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76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docx

宁政发313号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

宁政发〔2011〕313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

“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南京市“十二五”城市管理规划

2011年至2015年,是南京从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举办亚青会、青奥会的重要机遇期。

因此编制南京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并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将对南京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五个中心”的奋斗目标和全市发展大局,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管理有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1、大城管体系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按照加快发展、两个率先的要求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大胆探索,按照大部制改革要求,2010年出台了《南京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将原市市容管理局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以外的职责、原市政公用局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和城区防汛职责、原市园林局城市绿化管理职责、原市建设委员会综合协调全市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城市绿化等方面的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城市管理局。

城市管理局承担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的职能,对城市管养进行有机地整合,大部制改革的机制体制在逐步的理顺,大城管体系基本形成。

2、城市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依据大部制改革确定的各部门的职能,细化了部门职责并对部分管理项目进行了归并。

优化和简化了管理的程序,将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难题进行了简化,直接推进“阳光政务”,归并审批权限。

3、作业与养护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遵循事企分开、市政行业实行“管养分开”,按照管理和维护分开的原则,由市区两级管理单位分别承担市属和区属市政设施的管理任务。

逐步打破设施属地维护的状况,增强维护水平,提高维护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机械化作业,全市机械化道路保洁面积达1702万平方米。

4、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从2008年开始,市城管局委托市城管执法总队(支队)与各区执法大队签订了“四禁两不”或“六条禁令”责任状。

在13个区县15个大队中开展《执法规范》学习月和队伍达标创星活动。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1、市政设施不断改善

“十一五”末期,纳入城管市政管养的城市道路总面积8805.53万平方米,城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为18.41平方米,比“十五”末期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的14平方米,增长31.5%。

主次干道综合完好率达98%。

城区共有排水管道长度4948公里,比“十五”末期增长了48.1%,城区排水管道密度达8.28公里/平方公里。

老城管网覆盖率达到98%,主城建有83座排涝泵站,总排涝能力达441.4立方米/秒,相比“十五”期末增长42.5%。

排水与河湖水环境整治,“7344”水环境治理工程、“2234”治水计划顺利完成。

“十一五”期间路灯建设累计投入超过7亿元,新装灯3万多盏,道路照明灯总量达18万盏,敷设电缆达500公里。

2、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成效显著

至2010年底,城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75538公顷,较2006年增加了1262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较2006年提高了0.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6%;建成去绿化覆盖面积达26384公顷,较2006年增加了22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4.1%;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项指标分别比同期全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4.13%、绿化覆盖率38.22%高出2.94平方米、5.74%和5.88%。

以“绿色南京”工程为主线,全市共改造出新60多条市区主次干道,目前,主城区主次干道行道树已增加到60多种,反映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均达到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中的城市园林绿化Ⅰ级要求。

3、市容景观建设逐步完善

到2010年底,建成景观示范道路117条,完成天正湖滨、卢龙山庄、城开国际、东方商城等200幢新建楼宇的景观照明,实现320幢楼宇景观照明的集中控制。

开展街巷整治和“双无”街巷达标活动,实施街巷出新120余条,清理各类占道经营摊点62250余处。

集中拆除违规广告27万多平方米。

共整治各类占道摊点3万余处。

开展其它专项整治,在主次干道共施划禁停标线8万余米,规范停车线位1.1万余个,设置停车标志牌200余套;清洗出新楼宇326幢、33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000万平方米。

4、环卫设施建设有力推进

“十一五”期间,改造了轿子山和水阁卫生填埋场,并对轿子山和水阁卫生填埋场老库区按标准进行了封场。

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750吨/日,“十一五”期间,对市区垃圾源头分类及废电池回收点进行检查;对30个试点小区的部分破旧垃圾分类箱进行更新;完善废电池回收网络,全市共有30个垃圾分类点,3330只废电池收集桶,每年废电池回收量达33吨左右。

共改建公厕159座,全市公厕总量达1151座,其中三类以上达1029座。

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31座,全市中转站总量达168座,添置果皮箱15000只。

开展公厕免费开放工作,下达了《关于立即实行公厕免费开放的紧急通知》,规范了公厕管理。

(三)城市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市政养护和管理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相继完成了中山路、中山东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央路、长乐路等59条主次干道的维修整治工作。

平均每年完成排水绞拉干管1667.6公里,疏通支管838公里、清窨井22万座、雨水井29.53万座,清出水口2025座,清扫河道岸坡2543.2万平方米,清除垃圾漂浮物20077.3万平方米,外运垃圾漂浮物71497立方米,各类施工养护机械数量达到494台辆,配置了10台沥青热再生设备、1台CCTV管道检测车、10台应急车等管道检测和清输设备。

照明监控系统已发展到830个基站,城市功能照明“三遥”范围完全覆盖了南京主城及近郊,全市平均亮灯率在97%以上,设施完好率在85%以上。

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大胆探索园林绿地养护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江南八区区属园林绿化单位的改制工作,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动新增绿地养护市场化。

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为落实绿化长效管理,在原有园林绿化长效管理考核的基础上,修订了新的绿化长效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逐步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综合管理的管护机制,狠抓长效管理、精细化管理。

同时通过“梅花杯”绿化养护竞赛和植物修剪、花卉布置等各单项养护评比,全面提高了园林绿地的养护质量和景观水平。

3、市容环境综合管理不断推进

贯彻落实《南京市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加强户外广告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户外广告设置数量;逐步推进户外广告拍卖市场化运作,共拍出道路19条,大牌1块,成交额764.3万元;起草了《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准则》,编制《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制定《南京市店招店牌设置准则》。

4、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取得突破

“十一五”期间,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并逐步推进密闭化运输,2010年共清运生活垃圾178.75万吨,全部为密闭化运输。

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成轿子山和水阁填埋场新库区,开展了轿子山和水阁旧库区封场工程,大大提高了南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5、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广泛开展

全市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重点之一,并向郊县扩展,紧紧围绕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大卫生问题,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开展创建各级卫生镇村活动,普及全民健康教育,加快农村改厕步伐,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市创成国家级卫生县城(街道)3个,省级卫生街道2个。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由25.93%提高到69.6%。

6、法律法规及标准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先后完成《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征收管理办法》、《南京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南京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南京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南京市夜景灯光亮化管理办法》、《南京市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南京市集镇容貌管理规定》、《南京市环卫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南京市城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南京市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南京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南京市市政设施管理检查考核细则》、《南京市市政设施养护维修检查考核细则》、《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施工从业人员配备与管理暂行规定》、《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标准化现场管理达标考核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7、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试验并开展了CCTV管道检测技术的运用。

积极开展科研规划项目,完成了《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南京市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南京市主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及《南京市主城区道路街区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以及《悬铃木少果无果优良品种的高枝嫁接试验研究》、《南京城市公共绿地、风景林和行道树树种规划及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依据。

(四)城管执法工作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在原有58项行政执法事项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府最新颁布的《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南京市火车站地区和中央门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修改决定)》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每年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调整。

截至2010年,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事项总计140项。

开展三级立体巡防体系试点推行,目前已经在市内的20条景观道路上试点实行“片、路长”制度,以进一步形成条块结合、责任明晰巡防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防范能力、执行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治理偷乱倒渣土方面,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规范建筑渣土的处置程序,在每辆渣土车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渣土车的全程监控。

在治理乱设摊方面,坚持堵疏结合,“堵”采用严格执法,“疏”采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科学合理设置设摊疏导点,引导摊贩合法经营,并加以规范和管理。

目前我市各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件逐年下降,由“十一五”初的近10万件案件下降至不足7万件,城市容貌和管理水平逐步上升。

队员素质不断提高,至2010年年底,南京市13个区县共有15个执法大队、102个执法中队,执法人员数量总数为1520人。

根据《南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千分制考核办法》、《关于实施城管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市容环境分级保障工作预案》,通过明确责任,增强了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执法效能。

(五)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横向、纵向比较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以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和广大市民的需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管理、作业、养护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设施维护主体确定及权、责划分有待进一步清晰;融入新的大城管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存在多头管理与管理漏洞并存、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市政及绿化养护、生活垃圾处置、环卫作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行力度不强;管理的顽症难点难以根治,市容专项整治反复回潮现象长期存在,“门前三包”责任制度有待加强,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二是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有待完善。

排水管网建设投入不足,污水收集率和处理效率不高,河道积淤严重,束水涵道较多,引水调水机制不完善,污水管网建设依然滞后,部分管网未能有效贯通,雨污分流不彻底;市容景观建设仍处在点、线层面,突击工程仍是当前工作的特色,未形成建设常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有待加快,布局有待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三是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待提高。

街巷整治工作任务重,部分街巷道路积水问题依然严重;部分隧道桥梁使用年限过长、标准偏低,存在安全隐患;无灯街巷、无灯小区依然存在;不少城区的绿化养护水平仍较粗放,精细化程度不够,缺少特色、缺少精品;城乡结合部及郊区的市政设施仍然薄弱,郊区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

四是生活垃圾“三化”总体水平有待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效果尚不明显,资源化利用水平还不高,无害化处理能力仍有较大缺口。

南京市区的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已投入使用多年,严重超负荷运行,很快就将填满,郊区还有数量众多的简易处理场,环境影响大。

当前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为南京市生活垃圾寻求新的出路,建立新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迫在眉睫。

五是维护运行管理经费保障不足。

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养护费用标准偏低,养护资金不到位,区级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已有设施普遍在老旧状态下维护,影响养护、作业质量,进而影响城市环境。

六是城管执法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城管执法部门职责虽然初步确定,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市、区(县)与街道(镇)层面上,执法体制尚不完全统一,且城管执法的立法进程略显滞后,法律赋予城管执法相应的强制性手段缺乏,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目前执法还是靠“突击、整治”来实现,导致违章违规行为反弹性大,顽症治理尚待加强,预警监控有待提升。

各区县基层城管部门执法装备的整体水平还较为落后,尚未建立全市城管执法指挥系统,执法装备整体性能差、装备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执法力量及费用投入不足。

二、“十二五”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南京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期,是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进入战略转型的新阶段,也是南京市政、绿化、市容、环卫行业持续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切实维护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五年。

南京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必须应对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南京市建设“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宏伟目标,也需要以良好的城市环境为基础。

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普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管理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行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全新理念。

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客观上要求贯彻集约节约、高效循环的理念,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投入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城市用水、用电等资源消耗量,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提高城市管理的节能降耗水平,提高行业发展质量,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行业发展面临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绿化、市政、固废处理等各类项目的建设将促进新一轮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形成,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时机。

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城市建设将向打造基础设施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特征明显、人居环境优良的目标努力。

因此“十二五”期间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都将为城市管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南京作为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门户城市,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为集聚发展资源、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新机遇。

借此契机,加强与周边城市交流和沟通,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能力,以提升南京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二)面临的挑战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

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本市资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尚未形成,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

另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受土地资源约束,市政、绿化、环卫等设施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固废处理设施建设、维护城市运行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

2、创新转型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力攻坚期。

随着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城市运营难度加大,围绕南京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塑造南京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众多问题的存在严峻考验着城市管理能力。

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城市管理形成新压力。

“十二五”期间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新市镇建设力度,建设配套完善的农村新社区的重要时期。

但目前城市与农村、江南和江北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固废处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及环境卫生水平,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提高城镇垃圾处理水平,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

4、新形势下对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城管格局建立后,城市管理部门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市民群众多角度、多层次对城市整洁、市容有序、环境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多诉求。

与之相比,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快,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有待加强,街镇、社区层面基层管理力量还需进一步充实,并对城市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观念,紧抓举办“青奥会”的契机,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内涵为重点,把握大城管发展方向和趋势,建立和完善先进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城市管理“观念现代化、手段科学化、设施标准化、运作市场化、管理法制化”,营造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形象相符合的城市形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方向,抓住控制基础设施管养经费、降低市政公用行业运营成本、促进城市管理各部门联动等主要环节,推进城市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2、坚持建管并举原则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后续管理的需求,做到建设和管理的理性融合及互相促进。

在加快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功能拓展和深化,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3、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

加强市政、绿化、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城管执法等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工作联动,深化“大城管”改革,进一步强化“大生态、大市容、大环境”的发展理念。

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跨江发展、拥江建设,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坚持依法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城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履行城市管理的各项职能,实现从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的转变。

5、坚持人文管理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管理理念,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发展需求,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

落实“为民服务”的理念,及时有效地解决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和谐的城市大环境。

6、坚持文明管理原则

推行文明管理,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疏导和治理相结合以疏导为主、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努力提升城管执法艺术和技巧,大力推行“亲合式”、“服务式”的和谐执法,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工作“疏”的途径。

四、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办好青奥会,建设新南京”发展要求,按照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南京市城管“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形成安全可控、运行有序、整洁美观、和谐宜居的城市,以世界一流标准推进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水平,使南京城市管理水平进入全国领先水平,并在城市管理和设施维护的重点领域上有所突破。

(二)具体目标

1、排水、道路、照明等市政设施全面有效维护,基本建成中心区、新城雨污水收集、排放和处理系统,提升道路及附属设施维护精细化程度;完善城区防汛体系,改造河道泵站和淹水片区,保证中心城区雨水顺畅排除;完善雨污水收集、排放和处理系统。

2、提高绿地质量水平,推动绿化管理的系统化,形成布局均衡、配置合理、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化框架;推动绿化管理的长效化、常态化,以及养护作业精细化、专业化。

3、打造整洁优美城市市容景观,使城市顽症有效破解、市容管理保持长效、景观环境洁净宜居;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制度;加强景观照明设施建设和维护,规范摊点、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设置。

4、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使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取得突破;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原生垃圾进填埋场比例,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积极开展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资源化利用;形成与南京城市规模和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固废收运处置系统。

5、城管执法树立新理念(“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打造新形象(“树立城管形象,热情服务市民”),建设新城管(市容、市政、绿化、执法“一家管”);强化城管综合执法,提高网格化巡查覆盖面。

表1南京市城管“十二五”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名称

“十二五”规划指标

指标属性

一、市政

1

主次干道及人行道道板完好率

≥96%

预期性

2

背街小巷道路完好率

≥90%

预期性

3

桥梁、隧道设施运行安全受控率

100%

预期性

4

城市路灯亮灯率

≥97%

约束性★

5

城市路灯设施完好率

≥90%

预期性

6

城市路灯装灯率

≥100%

预期性

7

排水设备完好率

≥98%

约束性★

二、绿化

1

绿岛和绿地完好率

≥98%

约束性★

2

绿地养护率

≥90%

预期性

3

绿地养护机械化率

≥40%

预期性

三、环卫

1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约束性★

2

原生垃圾进入填埋场比例

≤50%

预期性

3

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率

≥40%

预期性

4

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

≥80%

预期性

5

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80%

约束性★

四、市容

1

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达标率

≥90%

约束性★

2

景观照明设施亮灯率

≥80%

预期性

3

店招店牌完好率

≥90%

预期性

五、城管执法

1

网格化巡查率

≥90%

约束性★

2

规范化中队达标率

≥70%

预期性

3

三星级大队达标率

≥80%

预期性

六、综合指标

1

群众满意度

≥80%

预期性

注:

除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外,表中其他规划指标实施范围为南京市建成区。

五、“十二五”主要任务

(一)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1、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统一管理

在大城管体制基础上,整合各部门交叉重叠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并将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街道、社区。

理顺区县、街道、社区的管理体制,建立起区、街互相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分层管理负责人,把城市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落在实处,尤其是区、县在理顺体制和机制中尽量与市的体制机制相一致,保证管理和经费核拨的顺畅。

加强市城管局对区县的统一管理,2011开始重点实施对江南八大区、九大板块的统一管理,不留盲区。

理顺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