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370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红楼梦Word下载.docx

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

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艺术成就】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

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着强烈的诗和理想的光辉”。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

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

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绘色绘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不逊色。

【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

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

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

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

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贾宝玉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

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

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

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

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

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

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

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

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

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二、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

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

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

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

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

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

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

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美的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

她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

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

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

三、王熙凤

来自四大家族之王家,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之妻,即宝玉表姐及堂嫂。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

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

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

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

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

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五、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冠(与黛玉并列),来自四大家族之薛家,薛姨妈之女,宝玉的姨表姐。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象的创新性。

有人认为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

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

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

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六、迎春

贾迎春是贾赦与前妻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七、史湘云

天真灿漫,胸无宿物,乐观旷达,豪迈洒脱,诚挚活泼,开朗大方,乐以忘忧,豪爽不羁,心直口快,待人接物处以真心,行为处事常凭兴致。

爱说爱笑,敢作敢为,率真豪爽,有一种“也宜墙角也宜盆”的随遇而安,才华横溢,任性任情,大胆爽利。

八、晴雯

荣国府的丫鬟。

她长得风流灵巧,口齿伶俐,针线活犹好。

她的反抗性最强,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抄检大观园时当众把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

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病重时被撵出贾府。

宝玉偷偷地去探望,她深为感动,当夜悲惨地死去。

性格刚烈,疾恶如仇。

她向往平等、公正,美丽能干,反抗婚姻,永远反抗她低人一等的命运。

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

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

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实战演练

1.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红楼梦》中屡次提到的一块重要的玉石名称,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

”(见《红楼梦》第一回)也称“通灵玉”。

2.说说《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要情节

《红楼梦》第四回中“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刚到应天府走马就职,有金陵一霸薛蟠因争夺一婢殴伤人命而逍遥法外的官司,本当依法断案的贾公因为听了一位门子有关“护官符”的点拨,只得按照“官场潜规则”搪塞了事。

3.《红楼梦》中写道: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金玉良缘”中“金”指薛宝钗的金锁,“玉”指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贾府上下都希望贾王两大家族再次联姻,直称薛宝钗与贾宝玉是“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是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前世。

木指“林”,石指“宝玉”,《红楼梦》第一回讲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日日浇灌绛珠仙草,绛珠仙草发誓来世要用一世的眼泪来偿还他的恩情,此为“前盟”。

4.《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简述这两件事。

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一块玉,所以取名宝玉

贾宝玉满月时贾政(贾宝玉的父亲)让他抓周,来看他以后的发展。

结果贾宝玉什么都没有抓,只是手里拿着胭脂水粉不放,所以贾政认为贾宝玉以后一定是个浪荡子,不思进取。

就不再喜欢他了。

5.简述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由于宝玉调戏丫鬟金钏,金钏被王夫人怒斥后,不堪受辱而投井自尽,事后贾环告发宝玉,贾政听后勃然大怒而暴打宝玉。

6.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是么会这样?

前世一个是石头,一个是仙草。

今世有因缘

7.《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外,还有哪十位?

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8.简述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的行为。

首先暗笑,说她那里既然窝藏了东西,那她就是第一个贼(这是警告王熙凤等人,我不像其他姑娘那么软弱可欺)。

喝令所有伺候她的丫鬟把东西全翻出来(包括探春本人的物品)(这样做使抄检的人自讨没趣,不好找茬)。

当王善保家的存心不良想翻她贴身的裙子时,她当即扇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然后声泪俱下地控诉抄检的罪恶,声称抄检无异于自取灭亡(这使得王熙凤一行相当尴尬,只得想着法儿安慰她)。

9.简述凤姐的如何计害尤二姐的

凤姐先劝说尤二姐进入贾府,尤二姐进贾府后又冷言冷语的讽刺她,然后让贾琏的小妾秋桐侮辱,欺凌尤二姐,给她吃剩饭,折磨使其生病,又让庸医把尤二姐的孩子打掉,尤二姐不堪凌辱,吞金自杀。

10.说说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子、衣服之类;

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11.请简要说说《红楼梦》中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一是“节流”,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

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12.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薛宝钗和贾宝玉得知黛玉死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黛玉机缘巧合忽听得“傻大姐儿”泄露出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怨急攻心,立时觉得“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让读者想哭的一段事故。

待后回到潇湘馆门口,她那本来怯弱的身子再也无法承受:

“只见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

”其“命”与“病”,至此际已入“危境”了。

13.“泣残红黛玉葬花”、“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共读西厢花纷纷”都是有关宝玉、黛玉的精彩片段,请分别简述之

14.简述黛玉之死

因宝钗与宝玉的结合而忧愤焚稿后泪尽而亡。

15.简述王熙凤弄权铁榄寺的情节

秦可卿死后的事,铁槛寺是贾府的家庙,送葬到铁槛寺停放秦可卿的灵柩!

水月庵的尼姑来求王熙凤摆平一桩官司,王熙凤收了她三千两银子,就拆散了一对可怜人,结果他们双双殉情,王熙凤为三千两银子害死两个人。

16.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元春入宫当了贵妃,皇帝允许贾家建设供元春回家探亲的省亲别院,元春命名省亲别院为大观园。

17.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闷闷不乐。

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18.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

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

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19.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

秦可卿死,宁国府贾珍的妻子尤氏装病不理事,贾珍只好请王熙凤来主持丧事。

王熙凤为了显示自己才干,定时点卯,分派任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并且出发了故意搞乱给凤姐下马威的一个。

众人听从安排,比较成功的办理了秦可卿的丧事,展示了王熙凤的才干本领。

五七正五日凤姐理事,有一个迎亲送客的没有到。

传他来后,惶恐非常。

凤姐不为所动,处理完了事情,狠狠命人打了二十班子。

并且革了他一月银米。

并且发话在出现此事要加倍处罚,众人战战兢兢不敢违抗。

20.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经历

性格刚烈自恃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

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

柳湘莲欣然允诺。

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知尤三姐是贾珍妻妹,就生出毁约的意思来,尤三姐听说这事,自刎而亡。

柳湘莲追悔莫及,遁人空门

2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

(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2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2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薛宝钗)

2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2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说的是(秦可卿)。

2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2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2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3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3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3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3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3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3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说的是(贾探春)。

3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说的是(史湘云)。

3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3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4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4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4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4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4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4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4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

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4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48.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

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9.贾府的“四春”分别是:

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5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51.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

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52.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

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53.《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

”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54.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

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5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答案二】贾惜春:

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答案三】贾迎春:

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