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33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docx

加油站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

 

易县鑫达加油站扩建

项目申请报告

(代项目建议书)

 

项目单位:

易县鑫达加油站

项目地点:

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

编制日期:

二○○九年十一月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3

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3

1.2项目概况3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1.4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5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5

2.1发展规划分析5

2.2产业政策分析6

2.3行业准入分析6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6

3.1资源开发方案7

3.2资源利用方案7

3.3资源节约措施7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8

4.1节能设计依据与合理用能标准8

4.2项目节能背景分析10

4.3能耗指标和节能效果分析12

4.4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14

第五章建设用地分析14

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14

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15

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方案15

5.4建设条件15

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16

6.1环境和生态现状16

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6

6.3安全生产与消防18

6.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19

6.5特殊环境影响19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19

7.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9

7.2效益分析20

7.3行业影响分析21

7.4区域经济影响分析21

7.5宏观经济影响分析21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21

8.1社会适应性分析21

8.2社会影响分析22

8.3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22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22

9.1机构设置22

9.2项目管理22

9.2项目实施进度23

第十章结论23

附件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项目申报单位:

易县鑫达加油站

项目名称:

易县鑫达加油站扩建项目

法人代表:

李宁

易县鑫达加油站经营范围为车用汽油、柴油销售。

易县鑫达加油站是一家开展汽、柴油加油业务的企业,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拟在原址进行扩建改造,新上新型节能型加油机、扩建业务用房。

易县鑫达加油站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技术上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顺应新形势下环保、节能要求为根本,突出人性化,勇于创新,通过多方市场调研,根据国道112线车流量日益增大的发展需求,拟实施扩建项目。

1.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易县鑫达加油站扩建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

1.2.1拟建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发挥鑫达加油站多年来汽、柴油经营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成品油销量,尽快在保定市易县及112国道沿线扩建成现代化加油站中的领头雁。

112国道是天津通往山西省的公路运输主干线,该站地处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的112国道旁。

据初步考察,途经这条国道的汽车流量每天都在20000多辆(次)以上,如有1.5%汽车在该站加油,每天就有300多辆汽车需要加油,平均每辆车每天加油8000多升,那么一年要加油300万多升。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1.2.2建设地点

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位于易县西部,距易县县城15公里,国道112线穿村而过。

1.2.3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新购置加油机2台、新建储油罐2个,扩建加油敞棚及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其中加油棚300平方米、办公生活用房12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年加油能力扩大到3000吨。

此次主要设备为正星税控加油机2台、25T储油罐2个。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该项目总投资为78.1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73.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万元。

1.3.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油品销售规模

吨/年

2190

2

定员总数

10

2.1

工人

9

2.2

管理人员

1

3

技术指标

3.1

总占地面积

3.2

新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420

3.3

投资强度

万元/公倾

3.4

容积率

3.5

建筑系数

3.6

绿化率

%

5

3.7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所占比重

4

主要经济指标

4.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78.1

建设投资

万元

53.8

设备费

万元

19.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

4.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380

4.3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35.6

4.4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32.7

4.5

投资利润率

%

31

4.6

投资回收期

3.53

1.4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汽车加油加气的设计与施工规范》GBJ50156-2002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政策。

易县鑫达加油站提供的技术资料。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1发展规划分析

《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1月保定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指出: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打基础、提实力、增后劲”的紧要关口。

坚持把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作为重点,突出工业在全局中的战略支撑地位,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国家统筹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分工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工业发展大大带动相关服务业及物流业的发展。

实施本项目是配套服务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项目符合发展规划要求。

2.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与地方加油站建设标准,加油站功能在满足加油服务的前提下,根据地理位置、销量等情况综合考虑服务功能,确定不同的辅助项目。

加油站建设过程中,按照技术进步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加油站严格遵守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汽车加油加气的设计与施工规范》GBJ50156-2002等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建设施工。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拟建项目采用新型名牌加油机,并采取各种节能措施,节能效果明显,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政策的要求。

2.3行业准入分析

近几年,我国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政策研究、资金投入、行业扶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无铅汽油和乙醇汽油得到全面推广使用。

但科技投入不足、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制约行业发展,仍需进一步改进提高。

发改委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和重点:

大力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大力节约土地,节约材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探索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全社会循环式消费;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1资源开发方案

由于新购置名牌加油机和使用部分乙醇汽油,该项目的建设会对新型节能型燃料的推广使用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3.2资源利用方案

以采用高标号无铅汽油和部分乙醇汽油为主。

年加油能力达到3000吨。

经营中不消耗水资源,用水量为生活用水量。

3.3资源节约措施

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利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1.节水原则与要求

1978年颁布的《宪法》中就明确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1988年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法》中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1993年国家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从此结束无序取水的历史,标志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入法制化阶段。

2002年5月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颁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方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政策,要求项目建设必须充分评估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合理使用水资源。

2.节水效果分析

经营中不消耗水资源,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减少水的消耗。

加强管道维护,减少生产过程中用水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节约用水,注重循环利用。

根据《河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到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77m3下降到49m3,本项目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0.52m3,项目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4.1节能设计依据与合理用能标准

4.1.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4.1.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关于印发〈河北省主要工业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第一批)的通知〉》(冀经贸资源[2002]391号)

《关于发布〈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冀水资[2002]3号)

4.1.3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4.1.4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GB/T13608-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导则GB/T15586-1995;

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16617-1996;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1987;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4.1.5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613-2002;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4.1.6相关标准和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J216-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1999;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4;

《印发〈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的通知》(计交能[1997]2542号)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本项目能源指标确定的依据:

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提出“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6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总体降低20%左右,工业节能达到25%以上的总体节能目标。

按照《节约能源法》和《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及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依据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以2005年我省各设区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而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各设区市单位GDP能耗指标降低率的要求,保定市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确定节能工作目标为单位GDP能耗到“十一五”降低20%,年均降低4%以上。

4.1.7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

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表

单位

2000年

2010年

中小电动机(设计)

%

87

90-92

风机(设计)

%

75

80-85

泵(设计)

%

75-80

83-87

气体压缩机(设计)

%

75

80-84

4.2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世界各国把能源安全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并把提高能效和节能作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措施。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而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需求呈现持续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能源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节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因此,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节能,将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同行。

从2001年开始的五年里,中国的能源增长突然大幅加速,平均达到了12%,高于GDP增长。

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出两三倍。

一些主要工业设备在节能方面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大约在15%到20%,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如果是1,世界平均水平则为29%,日本目前是10%。

在终端耗能比例上,工业大概占到70%。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指出,必须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

能源问题也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出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高能耗行业增长过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节能工作面临很大压力,形势十分严峻。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节约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4.3能耗指标和节能效果分析

4.3.1项目能耗指标

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为:

2005年全国为1.22吨标煤/万元,河北1.96吨标煤/万元;到2010年全国为0.98吨标煤/万元,河北1.57吨标煤/万元,下降幅度均为20%。

电(万Kwh)、水(m3)、汽油(T)、柴油(T)的能耗折算系数分别为1.229、0.09、1.4714、1.4571

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

地区

2005年基数

(吨标煤/万元)

2010年目标

(吨标煤/万元)

下降幅度

(%)

全国

1.22

0.98

20

河北

1.96

1.57

20

河北省设区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2005年基数表

地区

2005年基数

(吨标煤/万元)

2005年基数

(千瓦时/万元)

2005年基数工业增加值

(吨标煤/万元)

河北

1.96

1487.63

4.41

保定

1.2

1306.74

2.49

4.3.2节能措施

本项目节能方案符合国家有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要求,主要节能措施有:

(1)工作间及配套服务用房建筑外形设计简洁,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2)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外窗全部采用塑钢或断桥铝型材中空玻璃,供热、供冷管道均采用新型隔热材料保温或保冷,以减少能量损失。

(3)合理选用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选用高效节能型光源,电气器件采用节能型,设备电机采用国家推荐的变频节能型电机产品。

(4)油品损失防止措施

加油机的渗漏以及油气分离装置排出的气体含油量过多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增加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燃油损失,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带自吸泵的加油机及潜泵加油机的液压系统都是低压系统,工人操作中禁止干泵条件(即介质为空气,无冷却、无润滑)下检查真空压力。

自吸泵和潜泵加油机,泵源部分设有油气分离装置。

(5)加油机电气系统节能措施

在载荷、过载和节能之间做好综合平衡,合理选用电动机的功率,采用智能控制模块变频控制的低功耗节能型加油机(电动机功率为370W、550W),减少加油机电能消耗。

加油站的油罐掩埋不可过深,

(6)其它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等。

4.3.3节能效果分析

拟扩建项目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电、水等。

其中计算耗电量为0.655万度,折合标煤0.805吨,生产生活用水0.0023万吨,忽略,用柴油1.16吨,折合标煤1.69吨。

主要设备能耗

项目

单位

年耗能

备注

加油机

4台

0.3358万Kwh

空调器

2台

0.099万Kwh

电脑及其它电器

2台

0.12万Kwh

照明灯

8支

0.1万Kwh

10T油罐车

1部

1.69吨

项目建设规划了完备的节能措施,设计采用了先进工艺技术,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项目综合计算年能耗为2.495吨标煤,项目增加值43万元,万元产值能耗指标0.05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河北、保定市到2010年的能耗标准限额。

4.3.4能源管理

配置能源计量仪表;制定能源管理组织及制度;明确能源管理人员的设置。

4.4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

易县是全国农村初级水电电气化县,有小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2.529万千瓦,全县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9座,总容量15.67万KVA。

电力充足。

场区利用现有变压器,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成品油方面主要依靠中石油、中石化货源支持,需要保持合理库存,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五章建设用地分析

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5.1.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

5.1.2用地方案

项目选址不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压覆矿床和文物,对防洪和排涝无不利影响,不会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

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项目建设占地在原址上进行,不占用基本农田。

拟建项目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合理,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

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方案

拟建项目不涉及新征用土地,不涉及拆迁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5.4建设条件

1.场地条件

本项目场址地处太行山脉,表面粘土地下砂石,粗中砂石层,河卵石等。

根据厂址附近已建工程情况,该区域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结构稳定,适合建厂。

2.气候温和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为半干旱地区,春季降水较少,空气干燥;夏季热而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较少;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风速为1.9米/秒。

年平均气温11.9℃;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6℃;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5.1℃;

年平均相对温度60%;

年平均降水量512.3mm;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26mm;

历年最大冻土浓度68mm;

历年平均蒸发量1707.1mm;

年平均雷暴日数31.2天;

年平均大雾日数21.5天;

地震烈度7°

3.水源供应

水源供应为地下水,水质优良,各种微生物、化学成份和矿物含量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4.交通便利

易县地处京、津、保腹地,县境内交通便利,京昆高速公路、112国道、京赞线、京原铁路等国省干线纵横交汇,易定、易黄、独管等公路网四通八达。

本项目位于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112国道旁,交通十分便利。

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1环境和生态现状

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该场区周围污染物产生较少,环境容量较大。

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油气挥发污染大气环境,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他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二是地下油罐和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加油站对环境污染的途径主要有油品挥发、油品泄漏和污水排放。

要防止加油站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应改进作业方法,减少油品蒸发;采用油气回收系统,减少油品蒸发和油气排放;改造和更新设施设备,防止出现跑、冒、漏油现象;有效处理污水,避免直接排放。

①废水污染防治

加油站清洗油罐作业时候废油废水以及加油机在设备维修过程废油,加油站应当存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且由石油公司派专门的车辆统一进行回收,送附近的炼油厂或者废水处理厂进行污染处理,切莫直接排放到环境去。

生活用水产生的污水经化粪池分解后用于作物有机肥料。

②油气污染防治

加油站油罐建设在地下,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地埋式储油罐,并设有操作孔,安装有呼吸阀及阻火器等附件,输油管线采用地埋式无缝钢管。

在建设初期罐基要进行加固,并且给罐体建设基座,防止有油罐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倾斜,拉断输油管线,造成管线漏油。

安装油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标准生产规模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对罐体进行气压严密性实验和煤油渗漏实验,实验合格后采用三步四油对油罐进行防腐处理。

使用过程中安装先进的液位仪器,对罐内液面进行适时监控。

另外也可以使用国内比较先进的双层罐体的油罐,做到能对罐体渗漏及时发现并报警。

选择技术过硬,产品质量好的呼吸阀产品。

并且定时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呼吸阀门损坏。

在卸油过程应中采用油气回收系统,避免利用呼吸阀的功能来释放卸油过程中罐内产生的压力,引起的油气的外逸。

在处理少量洒漏的油品过程中大多采用抹布和沙土处理,利用吸附的方式把油品处理掉,防止油品在加油场地挥发或者被雨水冲刷冲进城市污水系统,或者直接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

③噪声污染治理

加油机的噪声主要由液压部件、液压管路、电动机、机械传动等工作时产生,《机动车燃油加油机》GB/T9081—2001中规定加油机的噪声不应超过80dB(A声级)。

设计中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措施,使噪音降至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减小对周围群众生活的影响。

④工人操作污染防治措施

工人要求带工作帽和口罩,一切生产经营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本项目通过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