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97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ZLXS 3 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docx

QZLXS3054807地震专项应急预案

XXXX

XXXXXXXXX企业标准

XXXXX30548-07

A/1

 

地震专项应急预案

2015-04-15发布

2015-05-01实施

XXXXXXXXXXXXXXX发布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3.1事故类型1

3.2危险程度分析2

3.3危险目标3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

3组织机构及职责4

3.1应急组织体系4

3.2指挥机构及职责4

4预防与预警4

4.1危险源预控4

4.2预警行动5

5信息报告程序5

6应急处置5

6.1响应分级5

6.2响应程序5

6.3处置措施5

6.3.1一般处理措施6

6.3.2生产运行装置6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

8相关文件7

9附录7

前  言

1——为了规范下沙厂的安全运营及应急管理,结合下沙厂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由XXXXXXXXXX

3——本预案由HSE部归口管理。

4——预案编制组组长:

5——预案编制组组员:

6——评审组专家:

7——本预案专家组评审认为,本预案符合

要求,应急响应流程有序,处置方案具有针对性,同意通过评审。

地震专项应急预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破坏的危害程度分析、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专项应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危险化学品名录

危险货物品名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事故类型

本专项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类型为地震破坏。

3.2 危险程度分析

XXXXXXXXX(以下简称XXX)在生产区及储罐区储存大量偏二氯乙烯、三氯乙烯、氟化氢、氢氟酸、盐酸、液氯、乙腈、丙酮、四氯化碳等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货物品名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等有关规定,下沙厂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主要危险特性如下表1。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表

名称

危规号

闪点

(℃)

爆炸极限(V%)

职业接触限值(mg/m3)

毒性

危害

程度

火险

分类

危险货物

分类

下限

上限

MAC

PC-TWA

PC-STEL

原材料

l

三氯乙烯

61580

-

12.5

90

--

30

60

中度

6.1类毒害品

2

无水氢氟酸

81015

2

--

--

高度

8.1类酸性腐蚀品

3

30%液碱

82001

2

--

--

轻度

8.2类碱性腐蚀品

4

偏二氯乙烯

32040

-28

6.5

15.0

--

--

--

中度

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5

四氯化碳

61554

--

15

25

高度

6.1类毒害品

6

液氯

23002

--

--

--

1

--

--

高度

2.3类有毒气体

7

乙腈

32159

2

3.0

16.0

--

10

25

中度

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8

丙酮

31025

-20

2.5

13.0

--

300

450

轻度

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9

液氮

22006

--

--

--

--

--

--

2.2类不燃气体

产品

1

六氟丙烷(R236fa)

22053

2

三氟二氯乙烷

(R123)

未列入

3

三氟三氯乙烷(R113a)

未列入

4

四氟一氯乙烷(R124)

22053

5

三氟一氯乙烷

(R133a)

未列入

6

五氟乙烷

(R125)

22053

副产品

1

六氯丙烷

未列入

2

15-30%盐酸

81013

7.5

--

--

中度

8.1类酸性腐蚀品

3

≥30%HF氢氟酸

81016

2

--

--

高度

8.1类酸性腐蚀品

以上危险化学品固有易燃性、易爆性、易挥发性、毒害性、流动扩散性等特性。

如果发生地震,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生产装置的破坏,使生产装置、储存区的上述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污染等灾害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其危害程度将远远大于地震本身造成的危害。

3.3 危险目标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程度分析,下沙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危险目标确定如下:

8——生产区:

R236、R125、R123生产装置(关键装置)

9——储罐区:

供应链部罐区

10——液氯仓库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专项应急预案在应急处置地震破坏事故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1——以人为本;

12——职责明确;

13——统一指挥;

14——科学施救。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预控

15——建筑物有防雷设施,设备有静电接地措施,并经过检测单位检测合格。

16——电气设施采取防爆电气设施;

17——安装了设置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并定期校验合格;

18——按规定配置灭火器材、消火栓,设置禁烟、禁火等安全标志;

19——现场设置了通风设施、职业病公告栏和佩戴劳保用品安全标志;

20——为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定期对员工健康进行体检;

21——生产装置为半敞开式,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能够有效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的积聚;

22——为防止物料泄漏,危险化学品容器由定点生产企业生产。

并根据相应物料的泄漏处理措施设置相关应急物品和设施。

4.2预警行动

同综合应急预案“预警行动”。

5信息报告程序

同综合应急预案“信息报告与处置”。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下沙厂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其中一级、二级属下沙厂应急管控范畴,三级属辖区部门应急管控范畴。

同综合应急预案“响应分级”。

6.2响应程序

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程序”。

6.3处置措施

6.3.1一般处理措施

a)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框架或办公家具旁;

b)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

c)躲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压线等高处危险物;

d)不要使用电梯;

e)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它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住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体,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6.3.2生产运行装置

a)岗位现场人员可以就近选择躲在较坚固的框架结构下,不可惊慌乱跑;

b)采取紧急停车,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需要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原料储罐、计量罐进、出料阀门;

c)现场临时作业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应急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6.3.3车辆运行应急处置办法

a)车辆正在行驶中时,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b)乘客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扶手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

c)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d)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6.3.4专项处置

因地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专项处置预案。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同综合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8相关文件

同综合应急预案

9附录

同综合应急预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