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97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docx

粮油保管员实操题

附件1

山西省第二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操作比赛范围和要求

项目一:

储粮通风机参数测定及风机配置合理性评价

一、基本原则

选手使用毕托管和U型压力计,在压入式通风系统测试管路的正确测量截面上逐点测定动压和全压,将测定结果填入《选手记录表》,并根据测得的压力数据,计算出平均动压值、平均全压值、风机风量,进行风机配置合理性评价。

本项目满分100分,占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25%。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本项目比赛时间15分钟。

(二)根据测试管路的管径(外径为400或500mm,壁厚为5mm),计算出测定点距管中心的距离,在毕托管上标注测点位置。

(三)比赛期间选手需自己手持毕托管和U型压力计独立进行测试,并报告现场辅助人员帮助记录测得的数据。

(四)选手全部操作完成后须将所用仪器设备全部复位。

但不用清擦毕托管上的标记点。

(五)计算平均动压值、平均全压值、风机风量时,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格

1

模拟仓房

1栋

2

轴流通风机

1台

4号,附带风机性能手册

3

挡风板

1块

4

测试管道

1根

外径400或500mm,壁厚5mm;长度>4m,将风机与仓房连接

5

U型压力计

1套

内注红色水液

6

毕托管

1根

7

硅胶管

2根

8

直尺

1把

300mm

9

卷尺

1把

10

胶带(白)

1卷

200mm宽

11

电工胶带

1卷

300mm宽

12

计算器

1个

13

记录笔

2支

14

记录板

2个

15

彩色记号笔

1支

油性

16

剪刀

1把

17

水桶

1个

塑料水桶,15L

18

秒表

1个

裁判用

19

酒精棉

1瓶

20

工作台

1张

21

椅子

2把

 

四、分值分配及评分要点

比赛内容

评分要点

配分

备注

测试管路完好性检查

检查测试管路的完好性

2

风机与测试管路连接检查

检查通风机与测试管路的连接情况

2

风机内异物检查

检查通风机内有无异物

2

通风机转向检查

点启动检查通风机转向

2

启动通风机

正确启动通风机

2

管道连接处的

密封程度检查

检查测试管道与仓房和风机连接处的密封程度

2

测定点的确定与标注

根据测试管道直径正确分环

5

管道直径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正确计算测定点位置

3

在毕托管上正确标注测定点位置

5

前一选手在毕托管上的标记由辅助人员协助裁判员清理干净

正确确定测试管道上测量截面的位置

3

管道上标有A、B、C和D四个测试截面,选择错误扣3分

毕托管使用

毕托管的进气口方向

正确

6

与管道直径垂直,进气口正对来风

毕托管使用规范

4

测动压时毕托管与U型压力计连接正确

6

每错1次扣1分,扣完为止

测全压时毕托管与U型压力计连接正确

6

U型压力计使用

U型压力计使用规范

12

辅助人员协助记录数据。

每错1次扣1分,扣完为止

读数方法正确

12

平均动压计算

公式正确

4

计算结果正确

4

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正确

2

平均全压计算

公式正确

2

计算结果正确

2

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正确

1

总风量计算

公式正确

2

计算结果正确

2

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正确

1

风机配置评价

风机工作点标注正确

2

风机工作区判断正确

2

风机风量与工艺要求匹配度判断正确

2

总分

100

否定项

比赛中出现测定时未开机、损坏仪器、伪造数据、操作超时等情况的,该项成绩计为0分。

五、严重违规处理

比赛过程中,选手如出现测定时未开机、损坏仪器、伪造数据、擅自将工位仪器用具带出考场等任一违规情况时,此项目成绩均计为0分。

项目二:

计算机粮情检测与分析

一、基本原则

选手操作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应用软件,采集2-6个粮仓的粮情检测数据,根据每个仓的粮情检测数据报表,进行粮情分析,找出各仓的粮温异常点,填入《粮温异常点记录表》。

取得粮温异常点对应的样品,采用感官判定和使用器具辅助检测的方法,检查样品,分析指出粮情异常的原因,填入《选手记录表》。

按要求将所测样品的水分和杂质含量,害虫数量、种类、密度和虫粮等级填入《选手记录表》。

本项目满分100分,占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30%。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本项目比赛时间20分钟。

(二)本项目的粮情检测数据报表是参考《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3部分:

软件》(GB/T26882.32011)的附录B和大多数粮库粮情测控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报表设计的,测温点(传感器)用第几行(哪一行)、第几列(哪一列)、第几层(哪一层)表示其在粮堆中的位置和标号。

(例如:

测温点3-7-2,是指第3行、第7列、第2层的测温点)。

(三)找出各仓粮温异常点,将异常点号填写到《粮温异常点记录表》内,一式两份,一份选手掌握,用于选手获得某粮仓粮温异常点对应的样品,一份交于裁判员。

选手提供的异常点与样品号不符时,选手将得不到检测样品,说明选手没有找到粮温异常点,将不再对该仓样品进行检测。

(四)每个样品重1kg。

(五)判断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六)在培养皿中鉴定害虫种类和计算数量后,将所有害虫放入广口瓶中。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计算机

1

预先装好粮情测控系统应用软件

2

粮食样品

1

kg

小麦

3

样品盒

4

与测温点对应事先标清盒号,每盒盛装1kg粮食样品

4

谷物选筛

1

5

害虫选筛

1

6

手持放大镜

1

15倍

7

体视显微镜

1

8

白瓷盘

2

300mm×500mm

9

培养皿

2

直径80mm至150mm

10

广口瓶

1

11

眼科镊子

1

12

样品镊子

1

13

毛刷

1

14

毛笔

1

15

剪刀

1

16

计时器

1

17

记录板

2

18

记录笔

2

19

垃圾桶

1

20

台灯

1

白炽灯

21

秒表

1

裁判用

22

工作台

2

23

椅子

2

选手和裁判用

四、分值分配及评分要点

比赛内容

评分要点

配分

备注

进入粮情测控系统

正确进入粮情测控模拟系统

2

无需启动电脑

采集2-6个仓的

粮情检测数据

通过粮情测控模拟系统准确获得指定粮仓的粮情数据

2

仓内储存的粮食为小麦

找出粮温异常点

准确找出每一个异常点,并将异常点正确填写在答题表中

4

每仓1-3个异常点,找出所有的异常点,并将其号码填入答题表,一式两份,填完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

无需关闭电脑

退出粮情测控系统

正确退出粮情测控模拟系统

2

使用选筛等辅助器具检查异常点所对应部位的样品

谷物选筛筛层选择组装正确

4

选手到指定的工作台,根据所找出的各仓的异常点号码,取得对应样品进行检查。

选手找出的某一粮仓的异常点的号码与样品号码不对时,则选手将取不到对应样品,不再对该仓现有样品进行检查

谷物选筛筛理规范

2

挑选筛上大杂

2

害虫选筛筛层选择组装正确

4

害虫选筛回旋筛理规范

4

筛理后挑选害虫

2

填报记录规范

字迹清晰,没有涂改

10

每涂改1处扣1分,扣完为止

 

分析粮情异常原因

正确判断出高水分粮

5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准确判断粮食水分

10

误差≤±0.2%,不扣分;±(0.3%~0.5%)扣2分;±(0.6%~0.8%)扣4分;±(0.9%~1.0%)扣8分;>±1.0%扣10分,扣完为止

正确判断出高杂质粮

5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准确判定杂质

10

误差≤±0.2%,不扣分;±(0.3%~0.5%)扣2分;±(0.6%~0.8%)扣4分;±(0.9%~1.0%)扣8分;>±1.0%扣10分,扣完为止

正确判断传感器故障点

3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任选-、*和±60℃中故障点供试)

正确判断虫粮

5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害虫种类鉴定正确

9

每错一种扣分,扣完为止。

异常点样品中的害虫将在米象、玉米象、谷象、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印度谷蛾、花斑皮蠹、书虱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活成虫样本供试

害虫密度判断正确

3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虫粮等级判断正确

3

判断错误扣分,扣完为止

害虫种类对应数量正确

9

每错一个扣分,扣完为止

总分

100

否定项

比赛中有损坏电脑、选筛、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等设备;样品抛洒超过1/3;鉴定损伤的样品混入待检样品;不依据检查结果填写表格;擅自将用具或样品等带出赛场;操作超时等情况时,本项目的成绩计为0分。

五、严重违规处理

比赛中有损坏电脑、选筛、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等设备;样品抛洒超过1/3;鉴定损伤的样品混入待检样品;不依据检查结果填写表格;擅自将用具或样品等带出赛场;操作超时等情况时,本项目的成绩计为0分。

项目三:

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行粮面施药

一、基本原则

选手正确检查和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指定区域(3.5m×9m),施用2kg的磷化铝片剂(3.2g/片),进行粮面施药。

本项目满分100分,占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20%。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本项目比赛时间12分钟。

(二)设定施药点并进行施药。

(三)操作步骤正确,布置位置合理,并遵守安全规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模拟施药区

1

3.5m×9m

2

空气呼吸器

1

3

施药盘

14

260mm×400mm

4

磷化铝模拟片剂

1kg

2

桶装药

5

开罐器

1

6

乳胶手套

3

大、中、小号各一双

7

毛巾

1

8

秒表

1

裁判用

9

计时器

1

10

工作台

2

四、分值分配及评分要点

比赛内容

评分要点

配分

备注

检查空气呼吸器

检查气瓶外观完好性

2

检查面罩的完好性

2

清洁面罩

2

施药准备

施药盘摆放符合要求

2

区域大小根据赛场实际情况确定

施药盘间距合理

2

施药盘个数准确

2

施药盘数量,根据赛场面积自行确定

佩戴背架和气瓶

佩戴后拉紧肩带

3

扣上并拉紧腰带

3

检查气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力

打开瓶阀

2

观察压力表数值

3

根据压力数报告结果

2

检查管路气密性

关闭瓶阀

2

观察压力表下降速度,报告结果

3

检查呼吸器报警功能

打开强制供气阀,缓慢释放管路内气体

3

报警哨正常报警

3

佩戴面罩和气密性检查

挂好面罩

2

戴上面罩,检查气密性

3

供气阀与面罩连接

打开瓶阀

2

供气阀与面罩准确连接

2

无明显漏气

4

进仓施药

佩戴乳胶手套

2

用开罐器打开药罐,罐口朝向正确

2

药剂数量见现场提供

药剂无撒漏

2

按由内到外的顺序进行施药

2

空药罐放在仓内

2

操作过程中无跑动

3

脱卸空气呼吸器

脱下乳胶手套

2

脱开供气阀

2

关闭瓶阀

2

打开强制供气阀放空管路空气

2

药剂数量的准确性

对每个施药盘进行准确施药,药罐中的药剂须施完。

12

施药盘中药剂数量超过150g,每盘扣5分;施药过量,调整到其它施药盘,每调整一次扣4分;扣完为止

药剂摆放的均匀性

每个施药盘中药剂不重叠

12

施药盘中药剂重叠,每盘重叠10粒及以下,每盘扣4分;20粒及以下,每盘扣8分;30粒及以下,每盘扣12分;扣完为止

仪器复位

清洁面罩

2

收好空气呼吸器及组件

2

现场整理

复原整洁(药剂除外)

2

总分

100

否定项

比赛中出现未检查系统报警功能;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仓投药;在仓内脱卸空气呼吸器;操作中供气阀脱落;操作中报警哨响起不迅速离开施药场地;操作中损坏器具;擅自将器具带出赛场或延时操作等情况的,该项成绩计为0分。

五、严重违规处理

比赛中出现未检查系统报警功能;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仓投药;在仓内脱卸空气呼吸器;操作中供气阀脱落;操作中报警哨响起不迅速离开施药场地;操作中损坏器具;擅自将器具带出赛场或延时操作等情况的,该项成绩计为0分。

项目四:

利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标定快速气体检测仪

一、基本原则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完成对模拟仓房内粮堆或粮堆内指定点气体浓度检测操作及结果计算。

比赛将从操作的规范性、操作的熟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考核选手。

本项目比赛满分100分,占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25%。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本项目比赛时间15分钟。

(二)通过气体取样管将奥氏气体分析仪与检测箱气体取样阀连接。

(三)检查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气密性。

(四)取待测气体样品。

(五)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检测待测气体。

(六)将原始数据按要求进行计算、处理,并将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填入《选手记录表》中。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奥氏气体分析仪

QF1901

3套

已装有吸收液和水准液,其中2台备用

5

气体检测箱

安装在模拟仓房上

1个

具有6个气体取样口

6

硅胶管

长度>4m

1根

7

工作台

1张

8

椅子

2把

9

混和气包

2包

10

计算器

1个

11

计时器

1个

12

秒表

1个

13

记录板

2支

14

记录笔

2支

四、分值分配及评分要点

比赛内容

评分要点

配分

备注

气体取样管与检测箱连接

将气体取样管与检测箱气体取样口正确连接

4

气体取样管已注明

打开检测箱气体取样阀

4

检查仪器气密性

检查三通活塞

4

检查CO2吸收瓶活塞

4

检查O2吸收瓶活塞

4

取气体样品

打开三通活塞与大气相通,上升水准瓶,使量气筒内的液面上升接近管口,排除量气筒及梳形管内原有气体

4

双试验,配分包含2次检测分值

再打开三通活塞与气体取样口相通,下降水准瓶,吸入待测气体,随之将其排出外界

4

重复上述操作3次以上

4

下降水准瓶,使水准瓶与量气筒内液面同时位于最下边刻度,关闭三通活塞

4

测CO2浓度

打开CO2吸收瓶上的单向活塞,缓慢上升水准瓶,再缓慢降低水准瓶,重复3次以上

8

双试验,配分包含2次检测分值

最后一次使吸收液面准确地停留在原刻度上,关闭CO2吸收瓶上的活塞

4

将水准瓶移近量气筒,把两者液面调整到同一水平线上,视线与两液面同高读取量气筒的毫升数并记录。

4

测O2浓度

打开O2吸收瓶上的单向活塞,缓慢上升水准瓶,再缓慢降低水准瓶,重复3次以上

8

双试验,配分包含2次检测分值

最后一次使吸收液面准确地停留在原刻度上,关闭O2吸收瓶上的单向活塞

4

将水准瓶移近量气筒,把两者液面调整到同一水平线上,视线与两液面同高读取量气筒的毫升数并记录。

4

双试验误差

奥氏气体分析仪两次检测结果误差未超过0.2ML

4

检测结果

准确性

奥氏气体分析仪测量CO2平均值与标准值绝对差值在±0.5%以内

6

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绝对差值在±0.5%内,得6分;±(0.6%~1.0%),得4分;±(1.1%~1.5%),得2分;±1.6%及以上,不得分

奥氏气体分析仪测量氧气平均值与标准值绝对差值在±0.5%以内

6

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绝对差值在±0.5%内,得6分;±(0.6%~1.0%),得4分;±(1.1%~1.5%),得2分;±1.6%及以上,不得分

熟练使用仪器

CO2吸收瓶移液室内无气泡

4

O2吸收瓶移液室内无气泡

4

仪器恢复原状

CO2吸收瓶液面复位

2

O2吸收瓶液面复位

2

关闭所有活塞

2

关闭阀门并拆下取气管

2

总分

否定项

比赛中若出现损坏仪器;吸收液进入梳形管;水准液进入梳形管;奥氏气体分析仪先测氧气;梳形管内的气体送回样品气室的;伪造数据;延时操作;擅自将工具带出赛场等情况,该项成绩计为0分

五、严重违规处理

比赛中若出现损坏仪器;吸收液进入梳形管;水准液进入梳形管;奥氏气体分析仪先测氧气;梳形管内的气体送回样品气室的;伪造数据;延时操作;擅自将工具带出赛场等情况,该项成绩计为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