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695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

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

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五、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六、教法与学法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2——15课时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

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

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五、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六、教法与学法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2——15课时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案

教学课时:

1课时

预习学案

1、学生课前收集谚语

2、生字我会读

初眉辨斗湖即雁归转寒北南江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过《要下雨了》,我们知道大自然有很多神奇的语言等待我们去发现,那同学们有没有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去发现呢?

2.今天,我们识字的课文将与大自然的奇妙语言有关。

3.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自然语言呢?

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悟,解决字词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2.全班交流

3.小结:

科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啊!

小声地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互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初”,给“寒”字组组词。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句“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娥眉月”是什么样的?

读词语“娥眉月”

(1)、摸摸自己的眉毛,瞧,弯弯的眉毛下面还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呢,指“目”你记住它了吗?

“眉”还可以组哪些词?

(2)、出示:

眉毛、眉头、眉心、愁眉苦脸、眉开眼笑

(3)、给“愁眉苦脸、眉开眼笑”做做动作。

“月团圆”指的就是这个圆圆的月亮。

每月十五、十六时候,月亮是圆圆的。

2.学习第二句“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1)如果看到太阳、星星,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

(2)质疑问难:

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3.合作学习第3~5句话,互帮互助,读懂句子。

课文中还有3句话,讲了3个科学知识,小朋友可以合作学习,看看哪一组本领大,自己学懂课文。

学习的时候,老师建议你们先读句子,再说说句子中的意思。

注意,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要认真地听。

(1)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你读懂了哪一句话?

(读句子,说句意)随机复现生字、加强识记,随机指导朗读。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湖畔:

湖边畔:

边(出示图片,请学生点一点)例如读读“湖”,湖畔;再给“湖”找个朋友。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南归:

从南方回来归:

回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

 秋雨一场场地下,气温也慢慢降下来;十场秋雨后,冬天也就来临。

4.通过课文得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少知识。

我们可以从月亮的变化,知道;可以用看太阳和北斗星的方法知道;可以根据蜻蜓飞的高低,知道;可以通过大雁和燕子飞的方向,知道;还可以秋雨下的场数,知道。

5.介绍谚语,看图背诵:

(1) 师:

课文中的5句话,都叫谚语。

谚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那你能记住这些谚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背诵课文。

6.还知道哪些谚语?

展示给同学。

四、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

(南)你会写吗?

你觉得这个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写错?

(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五、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dōnɡnánxīběijiānɡhúqiūyǔ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初三初四_______月,十五十六月_______。

(2)朝看_______辩西东,夜望_______知北南。

(3)_______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4)大雁北飞天将_____,燕子南归气转_____。

(5)一场秋雨一场_____,十场秋雨要_______。

六、板书设计

识字8

娥眉月将有雨

月团圆天将暖

辨西东气转寒

知南北要穿棉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

会正确书写“只、星”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感受到棉花姑娘生病时难受的心情和急需医生给它治病的愿望。

4.认识一些对人类帮助的益鸟和益虫,而且了解它们各自帮助的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3.指导书写好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学案:

1.生字我会读:

姑娘蚜盼治啄斑

2.借助拼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3.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

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朋友们,棉花姑娘要给大家说一件事呢?

什么事呢?

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那就请你赶快打开课文,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圈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认识它;并标出小节号。

(2)检查自然段数,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检查课文词语: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只会、啄木鸟、七星瓢虫、斑点、雪白

(3)集体出示词语,在读词过程中,强调要识记的生字。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小朋友刚才的表现这么出色,我很开心,棉花姑娘也很开心!

可棉花姑娘却笑不出来,你们知道它怎么了?

(生病了)你从课文哪一小节知道?

(1)自由读,个别读

2.学习第二小节

小朋友,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身上爬满蚜虫的棉花姑娘,它们在挣扎、在呐喊,心里是多么痛苦与难受啊!

棉花姑娘的病最后好了吗?

找到第六节。

(1)自由读第六小节

(2)读好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高兴、开心……)请个别小朋友读,再齐读。

(3)小朋友读着读着,眼前是否出现棉花姑娘动起来的情景?

作者的本事真大,用几个词就让我们能感受到,你能找到吗?

请把它们圈出来。

(4)作者不光能把棉花姑娘写活,而且还能把它美丽的样子也写出来,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

(“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让学生知道ABAB类型的词语与AB类型的词语在表达程度上不同)再一次美美的齐读第六小节。

(5)练习说一说: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多媒体或小黑板)

3.对比读第一小节和第六小节,进一步体会棉花姑娘生病时与病好时的不同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读生字卡片和带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2、齐读第一节和第七节

二、学习2至4小节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感受过棉花姑娘病时和病好后的心情了,那你知不知道病时的棉花姑娘请了谁给它治病?

1.小组合作学习2至4小节

2.句式训练棉花姑娘请、、来帮忙捉害虫。

3.棉花姑娘是怎么跟燕子、青蛙和啄木鸟说的,请小朋友们找出棉花姑娘请求它们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4.那么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

5.练习说话:

(1)因为燕子只会,所以。

(2)因为啄木鸟只会,所以。

(3)因为青蛙只会,所以。

(4)理解“只会”。

谁除了会捉,就不会。

6.原来它们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它们都有自己专门要治的对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它?

(2)指名读,随机指导朗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这些小动物都帮不上忙,那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

1、让学生看实图,认识七星瓢虫,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再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七星瓢虫的句子。

2、自由读棉花姑娘说的话(棉花姑娘为什么要“惊奇地问”?

用换词理解词义,并读出惊奇的语气)

3、同桌互读它们的对话。

4、出示或读句子“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

”读了这句话,你想对七星瓢虫说什么?

指导读好“很快,吃光。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益鸟、益

虫?

“益鸟、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三小组进行教学:

“只、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雪、帮”也是上下结构的字,特点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笔“一”不能写出头,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求掌握好。

“请、就”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两边不要分得太开,提醒“就”字最后一笔“丶”不要落下。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

师巡回指导。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zhǐhuìxīnɡxīnɡxuěbáibānɡmánɡqǐnɡwènjiùyào

()()()()()()

2、连一连

治斑蚜姑盼雪

虫点病白娘望

3、按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说:

“我只会捉__________的害虫。

”啄木鸟说:

“我只会捉__________的害虫。

”青蛙说:

“我只会捉_______的害虫。

”____________才会捉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板书设计:

燕子(飞)___空中的害虫

棉花姑娘啄木鸟(飞)——树干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青蛙(跳)——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飞)——蚜虫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学案

1.生字我会读

俩摘伯而且踢引球玩跳桃树刚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勾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地球爷爷真有手吗?

是什么样的手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人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红润润的小手,这双小手能干什么呢?

是啊,我们的小手很能干。

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看另外一双特殊的手,那就是——(板书课题)谁能读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②标上自然段序号。

2.反馈课文自然段数,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正音。

3.检查生字词。

(1)带拼音的生字词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你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和它们交上朋友的吗?

俩——形声字摘、踢——用手和脚做动作引——和“蚓”作比较……

(3)去拼音分小组赛读。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从课文中标出生字词,连成词语、句子读一读。

3、指名读,注意正音。

4,、交流讨论,如何记住生字。

四、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这要写的字,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后写。

4.同桌互相评一评。

五、总结

熟读课文,学生交流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

2、读地球爷爷的话,回顾地心引力的作用。

二、精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听边想:

地球爷爷到底有没有手呢?

你从哪儿读懂的?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找到或出示句子(自由读——点名读)

(1)地球爷爷的手到底是什么呢?

(2)通过演示“磁铁吸图钉“的小实验,让学生发现、理解什么是“引力”

(3)我们的地球爷爷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们手中的磁铁不知要大多少倍,它的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4)地球爷爷的手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①按课文内容填一填,地球爷爷的手力气,能让,能让。

②联系生活经验,再填一填,你觉得地球爷爷的手还能让。

(5)地球爷爷拥有这样一双神气的手,他是多么自豪啊?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地球爷爷说的话吧!

2.是啊,地球爷爷用他的大手吸引住了地球上的人、树、房子……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

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

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地球爷爷说的话吧!

三、拓展实践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

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

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么高呢?

四、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dìqiúwánxiàotiàoɡāotáoshùshùlínɡānɡcái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见的____________。

(2)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31、地球爷爷的手

踢到半空的球掉下来

地心引力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

……

 

32、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

会正确书写“兰、各”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爷爷和兰兰说的话,读出兰兰过潜水桥时从"害怕"到"惊奇"的语气以及过塑料桥时"又平又稳"的安全感。

3.反复诵读打比方的句子,运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进行想象说话,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记住本课12个生字,写好6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桥吗?

提示:

先说桥的样子,再说桥是用什么造的。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座有趣的桥。

(板书课题:

兰兰过桥)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把你最喜欢读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地方请同桌跟着读一读,读得不好的地方也请同桌教你读一读。

3.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好它吗?

(1)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2)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

(3)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4)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或用生字卡片。

3.爷爷带兰兰看了几种神奇的桥?

(板书:

潜水桥、塑料桥)介绍潜水桥的是哪些自然段?

写塑料桥的呢?

四、学习“潜水桥”

品读1--4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出兰兰过桥时不同感受的词。

2、重点感悟惊奇的理由:

(1)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①架在水里

②用玻璃砖制造

③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2)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

(3)潜水桥还像什么?

(4)看到它的样子就觉得惊奇,那么走在潜水桥上更觉得--?

请找出文中的词句来说说。

①说说"大大小小的鱼"和"各种各样的船"会有怎样的鱼和怎样的船?

②把"驶过来划过去"改位"驶过来驶过去"或"划过来划过去"可以吗?

为什么?

③此时的兰兰就好像是。

真是太神奇了!

带着你的感受读好第四自然段。

那么塑料桥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重点观察坐”与"座"中"人"的捺变成点后的位置。

“坐”

(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座”

(4)广字头中的撇要长,让“坐”字往里躲。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仔细观察:

“带”字的秃宝盖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巾”的横刚好写在横中线上。

“急”字的心字底写得宽些,注意三点的不同位置。

六、总结

把课文中介绍的神奇的桥,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能了解新型的桥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朗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听写词语:

让座、请坐、兰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

3.朗读第1—4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5--9自然段

1.见过了潜水桥,让我们跟着兰兰再去看看塑料桥吧!

2.自己读读7.8.9自然段,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3.交流反馈:

(1)架在小河上

(2)用塑料管子制造

(3)折叠起来像雨衣一样大小。

4.塑料桥神奇在哪儿?

能读好塑料桥给兰兰带来的又平又稳的感觉吗?

5.找到有关语段,说说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

你觉得塑料桥还有什么优点?

6.交流并出示句子:

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2)比较句子: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桥。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要求学生初步明白"薄"和"轻巧"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轻巧"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了解塑料桥不同于潜水桥的特点。

(3)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7.8.9自然段吧!

三、读懂第10自然段

1、这些桥梁可真有趣啊!

难怪课文说……(出示: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2、一起用咱们的朗读来夸夸兰兰的爷爷,你还想怎么夸他?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lánhuāɡèzhǒnɡzuòxiàzuòwèidàizóujímánɡ

()()()()()()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

塑料桥(科学技术)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

2.会写“书、发”等6个字。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和它们的特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有关火车的知识。

2.量词“列、节、辆”的正确运用。

3.用“最早……后来……再后来……”介绍火车的成长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课件、生字卡

预习学案

1.生字我会读

郊列弄查速断提世界修建创梦名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火车吗?

有关火车的知识你们知道多少?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

(板书:

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把不会读的字从文中划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