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28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Fe—56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质量指数(AQI)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包括6种污染物:

SO2、NO2、PM10、PM2.5、O3和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

B.PM2.5是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其表面积大,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

C.O3能消毒杀菌,空气中O3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汽车尾气中的CO主要来自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

12CB.HClO的结构式:

H—Cl—O

C.N2H4的电子式:

D.乙酸的分子式:

C2H4O2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

Na+、K+、Cl-、AlO2-

B.0.1mol·L-1的HNO3溶液中:

K+、[Ag(NH3)2]+、Cl-、S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Na+、H+、I-、SO42-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Cu2+、SO42-、Mg2+、Cl-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Na2O2作潜水器的供氧剂

B.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C.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清洗

D.工业制取粗硅是高温下用C还原SiO2

5.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右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液体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液体

A

浓氨水

生石灰

NH3

H2O

B

浓硝酸

铜片

NO2

H2O

C

稀硝酸

铜片

NO

NaOH溶液

D

浓硫酸

亚硫酸钠

SO2

NaOH溶液

6.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的是(  )

A.N2

NO2

HNO3

B.MnO2

Cl2

漂白粉

C.黄铁矿

SO2

SO3

稀硫酸

D.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H)3

Al2O3

Al

7.若NA仅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个数为0.1NA

B.1molNa2O和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CH3COOH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1.5NA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Al3++4NH3·H2O

AlO2-+4NH4++2H2O

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O32-+2CH3COOH

2CH3COO-+H2O+CO2↑

C.用饱和纯碱溶液溶解苯酚:

CO32-+2C6H5OH

2C6H5O-+H2O+CO2↑

D.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3Fe2++4H++NO3-

3Fe3++NO↑+2H2O

9.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该电池以Ca为负极,熔融无水LiCl

KCl混合物作电解质,结构如右图所示。

正极反应式为PbSO4+2Li++2e-

Li2SO4+P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B.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

D.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

10.已知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和F同周期。

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由A、C两种元素的原子可形成10电子的分子

B.F与D形成的稳定化合物能用来制作信息材料,不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E)>r(F)>r(D)>r(C)

D.某些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D>C>F>B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Mg(s)+CO2(g)

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C.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sp(BaSO4)>Ksp(BaCO3)

D.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电离度增大,溶液中C(CH3COO-)C(H+)/C(CH3COOH)的值不变

12.某化合物丙是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甲               丙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的分子式为C16H14O2

B.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用酸性KMnO4溶液可区分甲和丙

D.乙在一定条件下最多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则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则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色,则原溶液中含I-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14.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H+)=c(OH-)+c(CH3COO-)

B.Na2CO3溶液中:

2c(Na+)=c(CO32-)+c(HCO3-)+c(H2CO3)

C.NaHCO3溶液中:

c(OH-)+c(H2CO3)=c(H+)+c(CO32-)

D.常温下,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15.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7kJ·mol-1,按不同方式向甲、乙和丙3个相同容器内投入反应物,且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2molSO2、1molO2

1molSO2、0.5molO2

2molSO3

k1

k2

k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放出bkJ

吸收ckJ

气体密度

ρ1

ρ2

ρ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有关关系式正确的是(  )

A.k1=k3ρ2

C.α2+α3>1D.2b+c>197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2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为ZnCO3,同时含有MnO、FeO、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2+、Fe3+、Zn2+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待沉淀离子

Fe2+

Fe3+

Zn2+

开始沉淀的pH

5.8

1.1

5.9

完全沉淀的pH

8.8

3.2

8.0

(1)ZnCO3酸溶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用KMnO4溶液除去Mn2+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滤渣2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4)过滤2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是            。

 

(5)生成的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                                     。

 

(6)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Zn2+)=10-5mol·L-1,则该温度下Ksp[Zn(OH)2]=       。

 

17.(15分)二氢荆芥内酯是有效的驱虫剂。

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中有    个手性碳原子,B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D在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4)某物质X:

①分子组成比A少2个氢原子;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X的结构简式:

              。

 

(5)写出由

制备

的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2

CH2

CH3CH2Br

CH3CH2OH

18.(12分)某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乙酸(CH3COOOH)和双氧水,某实验室测定其中过氧乙酸含量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稀释试样:

准确量取2.00mL消毒剂,配成100mL稀溶液,待用。

第二步 除去试样内的H2O2:

准确量取20.00mL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ol·L-1稀硫酸酸化,摇匀,用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则试样中的H2O2被氧化成O2,Mn被还原成Mn2+。

第三步 立即向上述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

CH3COOOH+2KI+2H2SO4

2KHSO4+CH3COOH+H2O+I2

第四步 然后再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3.00m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

2NaI+Na2S4O6。

(1)写出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终点的现象是            。

 

(2)第四步中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用        作指示剂。

 

(3)若第二步中所加KMnO4溶液过量,则测得过氧乙酸浓度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计算该消毒剂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FeCO3与砂糖混用可作补血剂,也能被用来制备Fe2O3。

(1)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下:

①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②检验滤液中含有NH4+的方法是 。

 

(2)甲同学为了验证FeCO3高温下煅烧是否得到Fe2O3,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取一定质量的FeCO3固体置于坩埚中,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冷却至室温

取少量实验步骤Ⅰ所得固体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向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现象得到化学方程式:

4FeCO3+O2

2Fe2O3+4CO2。

①实验步骤Ⅲ中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煅烧产物可能是Fe3O4,因为Fe3O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

于是乙同学对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

另取少量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然后    (填字母),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A.滴加氯水B.滴加KSCN溶液

C.先滴加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D.滴加酸性KMnO4溶液

(3)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即为Fe3O4。

①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                  。

 

②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由FeCO3制备Fe2O3的方案。

先向FeCO3粉末中依次加入试剂:

稀硫酸、    和    ;然后再    (填操作)、洗涤、灼烧即可得到Fe2O3。

 

20.(14分)碳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1)C(石墨)+O2(g)

CO2(g)    ΔH1=-394kJ·mol-1

H2(g)+O2(g)

H2O(l)    ΔH2=-286kJ·mol-1

CH3CH2OH(l)+3O2(g)

2CO2(g)+3H2O(l)    ΔH3=-1367kJ·mol-1

2C(石墨)+O2(g)+3H2(g)

CH3CH2OH(l)    ΔH=    kJ·mol-1 

(2)常温下,在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40mL,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随pH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

①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A点处混合液中c(CO32-)    (填“<”、“=”或“>”)c(HCO3-),写出OAB段的离子方程式:

            。

 

③图中某一离子与Al2(SO4)3溶液的反应与泡沫灭火器原理相同,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熔融盐燃料电池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            。

 

(4)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xCH4+4NOx

2N2+xCO2+2xH2O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1.(12分)物质的组成、结构都是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

(1)R+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Cl-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其中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②该晶体中与同一个Cl-相连的R+有    个。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2O为直线形分子

B.碳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小

C.已知键能:

EN≡N>3EN—N,则N2分子中键能:

Eπ键>Eσ键

D.已知Mr(CH3Cl)>Mr(CH3OH),则沸点:

T(CH3Cl)>T(CH3OH)

(3)在配位化合物[Cu(NH3)4]SO4中,不考虑空间构型,内界离子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其中配体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与外界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C 2.D 3.D 4.B 5.D 6.D 7.B 8.D 9.C 10.A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BD 12.C 13.AC 14.AD 15.B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

(1)ZnCO3+2H+

Zn2++H2O+CO2↑(2分)

(2)2Mn+3Mn2++2H2O

5MnO2↓+4H+(2分)

(3)Fe(OH)3(2分) (4)Na+、K+(2分)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则已洗净(2分) (6)10-17(2分)

17.(15分)

(1)3(1分) 

(2分)

(2)

+2NaOH

+NaBr+CH3OH(2分)

(3)羧基、羟基(2分)

(4)

(4分)

(5)

(4分)

18.(12分)

(1)2Mn+5H2O2+6H+

2Mn2++5O2↑+8H2O(2分)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分)

(2)淀粉溶液(2分)

(3)偏大(2分)

(4)2.875mol·L-1(4分)

19.(15分)

(1)①FeSO4+2NH4HCO3

FeCO3↓+(NH4)2SO4+CO2↑+H2O(2分)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滤液中含有N(2分)

(2)①Fe3++3SCN-

Fe(SCN)3(写可逆号、络合物形式不扣分)(2分) ②D(2分)

(3)①产物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合理答案均可)(2分) ②氯水(或H2O2)(2分) 氨水(或碳酸钠)(2分) 过滤(1分)

20.(14分)

(1)-279(2分)

(2)①C+H2O

HC+OH-(2分)

②=(2分) C+H+

HC(2分)

③Al3++3HC

Al(OH)3↓+3CO2↑(2分)

(3)CO-2e-+C

2CO2(2分)

(4)1.6(2分)

21.(12分)

(1)①3d10(2分) ②4(2分) 

(2)ABC(2分)

(3)

(2分)

(3)sp3(2分) SiCl4或SiF4(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