷)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化学知识处理污染物的常用方法。

用生石灰中和废酸,是化学方法,A错。

CuSO4不是沉淀,故处理措施错误,B错。

活性炭能吸附某些有气味的气体和有色、有毒物质,C项正确。

Na2CO3+Ca(OH)2====CaCO3↓+2NaOH,溶液碱性更强,污染更严重,D项错。

(2009·上海卷)下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

a、b、c三种馏分中(   )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分子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从分馏塔各个出口出来的馏分都为混合物。

易挥发的沸点较低,较轻的馏分先出来,在最高处,其分子量较低。

分馏塔中出口越低,分馏出的馏分的沸点越高、分子量越大。

故A、B、D错误。

(2009·上海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答案】D

【解析】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疏散时应逆风、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B、C错误。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与水反应程度较小,室内放水效果不好,A错误。

氯气可和碱反应生成盐,从而消除氯气对人体的危害,D正确。

(2009·广东卷)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届亚运会。

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填埋法不能达到改善环境的最终目的,⑤不合理,所以本题选A。

(2009·江苏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B、C、D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而聚氯乙烯在温度较高时会释放出HCl等有毒气体,A项错误。

(2009·广东卷)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环保等热门话题。

火力发电,成本高也不环保,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A错。

利用太阳能可减少SO2、CO2排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B正确。

将煤脱硫,可防止SO2产生,石膏可回收,环保经济,C正确。

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变废为宝,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D正确。

(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含Ca2+、Mg2+的水都是硬水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MgSO4中SO42-中的硫原子与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A错。

只有水中Ca2+、Mg2+浓度超过一定标准的水才是硬水,B错。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具有的性质,C对。

玻璃是混合物,D错。

(2009·上海卷)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答案】B

【解析】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只能降低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增大化石燃料的用量,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B项错。

(2009·江苏卷)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答案】D

【解析】电解MgCl2溶液,在阴极生成H2,若要得到金属镁,要电解熔融的MgCl2。

(2009·广东卷)三聚氰胺(结构式如图9所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

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                          

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

【答案】D

【解析】借助生活热点“三聚氰胺”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就三聚氰胺结构式来看,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因此A、B都错。

分子中有

而不是“

”,C错。

观察可知其分子式为C3H6N6,D对。

(2009·广东卷)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

【答案】D

【解析】B为非金属元素,故D项错误。

(2009·上海卷)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中不含(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O3

CaO+CO2↑(分解反应)、CaO+SO2

CaSO3(化合反应)、2CaSO3+O2=2CaSO4(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2009·全国Ⅱ卷)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D

【解析】胶体微粒是带电的,胶体是电中性的,A错;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为电中性的,通电时不移动,B错;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C错。

(2009·重庆卷)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材料

主要化学成分

A.

刚玉、金刚石

三氧化二铝

B.

大理石、石灰石

碳酸钙

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硅酸盐

D.

沙子、石英

二氧化硅

【答案】A

【解析】考查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A项中的金刚石的成分为碳,而不是三氧化二铝。

(2009·四川卷)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材料。

C60是分子晶体,俗称“足球烯”,B错。

纤维素乙酸酯是人工制备的,又称“人造纤维”,C错。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是SiO2,D错。

(2009·广东卷)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Na+的结构示意图

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化学用语。

A项Na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Na+,正确。

CH2==CH2为聚乙烯

的单体,C项错误。

(2009·上海卷)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207。

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

制造颜料、蓄电池等。

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是主要的铅污染源。

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都有损害。

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红同学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小红查阅到下图资料,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

由该图推测:

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自于__________,造成卷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