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60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docx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及评讲

习作一:

我的建议

★一、教材分析:

《习作一》要求学生写建议,春节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

看谁的理由充分。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习作的要求。

2、要有充分的理由。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

1、描绘美丽的春天:

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瞧,路边的柳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公园草地上的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露出了新绿;天上飞来了从南方匆匆赶来的叽叽喳喳的燕子。

这一切都昭示着:

春天到了!

2、讨论:

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

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

(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

(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

1、过渡:

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

大自然真美啊!

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池塘边春游呢,你愿意去吗?

有的同学愿意去,因为他们以前也看到过池塘觉得很美,也有的不知道池塘是什么样的,所以想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到池塘边春游没意思。

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3、交流:

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池塘边游览了吗?

为什么?

(1)池塘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

(2)“卖了个关子”――池塘的特点没有介绍,激起大家去看看的愿望。

(3)文中多处出现了“建议性”语句。

4、小结建议基本写法: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去的地方的景色,要让大家产生想去的念头。

这就是本次习作与一般写景习作的区别所在。

(三)配上插图,动手写作:

1、现在让你介绍自认为值得大家去游览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到那去看看。

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2、要以理服人。

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或画的图画,贴在作文本上,并仔细观察。

思考:

你想介绍这处景点的几个景物?

你觉得最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是哪儿?

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

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3、动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动手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写这一处最美的地方,并加上建议性的语句)

(二)交流评改,完成习作:

1、交流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2、自读作文,修改、完成习作。

(三)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文稿写好后,同桌同学相互读稿,提出修改的地方。

2、选两名学生的习作点评。

3、修改文稿。

(四)指导誊写。

(五)批改记录: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能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而且理由充足

2、取得的成绩。

学生能选择适合的景物进行介绍;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具有说服力。

3、普遍存在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不太准确;语言重复啰嗦不简练。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1、教师巡视指导

2、习作例文:

我的建议

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

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

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

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

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总评:

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

继续加油!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

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

第四课时

(一)下发学生作文本

(二)明确本节课内容

1、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修改

2、读同桌的习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3、共同修改习作

4、学生依照以上要求进行修改

5、读自己的习作,从标点,语句,层次,内容等方面进行修改

6、读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7、谈谈感受

(三)同桌相互交换读习作并谈读后感受

★六、板书设计: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习作二:

推荐他人

★一、教材分析:

《推荐他人》要求学生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人,或推荐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

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二、教学要求: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

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

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

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

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

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习作范文:

         “金嗓子”梅吕婕

——我心目中的“歌唱奖章”获得者

梅吕婕,我们的副班长,一个爱扎两根麻花辫的秀丽女孩儿。

她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快乐的笑容,一双眨呀眨的大眼睛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友善。

然而,这并不是我今天推荐她的理由,只有当她亮出那一副“金嗓子”之后,你才会明白我为什么要申请把“歌唱奖章”颁给她。

梅吕婕是学校合唱队里的“资深队员”。

无论是在学校或街头的露天演出中,还是在剧院绚烂的大舞台上,总能看到她俏丽的身影,总能听到她美妙的歌声。

她像一颗小水滴,融在合唱队的溪流中,与同伴们一起谱写着叮叮咚咚的音符。

我原以为梅吕婕这“金嗓子”是天生的,看她练声才知道不容易啊。

每天一大早,她就和队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眼望远方,两手轻按小腹,一遍又一遍地“咪嘛——咪呀——”地发音,脖子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回家后她还继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多么需要恒心和毅力啊。

逢上演出排练,她就更投入了。

她总是去得最早,学得最认真,常常受老师的表扬。

她还乐意当“小老师”呢。

当其他队友有特殊情况掉队了,或是音调不够准确,她总是一遍遍地示范,那百灵鸟般的歌声回荡在空中,婉转圆润,谁听了都陶醉啊。

正式登台演出啦!

梅吕婕穿着鲜艳的红裙子,和队友们挺直胸脯站在璀璨的大舞台上。

我一眼就找出了她,因为一只落地话筒就放她的面前!

他们动情地唱着《爱心接力》:

“多少心灵呼唤,牵动你我情怀;多少目光渴望,期盼人间厚爱……”我听到了梅吕婕的声音,她的声音与同伴们的融在一起,显得那么和谐,她的声音却又在那和谐中清晰可辨,别有韵味。

我敢保证,要是你听了“金嗓子”梅吕婕的歌,一定也会像我一样,为她申请这枚“歌唱奖章”的!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

(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作文。

2、取得的成绩。

学生能选择典型事例进行介绍;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具有说服力。

3、普遍存在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不太准确;语言重复啰嗦不简练。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第四课时

(一)下发学生作文本

(二)明确本节课内容

1、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修改

2、读同桌的习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3、共同修改习作

4、学生依照以上要求进行修改

5、读自己的习作,从标点,语句,层次,内容等方面进行修改

6、读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7、谈谈感受

(三)同桌相互交换读习作并谈读后感受

★六、板书设计:

       习作二

概括介绍(总)

推荐他人具体的事例(分)

习作三 :

生活中的新发现

★一、教材分析:

《习作三》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举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

第二部分为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

第三部分为习作要点提示及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

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前,老师布置给了同学们两个题目,有收获了吗?

2、板书:

生活中的新发现,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调查所得。

教师巡视指导,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学们的收获很丰富,自读习作的第一部分。

4、讨论:

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亲扫现呢,举例说说。

5、学生自由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刚才说的风霜雨雪雷电等;也有关于新事物的;还有的是关于人的,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6、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现呢?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与同桌交流。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这儿有位同学也有个新发现,他写了下来,我们来读一读。

2、自读例文,读后思考:

a、奶奶要“我”做什么事?

“我”是怎么做的?

b、有什么新发现?

3、指名回答,补充。

4、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5、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

6、引导归纳写法:

a、按事情发顺序写;b、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齐读第三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写什么呢?

2、明确写作注意点:

a、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b、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

c、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3、先想想写什么,指名试说自己想写的事,师生共同评析。

特别提醒学生,找答案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和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

这些方面要详细说出来。

4、分小组交流,互相评析。

5、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习作范文:

         生活中的新发现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好热呀!

连舌头上都仿佛着了火似的。

于是我向妈妈提出想去买根冷饮降降温浇浇“火”。

妈妈点点头说:

“干脆多买几根放在冰箱里备着,顺便再替我买两袋酱油。

  “好嘞,没问题!

”我接过钱直奔超市,不一会儿就购物完毕。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根“随变”雪糕吮着,一边飞一般地跑回家,生怕冷饮会化了。

到了家,我赶忙连袋子放进冰箱冷冻室,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中午,我正看着电视,在厨房里忙着做红烧肉的妈妈高声叫我呢:

“儿子,你把酱油放在哪里呀?

快找找,我等着放酱油上色呢。

”妈妈这么一说,我这才记起昨天太慌忙,把袋装酱油跟冷饮一起放到冰箱冷冻室了!

糟糕,现在一定冻成冰块了!

  我打开冰箱门,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哎,岂止是挨骂,美味的红烧肉怕是也吃不成了!

我拉开了冷冻柜的抽屉,从冷饮旁边取出了酱油。

这时,我惊讶地发现酱油竟然没结成冰!

虽说袋子冰凉冰凉的,可酱油却在里面软绵绵地晃动着,那感觉跟冰块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赶紧将酱油袋子给了妈妈,心里却添了新的疑惑:

酱油和水同样是液体,为什么它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不会冻成冰呢?

我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一定要揭开这个谜!

于是我坐到电脑前,上网查起了资料。

哦,原来酱油中含有相当多的食盐以及氨基酸、糖类,它的凝固点是零下40℃左右。

而冰箱的冷冻柜一般温度在零下5℃左右,离它的凝固点远着呢,所以生活中是不太容易看到酱油结冰的!

  一次失误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现象,让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大千世界真是奥秘无穷啊。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再修改。

三、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习作要求,写出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2、取得的成绩。

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记事有顺序,有重点,写得较具体。

3、普遍存在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不太准确;语言重复啰嗦不简练,内容缺少新意。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第四课时

(一)下发学生作文本

(二)明确本节课内容

1、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修改

2、读同桌的习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3、共同修改习作

4、学生依照以上要求进行修改

5、读自己的习作,从标点,语句,层次,内容等方面进行修改

6、读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7、谈谈感受

(三)同桌相互交换读习作并谈读后感受

★六、板书设计:

习作三

 发现问题

生活中的新发现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习作四记一次班级讨论会

★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

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

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

2.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具准备:

剪贴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

你关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3.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指名读习作例文。

3.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小结:

先用4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习作例文:

一堆文具引发的讨论

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堆文具:

长长短短的钢笔、大大小小的橡皮,还有直尺、胶带、笔袋……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老师清了清嗓子说:

“这些东西都是捡来的,是从抽屉里、地面上甚至垃圾箱里捡来的!

也就是说它们都被自己的小主人丢了。

请大家对此谈谈看法。

  “快嘴”李清第一个举手发言:

“唉,现在的学习用品质量太差了,我刚买的一支水笔,才用了几天就写不出字,所以只好扔了。

  “也不一定全是坏了才丢的,你看那些直尺总还可以画线吧,怎么也无家可归啦?

”林思思站起来,指着讲台说。

  马遥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

“唉,我看不少同学有丢三落四的毛病。

我每周日下午去上剑桥英语班,就经常发现上午班同学落下的东西,只好交给老师。

不好意思,我自己也有几次将橡皮丢了,到家要用时只好重新买。

  “小胖子”杨阳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说:

“没事没事,让家长买就买呗,反正不值几个钱。

  班长张微微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了:

“我可不同意你的说法!

难道不值钱就可以浪费啦?

爸爸妈妈的每一分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他们苦苦劳动挣来的,我们没有资格这样做呀。

  “而且,每一样文具里都包含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应该珍惜。

”齐越顺着张薇薇的话补充道,“我曾经看见一位同学将橡皮切成小块当武器,我也曾经看见一位同学将一支还能用的自动铅笔扔了,因为他又看中了一种新款式,他说只要是文具,他妈准会给他买……”

  “要是爸妈知道他们的孩子这样对待自己的文具一定会很伤心的。

喜欢乱丢乱扔文具的同学呀,你可记得那块橡皮曾经为你消灭了多少错别字?

你可记得那支钢笔为你写下了多少工整的字?

你可记得那根直尺为你画出了多少笔直的线,你怎么就忍心将它们抛弃,让它们成为弃儿呢?

”“小诗人”高娜晃动着脑门,像演讲似的说。

  …………

  老师意味深长地总结道:

“同学们,善待自己的文具,珍惜父母的爱吧。

  【简评】在学校里,不爱惜文具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影响了同学们的价值观,因此值得关注。

小作者由老师展示讲台上的一堆物品切入,引出大家对此发表看法,并通过部分同学有代表性的发言,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以老师之口发出了“善待文具”的呼吁,可谓结构完整,主题积极,观点鲜明,颇能引人思考。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习作要求,记叙讨论会的内容。

2、取得的成绩。

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结构完整,主题积极,观点鲜明。

3、普遍存在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不太准确;语言重复啰嗦不简练,内容缺少新意。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

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第四课时

(一)下发学生作文本

(二)明确本节课内容

1、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修改

2、读同桌的习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3、共同修改习作

4、学生依照以上要求进行修改

5、读自己的习作,从标点,语句,层次,内容等方面进行修改

6、读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7、谈谈感受

(三)同桌相互交换读习作并谈读后感受

★六、板书设计:

      习作4记叙一次讨论会

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习作五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

★一、教材分析:

《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教材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

提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

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读懂例文《我家门口的植物》,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能仿照例文,写一篇有关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了解例文的材料选择与安排。

3、能按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篇作文,板书:

习作五

二、学习“习作要求”

1.自己读读本次的习作要求,边读边想:

习作要求说了什么?

2.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结:

习作内容是“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习作的对象是身边的一两种植物。

写作的步骤:

a、确定观察的对象。

b、对选择对象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

可通过询问他人、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

c、把观察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还可配上图片或插图。

三、学习例文

1.这里有一位同学写的有关植物的研究报告,自己来读一读。

2.指名读例文,想想:

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3.对照刚才我们总结的习作步骤,小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安排的呢?

4.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5.那么,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的作业:

你们选好一处的一两种植物,确定观察的要点、作用,你们有收获了吗?

四、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你能简单说说你的研究成果吗?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