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83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docx

潮州经济发展战略

广东省潮州市经济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依据潮州市概况和现有条件,分析了潮州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构拟了从现在到2020年潮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实现步骤和措施。

说明只要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借助各方面力量。

真抓实干,到2020年,潮州市是可以实现现代化的。

【关键字】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步骤

【前言】潮州市是潮汕三市中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的发展渐渐落后于其他两市。

只有从潮州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潮州市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加快潮州市的发展,使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魅力进一步展现,从而促进粤东的整体发展。

一、潮州市概况

地理位置:

潮州处于东经116°22′一117°11′,北纬23°26′一24°14′之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

潮州东北与福建省交界,西与揭阳市接攘,南与汕头经济特区相连,濒临大海。

地势: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中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为韩江冲积平原。

为韩江三角洲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北部凤风山山体庞大,峰峦陡立,主峰凤乌髻为粤东第一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和潮安北部。

气候:

潮州市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冬季多吹偏北风,春、夏、秋季盛行东南风。

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

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

 [1]

海洋资源:

潮州市境内有坑蜒曲折的海岸线136公里,东西北三面环水,因风平、浪静、水深、淤积少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

海洋鱼类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种。

浅海滩涂面积达79.9万亩,可利用的有63.9万亩,极具开发前景。

能源矿产:

潮州市水资源充沛,可供开发的水能达14.48万千瓦。

矿藏种类近20种,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

行政区划:

潮州市是广东省的地级市,辖两区两县,即湘桥区、潮安县、饶平县。

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080.9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

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238.59万人。

潮州是著名的侨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110万人。

工业发展现状:

2012年潮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虽然是7.3:

56.3:

36.4,其中,第一产业在全省21个市中排名排第9位,第二产业排名第6位,第三产业排名第14位。

从以下2004-2010年,潮州市与揭阳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潮州是几年来工业产值都有所提高,但速度不快,而且已远远落后于揭阳。

2004-2010年,潮州市与揭阳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亿元)[2]

2、潮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前景。

(1)侨胞优势

潮州市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侨务资源丰富,有“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之称。

截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外商投资企业520家,实际利用外资7.03亿美元;拥有侨属借助侨资侨力兴办各类企业5000多家,有力地拉动了我市外贸出口的增长,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高达9.3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3%。

(2)交通优势

1、公路、铁路优势潮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东邻福建,西连揭阳,南接汕头,北通梅州,濒临南海,是广东的“东大门”,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深铁路潮汕站位于我市沙溪镇,距离市区约15公里,是潮汕地区主要铁路站场;揭阳潮汕机场距离潮州市区只有约20公里。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建设和持续发展,潮州市已逐步形成了公路、站场、港口、铁路互相联结,互为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

厦深铁路路经潮州

2、港口优势:

潮州港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对台直航港口,是具备建设大型深水泊位条件的天然良港,也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

(三)资源优势

1、文化资源: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俗文化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特色文化有:

1.1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产业和陶瓷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体系完整,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发展,潮州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之一。

1.2潮州八大景点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

另外,潮州是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中华古典文化橱窗”等美誉。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1.3潮州功夫茶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潮州的凤凰单丛最为有名。

1.4潮州菜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州特色小吃可作为旅游的产业一大特色。

1.5手工艺品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

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2、自然资源:

潮州的瓷土资源丰富,仅初步探明的高岭土(瓷土)储量就有1亿多吨,盛产“飞天燕”和“白土”两种瓷土,其中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土质最优,储存量3219万吨,居全国已勘探瓷土矿的第二位。

潮州陶瓷产业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

三、潮州经济发展的劣势及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传统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58.9%:

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7.2%,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6%。

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问题,尤其是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增长方式粗、市场形成难、单位能耗高、服务体系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核心竞争力弱

目前,潮州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等方面。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尽管有部分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较为完整营销体系,能生产出高端与精细的产品,如“三环”和“响石”等企业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国际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可惜的是,这类企业只占潮州市企业的几个百分点。

(2)品牌建设滞后。

潮州市品牌建设滞后,外商贴牌生产企业占主导。

商贴牌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多数企业仍处于家族式管理、家庭式经营阶段。

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投资环境较差、欠缺规划潮州虽然有众多侨胞,高铁的贯穿改善了交通,.发展势头较好。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珠三角还有很大差距,对外商的吸引了不够大,仍有待改进。

另外,潮州市内个村镇的发展有待规划,吸引外资。

(4)人才结构落后,专业化人才缺。

专业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然而,潮州市的专业化人才却十分短缺。

部分企业家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足,引进、留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较弱,同时。

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也时有发生。

(五)旅游业发展软硬件条件较差。

主要表现有:

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潮州市缺乏大区域意义的特色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不突出;同时位于省尾国角相对边远位置,远离我省发达区域,交通距离的衰减规律对旅游市场开拓产生一定的影响。

2、旅游投资乏力潮州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整体实力并不强。

政府缺乏合理的营销战略,无法吸引到有力的资金注入,旅游投资较为乏力,旅游市场发展情况并不理想。

3、旅游接待能力较弱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

酒店是提供住宿和餐饮为主体的综合性服务设施,是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旅游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

以下为2011年,汕头市与潮州市宾馆数量的比较。

表中可以看出,,同处于潮汕地区,潮州的酒店远远少于汕头,目前仍没有五星级酒店。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潮州的酒店接待能力都处于劣势。

城市

宾馆(酒店)/个

五星级

四星级

三星级

二星级

一星级

床位/个

汕头

423

3

7

19

8

1

30750

潮州

12

0

4

5

3

0

2926

[3]

4、潮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缺乏有效、科学的开发,目前的开发尚不成气候。

4、潮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强调: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潮州市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新思路的谋划下,结合推进实施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发展战略,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5、潮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追求“双倍增”——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突出“三个着力”——即着力把第一产业做优,着力把第二产业做强,着力把第三产业做大;

(4)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即实现特色经济高端化、文化经济产业化、港口经济规模化、农业经济现代化;

(5)推动形成“五位一体”总布局,即推动潮州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六、潮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一)创新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潮州的发展不是只是靠以前所创的品牌,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在未来,在未来创出的更多的品牌,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枫溪区作为潮州陶瓷产业的龙头,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了专业镇特色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大了陶瓷品牌塑造方面的力度,将中国瓷都的品牌更加发扬光大。

(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潮州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瓷都”、“中国潮州菜之乡”等称号。

企业创品牌取得丰硕成果。

调动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创品牌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潮州的潮剧,是全国的有名剧种之一,将其发展成为不仅是一种潮州代表的文化,而且是吸引外资的一种好桥梁。

在2007年,潮州的系列动画片《宇航鼠》获得了殊荣,这更确定了潮州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四)发展港口经济

1、着重是要迅速做大做强临港重化港业,以此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港口经济,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就是要充分运用港口经济具有配置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及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等特点,利用国际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使潮州经济与世界经济尽快一体化,实现跨越发展。

2、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

充分发挥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优势,加大开发滨海旅游资源的力度,建好一批滨海旅游景区景点。

加快柘林“鹭鸟天堂”、“七夕井”、“海上虫辟龙”等滨海旅游胜地的配套建设进度,构建成熟的滨海旅游线路。

(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潮州区域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第一,产业区域集群逐步形成。

产业高度集中,出现了一批特日用陶瓷、工艺瓷、卫生瓷出口分别占全国的23%、70%、30%,是全国主要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外最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集聚地和出口基地。

潮州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4]

(6)改善投资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政府要加强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潮州市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制订多项措施,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尤其要大力支持在旅游业方面的硬件设施。

7、结语

通过对潮州经济的发展优劣势的分析,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措施。

只有坚定潮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潮州战略目标,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落实好战略步骤,到2020年,潮州市是可以实现现代化的。

 

[1]《海滨邹鲁是潮州》沈启绵

[2][3]数据来自广东统计年鉴

[4]《潮州城市经济发展特征分析》邱霓周春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