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92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docx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

谈谈精准常规课堂教学

李金海

何谓“精”?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精者,身之本也。

”意思是“精”是人的身体存在根本。

《练习录》说:

“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

《现代汉语辞典》中“精”有十种解释,其中之一是:

提炼出来的精华,完美、最好;“准”是标准、准确的意思,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

“精准”:

非常准确、精确,有一定的时间上的感念,位置上的准确(来自互联网)。

那么,课堂教学上的“精准”是什么呢?

其实教学的“精准”在我看来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

它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

课堂教学不精准就不是优质的教学、高境界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

精准教学的含义

精准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客观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

并且使教育者通过“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把平凡的教学工作做得出色,把出色的教学工作变成一以贯之的常态化行为。

精准教学的价值

精准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激活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乃至生命成长,还在于激活教育者自身的成长。

具体而言,精准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

一堂数学课,学生们学会的不仅是计算,而且是一种思维;一堂科学课,学生们了解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一堂艺术课,学生们获得的不仅是唱歌和画画的技能,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是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如果一种教学理念或模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不是一种好的理念和好的模式,它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或者换句话说,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正是精准教学题中应有之意。

因此,精准教学要求教师抓住考试的规律、方式和方法,掌控考试的重点、考点和热点,研究考试的形式与任务,训练考试的技能和技巧,以不变应万变,使学生在各级各类、各种各样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在这方面有四个认识。

第一,把课上好是硬道理,也是老师的天职;第二,教学必须讲效益,每节课应该有每节课的效益,否则就是课时的浪费;第三,通过精准教学的实践,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让教师因课堂而更加美丽起来。

教师要把功夫用在课堂教学的“刀刃”上,教师的智慧和技能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才华在课堂里发出光彩;第四,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老师40岁就退步是应该的,50岁就自认为不行了”,过早地迷失了方向,没有了激情,放弃了追求,这是非常可怕和有害的。

试问:

为什么医生越老越吃香,老师越老越不吃香呢?

大学的老师越老越值钱,中小学的老师越老越不值钱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明白的,归根结底一句话:

这是机制体制问题,更是思想认识问题、观念信念问题。

精准教学的要求

精准教学在常规课堂上要体现五点要求,做到五个优化,处理好五种关系,注重五个“向”。

五点要求:

1、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2、在时间上,机会把握精明;3、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4、在方法上,手段选择精致;5、在感受上,配合对位精确。

五个优化:

1、优化教学环境;2、优化教学内容;3、优化教学结构;4、优化过程与方法;5、优化练习与作业。

五种关系:

1、主体与主导的关系;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过程与方法的关系;4、互动与调控的关系;5、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五个“向”:

1、精选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向;2、把握时机,为学生理清学习取向;3、适度评价,为学生形成学习导向;4、明确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5、正确引导,为学生确立学习志向。

当前教学活动中不精准问题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问题:

1、对三维目标的形式主义理解。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①三维目标是过程目标,不是课时目标;②不同课程的三维目标倾向是不一样的;③老师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态度。

教师爱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得到。

2、教学目标空泛而不得体。

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是结果、规范、激励和评估,并且通过课时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缺乏达成的途径和方法。

老师应该知道通过哪些过程、方法才能达成目标。

4、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教学内容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游离;2、教学内容的范例性不够;3、教学内容对学生发展的独特性重视不够;4、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大学科观;5、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可接受性的不一致。

教学活动和过程的问题:

1、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不够;2、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匹配不够;3、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4、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路径不丰富;5、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教学艺术性。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

1、预设的内容、活动不留余地;2、不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3、生成的内容和活动逾越预设目标。

精准教学实施的建议

精准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桶水”的说法由来已久,但我们要问:

这一桶水尚存几许?

水质如何?

学生的一杯水是老师倒给他们的吗?

你教给学生“汲水”的本领了吗?

教育的问题关键是教学问题,教学的问题关键是教师问题,教师的问题关键是本领的问题。

作为现代的中学教师除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崇高的师德,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更应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有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有远大的专业发展。

没有主干只有枝条的树木是灌木,我们的老师“不能做灌木,要做乔木”。

我们的老师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到规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的教师更要讲究发展课堂教学艺术,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要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样才能驾驭精准教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教师应该做到在每学期或每学年研究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材,达成本学科教研组的最高水平。

并且个人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要写入个人教学计划中。

根据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要求,研究命题特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研究、典型例题、学生常犯错误、预学单编写等。

并且写出专题报告,组内交流。

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长就上述工作要向本组全体教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写入教研计划。

精准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并落实到位。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似乎都被晾在一边,课堂上形式多样,热热闹闹,可对目标的落实却微乎其微。

反思我们的课堂,多少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争论离题万里,如果在课堂上少追求一点形式上的东西,课堂的精准性就显而易见了。

我们的教师要明白,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

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

诚然,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预设,更多的是生成。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想法的学生,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为教学目标服务,是教师们都应该思索的。

我们既不应设一个个陷阱,诱学生进入圈套,我们也不能当一只被学生牵着的羊,盲目跟他们走。

教师也应该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既有所预设,又有所生成,而不能走向两个极端。

精准课堂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养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这就是我经常讲的:

老师的“点燃”作用。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灌输的无奈,而是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精准性的支撑点。

教师不应当放弃自己的责任,但教师的责任不是“讲给学生听”,而是“把舞台让给学生”。

我们清楚“农民好耕,必须把土地还给农民”,同样的道理“学生好学,必须把核心的学习还给学生”。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智慧,教育是结果之道,而不是效果之道”。

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学有所获,思有所得,使教育的意义,学生的发展得到实现。

精准课堂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热情鼓励高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

构建“平等民主、互动对话、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

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独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准度。

“5×5”新课堂模式就是基于上述思考而研制的。

精准课堂教学要求有科学的评价及科学的评价方式。

什么是评价?

评价就是基于标准做出判断。

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主体参与。

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评价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鼓励,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步。

科学的评价要做到心中有“人”,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支撑手段,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另外,科学的评价要从划一标准到多元标准,从而使评价更加立体。

如何评价?

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二是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或使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三是对学生的展示引起足够重视;四是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及时的检测与反馈;五是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功能;六是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功能。

精准教学的“精准”应该建筑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上,应该建筑在科学的课堂结构上,应该建筑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上,而不是仅仅建筑在教师的个体素质高低上。

精准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与行为、思维与方法、课内与课外的变革,更要做全方位的思考,多角度的透视,尤其不能忽视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重要价值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总之,我们要遵循“精准教学强校”的工作方针,全力打造“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的精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2012年/02AB

2、《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L·W·安德森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卢志文杏坛絮语)

卢志文文化艺术出版社

4、《有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张俊洪

5、《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李祖发

6、《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讲座

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王品木

7、大庆第二十三中学2010——2015年发展规划(草案)

8、大庆第二十三中学左效举校长的相关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