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76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美术教案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Word文档格式.docx

1.用一幅或多幅的形式画有关盆栽及盆栽联想的作品。

(建议:

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盆栽,也可以表现想象世界中的盆栽。

可以表现植物最美的一刻[独幅画],也可以表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连续的画面]。

2.作业以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绘画能力得以相互提高。

七、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主题引导。

3.提供书籍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创作能力。

八、小结

自由评说非成品作业,一部分学生讲明创作意图。

第2课 蔬菜

(一)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第一课的学习为本节课作了铺垫。

本课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己身边发现美、表现美。

青菜、萝卜、南瓜……各种蔬菜都可以入画。

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绚丽的画卷。

1.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熟悉常见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

2.学习运用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现方法。

3.通过造型表现,发现蔬菜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要爱惜蔬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绘画大师作品,学生作品,各种蔬菜,有关蔬菜的广告或摄影作品。

认识不同的蔬菜形状、色彩、质感,学习用线条、色彩描绘蔬菜。

准确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

1.观察与演示:

通过课件欣赏蔬菜的精美摄影作品。

(1)画中有哪些蔬菜是你平时最爱吃的?

(2)在我们家乡还能吃到哪些蔬菜?

(3)谁能说说吃蔬菜的好处?

指导语:

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

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

2.引导探究

(1)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各种蔬菜,观察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分类交流。

a.种子果实类。

如:

四季豆、毛豆、豌豆、南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b.茎叶类。

莴苣、茭白、青菜、菠菜、芹菜、韭菜、洋葱等。

c.根类。

萝卜、胡萝卜、藕、土豆、山药等。

(3)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

哪些是绿色?

哪些是白的?

还有些什么颜色?

(4)体验各种蔬菜的质感。

先让学生闭上眼摸一摸不同蔬菜,在说一说体验到的不同质感。

3.欣赏作品

(1)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学生作品。

(2)引导学生交流绘画作品中蔬菜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师和小画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自主探讨。

4.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描绘蔬菜,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作画步骤。

5.自主创作

(1)可以直接描绘不同蔬菜。

(2)可以激励学生自由选择表现对象,如在自己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蔬菜。

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

(3)自由选择绘画表现形式:

如线描、水彩、油画棒等。

(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绘画作品,相互观摩,进行评价。

7.小节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表现蔬菜,在生活中多观察,发现美,创造美。

第3课 蔬菜

(二)

人们生活离不开蔬菜,蔬菜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青菜……他们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色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1.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去观察、比较,感受各种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表现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件纸盒 

各种蔬菜 

综合手工制作材料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蔬菜。

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

1. 

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吗?

(墙上到处都挂上了蔬菜饰品)感觉怎么样?

(清新、自然、和谐)

喜欢这些蔬菜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蔬菜。

2.合作探究

(1)讨论交流,探讨方法。

看看、摸摸,感受这些蔬菜的不同外形、颜色、质感。

想想、议议,这些蔬菜选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作出来效果更佳?

(2)直观演示,学习做法。

教师以丝瓜为例,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直观主动地学习。

(3)简要归纳,总结方法。

3.导练自创

(1)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到材料,根据它们的外形、质感,想象准备把它做成什么蔬菜?

(2)大胆创作,再现蔬菜。

结合材料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作。

4.展示评价

(1)讲解作品的构思、制作方法。

(2)交流、评价他人作品,外形是否生动,颜色是否逼真,质感是否强烈?

5.教师总结

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发现便有了美。

第4课 

买菜

本课是从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生活中提取的教学内容,但现在的孩子们不一定熟悉这个每天每个家庭都干的家务事。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菜市场”的情境,让他们试着走进生活,去观察、体会、感悟,以弥补生活经验不足。

让课程真正地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把生活中有滋有味的画面能原滋原味的表现出来。

1.初步了解菜场买菜和卖菜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学会合理使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出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菜场的热闹气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感。

学会画速写收集素材,通过仔细观察后能默画一些买菜卖菜的“特写镜头”。

画面线条疏密的处理,各种废旧材料合理的运用,原滋原味地表现生活。

教学准备:

课件 

相关图片资料 

色纸 

各种废旧材料 

电子秤等。

一、录像导入

让学生观看早晨菜农进城,他们熟练地在摊位上摆菜整理,买卖的各种喧嚷……画面上又出现了拎着菜篮的大爷和大妈们,他们精神抖擞地走到菜摊前,熟练地挑选这新鲜的蔬菜,大声地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教师此时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买菜。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体验买菜的乐趣。

二、启发谈话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蔬菜?

说说这些蔬菜名称及味道,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

你还看到了哪些荤菜?

你喜欢你爸妈买什么菜?

2.你观察到菜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摊位是怎样分布的?

去买卖的主要是一些什么年龄段的人?

买菜和卖菜的人表情、神态怎样?

有哪些动作?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3.平时有没有跟家长去过菜场?

去过的同学请讲讲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三、欣赏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蔬菜,并学会了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不同质感的蔬菜,有的同学还专门到菜场去买菜,和商贩们讨价还价,感受了菜场的热闹和喧哗。

经过细心观察,精心筛选,他们选择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合理的运用各种废旧材料。

1.这一幅作品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奶奶,她卖的蔬菜品种可真多呀!

茄子、黄瓜、白萝卜,应有尽有,又新鲜又水灵。

她好像正在算账呢!

看她笑眯眯的脸,可以想象她今天的收入一定不错。

这幅画构图合理,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材料主要采用了色纸、麻袋布、彩色铅笔、水粉色,还运用了剪、撕、贴、画等技法。

四、创设情境

1.同学八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所带的菜,逐一展示实物:

辣椒、黄瓜、卷心菜、茄子等等,模拟菜场里菜摊摆菜的模样,把菜按品种进行分类摆设。

2.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卖菜,一部分同学可到各自喜欢的菜摊前“买菜”,体验买菜的感觉。

另一部分同学可带这速写本四处观察,感受“小小菜市场”的气氛,看看那个菜摊的菜品种最多。

五、导练自创

1.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构思时考虑到各种废旧材料的选择,突出主题。

2.巧手组合。

创作佳作。

选择生动、有趣的买菜镜头进行勾画,在表现菜场整体气氛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刻画。

六、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七、拓展延伸

有时间有机会可以带上速写本到菜场去画画写生,画完速写还可以买回一些菜,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第5课 

蔬菜的联想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的形状和颜色,并根据其特点加以自由联想,通过拼凑等方法,创造出新奇有趣的新形象。

1.让学生在讨论、表演、制作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认识蔬菜的大小、色彩、形状和质感。

2.让学生借助新奇的想象,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表现不同的艺术造型。

3.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蔬菜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特征,巧妙运用摆放、拼接、组合、切挖等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数码相机、蔬菜实物、纸盒、牙签、小刀、美术工具、小纪念品等。

学具准备:

蔬菜实物、绘画工具、牙签、小刀等。

一、兴趣导入

大家看过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表演吗?

他的表演怎么样?

今天老师也来当一回魔术师,大家想看吗?

1、教师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让学生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然后打开纸盒,取出里面所装的蔬菜实物。

2、这些蔬菜大家认识吗?

请你挑选其中的几种说说它的外形、大小、色彩、气味以及触摸上去的感觉等。

(邀请学生可以上台闻一闻、摸一摸各种蔬菜,也可以使用自己所带的)

3、接下来老师就要进行“表演”了,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要把这些普通的蔬菜变成什么。

4、教师创作,并简要介绍拼摆、插接等创作技法,利用所带的蔬菜,制作一条“金鱼”的造型。

老师的表演精彩吗?

如果精彩的话,请同学们来点鼓励的掌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术第十一课:

蔬菜的联想。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题)接下来老师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台,也来当回“小魔术师”,看看他把这些蔬菜又能变成什么。

二、自主尝试

学生上台进行创作,其余学生做文明小观众,认真观看。

学生创作完,教师请他说说创作的构思,作简要评价,并提问:

“除了老师和上台学生创作的这两件作品,你还想到把它们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事先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各种蔬菜造型图片。

三、作品欣赏

1、欣赏。

除了老师制作的几幅作品,书本上也有好多漂亮、有创意的作品,接下来咱们走进蔬菜的世界,一起体验蔬菜创作的无穷乐趣。

2、分析。

学生讲解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谈谈自己欣赏的理由,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蔬菜创作的基本方法:

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

四、联想创作

看了这么多另人眼花缭乱的蔬菜创作作品,相信大家也跃跃欲试了,接下来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都来当一回‘小魔术师’把你们带来的蔬菜进行‘超级变变变’,比一比,那一组小朋友创作的作品最有创意。

优秀的作品老师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并且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奖”、“最具难度奖”、“最具潜力奖”等奖项。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教育学生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特别是切割蔬菜时,注意安全。

鼓励学生要有创新,不要简易抄袭课本作品,要有自己的个性。

将完成较快较好的作品,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把它拍摄下来。

五、作品点评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让参加制作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说说他们的集体创作构思,其余小朋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制作和回答精彩的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评选各种奖项,颁发各奖项纪念品。

第6课 

综合版画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也是整套教材中“纸版画”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如《手印联想》、《感觉肌理》、《粉印版画》、《纸版画》、《套色纸版画》等)。

综合纸版画是利用拼贴、刻线、撕揭、揉纸等技法融合各种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综合运用在同一印制底板上,表现出更活泼、奇特的艺术效果的纸版画品种。

本课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贴、拓印等)在以前双册的美术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单元的课型定位是学生自由创作,主要不是传授技法。

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怎样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内容,鼓励学生收集材料,凭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和感觉进行造型,对“形”的要求不必苛求。

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兴趣。

纸版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省力、易学、费用低廉,而效果奇特。

通过作者自画、自刻、自印三个过程来完成,可培养眼、手、脑的协调性,所以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制作。

综合纸版画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学者兴奋,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而制作中的困难、障碍,儿童都乐于去战胜、克服它。

所以说,版画创作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种综合的锻炼。

作品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1、感受综合纸版画的特殊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纸版画知识。

2、掌握综合纸版画造型的一些简单方法,开拓学生对艺术形式领域多样性的认识。

3、尝试运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纸版画,学会合理地选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材料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课前准备

教具:

实物投影仪、图片资料、若干废旧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胶)、油墨、滚筒(或压印机)、底衬纸。

学具:

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绒线、纱布、棉花、棉线、灯心绒布、瓦楞纸、厚纸板、窗纱、树叶、各种不同纸张等)、图画纸、剪刀、胶水、油墨(或颜料)、滚筒(或压印机)。

1、教师出具一个纸盒,内藏物品,请学生伸手去摸一摸,并猜一猜盒内是什么?

学生能说出触摸物体表面的感觉,而未必准确猜出是什么物品。

教师揭出谜底,打开纸盒,取出一块综合材料拼贴成的印制底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印制底版,并要求一位学生一同合作。

师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体学生观察拓印过程。

2、用课件展示多种材质的肌理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欣赏,感受肌理。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这些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这些纹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个事物的某个部分?

(有的像城墙,有的像云,有的像鱼网等等。

3、教师提示学生从桌上取出老师事先放好的纸包。

打开纸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

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进行拓印。

小组协作,拓印肌理。

展示肌理纹理作品。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认识肌理学习的感受。

4、然后请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

“这段音乐是独奏还是合奏?

”“合奏用哪些乐器来配合?

”教师启发:

我们各小组学生就像一个乐队,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各种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就像我们今天拓印出来的各种肌理纹样,如果我们把各种肌理纹样进行综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样。

教师提示:

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做《综合纸版画》。

5、展示并欣赏综合纸版画,分析作品的选材。

问:

这几幅综合纸版画,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底版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6、讨论内容:

综合纸版画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表现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

你准备表现什么内容?

动手画出草图。

7、讨论选材:

如果要设计人物为内容的综合纸版画,请出出主意,这幅图稿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

(头发可用绒线来贴,衣服可用纱布……)

8、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商确定创作主题,合作制作底版。

作品要求简洁明快,大胆构图,巧用材料,有趣味。

9、学生拓印合作作业,完成后进行展示。

学习评价:

1、制作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难题?

是如何解决的?

2、你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

3、你觉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4、你是否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第7课 

木版画

这是一课比较典型的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练习课,主要学习木刻版画的基本方法及制作方法,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强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体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2、学生在木刻画创作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3、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投影片、投影、木版画制作工具

一、揭示课题:

木版画

二、讲授新课

1、版画是绘画的重要品类之一。

它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以及其它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可复印多份原作。

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即现代涵义的版画创作。

2、版画作品精炼、独物,易于保存和收藏、传播,深受人们喜爱。

3、版画创作极为重视工具和材料的处理,不同板材、技法的处理,创作出的版画风格也各有不同。

4、版画的种类

(1)木刻版画

(2)铜版画、石版画

(3)纸版画

5、木版画

(1)木版画知识

木版画俗称木刻,源于我国古代。

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画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木版画,刀法刚劲有力,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力度。

(2)木版画作品欣赏

A《风景》水印套色木刻

B《痛苦的呼号》黑白木刻

C《祖孙俩》黑白木刻

注意它们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和处理。

(3)学生制作

在较软的木板上进行版画作业。

教师指导

(4)作业评价

课堂小结:

对版画的种类、版画的特点有了较深的了解,制作的版画也具有个性

第8课 

印花布

本节课让学生学习木刻如何印到布上,了解另一种拓印技巧并掌握印花布的方法。

1、引导学生对中国民间工艺的兴趣。

2、用上节课学习的木版画底版来拓印花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拓印方法。

3、通过拓印让学生感受印花布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印花布制作方法,进一步熟悉木刻技巧。

花布的印染方法。

木刻底版、白蜡烛、油画棒、水粉颜料、胶带、白布、印拓、底衬纸等。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2、复习导入。

通过丘节课《木版画》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己经了解了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知道制作纸版的重要性,如果纸版制作不好将影响印花布的图案效果。

教师出示上节课木版画的底版,将准备好的布平整地放在底版上,用白蜡均匀地涂在白布上,然后上水粉色。

(老师展示印好的花布)学生边欣赏边讨论印制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

3.欣赏分析。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3解我国民间染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提问:

请同学们找找纸版画、木版画和印花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4.探究方法。

(1)刻板时要求雕刻得深些,这样在磨印时蜡不会涂到刻去的部分中去。

(2)在刻好的底版上蒙上并固定白棉布或纸。

(3)用蜡烛在蒙好的布或纸上细细地磨,注意不要磨到刻去的部分中去。

(4)涂色时,要一边涂,一边用软纸将浮在蜡上励颜色吸去。

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

5.启发教学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并说明自已的设计意图,请他们提出建议,最后再进行展示。

6.制作练习。

每个组用布或纸分别选不同主题为内容,仿制一块印花布。

提示:

(1)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用较短时间完成。

主题可选择花草、动物、昆虫、鸟类、建筑、风景、人物等。

(2)根据制好的布设计制作出一种简单的物品。

可为实用物品,也可为装饰用品。

(限定时间完成)

7.评价小结

通过欣赏和分析学生的印花布作品,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大胆设计歼颖的印花布图案。

肯定学生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勇敢的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的同学。

第9课 

向动物朋友学习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

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

教师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串通学生的各种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勇敢表现。

1、和学生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3、将人类仿生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和相关的动物画在一幅画中。

启发学生想象,留意画面的构图。

图片、绘画资料。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联系生活:

同学们,你们谁会游泳?

请举手!

你们平时游泳时用什么样的姿势?

除了这种姿势外,你还能用其他的姿势吗?

(学生举例,上台表演)

2、这样的游泳姿势是人类向谁学来的呢?

——动物

小结:

我们不仅向青蛙学习游泳,还向其它许多动物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

今天我们就来向动物朋友学习!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虽然有些动物凶猛,但大部分动物还是很温顺的。

人们养狗给主人看家、养鸽子来送信,它们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更是人类的老师。

2、那么,人类向动物学习些什么呢?

模仿它们创造发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介绍:

人类模仿动物进行一些新的发明创造,这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板书)

4、打开书,我们一起来欣赏相关的优秀作品。

5、讨论:

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挑选你最感兴趣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6、(出示作品两幅)比较后强调:

动物和发明创造有机联系,添上相关景物,使画面充实。

7、同学们,动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些,我们人类在未来的世界里还能模仿动物发明、创造些什么呢?

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吧!

8、各小组可提出建议议,方案进行答辩。

三、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将人类仿生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和相关的动物画在一幅画中,也可将你想象中的发明创造画出来。

四、作业画法提示:

1、铅笔、钢笔淡彩法。

2、综合法。

五、作业展示评价: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