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816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子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

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C.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D.真核细胞功能不同与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密切关系

4.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5.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6.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休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a+、SO42-、SiO32-B.Ba2+、Al3+、Cl-、SO42-

C.K+、Mg2+、SO42-、NO3-D.H+、Fe2+、ClO-、NO3-

9.下列关于物质分类

的说法

正确的是

A.金刚石、氧气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入NaOH溶液:

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

CO32-+2H+=CO2↑+H2O

C.A

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

Al3++4OH-=AlO2

-+2H2O

D.Cu溶于稀HNO3:

3Cu+8H++2NO3-=3Cu2++2NO↑+4H2O

11.NaClO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

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

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氧化剂,H2O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1mol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C.ClO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

D.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

12.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I,铜片上有O2逸出        B.装置I,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II,电池反应为:

Zn+Cu2+=Zn2++Cu  D.装置II,锌片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被看成质点

B.“我们每天早上7点50分上课”,7点50分是时刻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加速前进

D.不同的运动员掷同一个铅球,成绩不同,说明铅球的惯性除和铅球的质量有关外还和运动员有关

14.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后回到出发点,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

R、2

RB.2

R、0

C.2

R、2RD.

R、

15.一个体操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倒立动作,下列哪个图中沿每支手臂向下的力最大

1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C.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选对得6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

C.2m/s2的加速度比-4m/s2的加速度大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1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

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

增大到37°

,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对斜面的压力减小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19.质量为m的木块在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

,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下列各值的哪个?

A.µ

mgB.µ

(mg+Fcosθ)

C.µ

(mg+Fsinθ)D.Fcosθ

2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A.该物体在t=3s时速度开始改变方向

B.该物体在t=3s时加速度开始改变方向

C.该物体在t=6s时,又返回出发点

D.该物体在t=6s时,离出发点最远

21.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

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

L-1NH4Cl溶液中含有0.1NA个NH4+B.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10NA个电子

C.2.4gMg与足量稀HCl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D.常温常压下,11.2L的CO含有NA个原子

23.关于化合物I如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属于芳香烃化合物

C.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24.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

B.土壤温度会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

25.下图表示森林中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B.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6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作答:

(1)若此图示浆细胞,细胞核除核孔数增多外,核仁也会增大,说明核仁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示癌细胞,膜上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膜上明显增多的物质是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那么发生在线粒体中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

O,则H

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

(6)从图中可知溶酶体来自于(填细胞器),溶酶体除图中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

27.(16分)如图表示细胞内不同类型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与含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能够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做材料,最简便的提取方法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将细胞放入蒸馏水中,让细胞____________,然后经过离心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3)肝细胞膜表面具有细胞识别功能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变形虫能变形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

(4)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海水中的无机盐离子穿过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28.(16分)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材料:

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①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mL

血浆

pH5.0

缓冲液

pH6.0

pH7.0

pH8.0

②10%的过氧化氢溶液

2mL

③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2滴

④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试管;

自变量为,因变量为。

(2)如果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3)图一表示人体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图二表示该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若酶量增加一倍,曲线应如何变化?

请在下图中画出。

(5)图三可以表示人体在37℃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pH的关系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脂肪酶D.呼吸氧化酶

29.(16分)根据下列课本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检测并观察生物细胞中的脂肪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③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⑤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1)在上述实验中,需要加热的实验有;

需要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

(2)实验中①酒精的作用是;

实验⑤中酒精的作用是。

(3)由于实验材料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

下列各项处理错误的是。

A.实验②中,用甘蔗汁代替梨汁B.实验③中,用豆浆代替稀释蛋清液

C.实验⑤中,可用丙酮代替酒精D.实验⑥中,用醋酸洋红溶液代替龙胆紫液

(4)实验④如果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滴加质量浓度为0.075克/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如右图),则图1中A区域的颜色为色,B区域的颜色为色。

(5)同学A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漏加了某药品或试剂,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2),该同学漏加的药品或试剂是。

30.(16分)邻羟基桂皮酸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的路线之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Ⅰ的官能团名称是;

化合物II→化合物III的有机反应类型:

(2)化合物IV的分子式为:

1mol该物质与氧气完全燃烧消耗 molO2

(3)化合物IV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I能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I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1mol化合物IV能与2molNaOH溶液反应  D.1mol化合物III最多能与3molH2反应

(5)化合物CH3CH2CH2Br可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16分)

(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填化学式)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

(2)亚

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化学

计量数填入方框中。

②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1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工业上常用过量的NaOH溶液与SO2反应,请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若要吸收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SO2气体,需要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L。

32.(16分)绿矾(FeSO4·

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

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最好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A.KSCN溶液B.NaOH溶液  C.KMnO4溶液D.氨水

(2)写出铁屑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为:

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S的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得到绿矾的质量13.9g,已知参加反应的铁屑质量为3.5g,则铁屑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MFeSO4·

7H2O=278g/mol)

33.(16分) 

实验室通常用草酸(H2C2O4)溶液进行KMnO4晶体纯度的测定。

测定的步骤如下:

(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

(1)配制0.1mol·

L-1草酸溶液500mL

①计算要用H2C2O4·

2H2O晶体___________克

②称量后配制0.1mol·

L-1草酸溶液500mL要用的仪器除了量筒,玻璃棒,小烧杯,还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出现下面的情况,请你对所配的溶液的浓度进行误差分析: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a.没有洗涤溶解时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         。

b.其他操作正确,定容时俯视,       。

(2)称量1.4克KMnO4晶体,配制成250ml,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上面配制的0.1mol·

L-1草酸溶液进行滴定。

M(KMnO4)=158g/mol

  

其反应原理是: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质不和草酸反应)

①上面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当有5molCO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是_______mol

②进行滴定,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0.1mol·

L-1草酸溶液20.00mL,则KMnO4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4.(18分)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线。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a)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b)图乙中的F与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c)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请选择“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端和重物相连接;

(选填“甲”或“乙”)

③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m/s2。

35.(18分)一个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经3S下落到地面(取g=10m/s2),求:

(1)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2)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3)3S内的平均速度。

36.(18分)如图,质量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用大小为15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F拉此物体。

(1)求经过多长时间拉至B处;

(2)求到达B处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3)若改用大小为20N的水平拉力

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