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16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浓盐酸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4.(2分)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5.(2分)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6.(2分)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3%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用3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 

D.用50g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 

7.(2分)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8.(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

B.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0g

C.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A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9.(2分)20℃时,取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各10g,分别加入50g水中(相关溶解度数据见表),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物质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20℃时溶解度/g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 

10.(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涤剂能清洗油污与乳化作用有关 

C.将食盐、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物质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11.(2分)向右图试管里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

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 

12.(2分)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将40g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B.40℃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13.(2分)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14.(2分)四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

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见图)。

则相当于要服用滴剂的量为()

A.3ml 

B.6ml 

C.9ml 

D.2ml 

15.(2分)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 

D.溶质溶解度变大 

二、填空题(共5题;

共15分)

16.(3分)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70

80

溶解度(g)

138

169

(1)从上表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写一条即可)?

(2)20℃时,欲使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哪两种措施?

17.(2分)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5

56.7

246

(1)2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________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18.(1分)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

溶解

度/克

29.4

33.3

37.2

41.4

50.4

55.2

60.2

65.6

(1)氯化铵的溶解性属于()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2)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在2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9.(8分)配制一瓶如图的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g;

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填“>”、“<”或“=”)。

20.(1分)小华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__ 

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 

g;

量取配制时所用的蒸馏水应选 ________ 

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水的密度为1g/cm3).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质量相同的滤纸直接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广口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D.为了加快氢氧化钠的溶解速率,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三、综合题(共3题;

21.(4分)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液、溶质、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20℃时的NaCl饱和溶液比20℃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具体关系可如图所示,则图中有A、B两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A________;

B________.

22.(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25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____g。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

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

20%=(300g﹣x)×

40%

解得:

x=150g

试分析:

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23.(6分)为了测定某种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组成,现取该黄铜样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Zn+H2SO4===H2↑+ZnSO4)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人稀硫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7.5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中含________物质。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四、解答题(共1题;

共5分)

24.(5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探究题(共1题;

共9分)

25.(9分)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只写一种)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7-1、

18-1、

18-2、

18-3、

19-1、

20-1、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4-1、

24-2、

25-1、

25-2、

25-3、

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