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03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熄焦特殊操作.docx

干熄焦特殊操作

干熄焦

特殊操作及应急处理

 

第一部分:

全面停电处理

第二部分:

计划检修

第三部分:

APS故障处理

第四部分:

装入装置故障处理

第五部分:

排出装置故障处理

第六部分:

红焦从干熄炉中溢出事故处理

第七部分:

干熄焦锅炉炉管破损处理

第八部分:

干熄焦保温保压操作

第九部分:

干熄焦降温降压操作

第十部分:

 锅炉满水、亏水和汽水共腾的处理

第十一部分:

蒸汽管路故障处理

第十二部分:

锅炉给水管破裂故障处理

第十三部分:

干熄焦炉部位故障处理

第十四部分:

开停减温减压系统操作

第十五部分:

仪表风突然下降故障处理

 

第一部分干熄焦大停电事故处理

1、立即简要向车间领导、厂调进行汇报,同时与热电厂联系停止外供蒸汽。

停止干熄作业,通知二炼车间改为湿熄操作。

2、现场手动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通阀,关闭汽包平台紧急放水阀。

现场手动打开(调节)主蒸汽放散电动阀和在中控室打开气动放散阀调整主蒸汽放散,保持汽包压力不超压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放散。

打开主蒸汽切断阀后管道疏水阀和减温减压系统疏水阀。

(因此时停电中控室和现场气动阀有UPS电源供应还能继续调节,短时间内可考虑不用关闭切断阀,用主蒸汽调压阀进行调节汽包压力)

3、关闭锅炉所有排污阀和取样阀(尽量降低蒸发量,保住汽包液位),关闭除氧器压力调节阀。

4、关闭空气导入调节阀。

5、打开四点充氮阀,观察氮气压力是否正常(不低于0.3Mpa)。

调整炉顶压力为正压。

6、打开炉顶放散阀,观察炉顶水封槽水位,若水位不能封住炉盖,采用人工送水。

8、联系高压变电操作员到干熄焦现场,查明原因,尽快送电。

9、并通知除盐水站停止运行,手动关上循环风机及除尘风机入口挡板。

10、若不能及时恢复,打开一次除尘器紧急放散阀和锅炉出口防爆阀,使锅炉快速降温。

11、若不能及时恢复,且提升机提升红焦或运载车上有红焦,请示领导找消防车熄焦后再做处理。

12、必要时接临时电缆,进行锅炉套水作业。

送电后的操作:

1.班长及巡检工立即赶赴现场检查停电设备并做好随时送电恢复的准备。

2.主控室操作人员停电后检查各调节阀的开关状态,确认各运转设备冷却水运行情况,随时同现场人员保持联系,以确认现场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电动阀的开关状态,做好送电后恢复的准备。

3.通知厂调度给干熄焦正常供水,启动除氧给水泵,调整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待除氧器水位正常后,启动加药泵,启动锅炉给水泵,向锅炉供水。

水位正常后,启动强制循环泵。

4.启动加压泵,向水封槽正常供水(注意如水封槽缺水则缓慢打开供水阀门)。

5.待锅炉系统压力及液位保持稳定后,最小转速启动循环风机,如果汽包压力升高,立即打开主蒸汽放散电动阀和气动阀,维持压力正常。

6.启动除尘风机,待除尘系统运行正常后,根据干熄炉料位及焦炉的出炉计划与二炼车间电机车司机联系,通知进行干熄操作。

确定旋转密封阀及循环风机氮封是否正常、同时启动自动给脂泵,自动启动排焦系统。

8.现场操作人员首先将红焦手动装入干熄炉,之后检查焦罐变形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投入自动运行状态。

9.缓慢增加循环风量,并使排焦量随循环风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10.增加负荷过程中,随时注意系统参数变化及各设备的运转状况,如发现任何问题,严禁增加风量及排焦量,待问题解决经确认后方可升负荷。

11.根据炉水水质投入连续排污。

12.依据实际压力、水位、温度,将除氧器水位、压力、汽包水位投入自动运行。

13.系统稳定后,联系调度,暖管后缓慢开启主蒸汽切断阀,恢复外供蒸汽。

(三)注意事项:

(1)恢复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点压力、温度变化,以及系统内气体组成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消除,在消除之前严禁增加风量及排焦量。

(2)系统恢复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分工明确,恢复后要进行确认。

(3)由于干熄焦现场设备复杂,现场同主控室要保持密切联系,经双方确认后,方可对设备进行操作。

(4)如果压缩空气压力大于0.4MPa,中控室可以对现场气动阀进行调节;低于0.4Mpa时,需到现场检查气动阀是否在正常状态下,如果自动失灵可改为现场手动。

(5)防止过热器过热的处置,在现场“微开”(一、)二次过热器后疏水阀。

第二部分:

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抢修

一、准则

此保温、保压规程用于正常的4小时之内的定修,非计划的抢修,根据当时的实际工况,由车间或班长另行安排。

1.副控、巡检工认真听从车间或班长的工作安排,了解定修项目的内容及时间。

2.各方面的联络:

1)厂调2)焦炉3)热电厂调度

此项联络工作一般情况下由班长或副控工完成

3.检修前的降温管理工作应提前1小时左右进行,在作业前必须充分估计温度的管理、料位的管理、计划时间,由班长安排实施。

4.检修由班长统一安排,副控负责中控室的作业,巡检工负责现场调整作业。

二、降温作业

1.副控、巡检工在班长的安排下,根据目标管理锅炉入口温度及停炉时间、料位情况。

确定运行工况的改变,使锅炉入口温度缓慢均匀下降(T6下降50℃/h),要注意:

只是在干熄炉系统内降温,而不是系统全体降温。

2.风料比的调整作业

1)调整作业:

一般情况下,风量:

2000~5000m3/h(次)

排出:

10~20t/h(次)

以防止上述作业的同时,引起系统的急剧变化。

3.锅炉入口温度接近目标温度600℃

1)停止排出10分钟,切忌过早停止排出,造成假性降温,以防止停炉后干熄炉内温度的返升。

5.主蒸汽切换

1)预先和厂调、热调联系,注意汽包压力、温度、水位的变化(联锁解除)。

主蒸汽的切换:

缓慢关闭主蒸汽切断阀。

在切换过程中如发生:

(1)气压升高:

气温升高,水位下降,则是:

切断阀关闭过快,主蒸汽放散阀不能及时打开。

(2)气压下降:

气温下降,水位上升,则是:

切断阀关闭后主蒸汽放散阀打开开度过大。

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调整锅炉给水量、切断阀开度、放散阀开度、减温水量,但同时要认识到这一水位的虚假水位,所以作业时要谨慎。

6.控制循环气体成分:

(1)H23%以下O21%以下CO6%以下

调整空气导入量

预存室压力的调整

N2的管理

7.控制汽包达到+50~+70mm

1)改变设值,使汽包给水量增大,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停炉后汽包水位。

8.锅炉入口温度达到600℃,料位在30t~40t

1)能够进行停炉作业的准备,停炉温度必须达目标管理值,而料位设定是一个充分条件。

三、停炉作业

1.循环风机运转停止:

1)按下风机“停止”按钮;2)系统内中央动作N2吹入

2.预存室压力+10~+20mmAg

3.中控室副控进行给水,减温水、过热器出口压力调节阀关闭:

改变要关闭阀门的量值,现场由巡检工关其前、后隔绝阀。

4.定排、连排全闭:

巡检工实施

5.ISH、2SH疏水管微开及调节阀前疏水微开

1)在完成这项工作时,要明白

1SH、2SH疏水尽可能关闭,但由于调节阀前疏水开启,整个汽系统还是能够循环的,不必担心管道过热。

调节阀前后疏水必须微开,这是防止1SH、2SH过热及冷凝水的排放及风机运转后防止管道水冲击。

6.中控室全关空气导入阀:

在关闭前,现场由巡检人员将其中栓、上盖关闭。

7.上述作业完成后,保温、保压工作结束,记录好停炉时间、定修内容、蒸汽累积数。

8.人员配备:

在班长统一安排,做好三方挂牌,配合各方做好定修。

第三部分APS故障处理

一、APS在中央自动时不能自动夹紧

1)在接到电机车在按“送焦罐”或“接空罐”时APS不能自动夹紧时,需到APS现场进行确认,提升机司机必须把提升机操作开关由中央自动状态打到零位;同时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

2)到APS现场后需确认以下内容:

是送焦罐还是接空罐;电机车是否对中;旋转焦罐是否旋转到位;APS工作是否正常(只是观察,不要动APS操作箱按钮或开关)。

等提升机司机把操作开关打到零位后,APS操作箱打到手动状态,进行手动夹紧,提升机进行手动提升或下降。

如APS无法手动夹紧则请维修人员解决。

3)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如要进行自动提升或下降试一次。

二、APS在中央自动时不能自动松开

1)提升机在提升过待机位或焦罐着床后吊钩打开后APS不能自动松开时,需到APS现场进行确认,提升机司机必须把提升机操作开关由中央自动状态打到零位;同时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

2)APS现场后需确认以下内容:

APS工作是否正常(只是观察,不要动APS操作箱按钮或开关);观察焦罐车运行是否正常。

等提升机司机把操作开关打到零位后,APS操作箱打到手动状态,进行手动松开。

如APS无法手动松开则请维修人员解决。

3)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如要进行自动提升或下降试一次。

三、APS故障

1)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并配合维修人员。

如有满罐并确认短时间无法修复时可手动进行提升操作。

2)如APS故障短时间无法修复时,干熄炉料位较低需要连续运行时可手动操作与电机车、提升机司机配合进行人工装焦,但要注意联系通畅,在收到明确回答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如要进行自动提升或下降试一次。

注意:

1、提升机在中央自动状态时可遇紧急情况操作开关打手动、零位或紧急停止;提升机只有在吊钩完全打开时并与APS操作人员确认安全后才可由手动、零位打到中央自动状态。

   2、手动提升或下降时与电机车、提升机司机联系使用规范语言,并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四部分装入装置故障处理

一、装入炉盖动作异常

1.故障引起的现象

1)现场对装入装置操作无反应。

2)现场装入炉盖“开”或“关”不能到位。

3)装入炉盖作“开”或“关”动作后,“开”或“关”的限位检测器动作不良。

4)PLC程序异常,画面显示“装入装置故障”。

2.故障引起的原因

1)装入支座两侧斜边处焦炭过多,造成与漏斗两则合拢时轧住。

2)装入漏斗底部滑动置于炉口时与水封槽内的水管相碰。

3)装入漏斗底部滑动罩链条销子脱落或链条断,使滑动罩向下斜落动作时,与装入炉口相碰。

4)装入炉口水封槽内焦粉、焦炭积存过多,炉盖无法正常插入。

3.处理方法

1)进行现场确认故障原因,把装入装置开关打手动操作,进行点动操作观察装入装置运转情况。

2)确认故障原因,属原因2、3时,通知维修人员,共同配合,进行处理。

3)控制好干熄炉的“在库量”料位,调整好排出量、风料比,炉口压力设定为-50Pa。

4)处理故障时,作好安全防范措施,现场与中央加强联络,通知停止干熄,装入炉选择开关切换至现场,控制好干熄炉的运行工况。

5)故障处理完,现场手动操作运转正常后,重新投入“中央自动动”运转。

6)处理故障原因1、4时,现场清扫焦炭或水封槽内焦粉时,应有2人以上,其中一人负责监视联络,处理时,装入装置开关打至“手动”,清扫完好,重新投入“连动”,观察运转情况。

二、故障内容装入炉盖故障

1.故障引起的现象

1)装入炉盖在作“关”或“开”的过程中故障。

2)装入炉盖在关闭后或打开后故障。

3)低配室装入装置电源信号指示灯不亮(通知维修人员确认)。

2.故障引起的原因

1)低配室电源跳闸。

2)装入炉盖开、关电动动力缸内,开或关的极限限位开关动作。

3)装入炉盖电动动力缸电气热保护继电器动作(电气室内)。

4)装入炉盖大摇杆弯曲变形后,强制操作使动力缸极限限位开关动作。

5)电动动力缸内极限限位开关设定不良。

6)装入炉顶水封槽内积粉过多,炉顶手动强制关闭后,引起动力缸内极限限位开关动作。

3.处理方法

1)进行故障复位后,现场检查确认故障原因,装入装置操作开关切换至“手动”,停止干熄。

2)属电气故障,通知电气人员来处理,现场炉盖在打开状态时,炉顶现场组织好人员解除动力缸内闭锁开关,人工手摇关闭炉盖后,投入闭锁,调整排出量,配合电气人员作好故障处理。

3)属机械故障,通知机械检修人员共同配合处理,调整好排出量,控制好锅炉入口温度等。

掌握故障处理时间,当修理时间长,不能控制“在库量”料位,不能维持锅炉入口温度,报厂调,经同意后,可作停炉保温、保压处理。

4)属水封槽焦粉原因影响,炉盖关闭时,按故障1的处理方法进行。

三、故障内容装入炉盖链条断

1.故障引起的现象

1)装入炉盖在作开或关的动作中,引起炉盖链条断限位开关动作而停止动作。

2)装入炉盖在作关闭后,链条断限位开关动作。

3)低配室装入装置电源信号指示灯不亮(通知维修人员确认)。

2.故障引起的原因

1)装入漏斗底部滑动罩在进入炉口水封槽内,与水封槽管碰轧,造成动力缸大摇杆上的链条断,限位开关弹簧压缩,使炉盖链条断限位开关动作。

2)装入炉口水封槽内积焦粉这多,炉盖放不到正常位置或现场手动操行强制放下,使炉盖链条断限位开关动作。

3)炉盖支吊链脱落。

3.处理方法

1)查明故障原因,装入装置操作开关切换至“手动”,现场、中央保持联络。

2)解除链条断限位开关的紧固螺丝,松开限位开关,炉顶手动操作,关闭炉盖,重新装好链条断限位开关。

3)视故障原因,通知维修修人员来处理。

4)预存段压力调整为-20Pa,清除水封槽内焦粉。

5)调整好排出量,风料比,控制好锅炉入口温度。

6)故障处理完,现场手动试运行正常后,投入“中央自动”。

四、故障内容装入超过时间

1.故障引起的现象

1)吊车在干熄炉顶装入红焦,超过设定时间后,不做提升,“主干切”指示灯亮。

2)低配室装入装置电源信号指示灯不亮(通知维修人员确认)。

2.故障引起原因

1)装入炉顶焦罐底座闸门插板式限位开关动作不良。

2)PLC程序异常。

3)装入时间设定继电器不良。

3.处理方法

1)故障复位成功,提升机操作开关切换至“手动”操作完成装焦作业。

2)如电气设备故障,需修理或调整时,提升机由“车上手动”操作完成装焦作业,现场与中央加强安全联络。

3)配合电气人员处理好故障设备,必要时,通知暂停干熄。

4)故障处理完,提升机“机上手动”操作至“自启动”位置投入“连动”运转。

5)观察“中央自动”运转2个周期。

第五部分排出装置故障处理

一、故障内容:

旋转密封阀上部(侧)堵塞

1.故障引起的现象:

现场旋转密封阀无焦炭排出。

2.处理方法(到排出装置现场需携带CO报警仪)

1)通知中控室人员停止振动给料器,进行保温保压。

2)排出装置旋转密封阀选择“现场手动”。

3)换向阀切换至压缩空气,排出振动给料器下的溜槽人孔门打开,进行通风冷却,气体检测合格后,将焦炭从人孔口扒出。

4)取出堵在旋转阀口的异物。

异物取出后,将旋转密封阀、振动给料器内余焦排出。

5)人孔口封闭,换向阀切换至氮气,充氮气恢复。

通知中控室升温升压。

3.注意事项

1)充分考虑锅炉的运行工况。

2)人进入装置,要进行含氧量的测定以及温度的冷却。

二、故障内容:

旋转密封阀被异物卡住,停止运转

1.故障引起的现象:

排焦异常停止,确认溜槽下后续皮带运行正常,现场正反转点动旋转密封阀无法实现转动,明显听出有异物卡住的声音。

2.处理方法

1)旋转密封阀选择“现场手动”。

2)反转点动,正转点动几次,使异物松动。

3)确认正转、反转是否正常,如正常继续投入生产,如失败,则通知中央控制室人员,进行保温保压作业。

4)三通换向阀切换至压缩空气,旋转密封阀人孔门打开。

5)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进行通风冷却,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取出异物。

6)异物取出,将旋转密封阀、振动给料器内余焦排空。

7)人孔口封闭,换向阀切换至氮气,充氮气恢复。

通知中控室升温升压。

3.注意事项

1)充分考虑锅炉的运行工况。

2)事故未处理结束,不得将操作场所选择开关到“中央自动”。

3)人若进入装置,要进行含氧量的测定,以及温度的冷却。

第六部分红焦从干熄炉中溢出

在提升机、装入装置向干熄炉装入红焦时,有时由于干熄炉预存段料位计的故障,提升机以及装入装置极限的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红焦会从干熄炉口或者装焦漏斗中溢出,造成装入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此时应立即停止干熄焦的装焦操作,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一)红焦溢出的几种原因

1、干熄炉预存段上上限料位故障

在干熄焦正常生产情况下,干熄炉预存段焦炭料位与提升机存在联锁关系。

即当预存段焦炭料位达到上限时,中控室的计算机画面会闪烁提醒操作人员;当焦炭料位达到上上限时,中控室的计算机画面会显示现场电容式料位计信号,直到干熄炉预存段焦炭上上限料位信号消除。

但在两种情况下会因为料位的原因而造成装入的红焦溢出干熄炉口:

一种情况是当预存段焦炭料位达到上上限时料位联锁不起作用(有可能电容式料位计坏没有报警指示),提升机未收到中控室计算机发出的停止装焦指令,继续往干熄炉内装入红焦,此时红焦已高出干熄炉口。

当装焦完毕装入装置往关闭的方向移动时,就会造成红焦溢出干熄炉口;另一种情况是预存段焦炭料位长时间保持在高料位,没有进行校正。

当预存段实际焦炭料位达到甚至超过上上限料位时,显示料位还没有到上上限料位,如果干熄炉没有设计强制检测的上上限料位计或者强制检测的上上限料位计因故障停止使用,那么计算机就不会向提升机发出停止装焦的指令。

提升机会继续往干熄炉内装入红焦,同样会造成红焦溢出干熄炉口。

2、提升机或装入装置极限故障

在干熄焦正常装焦时,装入装置打开时应正对干熄炉口,并靠极限信号停止;提升机横移到装入装置上部时应正对装入装置装焦漏斗,也靠极限信号停止。

当装入装置或提升机极限发生故障时,虽然极限信号来了,但装入装置并没有正对干熄炉口,或者提升机并没有正对装入装置装焦漏斗,而中控室计算机仍然会根据收到的装入装置与提升机停止位的极限信号向提升机发出下一步动作指令,提升机仍会继续下落进行装焦动作,此时由于提升机与装焦装置位置不匹配,会发生红焦装偏,溢出装入装置装焦漏斗的现象。

3、装焦时间过短

在干熄焦正常装焦时,装满红焦的焦罐落在装入装置的装焦斗上应停留25S。

有时计算机程序出现故障,造成装焦时间过短,焦罐内红焦没有放空时就提起焦罐。

此时红焦还在继续下落。

当装入装置往关闭的方向移动时,会将一部分红焦刮到干熄炉口以外。

还有一种情况,当采用手动装焦操作时,装诊断时间由人为控制,如果人为担任的装焦时间过短也会出现红焦落到装入装置装焦漏斗上面或者干熄炉炉口以外的现象。

(二)红焦溢出后的处理

当红焦从干熄炉中溢出或从装入装置装焦漏斗溢出后,会妨碍装入装置的正常运行。

此时装入装置不能往关闭方向动作,这是判断红焦溢出的一种方法;另外,从监视炉顶装入装置运行的电视监控画面上也可以观察到有红焦洒落在装入装置周围。

一旦发红焦溢出干熄炉的现象,操作人员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同时迅速通知焦炉停止往另一个焦罐推入红焦。

当在现场确认红焦确实溢出干熄炉后,通知电机车停止作业,准备湿法熄焦,并根据现场焦炭溢出的情况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在排焦温度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排焦量,尽快降低干熄炉内焦炭的料位。

但要注意此时的操作是在干熄炉炉盖打开的情况下进行的,要充分注意气体循环系统各部位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根据现场的情况,在有可能的条件下,简单清除妨碍装入装置运行的焦炭,用手动将装入装置运行到全关位置。

为了避免溢出的红焦对装入装置以及周围的设备造成损坏,需要对红焦洒水进行冷却,然后将装入装置周围冷却的焦炭清理干净。

在向红焦洒水冷却以及清扫焦炭时,要组织得当,避免被红焦及蒸汽烫伤。

同时特别要注意不要将水洒进干熄炉内。

装入装置周围的焦炭清扫完后,要对炉顶部位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查。

如果炉顶放散管入口有焦炭堵塞,要用长钎子进行清理,但要确保长钎子不能掉入干熄炉。

如果干熄炉顶水封槽内有焦炭,要清除干净。

检查装入装置以及周围仪器、润滑油管、水管等设备有无损坏,并立即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理。

对装入装置各部位充分加油润滑,使其恢复正常。

仔细分析红焦溢出的原因,如果是极限装置故障造成的,需对该极限装置进行修理或更换。

如果是料位的原因造成的,则根据情况对干熄炉焦炭料位进行校对或检查焦炭料位上上限与提升机的联锁是否可靠。

如果是提升机自动装焦时间过短造成的,则应检查计算机控制程序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待损坏的设备设施全部恢复,造成红焦溢出的原因排除后,对提升机及装入装置采用手动方式试运行3-4次。

确认装入装置开、关动作及极限信号正常,确认提升机与装入装置的位置吻合以及焦罐底闸门的开、关动作及极限信号正常。

检查干熄炉预存段焦炭的料位。

如果还能装入红焦,通知焦炉停止湿法熄焦作业,并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提升机及装入装置装入2-3罐红焦,确认一切正常后投入装焦自动运行。

第七部分干熄焦锅炉炉管破损

干熄焦锅炉气流通道是循环气体通道的一部分,锅炉炉管内走水、汽、锅炉炉管间走循环气体。

当炉管破损后,漏出的水或汽随循环气体进入干熄炉,与红焦发生水煤气反应,造成循环气体中H2和CO含量急剧上升。

如果不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发生爆炸事故,损坏设备并危及操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锅炉炉管破损的原因

造成干熄焦锅炉炉管破损的原因很多,有锅炉设备本身缺陷的原因,有生产操作不当的原因,也有外部条件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锅炉炉管在制造、焊接、安装或酸洗中存在缺陷,经受不住干熄焦生产的正常波动而磨损。

(2)锅炉炉管材质存在问题,或炉管局部材质存在缺陷,造成炉管内壁腐蚀后变薄而破损。

(3)锅炉供水水质不良造成炉管管壁结垢后受热超温而破损。

(4)锅炉给水溶解氧长期超标对锅炉低温区炉这产生氧腐蚀而造成炉管破损。

(5)循环气体的高温腐蚀或其中夹带焦分对炉管磨损使其强度下降而破损。

(6)锅炉水压试验压力过高、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隐患,经过一段时间生产后破损。

(7)锅炉锅筒及二次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过高,安全阀动作失灵时造成炉管内压力超过承受能力而破损。

(8)锅炉炉管断水或局部水循环不良造成炉管超温而破损。

(9)锅炉入口温度过高造成炉管超温而破损。

(10)锅炉出口循环气体温度长期处于低温状态,造成锅炉下部省煤器炉管因低温腐蚀而破损。

(二)锅炉炉管破损的判断

在干熄焦正常生产中,锅炉的工艺参数和循环气体中可燃成分的浓度应该是有规律变化。

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与锅炉相关的外部条件也不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当锅炉炉管发生破损时,虽然不能直接看见,但可以从以下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判断:

(1)循环气体中H2含量突然急剧升高,靠正常的导入空气燃烧的方法难以控制循环气体中H2的浓度。

(2)锅炉蒸汽发生量明显下降或锅炉给水流量明显上升,而且级水流量明显大于蒸汽发生量。

(3)预存段压力调节放散管的出口有明显的蒸汽冒出。

(4)锅炉底部、循环风机底部有明显的积水现象。

(5)二次除尘器格式排灰阀处有水迹或排出湿灰。

(6)气体循环系统内阻力明显变大,系统内各点压差发生明显变化,循环风量明显降低。

(7)干熄炉预存段压力大幅度波动。

(8)锅炉外壁有表皮剥落或变色现象。

(三)锅炉炉管破损后的处理

确认锅炉炉管破损后,为防止事态扩大而损坏其他设备,应当根据干熄焦系统所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迅速对干熄焦系统的相关阀门、仪表进行调整。

并采取一些特殊的操作方法,尽量将干熄焦各系统的异常波动降到最小,然后对锅炉破损的炉管进行处理。

锅炉炉管破损后,漏出的水汽随循环气体进入干熄炉,与红焦发生水煤气反应生成大量的H2和CO,造成循环气体中可燃成分特别是H2浓度急剧上升。

此时采用正常的导入空气燃烧的方法已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打开气体循环系统N2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