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76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

一、地震防护

一、主题设想

地震、海啸、飓风、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识无疑会增加成功脱险的砝码。

活动以地震自护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地震,树立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学习一些在地震中的应急避险措施,懂得如何自救与互救。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三、活动准备:

1、卡片

2、书籍

3、相关网站

四、活动时长:

1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1、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

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

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

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

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

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确定合适的探究方式

师:

同学们,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们觉得用哪些方式解决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上网、查书

(三)、了解地震有关知识

1、汇报地震时如何逃生的知识

2、汇报地震的形成、分类、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重点指导:

地震前的征兆:

地下水发生变化;动物发生变化:

牛、羊、马

等动物乱叫,鸭不下水狗乱叫等现象

3、汇报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物品、设计应对地震的安全预案、进行模拟演习等

4、教师随即设计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车上、家里等场景,让学生模拟示范如何避险

(四)、生成新的问题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中怎样呼救、怎样逃生、怎样等待救援,受伤时怎样包扎

(五)、整理资料

按内容进行分类,制作资料卡

学生进行制作资料卡活动。

(六)、教师小结

自我诊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鉴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和选题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指导空间上比较开放,更多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原本以为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问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从课堂的教学现象观察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但从交流信息的情况来看,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反而在从交流信息中去发现,基于自己知识的需要,从而提出问题。

经过资料交流,学生生成了许多问题:

如在电梯里怎么逃生?

地震防范应急物品是什么等等问题,这是在创设情景激发问题意识时,学生所没有想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及时抓住契机,引导生成新的目标;学生在梳理归纳能力运用还不够成熟,如交流关于地震的资料时,很多学生上台汇报时,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所以部分信息交代不是很清晰,以后教师在学生提炼信息内容的指导上要多下功夫,如要抓住重点、要点、记住主要内容等等,不断反复练习,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渐形成。

 

二、设计与制作

一、主题背景:

  

五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思考、探究、会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基本的观察、记录方法,有了一定的测量和统计技能,能借助书报、网络、采访、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且设计与制作类的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类型。

本主题通过引导学生经历项目设计的基本程序:

创设情景——明确设计制作任务——调查、收集信息——制订活动计划——构思设计方案——动手制作——进行检验评价。

学生在活动中中经历了分析、构思、选择、优化、综合、修正等一序列操作过程,掌握不同阶段的基本要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上网、书报等方式,收集校园警示语,了解警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警示语在语言、形式、作用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从而设计有创意的警示语。

2、能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

  

3、在活动过程中,能分析自我、学校、班级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实用性强的警示语;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警示语的设计特点,在欣赏他人作品中,运用比较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

  

三、前期活动:

  

1、确定让学生课后为学校设计制作警示牌活动主题  

2、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学生收集了相关警示语,并进行制作、展示  

活动时长: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用课件第一张)问:

你们有见过类似的标牌吗?

你们知道这些牌被称之为什么吗?

  

生答。

答案:

警示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单元《设计与制作——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

请同学们翻开书P9。

  

1、浏览课件2—4,让孩子在这些警示牌中学习警示牌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

  

(1)警示牌制作材料:

胶合板、铁板、木板等等。

  

(2)警示标语的特点。

  

特点:

  

用词简练、幽默诙谐、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针对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一目了然);  

形式多样,具有艺术性;  

体现人性化、语言亲切,易于接受。

  

(3)警示牌图标:

  

警示图标特点:

颜色醒目;图标明了;与标语搭配恰当。

  

2、引用拍摄的校园警示牌图片,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吗?

  

生答。

按图一一指出校园标牌的地点,问:

我们学校这些地方已经有了这么多警示牌,那么你觉得我们学校还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设计警示牌以保护我们孩子的安全或提醒孩子做好某一件事呢?

那么我们今天要做的实践活动就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为学校设计、制作警示牌。

  

3、学生以四人小组小声讨论实践操作及制作。

  

4、确定9个小组各自的主题,发放表

(一)、

(二)。

  

5、各小组课后制作以及填写表

(一)

(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各小组作品展示、作品说明;  

2、评选优秀作品:

  

第一名:

1名;  

第二名:

2名;  

第三名:

3名。

  

3、师生经验交流。

活动记录表(一

活动主题

活动小组

设计思路

制作工具

需要的材料

活动过程

制作步骤

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记录表(二作品图纸

图纸说明

三、水与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去了解水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摄入水份的各种途径,及科学用水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体验——观察讨论——发现领悟这一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水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了解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科学用水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六、课前准备:

七、教师准备:

媒体课件。

八、学生准备:

纯净水。

九、教学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

请同学们品纯净水,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以此引出课题)

(二)观察探究

师:

观看课件1,小组讨论,谈一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什么时候需要用水?

生:

洗菜、洗衣服、人直接饮用、浇花、冲马桶……

师:

演示课件2

内容:

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水占人体大约3/4,水可清除身体废物;一个人5天不喝水严重损害健康;每人每天补充3千克水,大约是2暖瓶左右。

生:

讨论交流水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师:

小组讨论,除了喝水以外,水还可以哪些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身体?

生:

水果、饮料、汤类……

(三)扩展视野:

师:

观察课件3

提问: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呢?

生:

口渴时、出汗后、运动后、天热时……

师:

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4

内容:

我们的身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损失更多的水。

并且我们身体对水的需求反应往往要比实际滞后,当你真正感觉到口渴时再喝水就晚了。

所以,我们应该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时才喝水。

师:

观察课件5,看一看,想一想,水为我们的健康生活还能做哪些事?

并讲一讲,让大家听一听。

生:

洗头、洗手、洗脚、——讲究个人卫生

常洗衣服——穿着舒服

(四)拓展延伸

师:

出示课件6

内容:

1、水能保证人最基本的卫生需要,每人每天消耗的清洁水至少要是饮用水的10倍以上。

2、水是衡量我们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3、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清洁,还是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物质。

师:

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这些清洁的水呀?

生: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五、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科学用水的方法,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你们能做到吗?

生:

做到。

板书设计:

水与我们的生活

人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科学用水

水{}

摄入人体的各种途径节约用水

 

 

四、爱护我们的眼睛

一、活动主题:

爱护我们的眼睛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休会到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使同学们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初步形成科学爱眼的观念。

三、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可以上网、查阅书籍、求助教师、家长或相关人士。

2、根据需要联系有关的校外指导教师,为学生社会活动作指导。

3、活动形式由学生确定,引导学生要互相合作。

四、活动实施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教师出示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

2、那咱们做一个和眼睛有关的小游戏吧。

(1)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

爱护我们的眼睛。

全班同学一起写:

爱护我们的眼睛。

(2)请一名同学蒙上眼睛在黑板上书写:

爱护我们的眼睛。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写:

爱护我们的眼睛。

(3)比较两次书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眼睛给我们带来光明,让我们看见万物。

(带来光明)

3、那么眼睛除了能让我们看见万物,还能做什么呢?

眼睛能传递表情。

让学生做出一种表情,让大家猜什么表情。

过渡:

看来我们的眼睛不但能带来光明,还能传递着感情,是我们心灵的窗户。

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了。

板书:

传递感情

(二)调查了解

人人都希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在我们身边,总能看见一些戴眼镜的同学。

所以,我们就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视力情况。

我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调查采访。

1、个人采访:

采访眼科医院的主任。

在到医院就诊的人中,近视眼睛主要是哪些人?

(这次调查我发现得近视眼的都是儿童。

2、网上了解的信息:

我国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

3、调查学校同学的视力情况。

把调查结果做成了条形统计图。

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通过条形统计图会发现什么?

(读一读这些数字)

得出结论:

长时间不注意保护眼睛就会得近视眼。

(三)开展研究活动

结合刚才我们参加的体验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对眼睛的了解,你想在这次活动中研究有关眼睛的哪些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为什么会出现近视?

(2)近视眼与正常的视力有什么不太一样?

(3)近视之后怎么办?

(4)怎样预防近视?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主题活动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了,如果让你解决这些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预设:

1、调查同学们日常生活习惯与视力的关系,询问老师学习习惯对视力的影响。

2、上网查资料,寻找形成近视眼的多方面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3、询问医生,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保护眼睛要注意什么。

选择问题并分组。

1、看看自己对哪个问题感兴趣。

2、统计每个问题的研讨人数及名单。

3、按照问题分组,选出自己的小组长。

4、分组开展研究活动。

(四)成果展示交流

分小组开展研究

第一小组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近视眼呢?

1、根据这些疑问,师生共同制定了调查表。

讨论:

如何设计调查表,从哪些方面入手调查?

调查哪些同学?

A、从用眼、饮食、学习等各方面设计调查表。

B、随机调查,可以是戴了眼睛的也可以是没戴眼睛的。

2、校园特别行动:

学生利用课间、放学后、午休时间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在活动中教师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一一给予指点。

3、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同时对近视进行归因分析:

(参考原因)

(1)读写姿势不正确;

(2)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看书,对眼睛又不做任何保护措施;

(3)喜欢躺着或行走时看书、看报,不注意光线;

(4)睡眠不足,眼保操做得少或姿势不准确;

(5)视力下降时没有及时配合治疗。

(6)用眼不卫生;

第二小组研究:

近视眼与正常的视力有什么不太一样?

1、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观察、找资料、请教校医或家长

2、围绕问题展开课外调查。

3、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请校医带来眼睛模型为同学们讲解近视形成的原因,及近视与正常视力的异同。

第三小组研究:

近视之后怎么办?

怎样预防近视?

1、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访谈、查找资料。

2、交流预防近视眼的方法。

(1)来自于学生的调查。

(2)来自于校医的指导。

(3)来自于书籍和网络上的资料。

3、对学生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四要”即是

一要控制用眼时间:

看书写字60分钟后要休息眼睛,最好远看绿色植物10分钟,每天看电视或用电脑不超过一小时。

二要保持用眼距离:

看书、写字保持一尺、一寸、一拳,坐姿要端正;看电视要在二米以外,电脑屏幕应低于眼睛。

三要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

四要加强眼睛的营养,尽量多吃蔬菜、水果。

“四不要”即是:

一不要在光线暗淡和不足的地方看书写字。

二不要在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

三不要躺着看书,不在走路、乘车时看书。

四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操作电脑。

 

五、生活中的广告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广告”这个主题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其懂得如何甄别五花八门的广告,进而进行科学的消费,科普性比较强。

活动包括搜集真实信息、统计信息、设计广告三部分。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会Word、Powerpoint和Flash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设计出一个图文并茂的平面广告来。

本书介绍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但广告的真假却难以辨别,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搜集信息和调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由于活动面向的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观察、理解、表达、辨别真假的能力。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一些技能,在组织教学中应注重给学生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打造一个“我是广告设计师”或“我是一个消费者”的氛围,在充分调动起每名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利用各种手段搜索信息。

2.熟练使用Woerd、powerpoint、工具整理信息。

3.利用画图、Woerd、powerpoint、和Flash中提供的工具,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广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参与社会实践,在各种媒体中搜集有用信息。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辨别假伪、不盲目消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准备

1.广告图片、录像;

2.安装Powerpoint、Flash和画图等软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言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电视、广播,翻开报纸、杂志,各种各样的广告让我们眼花缭乱,这些广告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给我们的消费提供了依据。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广告,也需要广告。

你们也可以成为广告设计师并且设计出有特色的广告。

(二)任务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作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来设计自己的广告并在网上向大家进行展示。

由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强,一个人去做比较困难,可以几个人一起自由组合为一个小组来设计广告。

作为一个平面广告设计师,要设计一个真实、环保、无公害健康的广告。

向同学、老师、家长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介绍你的广告,并且在因特网上发表你的作品,一段时间后统计一下你的作品点击率。

(三)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

电视广告和公共服务性广告两种)

师: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影片。

师:

几段影片看完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

广告

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几个广告影片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你们喜欢吗?

生:

喜欢。

师: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广告,让我们眼花缭乱,谁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广告?

为什么呢?

生:

我很喜欢“999皮炎平”的广告,因为觉得很有趣。

生:

我喜欢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念的特别顺口。

生:

我喜欢丰田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右路必有丰田车”。

我觉得词写的特别好,既简单又有含义。

师:

如果你是一名设计人员,你能设计出这样好的广告吗?

 

六、欢欢喜喜过春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过春节的有关常识和传统风俗。

2.体会和感受春节的热闹和欢乐。

3.喜欢过春节,并在春节活动中过得快乐、文明、安全。

4.对春节中的一些现象和习俗产生探究的愿望和初步行为。

二、教学准备:

1.在家长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年画、对联、年历画、小灯笼、过年买的小玩具、装压岁钱的红包、过年拍的照片……上课时带来。

2.调查、询问关于春节的各种传说。

3.查询、回忆春节有哪些与平时不同的活动;在春节活动中发生过哪些事故。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春节的知识、习俗

活动一:

春节物品展示会

1.学生把收集到的物品摆放在“展台”上。

(展台由课桌拼搭而成,根据物品多少、大小而定“展台”大小。

2.由提供物品的同学进行介绍、说明,可以是物品的来历、收集的方法与经过,物品的用途、含义等。

如果提供人介绍不清,可以由其他人或老师代为补充说明。

对收集得好、介绍得清的同学要及时予以奖励和夸赞,特别对那些收集方法奇妙的同学更要如此。

(注:

通常,农村学生收集物品的渠道比较少,所以建议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争取能开设自己专门的展台。

活动二:

春节探秘

1.探究关于春节的时间。

同学汇报、教师板书:

春节──正月初一 

(注:

学生汇报时要说明掌握、了解到这个时间的方法、途径,有必要的还可以出示物证,如历书等,教师也应做相应准备。

2.了解关于春节的传说。

以开故事会或听故事录音的方式进行。

要努力让学生把搜集、查询到的有关年的传说介绍出来,越多越好。

3.关于年的探究。

比如,让学生探究为什么元旦叫过年,春节也叫过年?

元旦是哪一天,春节又是哪一天?

4.自由谈:

“我爱过春节”。

同座或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爱不爱过年?

为什么爱过年?

你过年最盼望什么?

5.结束语:

过年真好,小朋友们都盼望着过年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你们可以把挂历上注明春节的那一天做上记号,天天看一看、数一数:

还有几天就该过年啦。

还有,请小朋友回家去问一问、查一查:

春节前要做哪些准备活动,春节后又有哪些活动?

在过春节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下节课我们将与大家讨论这些话题。

第二课时 春节活动和注意事项

活动一:

讨论交流、春节期间有哪些活动

1.可以分节前和节后,着重说春节所独有的和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如,节前:

熬糖、煮酒、杀猪、腌鱼肉、腌鸡鸭、灌香肠、打年糕、打扫卫生、买年画、写春联、购买衣服和玩具;节中:

贴春联和年画、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发压岁钱、给亲友和邻居拜年;节后:

走亲戚、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撑旱船、看戏、逛街、赶集等。

2.选代表汇报、教师边听边把图片或板书随机张贴或板书出来。

3.最后小结浏览一遍。

活动二:

模拟拜年

1.对传统的拜年动作、语言的模拟。

(农村中对祖辈亲人要跪拜磕头或鞠躬作揖,平辈的作揖或说祝福语。

模拟拜年时老师要组织学生引导、讨论,确定文明、得体的动作和灵活、多变的祝福语。

2.新式拜年方法的表演,如利用打电话、写信、利用电脑发邮件等。

活动三:

情境研讨──我有好办法

(一)出示若干情境,组织学生研讨

情境1。

过春节虽然热闹、快乐,可是也有烦人的事。

过春节的前一天,明明跟着爸爸上街赶集。

集市上真热闹,人太多,货也太多,明明跟着爸爸买这买那,看这看那。

一个没留神,他与爸爸走散了。

这可怎么办呢?

请大家帮明明想想好办法,怎样才能让他不着急?

情境2。

正月初二,小红跟着哥哥去外公家拜年,搭车的人非常多,大家拼命地挤上挤下,小红该怎么办?

情境3。

大年三十那天,是个晴天,有点风。

小丁吵着要玩爆竹,爸爸就给了小丁一封小鞭炮。

小丁放鞭炮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教师小结

春节期间,虽然喜庆热闹,却有“四多”:

(1)走亲访友的人多,车上非常拥挤,造成的交通事故多。

(2)大家烧纸、点蜡烛、放鞭炮、放铳,引发的火灾多。

(3)因为坐车、看戏、放鞭炮,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多。

(4)春节好吃的东西多、作客多,容易多吃多喝,所以得肠胃病的多。

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四多”灾难的发生。

[以上拟设情景可增可减,视时而定。

全课小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最欢乐的节日。

我们放假以后,很快就到春节了,希望同学们把在春节中看到的新鲜事,参加的有趣活动牢牢地记在心里,开学时告诉同学和老师。

同时,老师也衷心祝愿小朋友在过一个快乐、吉祥、安全的春节!

 

七、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的习惯,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实地调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完成垃圾调查报告表。

2.带一些水果、饮料、小食品。

3.教师自备垃圾箱4个、有关垃圾处理的文字资料和一些有害生活垃圾。

4、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方式

学生全员参与,小组协作,展开调查活动,采访地址不限,但要以安全第一。

四、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

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吃掉带来的食品。

(一)自然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吃得可真香,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是我们这20几位同学就产生了这么多垃圾,想想,我们济宁市、整个中国、整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多少垃圾产生呢?

所以,生活垃圾已经成了捆扰我们生活的一大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

(二)汇报调查结果,弄清垃圾中的危害

1.前几天,有的同学到社会中进行了实地调查;有的同学从网上查找了一些垃圾危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向你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出示“汇报要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