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46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6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6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6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

2.(xx·海南高考)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3.(xx·全国卷Ⅱ)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4.(xx·山东高考)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5.(xx·东城区期末检测)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能够由细胞凋亡完成

C.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xx·淄博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

B.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C.衰老细胞的形成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7.(xx·江苏四市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B.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

8.(xx·苏锡常镇调研)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的一个基因发生多次突变是诱发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C.神经元保持的细胞形态体现了细胞分化状态的稳定性

D.造血干细胞和成骨细胞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

9.(xx·青岛质检)下图为人体某细胞的生命历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

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

C.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变长

D.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

10.(xx·宝鸡质检)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酶的合成能体现细胞的分化

B.衰老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了DNA的复制和转录

C.细胞免疫中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癌变后游离核糖体增多,细胞周期变短

11.(xx·西城区期末)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

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

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12.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h后,测定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如下:

VK2(μmol·L-1)

0

5

10

20

40

细胞凋亡率(%)

3.15

6.37

14.70

19.31

26.42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μmol·L-1

C.VK2诱导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为小鼠细胞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过程、细胞癌变和细胞衰老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填标号)。

①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②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③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④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2)若题图代表一只出生后即被切除胸腺的小鼠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细胞是________。

(3)研究成果表明,在化疗的同时让实验鼠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扩散。

由此可以判断,二甲双胍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4)下列是同一大熊猫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除哪种细胞外,正常情况下都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

A.肌肉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

C.胰岛细胞D.癌细胞

14.(xx·山东省实验中学检测)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从而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详解答案】

1.D 2.B 3.B 

4.A A项,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与凋亡有关的基因。

B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中正常表达,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项,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如蛙的红细胞为真核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D项,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5.D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6.B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之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A错误;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诱导其正常分化“改邪归正”,可达到治疗的目的,B正确;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畸形分化是癌变细胞的特点,C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分化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细胞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7.B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

8.A 9.D

10.A 人体不同的细胞中都含有呼吸酶,因此,呼吸酶的合成没有体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没有体现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导致DNA难以解旋,进而影响DNA复制和转录;细胞免疫中靶细胞裂解死亡是机体自动结束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在增殖过程中细胞会不断地合成胞内蛋白质,故癌细胞内的游离核糖体增多,同时由于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周期缩短。

11.D 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最低;在人体内,分化一旦形成不可逆转;造血干细胞分裂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子细胞与亲代一样,继续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另一个子细胞开始分化,为不对称分裂;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12.C 依表格信息,在VK2浓度为0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为3.15%,故A项错误。

由于没有VK2浓度大于40μmol·L-1的实验组,无法知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故B项错误。

依坐标曲线图,随着VK2浓度的增大,bcl-2基因所转录出的mRNA含量降低,说明VK2诱导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故C项正确。

随着VK2浓度增大,bax基因转录出的mRNA基本不变,说明VK2诱导细胞凋亡与bax基因的表达无关,故D项错误。

13.解析:

(1)b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过程;

(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3)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会导致癌细胞易扩散;(4)在一个生物体内,正常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各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故A、B、C细胞中的基因组成相同;癌细胞是机体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能够无限增殖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

(1)① 

(2)T细胞 (3)不能 (4)D

14.解析:

(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由此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DNA的合成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2)图示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既可进行④有氧呼吸,也能进行③无氧呼吸;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这样能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控制酶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

抑制机体内的癌细胞代谢,不能对正常细胞的代谢造成大的影响,图中代谢过程①④是所有正常细胞都有可能大量进行的,所以不宜作为作用位点。

答案:

(1)载体蛋白 脱氧核苷酸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①②③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①④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7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选择题

1.(xx·天津和平区期末)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

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2.(xx·天津和平区期末)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X”代表磷酸基,“A”代表腺苷

B.DNA复制时,图中“N”键首先全部断开

C.DNA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催化

D.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M”键的形成

3.(xx·湖南三十校联考)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B.40条

C.20条D.10条

4.(xx·丰台区期末)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有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

B.DNA中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

C.该过程至少需要2.97×105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水解分别得到4种和8种核苷酸

5.(xx·温州二模)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

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

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

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6.(xx·江苏高考)右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

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

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

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7.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

B.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C.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

8.(xx·四川高考)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9.(xx·重庆高考)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10.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停止移动,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否则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质控因子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

B.质控因子的作用是阻止异常多肽链的合成

C.可根据合成蛋白质的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D.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11.下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

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

B.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C.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

)m

D.图甲未体现生物界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

12.(xx·济宁市模拟)下图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

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G-C-A-U-G-C-U-A-U-U-U-G-C-U-U-U

-G-C-U-A-A-U-U-U-G-C-U-A-A---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

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二、非选择题

13.(xx·潍坊期末)以下甲图为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相连,两者皆附着有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会明显________。

当RNA经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时,需要核孔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RNA的运输方式相当于跨膜运输的________。

(3)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________(填“tRNA”或“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

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________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

(4)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________的特点。

14.(xx·湛江模拟)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用________染液进行染色;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期,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________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③的场所是________(细胞器)。

(3)从图中M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关系密切。

(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________(图中编号)过程。

【详解答案】

1.C

2.D 图中的“A”代表腺嘌呤,而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故A错误;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氢键是逐步断开的,故B错误;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故C错误;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故D正确。

3.C DNA有两条链,由于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得的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3H标记,另一条链中不含3H,这样的一条DNA分子在不含有标记的环境中再复制一次,将得到两条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被标记,而另一条DNA分子中有一条链被标记。

由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40条染色体中有20条被标记,另外20条没有被标记。

4.D 噬菌体为病毒,入侵大肠杆菌只注入DNA,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原来的32P标记的DNA单链,所有的噬菌体都含有31P,只含有31P有98个,因此含32P和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是1∶49,该噬菌体的一个DNA中含有胞嘧啶为5000×2×(50%-20%),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需要外界提供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5000×2×(50%-20%)×(100-1)=2.97×105;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水解都得到4种核苷酸。

5.A 该图表示转录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发生转录过程,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中有两处正在进行转录过程,说明该DNA片段中至少含有2个基因,C正确;由图可知,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D正确。

6.A A项,分析题干中关键信息“形成肽键”可知,图中正在进行缩合反应,进而推知这是发生在核糖体中的翻译过程,图中的长链为mRNA,三叶草结构为tRNA,核糖体中含有核糖体RNA(rRNA)。

B项,甲硫氨酸是起始氨基酸,图中ⓐ位置对应的氨基酸明显位于第2位。

C项,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不是tRNA上。

D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上碱基改变时,肽链中的氨基酸不一定发生变化,D项错误。

7.B 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DNA→DNA、DNA→RNA、RNA→蛋白质,DNA、RNA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A正确;HIV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存在逆转录过程,故存在A—T的配对,B错误;核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是大分子,从核孔进入细胞质,D正确。

8.C 9.D 

10.B 切碎mRNA的质控因子是一种酶,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A项正确;质控因子的作用是在被氧化碱基处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翻译过程提前结束,会产生异常的多肽链,B项不正确;如果合成的肽链过短,说明mRNA被氧化,C项正确;控制质控因子的基因突变,会造成受损的mRNA累积,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D项正确。

11.D 图甲表示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原核生物无染色体,A错误;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8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B错误;中心法则还包括DNA、RNA的复制和RNA的逆转录,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看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D正确。

12.C 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分析图中的mRNA上的碱基,找出起始密码子AUG,然后依次找出其它氨基酸的密码子,可知三个亮氨酸,有两个密码子是相同的,表明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有2种,B错误;如果箭头处的碱基缺失,在缺失后翻译时第5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半胱氨酸,C正确;终止密码是位于mRNA上的,mRNA没有碱基T,因而ACT不可能是终止密码,D错误。

13.

(1)[2]内质网 [1]核糖体 

(2)增多 主动运输

(3)mRNA 纺锤体(纺锤丝) (4)相同 选择性表达

14.

(1)磷脂和蛋白质(脂质和蛋白质) 健那绿 差速离心法

(2)(分裂)间(有丝分裂间期) ATP 核糖体

(3)三 (4)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