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466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docx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

干熄焦运行工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干熄焦班长

1.1.1负责按出焦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完成各项技术操作指标。

1.1.2指导和协助主操作手和生产巡检工操作。

1.1.3做好开、停的操作。

1.2主操作手

1.2.1负责中控室EI系统画面和主控盘的监控操作。

1.2.2指导协助巡检工操作。

1.2.3负责与炼焦及筛运焦联系。

1.2.4做好开、停工与本岗位有关的操作。

1.2.5配合检修人员做好检修工作。

1.3副操作手

1.3.1负责填写日报表。

1.3.2协助主操作手工作。

1.4巡检工

1.4.1干熄焦采取主、副操作手和锅炉工双人巡检的制度,白班9:

00~10:

30,13:

00~14:

30;中班5:

30~7:

00,9:

00~10:

30夜班1:

00~2:

30,5:

00~6:

30到现场巡检,其中主操作、副操每班各巡检一次,检查现场各项参数与中控EI操作画面显示是否有误。

1.4.2负责提升机、装入装置、排焦装置、干熄炉本体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现场操作、检查、调节。

1.4.3做好设备巡检记录。

1.4.4积极配合主操作手操作。

1.4.5做好开、停工的有关现场操作。

1.4.6配合检修人员做好现场检修工作。

2技术要求

2.1旋转焦罐内只能接一炉焦炭(约23.5t),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2干熄炉预存段压力保持在0~-100Pa,炉内料位控制在常用料位(上限下限料位之间),排焦温度小于200℃,符合工艺要求。

2.3严格控制干熄炉入口处循环气体的温度在115℃~130℃之间,在锅炉入口处温度不高于980℃,工况正常时不低于680℃。

2.4通过导入空气(锅炉入口温度在600~980℃时)以及向循环气体通入N2(锅炉入口温度在600℃以下,980℃以上时)的方法及时调控循环气体中氧气、一氧化炭、氢气的含量,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CO:

6%以下H2:

3%以下O2:

MAX1%以下

2.5按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控纯水罐、除氧器、汽包的水位。

纯水罐水位:

0±100mm

除氧器水位:

0±100mm

汽包水位:

0±50mm

2.6认真分析锅炉水质,及时调控,使炉水达到水质要求,主蒸汽品质合格,给水及炉水基准值见下表:

序号

控制项目

单位

控制指标

 

硬度

μmol/l

≤2.0

μg/l

≤30

μg/l

≤5

二氧化硅

μg/l

≤20

PH值(25℃)

8.8~9.5

mg/l

≤0.3

电导率

μs/cm

0.2

联氨

μg/l

10~50

PH(25℃)

9.0~10.5

总含盐量

mg/l

≤100

电导率

s/cm

<150

氯离子

ppm

磷酸根离子

mg/l

2~10

二氧化硅

mg/l

≤2

2.7严格控制好副省煤器的入口温度不低于62℃,除氧器入口水温不高于90℃。

2.8控制除氧器压力保持在0.02MPa以上,确保除氧效果。

2.9控制外部管网送来的压缩空气、仪表用压缩空气及N2压力在0.4MPa以上,低压蒸汽压力在0.6MPa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2.10根据工况及时调整循环风量的大小,保证锅炉顺利运行。

2.11锅炉入口气体压力:

-1300Pa以上

2.12干熄炉顶部压力:

-100Pa~0Pa

2.13二次过热入口温度540℃以下,且不低于饱和温度±10℃(饱和蒸汽压力表见附页)。

2.14主蒸汽压力调节阀后出口蒸汽温度540±10℃、压力:

9.5±0.2MPa(当汽轮发电机运行时,可根据汽轮机进口参数对此蒸汽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当汽轮发电机停用时可根据外送蒸汽用户的要求酌情降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标准)。

2.15锅炉给水温度104℃

3岗位操作

3.1循环风机操作

3.1.1风机启动前的检查

3.1.1.1风机电机及机械部分的检修工作全部结束;风机周围应清洁,照明充足。

3.1.1.2各轴承冷却水畅通,温度、振动计齐全有效,指示在正常范围内。

3.1.1.3各轴承油位应在最低和最高油位线之间。

3.1.1.4打开风机轴封氮气阀,调整好压力。

3.1.1.5风机入口档板应在关闭位置。

3.1.1.6检查各地脚螺丝应牢固,电机接地线良好,手动盘车灵活,安全罩安装好。

3.1.1.7与主控室联系,确认无报警。

3.1.1.8停用时间长时,应测定电动机绝缘。

3.1.1.9检修后应确认气体循环系统内无人,且整个干熄焦系统人孔全部关闭。

3.1.1.10检查集中润滑装置是否正常。

3.1.1.11确认循环风机各项联锁正常,紧急情况下解除联锁需经车间领导同意。

3.1.2启动

3.1.2.1联系电器人员送电,做现场及中央“空投”试验。

3.1.2.2现场启动时,将现场操作箱中的转换开关切换到“现场”;中央操作时将现场操作箱中的转换开关切换到“中央”,按启动按钮。

3.1.2.3启动循环风机集中润滑装置,调节至正常运行状态。

3.1.2.4启动循环风机。

3.1.2.5观察电动机电流指示,正常后,缓慢打开入口档板,开始进行风量调节。

3.1.2.6启动后,检查各部运转是否正常。

3.1.3停止

3.1.3.1按停止按钮,停止循环风机运行。

3.1.3.2关闭循环风机入口挡板。

3.1.3.3根据实际情况关闭冷却水入口阀及风机轴封氮气阀。

3.1.4循环风机运行中的停机联锁

3.1.4.1风机轴承温度上上限70℃。

3.1.4.2电机轴承温度上上限75℃。

3.1.4.3锅炉给水泵全部停止。

3.1.4.4风机轴承振动上上限。

3.1.4.5汽包水位上上限150mm。

3.1.4.6汽包水位下下限-250mm。

3.1.4.7主蒸汽温度上上限550℃。

3.1.4.8除氧器水位下下限-650mm。

3.1.4.9仪表用压缩空气压力低0.4MPa。

3.1.4.10风机电机线圈温度上上限。

3.1.4.11中央CDQ非常停止动作。

3.1.4.12冷却、润滑油泵重故障。

3.2锅炉系统水压试验操作。

3.2.1锅炉水压试验规定如下

3.2.1.1锅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超水压试验即14.5MPa,以便各承压部件必要的技术检验。

1)新建或改建,搬迁锅炉投入运行时;

2)水冷壁管更换50%以上,省煤器或过热器全部更换时;

3)更换水冷壁联箱,过热器联箱或省煤器联箱;

4)主要承压部件(汽包、联箱)经过焊补或修整时;

5)在投入运行之前,连续停炉时间超过一年;

6)连续六年未进行超水压试验;

3.2.1.2锅炉渗漏试验压力工作即11.6MPa,以检验受热面,汽水管道及阀门的严密性。

3.2.2水压试验范围

水压试验分为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水压试验。

低压系统水压试验范围包括从除氧器给水泵出口至锅炉给水泵入口的所有设备、阀门和管道等。

即:

给水热交换器、副省煤器、除氧器等,试验压力为0.2MPa,以除氧器压力为准。

高压系统水压试验的范围包括锅炉全部承压部件,也就是从给水进口直到过热蒸汽最后一道手动阀,即给水平台、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蒸发器、一、二次过热器、减温器和汽水管道、联箱、阀门等以及相关的疏水门、取样阀、加药阀、仪表的二次阀以内。

(试验时一次阀全开,二次阀关闭)试验压力为11.6MPa,以汽包压力为准。

3.2.3水压试验前的检查(高压系统)

3.2.3.1检查设备安装或检修时所加的临时支撑是否全部拆除,以免锅炉上水时由于温度较高不能自由膨胀而受到应力,此外是否有其他妨碍部件自由膨胀的地方。

3.2.3.2对焊缝进行外表检查是否符合条例有关要求。

3.2.3.3部件是否有弯曲、鼓包、碰伤等缺陷。

3.2.3.4放水阀,空气门的装置能否将空气放净,放水管路是否畅通。

3.2.3.5水位计、压力表、有关阀门等锅炉附件是否己装齐,该加堵板的地方是否堵好。

3.2.3.6汽包,联箱及管道等膨胀指示器是否安装齐全。

3.2.3.7检查锅炉各部空气阀、压力表连通阀、水位计连通阀应开启,所有其他阀门均应关闭严密。

3.2.4水压试验步骤(高压系统)

3.2.4.1开启锅炉顶部排汽阀,各管道联箱上的放空阀,压力表连通阀,其他所有阀门均应关严。

3.2.4.2开给水管上的进水阀,向炉内缓慢上水,给水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上水时间控制在3~4小时。

3.2.4.3各部管道、联箱放空阀见水后立刻关闭,待锅炉水全部上满即暂停进水,关闭顶部空气阀,最后一次关空气阀应在检修人员到场,确定好专人监视压力表(汽包),然后继续进水升压。

3.2.4.4压力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0.15MPa为宜。

3.2.4.5当压力升至1MPa时,应暂停升压工作,通知检修人员对受压部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正常继续升压。

3.2.4.6当压力升到工作压力即11.6MPa时应立即停止升压,检查5分钟内压力下降情况,做好记录,通知检修人员对受压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并保持压力11.6MPa。

待检查完毕,得到检修人员通知后可逐渐去压,锅炉试漏试验完毕。

3.2.4.7如做超水压试验,试验前应将水位计连通阀关闭,安全阀则暂时压死(压死安全阀注意不使阀杆被压弯)。

3.2.4.8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即14.5MPa时,应立即停止升压,时间记录下来,锅炉在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后立即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11.6MPa,再次组织全面检查,并将检查出的缺陷处做好标志。

3.2.4.9降至工作压力后,在检查期间,锅炉应始终保持11.6MPa。

如压力下降过多,再利用开给水阀使压力上升至工作压力。

3.2.4.10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1)在14.5MPa试验压力下,从上水阀完全关闭时计时,20分钟内压降不超过0.25MPa。

2)所有焊缝不应有任何渗水、漏水或湿润的现象。

3)在水压试验后没有残余变形。

3.2.4.11水压试验结束后,关闭进水阀,微开水阀卸压,卸压速度不超过每分钟0.3MPa为宜,待压力降至0.2MPa时开启汽包放空阀,水位计连通门,水位控制到所需水位。

3.2.5水压试验注意事项(高压系统)

3.2.5.1水压试验的开始、停止及试验期间检查人员进入和退出锅炉检查时,均应根据试验主持人的命令进行。

3.2.5.2在水压试验过程中,应停止炉内外一切检修或安装工作,试验负责人在升压前必须检查内否有其他人员,并通知他们暂时离开,然后才可开始升压。

3.2.5.3水压试验进行中,操作空气阀,上水阀及监视汽包压力表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听从指挥,操作正确。

3.2.5.4在水压试验中,当发现部件有渗漏现象时,在压力继续上升过程中,不得进行检查,而应在停止压力上升后再进行细致的检查。

3.2.5.5锅炉进行1.25倍工作压力超压试验时,在保持试验压力期间内不允许进行任何检查,应待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

3.4.5.6炉内进行检查时,照明应充足,并必须使用安全灯或手电筒。

3.4.5.7检查时所有平台、梯子、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

3.4.5.8当水压试验中发现渗漏,应该降压至零后,方能处理,禁止带压处理。

3.3降氧器操作

3.3.1运行前的准备

3.3.1.1检查除氧塔及贮水罐内部无杂物,各进出水管无污堵,合格后上紧人孔。

3.3.1.2除氧塔及贮水罐应经水压试验合格。

3.3.1.3检查除氧器外部进出水管接点合格,安全阀整定压力,可以使用。

3.3.1.4除氧器各进出口表计,除氧器本体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应装齐可用。

3.3.1.5运行前除氧器本本及汽水管路保温工作应己做完。

3.3.2运行

3.3.2.1投入所有计控仪表,开除氧器顶部排气阀。

3.3.2.2开除氧器给水泵,向除氧器供水。

3.3.2.3当水位升至正常水位后,停止上水。

3.3.2.4当锅炉开始连续用水后,缓慢打开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开始升温。

3.3.2.5除氧器升温速度不可过快,应控制在不超过10℃/h。

3.3.2.6待锅炉运行正常,除氧器水位、压力正常后,将除氧器水位、压力调节装置投入自动运行。

3.3.3停止运行

3.3.3.1缓慢关闭除氧器压力调节阀,除氧器降温(10℃/h),直至将调节阀全部关闭,之后关闭调节阀前手动阀。

3.3.3.2关闭除氧器进水阀。

3.3.3.3检修或冬季,待水温冷却到20℃以下后,将水放净。

3.4副省煤器操作

3.4.1确认副省煤器各疏水、放空阀全部关闭。

3.4.2除氧器液位调节阀微开,除氧器溢流阀打开。

3.4.3除氧器循环泵启动,除氧器液位调节慢慢地开至10~20%,将除氧器入口温度控制在90℃左右。

3.4.4随着干熄炉负荷的增加,调整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开度,控制副省煤器的出入口温度。

在副省煤器的出入口温度差在40℃左右时,关闭除氧器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停止除氧器循环泵运行。

循环风机启动后,要注意副省煤器入口温度不可低于60℃,将温度控制在70℃左右并根据其决定除氧器循环泵的停止时间。

3.4.5随着热负荷的增加,副省煤器的出口水温超过120℃时,增加除氧器给水量。

(避免大开、大关)

3.4.6锅炉给水量在10~20t/h以上时,将除氧器液位调节阀投入自动运行,除氧器溢流阀关闭。

3.4.7当副省煤器入口温度稳定在60℃左右时,缓慢关除氧器入口温度调节阀(PIC-204),并适时投入自动运行。

3.4.8开工初期,由于换热性能良好,要注意调整副省煤器入口温度,随着循环气体温度的上升,可利用副省煤器入口温度调节阀旁通阀进行调节。

3.4.9各点控制温度:

副省煤器入口水温:

≥60℃

副省煤器出口水温:

≤120℃

除氧器入口水温:

≤85℃

3.5锅炉排污操作

3.5.1为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有系统排污。

连续排污应根据化学值班人员通知及在线监测的炉水导电度调整排污电动阀的开度,进行排污。

3.5.2定期排污正常运行中应投手动控制装置,每班排污1次。

3.5.2.1排污前应做好联系,排污时,应注意监视给水压力和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维持水位正常,排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排污门关严。

3.5.2.2在排污过程中,如锅炉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排污,但汽包水位过高和汽水共腾除外。

3.6锅炉加药操作

3.6.1加氨的操作

计量泵的投运只能就地操作,启动、停运通过泵间操作箱上的操作按钮来完成。

加药量可通过泵上的调节钮来调节。

泵的投运

先开计量箱的出液阀,再开计量泵的入口阀,最后启动计量泵。

启动时压力过高,响声过大,或者安全阀有回液应及时停泵,找检修人员检查。

泵的停运

首先停止计量泵的运行。

然后关闭计量泵的进出口阀,关闭药箱的出口阀。

加药量的调整

根据水质化验人员的化验结果调整加药量及加药浓度。

采用除盐水,按一定比例、浓度,将药剂在溶药箱内配制好。

加药量可通过调节计量泵的冲程数旋钮来完成。

只有在计量泵运行情况下调整,严禁在泵停运行情况下调节。

根据运行需要,调整冲程旋钮到合适位置,将锁母拧紧。

3.6.2联氨加药操作(同上)

3.6.3Na3PO4加药操作(同上)

3.7锅炉汽水取样操作

3.7.1先开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器冷却水入、出口阀,确认冷却水畅通。

3.7.2打开锅炉给水、炉水、蒸汽取样一次阀,再开取样器取样入口阀。

3.7.3给水、炉水、蒸汽取样应保持常流状态,水样流速稳定。

3.7.4初次取样时应先冲洗取样管。

3.7.5取样结果送至检化验室进行化验。

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加药操作。

3.8系统输灰操作

3.8.1现场操作

3.8.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将现场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现场。

2)与主控室联系,确认中央无报警。

3.8.1.2启动

1)启动斗式提升机。

2)启动刮板机。

3)分别启动一

(二)次除尘格式排灰阀

3.8.2中央自动操作

3.8.2.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将现各设备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中央。

2)确认中央无报警。

3.8.2.2启动

1)启动粉尘排出系统自动运行。

2)启动一、二次除尘自动运行。

3.8.2.3停机

与开机顺序相反。

3.9系统泄灰操作

3.9.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3.9.1.1将现场操作箱中操作场所切换至单独。

3.9.1.2与主控室联系,确认中央无报警。

3.9.2启动

3.9.2.1开启加水手阀。

3.9.2.2开启排灰格式阀。

3.9.2.3开启搅拌机

3.9.2.4开启泄灰阀。

3.9.3停机

与开机顺序相反。

3.10除氧器给水泵操作

3.10.1启动前的准备

3.10.1.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0.1.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在标准位置。

3.10.1.3确认纯水罐水位应不低于2米。

3.10.1.4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最小流量阀。

3.10.1.5全开水泵入口阀。

3.10.2启动

3.10.2.1联系电气送电。

3.10.2.2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0.2.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最小流量阀。

3.10.2.4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3.10.3停止

3.10.3.1关水泵出口阀。

3.10.3.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0.4倒用

3.10.4.1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3.10.4.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3.11除氧循环泵操作

3.11.1启动前的准备

3.11.1.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1.1.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11.1.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3.11.1.4确认除氧器水位正常。

3.11.1.5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3.11.1.6全开水泵入水阀。

3.11.2启动

3.11.2.1联系电气送电。

3.11.2.2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1.2.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出口电动阀调整水泵出水量。

3.11.3停止

3.11.3.1关水泵出口阀。

3.11.3.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2锅炉给水泵操作

3.12.1启动前的准备

3.12.1.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3.12.1.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12.1.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3.12.1.4确认除氧器水位应在正常水位。

3.12.1.5关闭水泵泄水阀,出口阀。

3.12.1.6打开锅炉给水泵最小流量阀。

3.12.1.7全开水泵入口阀。

3.12.2启动

3.12.2.1联系电气送电。

3.12.2.2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12.2.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最小流量阀。

3.12.2.4调整水泵出入口平衡压力阀,压力高于入口压力0.15~0.2MPa。

3.12.2.5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3.12.3停止

3.12.3.1关水泵出口阀。

3.12.3.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3.12.4倒用

3.12.4.1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3.12.4.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3.13提升机、装入装置操作

3.13.1运转前的检查

3.13.1.1确认中央故障报警盘中无故障报警显示。

3.13.1.2确认提升机操作盘中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

3.13.2提升机单独操作

3.13.2.1提升机现场单独往行操作

1)确认提升机在提升井架中心位置,吊具夹钳在下限打开位置,机上操作DESK盘的“卷上塔下限”指示灯亮,“卷上塔定位置”指示灯亮。

2)将提升机操作场所开关旋向“现场单独”。

3)确认提升机升降指示中“解除”指示灯亮。

4)按下运转准备的“入”按钮,“入”指示灯亮。

5)将提升机卷上选择开关旋向“常用”。

6)确认常用卷上“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7)将“常用卷上”开关旋向“卷上低速”或“卷上中速”位置。

8)提升机升至上限“走行可”指示灯亮。

9)将提升机走行选择开关旋向“常用”。

10)确认常用走行“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11)提升机“常用走行”开关旋向“往行低速”或“往行中速”位置,方向指示灯亮。

12)提升机走行至干熄炉的中心点时,“冷却塔定位置”指示灯亮。

13)确认装入装置的“装入盖开限”指示灯亮。

14)提升机“常用卷上”开关拨向“卷下低速”或“卷下中速”位置,焦罐开始下降。

15)焦罐下降至装入装置停止位,“冷却塔下限”指示灯亮。

提升机停止下降。

16)焦罐底部闸门打开,“BUCKET开限”指示灯亮,红焦投入干熄炉中。

3.13.2.2提升机现场单独复行操作

提升机现场单独复行操作,过程同往相反,操作同往行相同。

3.13.2.3检修时更换钢丝绳的操作

1)确认提升机在检修中,检修、点检、生产三方安全联络确认完成,确认三方安全牌己挂好。

2)“CRANE”升降操作盘中操作场所旋向“CRANE机上”,并按“走行禁止”按钮,其指示灯亮。

3)机上“ROPE交换用现场操作盘”中的提升机操作场所开关旋“ROPE交换”的位置,机上操作DESK盘操作场所开关旋向“ROPE交换”的位置。

4)确认机上“ROPE交换用现场操作盘”操作可指示灯亮。

5)按下运转准备的“入”按钮,其指示灯亮。

6)操作人员听从交换钢丝绳的检修负责人员和电气人员的指令进行具体的提升机“升”或“降”操作。

3.13.2.4提升机现场紧急往行操作

1)“ROPE交换用现场操作盘”“BRAKETEST”选择开关旋向“非常卷上”,按“UNLOCK”按钮,其指示灯亮。

2)将提升机电机切换板把切至紧急提升电机一侧。

3)将提升机操作场所开关旋向“现场单独”。

4)确认提升机升降指示中“解除”批示灯亮。

5)按下运转准备的“入”按钮,“入”指示灯亮。

6)将提升机卷上选择开关旋向“非常用”。

7)确认非常用卷上“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8)将“非常用卷上”开关旋向“卷上”位置。

9)提升机升至上限“走行可”指示灯亮。

10)将提升机走行选择开关旋向“常用”。

11)确认常用走行“现场单独操作可”指示灯亮。

12)提升机“常用走行”开关旋向“往行”方向指示灯亮。

13)提升机走行至干熄炉的中心点时,“冷却塔定位置”指示灯亮。

14)确认装入装置的“装入盖开限”指示灯亮。

15)提升机“常用卷上”开关拨向“卷下低速”或“卷下中速”位置,焦罐开始下降。

16)焦罐下降至装入装置停止位,“冷却塔下限”指示灯亮。

提升机停止下降。

17)焦罐底部闸门打开,“BUCKET开限”指示灯亮,红焦投入干熄炉中。

18)如走行电机故障,应先在“ROPE交换用现场操作盘”中的“BRAKETEST”选择开头旋向“走行2”,按“UNLOCK”按钮,其指示灯亮,将切换板把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