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74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docx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doc

教科社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蚂蚁》教学设计

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陈登彪

 

《蚂蚁》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科学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蚂蚁》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陈登彪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教材分析

1、继蜗牛、蚯蚓后,这是本单元观察的第三种小动物。

2、对学生来说蚂蚁恐怕是观察最多的动物之一了,学生们对蚂蚁都有一些观感,但是不一定具体和全面。

3、本课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要观察、记录,而且还要分析、猜测,甚至还要用到绘画,是对学生们综合性的技能的锻炼。

4、走进大自然,是本课的宗旨。

学情分析

1、上一单元《植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观察过一些常见的植物,学会了一些简单观察的方法和记录方法。

又经过本《动物》单元的前面4课,寻访了校园里的小动物,观察了蜗牛、蚯蚓,巩固了观察方法。

2、本课的主要任务还是观察,并试着用语言描绘所观察到的情景。

因为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语文学科中刚刚要求写简单的文章,所以可以和语文老师结合,以一篇小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3、本课中有用简笔画画蚂蚁的要求,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请美术老师协调,请他们教一些简单的技巧。

4、学生对走进大自然有一种自觉的冲动,观察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是他们天生的本性,往往是学生们兴奋地观察了半天,什么都好像看到了,但什么也都没观察仔细。

所以明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是观察的首要任务。

5、蚂蚁的观察,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学生们遇到了新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做好记录的习惯;如实地记录数据和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多思考,这是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和基础。

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2、会画蚂蚁的身体。

难点:

1、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2、画蚂蚁时注意蚂蚁的各部分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各观察小组要带课上可能用到的用品:

放大镜、小尺子、记录本、小食物(面包、馒头、糖块等)。

可能部分学生会忘记带,所以要求嘱咐小组长负起责任来,提醒组员带上观察用品。

培养团队意思,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高效完成任务。

便于学生交流观察经验

教学引入

教师设疑:

蚂蚁是我们最常见的小动物了,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学生回答:

地上、树上、草地里、花坛、家里、墙角。

考查学生已有的对蚂蚁的了解,使得学生回顾与蚂蚁相关的记忆。

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的主题上来。

进一步深入

教师设疑:

什么地方的蚂蚁最多

学生回答:

树上、窝旁边

这为后半节课出教室,选择到户外实际观察蚂蚁的地点,提供了参考,

激起记忆

师:

你看到的蚂蚁都在干什么呀?

生1:

四处乱跑找食物。

生2:

搬食物

生3、从窝里向外搬土颗粒,放在洞周围。

生4、排着队搬家。

生5、和其它蚂蚁打架。

这一环节,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在同学们的回答中,蚂蚁的记忆在同学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追问以前的探究方法

师:

我相信每位同学都用各种方法接触和探究过蚂蚁,也看书、看电视了解过蚂蚁,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蚂蚁的知识是。

生1:

我用小木棍阻挡小蚂蚁的路,它能够想办法通过,有的从上面翻过去,有的从旁边绕过去,有的原路返回。

师:

说明蚂蚁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这跟我们人一样,遇到问题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这样说,拉近了同学们对蚂蚁的认同感。

拉近了感情,对后面提出爱护、保护小动

生2:

书上说蚂蚁通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气味,它可以沿着这些气味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我用树枝在它路过的地方划了一下,小蚂蚁真的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四处乱找。

师:

所以我们在观察蚂蚁的时候,千万别扰乱人家的生活,给它们添加麻烦。

生3:

有的同学一看见蚂蚁就乱踩,特别的讨厌。

师:

这种行为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可再不能这样做。

生4:

我曾经把打死的苍蝇放在它们的路上,一只蚂蚁搬不动,后来,来了一群蚂蚁把死苍蝇搬回了洞里。

师:

蚂蚁是动物里面最团结的一种动物了,一只蚂蚁力量小,一群蚂蚁力量就大了,团结就是力量。

生5、蚂蚁最喜欢吃糖了,别的食物它们一般都是搬回家放着,慢慢吃,可是如果是糖,它们就要吃个够再说,往往一吃好长时间都不让开,别的蚂蚁只能踩在它们的身上吃了。

师:

这位同学观察非常仔细,他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我们观察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察方法。

物打下了基础。

这是在强调,观察蚂蚁时别扰乱它们的生活,要爱护它们。

通过同学们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达到评价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达成一种共识:

“不要伤害蚂蚁,它们也是生命”

通过老师对这件事的评价,传递出一个信息:

当一个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团结起来,就可以解决困难,这是一种科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

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提高同学的观察效率,为以后的分析打好了基础。

引导学生向本课的重点靠近

师:

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组成的?

它们怎样的形状?

生1:

有头、身子和大尾巴生2:

头上有触角。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等以后再统一命名,不要提前规定,免得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

提出外出观察

师:

我们不要光在这里说,我们要用自己的双眼,亲身观察,获得属于自己的心得。

我们要

学生此时一定是高兴的

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感官的观察过程,当我们用眼睛对一只蚂蚁的观察时,它是什么样子的?

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是了解事物属性的需要,将贯穿科学课的整个学习过程。

明确外出观察的目标

师:

我们这次出去观察蚂蚁,要完成几个任务:

1、画出蚂蚁的的形状。

2、观察蚂蚁搬东西时的行为。

学生们对于去完成一件任务这种说法很感兴趣。

其实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要求很具体,很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内容、对象的运动过程,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良好载体

分组

师:

按学习小组为一个组,组长负责组织好组员,安排任务

学生的小组早已形成,小组建设已初具规范。

小组建设,这是高效课堂的抓手之一,做为科学课讲究合作,就更应该把它用好。

检查观察用品

师:

组长检查本组的放大镜、记录本、笔、小食物等用品是不是准备好了,

小组内评价一下,各个组员是否完成了组长布置的任务。

评价小组的建设成果,如果组长组织有方,就不会出现缺东少西的情况。

安全注意事项

师:

观察是要注意:

1、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

2、观察时要看清周围的环境,不要出现划伤手、碰到头的情况。

学生们远离施工现场和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

在指定的完全范围内操作。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生活周围及大自然的事物与俱来充满着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教师应充分珍视并加以巧妙利用的。

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科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精力,同时其易冲动、好动、好玩耍的个性心理特征常导致学生会做出一些带有危险性的事情。

所以做为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每节课都应针对所学内容或多或少地交代或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应注意哪些事项、哪些问题。

外出观察及

记录表格

以组为单位,完成观察报告,自己绘制表格。

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任务:

1、完成“观察报告”

2、根据“观察报告”写一篇观察日记。

3、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了解蚂蚁的各种信息,下节课交流展示搜集来的各种资料,扩展对蚂蚁的了解。

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不可避免有个别学生不积极完成,通过组长和组员的帮助、督促,推动他进步。

1、“观察报告”中蚂蚁的身体结构的绘画,按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来画,不一定与课本中的相同。

2、三年级这个阶段,正好是语文学科作文小练笔阶段,观察蚂蚁这个素材不错,值得一写,与语文老师合作,相互促进,达成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上网查找信息的技巧。

板书设计

2-5蚂蚁

观察报告

观察课题

蚂蚁的身体结构和活动情况

观察用品

放大镜、小木棍、水、记录本、笔等

小组成员

观察目的

蚂蚁的构造图

蚂蚁的活动情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对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对学生个人的知识掌握的评价

通过对同学们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蚂蚁的了解情况。

通过学生的回答,使得这些同学掌握的信息与大家共享,间接地学到了相关知识。

我们上课时老师都会随堂拿来一个记分表,每回答一个问题,最高分5分,根据回答的情况加0—5分。

为了扩大涉及面,一般每节课得分不超过15分。

第二部分:

对小组的评价

对小组合作的实验成果、组内的实验效率、组长的组织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给整个小组加分。

同样是每个问题加0—5分,做为小组间评价的标准。

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得相同的个人得分。

第三部分:

老师对学生随时的表扬。

比如在活动中,蚂蚁的腿最容易画错位置,对观察仔细,画的正确的同学,随时进行表扬,对画错的同学和小组,提醒他们注意,再仔细观察。

教学反思

1、这是一堂实验课,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蚂蚁,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所观察蚂蚁的情况,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

2、学生参与了整个过程,获取的知识,不是老师给予,而是自己动手、思考所得。

3、在画蚂蚁的过程中,蚂蚁的六条腿的位置是最容易画错的地方,正确的要及时表扬,错误的也要及时提请注意。

4、三年级这个阶段,正好是语文学科作文小练笔阶段,观察蚂蚁这个素材不错,值得一写,与语文老师合作,相互促进,达成学科间的整合。

部分同学觉得在学校这点时间内观察的不够全面,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观察,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通过投稿已在杂志上发表。

见附件:

2

在画蚂蚁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画蚂蚁的两条后腿,学生们总是把两条后腿画在了蚂蚁的腹部,这是错的,应该都在胸部。

对画错的小组要及时提醒,仔细观察,找出错误,再画,并强调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虽然以前就一直是这样做的。

但是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又增添了新的内涵。

以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验证一下学到的知识。

而现在却是自己实验、探究,获取自己的认识,再讨论、分析,进一步升华成知识。

最终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6、通过看书、向大人咨询、上网搜索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上网查找信息的技巧。

7、外出户外观察,安全是第一位的,教师一定保证学生的活动场地是安全的,学生们使用的物品是安全的,学生探究的方法是安全的,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8、如果再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语言的组织和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

附件1:

观察报告

观察课题

蚂蚁的身体结构和活动情况

观察用品

放大镜、小木棍、水、记录本、笔等

小组成员

观察目的

蚂蚁的构造图

蚂蚁的活动情况

附件2:

我该不该帮蚂蚁

陈鑽迪

星期日,爸爸带我去野外实践。

我选择了观察蚂蚁。

那是下午3点,天气非常好,太阳暖暖的,我们骑车来到梨园。

梨园里的面有人在野炊,有很多小朋友在笑着、跑着。

我们不是来野炊的,但我也准备了食物,边吃边找蚂蚁。

梨园有两个大土坑,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蚂蚁,先拿出放大镜对一只红蚂蚁进行了实验。

我把一小块瓜子瓢放到一只到处找食的红蚂蚁的面前,他发现了食物,用触角探了探,然后一口咬住就要搬走,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流沙”里。

它疯狂地蹬着,可也无济于事,它只是把脚下的沙与石不停地蹬走,身子却一步也挪不动。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它还在不停地蹬,正想笑话它,可我发现它是另有“企图”的,它正把脚下的细沙与石块推到两边,这样脚就能蹬在地止了,能使上劲了,它搬呀走呀。

离洞口只有5厘米了,它发现在前面横着一根小木棍。

这个小木棍当然也是我放的。

它想带食物从木棍下边钻过去,可是它自己过去了,食物太大了被卡住了,使了半天劲,过不去,急得它四处打转。

一会儿,它爬到了木棍上,想把食物从木棍上拖过去,可是食物太重了,根本拉不动。

小蚂蚁用了半天劲,就是过不去。

急得在棍子上爬上爬下。

看到这里,我想伸手帮它把木棍拿开,爸爸立刻阻止了我,说:

“不能帮它,让它自己想办法","为什么呀?

”我问,“它过不去呀!

”爸爸说:

“这样的事情让它自己想办法,这只小蚂蚁有困难我们帮了它,那么别的小蚂蚁有困难我们也去帮它,那我们那帮得过来呀,再说了,如果我们帮了它们,它们就不能学会生存的本领了,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好的。

”我想,爸爸说得是对的。

那只蚂蚁好像听懂了爸爸的话似的,又原地转了几圈过后,拖着食物绕过了小木棍,顺利地把食物拖回了洞里。

爸爸后来说,就是因为人对自然界影响的太多,让很多动物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很多运动被关进了动物园,在人的照顾下,虽然好像都活得挺好,但它们都失去在野外生存的本领,一旦再回到大自然,很快就会死的。

我明白了,我不应该帮小蚂蚁解决的问题,问题应该让它自己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