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93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凉都体育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1.1凉都体育中心(公园)二期相关单体工程施工图纸1

1.2相关规范及技术规程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2.1结构概况2

2.2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条件及施工重点4

2.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

第三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6

3.1浇筑方案确定6

3.2施工准备6

3.3浇筑前准备事项6

3.4其它注意事项8

3.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8

3.6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12

3.7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17

3.8混凝土浇筑方法17

3.9混凝土养护20

四、劳动力组织22

4.1施工劳动力需要量计划22

4.2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22

4.3测量装置需用量计划22

五、施工保证措施24

5.1做好施工协调配合24

5.2强化计划管理24

六、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25

6.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5

6.2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措施25

七、安全防护和保护环境措施27

7.1混凝土工程安全措施27

7.2环保措施28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凉都体育中心(公园)二期相关单体工程施工图纸

1.2相关规范及技术规程

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1.2.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104-97

1.2.5国家建设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1.2.6国家建设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筏形基础)

1.2.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结构概况

地下停车库建筑总占地面积282.9m2,总建筑面积为10003.7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82.9m2,地下建筑面积为9720.8m2。

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为3.6米。

主体结构为框剪结构,抗震烈度为六度,抗震等级为三级,±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785.300m。

地下停车位:

258个,其中无障碍车位2个、小车位256个;地上停车位473个,其中无障碍车位5个、大客车位53个、小车位415个。

地下停车库设计为筏板基础,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添加膨胀剂)浇筑,筏板基础顶面标高为-5.150,筏板厚度为800mm,筏板基础采用D18@150双层双向布置。

地下动力站总建筑面积957.15㎡,其中地下建筑面积910.8㎡,地面建筑面积46.35㎡。

本建筑主要设备用房,建筑总高度4.8m。

本工程地面为覆土绿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本建筑属单层地下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783.800m。

地下动力站设计为筏板基础,采用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添加膨胀剂)浇筑,筏板基础顶面标高为-5.40,筏板厚度为1200mm,筏板基础采用D18@100双层双向布置。

地下车库和地下动力站平面图如下:

地下车库筏板基础平面图

地下动力站筏板基础平面图

2.2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条件及施工重点

2.2.1地下停车库底板工程,混凝土浇注量约8200m3,地下动力站底板工程混凝土浇筑量约1200m³。

如此大体量的混凝土分别集中浇注,对混凝土供应商要求较高。

本工程混凝土供应商选择六盘水地区实力雄厚的双龙搅拌站供应本工程商品混凝土。

2.2.2由于本工程面积较大,现场施工用地短缺,受场地限制混凝土输送泵管的长度较长,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较大,容易发生堵泵现象因此,对于泵送机械的维护也是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

2.2.3本工程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该大体积混凝土时如何采取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和温度裂缝,保证混凝土的内部质量,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

2.2.4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施工通道不畅,材料堆放、加工、运输十分困难。

2.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防止因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大(超过25℃)而产生温度应变裂缝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底板混凝土的温度进行验算,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保证抗裂度安全等,同时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采用60天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配合比的依据,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值,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强度应不大于设计强度的1.3倍,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控制,重点研究,以满足工程的高质量要求。

2.3.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针对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具体情况,配合比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低水胶比、掺加具有复合功能的外加剂、大量采用优质掺合料、制备过程中,应充分应用以上措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解决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前提下,还必须采取措施,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发生。

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选用优质的原材料,不含放射性元素,以便生产出绿色无毒害混凝土。

同时加强对进场的每批原材料的检验,确认原材料批量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色差,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程完工,保持原材料和配合比得一致性。

根据我们使用原材料的经验,对该工程采用以下原材料:

1)、水泥:

选用质量稳定、活性较高、需水量低、流变性能好的P.O42.5水泥,C3S含量≥55%,C2S含量≥25%,C3A含量≤8%,碱含量≤0.6%的低收缩水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同样选用P.O42.5水泥,同时掺加粉煤灰和磨细矿渣,可以降低最高温升。

2)、砂:

采用天然砂,细度模数2.30—2.90,含泥量≤2.5%,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Ⅱ区中砂,且属低碱活性集(B类)。

配制大体积混凝土采用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30~2.90,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P8,胶凝材料用量相对较少,不适宜用较粗的砂。

3)、石:

采用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0%,针、片状颗粒含量≤15%,压碎指标值≤10%,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连续粒级碎石,且属低碱活性集料(B类)的连续级配碎石,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大体积混凝土采用5~31.5m连续级配碎石。

4)、掺合料:

(1)采用细度≤12%,烧失量≤5%,需水量≤95%的Ⅰ级粉煤灰。

(2)采用比表面积≥3500m3/kg的S95级磨细矿渣。

5)、外加剂:

采用氨基磺酸盐或奈系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20%,收缩率比≤120%,不含氯离子和氨根离子,且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2.3.2、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以上所述,本工程基础底板C35P6混凝土配合比拟定如下表:

内容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石子

膨胀剂

外加剂

品种

水钢PO42.5

Ⅱ级粉煤灰

机制砂

碎石

鼎工SY-G

恒帆HF聚羧酸

自来水

kg/m3

288

65

60

790

987

46

7.8

185

第三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3.1浇筑方案确定

地下车库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时,选用48m汽车泵配合HBT80地泵同时进行浇筑。

现场备用三台布料机进行布料,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二次机械振捣和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的施工方案。

地下动力站采用2台48m汽车泵同时直接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二次机械振捣和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的施工方案。

3.2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内照明准备与备用发电机调试:

为了保证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内四周安装照明用碘钨灯。

浇筑前到当地相关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保证昼夜施工。

2、钢筋绑扎完毕,将控制标高引测到墙柱插筋上,由深圳卓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总包项目部上报自检记录,并由总包单位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验收合格。

3、水电安装、钢结构等预留、预埋完毕,由总包单位组织各相关专业办理会签手续。

混凝土泵及泵管架设完毕,经检查合格。

4、混凝土浇筑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完成。

对现场场地进行清理,统一布置泵车,罐车行驶路线及泵管布设路线。

5、混凝土养护所需材料包括:

保温用塑料薄膜、棉被等均准备齐全。

6、熟悉施工图纸,对作业层班组进行大体积混凝浇筑、振捣、养护、保温、测温等操作规程进行技术交底。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属于连续作业,施工班组轮换作业,作好劳动力组织及调配。

7、浇筑高度控制:

现场用钢筋标杆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

8、混凝土搅拌原料储备足够,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设备作了施工前的检查与维修。

3.3浇筑前准备事项

1、混凝土浇筑前由混凝土工长乔晓峰负责与监理单位相关人员一起到双龙混凝土有限公司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查看,对砂、石、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全体施工员和质量员对现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细致检查,做到准备充足后报项目经理房益胜批准后方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3、保证水电供应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现场水、电、照明不中断。

可事先与水、电供应部门取得联系,确保水电供应。

4、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

对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

在每一施工段浇混凝土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雨天,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5、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

6、作好技术准备

(1)底板混凝土除掺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外,重点要加强自身养护。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现场要准备发电机,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

(4)浇混凝土前要专门复核钢结构及予埋件位置,要求留置正确。

7、作好机具、材料准备

(1)机具准备及检查:

混凝土浇注前,对混凝土输送泵、料斗、振动棒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

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

(2)材料准备

施工用水准备充足,以备堵泵时冲洗管路。

混凝土保温材料(塑料薄膜及保温棉被)准备齐全。

3.4其它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管理泵送管道堵塞的处理,保证畅通。

2、混凝土浇注完毕,王佳伟负责督促深圳卓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做好混凝土保温及养护工作。

3、混凝土浇注完毕后14个工作日内,由武长乐负责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

3.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

3.5.1混凝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地下车库底板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地泵及汽车泵位置进行布置。

1、地下车库底板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

因本工程场地狭小,选用二台地泵配合二台48m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注,其中地泵置于车库基坑北侧,汽车泵置于基坑东侧。

其中供应汽车泵浇筑的混凝土运输车从本项目部3号口进入,供应地泵的混凝土运输车从本项目1号入口进入。

示意图如下:

2、地下车库底板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在东侧、北侧、西侧有场地,可供停放混凝土泵。

选用1台地泵配合2台48m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其中地泵在基坑北侧(2台)、东侧(1台)布置,汽车泵置于基坑东侧(见布置图)。

其中供应汽车泵浇筑的混凝土运输车从本项目部3号口进入,供应北侧地泵的混凝土运输车从本项目1号入口;供应北侧汽车泵的混凝土运输车从本项目部1号入口进入。

3.5.2浇筑顺序划分

1、地下车库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

地下车库筏板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共用48m汽车泵两台,HTC80混凝土泵1台,其中汽车泵布置在楼座西侧,地泵布置在基坑北侧。

由于本筏板基础较大,筏板较厚,所需混凝土量大(8200m³),因此根据后浇带位置将本段划分为四个施工区域分别进行施工,如下图所示。

写字楼底板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低于7个小时。

3、地下车库、地下动力站底板混凝土浇筑前要召开专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题会,考虑各种因素,精密部署,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顺利。

3.5.3现场测温点的布设

对于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应连续观测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

根据混凝土的浇捣方向和底板厚度来布置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

本工程地下车库底板③区先浇筑,其余筏板基础随后浇筑,每个区域内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测温点布置根据底板厚度不同,选取代表性测温点均匀布置,测温点间距20m。

本工程采用DF-201型多功能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为-30~100℃,测量准确度正负0.5℃。

测温点布置在板底部、板厚的1/2及表面处,离钢筋的距离大于30mm。

具体位置见测温点布置图,并根据个别结构尺寸特殊部位进行调整。

底板测温点按图标示位置进行统一编号,每处测温点埋置三根测温线。

1、地下车库底板部位测温点布置

根据测温点布置原则及现场实际情况,地下车库底板厚度为800mm。

现场共布设测温点26个,测温点布置见下图:

2、地下动力站测温点布置

根据测温点布置原则及现场实际情况,地下车库底板厚度为1200mm。

现场共布设测温点6个,测温点布置位置详见下图:

3.5.4测温记录的要求

对于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及测温频度,根据混凝土初期升温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3d,一般在第3天温升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升,是随着结构物厚度的增加而增高。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确定的测温项目和测温频度如下:

1、记录搅拌车中倒出时的混凝土温度,每台班不少于二次。

2、施工现场大气环境温度,每6h测记一次,即2:

00、8:

00、14:

00、20:

00点各测量一次。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测记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初温度并做好记录,以后按以下要求测记混凝土内外温度:

(1)第1–3天:

每4小时测记一次。

(2)第4–6天:

每8小时测记一次。

(3)第7~14天:

每12小时测记一次,内外温差回落后,停止测温。

采用手持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混凝土测温,测定混凝土温度时同时测定大气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温记录由项目部武长乐具体负责记录,并按照贵州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要求填写好记录并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遇有特殊情况(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或者超过25℃时)时要及时报告项目总工杨武勇,并采取紧急保温措施。

3.5.5混凝土覆盖保温的要求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

2、覆盖保温时,先铺设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湿,以防棉被浸水,铺设时在接头处要搭接不少于300mm,以保证保湿效果。

3、覆盖棉被后,在棉被上面再铺设第二层塑料薄膜,并用砖块或碎石等重物压好,以免被风吹起。

4、棉被及塑料薄膜均要铺设密实,在墙柱插筋部位要重点进行铺设,可将棉被分割成小块在墙柱插筋部位塞紧,并用扎丝绑扎固定在墙柱插筋上,塑料薄膜应从插筋上穿透并用重物压紧。

3.6大体积混凝土保温法温度控制计算

地下车库及地下动力站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加棉被的方式进行保温。

根据规范的要求,在选用的保温材料基础上,经计算须满足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计算时,取保温材料(塑料薄膜加棉被)的导热系数为0.05,考虑浇筑时的大气温度取六盘水市往年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15℃,根据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如下:

3.6.1温度计算

(1)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计算

根据《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可采用以下两种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Ⅰ)

(Ⅱ)

式(Ⅰ)中:

T(t)—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包含矿粉在内,mc取360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采取保守计算,K取0.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

根据附件一的配合比报告,F为粉煤灰用量,取126kg。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计算浇筑后三天的绝热温升,查表取314KJ/Kg。

依据施工手册将上述数据代入得T(t)=52.2℃

式(Ⅱ)中:

T(t)—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c—每m3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等)(kg/m3),根据附件一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取486kg/m3。

Q—每千克胶凝材料水化热(考虑粉煤灰和矿粉的影响),计算如下:

Q=kQ0

式中:

Q0-水泥的水化热总量,查表得Q0=375KJ/Kg

k-不同掺量水化热调整系数;根据下表取值:

表不同掺量水化热调整系数

掺量

0

10%

20%

30%

40%

粉煤灰k1

1

0.96

0.95

0.93

0.82

矿渣粉k2

1

1

0.93

0.92

0.84

当为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时,k=k1+k2-1,根据附件一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经计算得:

k=0.985+1-1=0.985,则Q=kQ0=0.985×375=369.4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3。

t—龄期(d)。

经过试算得浇筑后三天内温升最快,3天后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则计算时取3天龄期进行计算。

m—与水泥品种比表面、浇筑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取0.2~0.4,查表取0.37。

经计算,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T(t)=47.6℃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80Kg,粉煤灰用量90Kg,矿粉用量80Kg,计算时均考虑了各种掺量的影响,计算得到三天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为47.6℃。

经过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为安全起见,采用式(Ⅰ)的计算结果,即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为52.2℃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计算

Tmax=Tj+T(t)×ζ

式中:

ζ—不同浇筑混凝土块厚度的温度系数,根据混凝土温度变化曲线以及以往工程测温记录可知混凝土浇筑三天后其温度最高,所以计算以龄期T=3天计算。

T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取25℃。

板厚7.4m,查表得ζ=0.74

Tmax=Tj+Th×ζ=25+52.2×0.74=63.6(℃)。

3.6.2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

式中δi----保温材料厚度(m)。

选用两层塑料薄膜和一层棉被,实测约0.055m。

h----结构厚度(m),取h=7.40(m)。

λi----结构材料导热系数(W/m.K),取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i=0.04(W/m.k)。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max=63.6(℃)。

Tb----混凝土表面温度(℃)。

待求值。

Ta----空气平均温度(℃),**市往年6月中下旬平均气温Ta=30.00(℃)。

K----透风系数K=1.30。

经计算得:

在选用的保温材料(两层塑料薄膜加一层棉被)厚度δi=0.055(m)条件下计算得到的混凝土表面温度Tb=43.3℃,内外温差为:

△T=Tmax-Tb=63.6-43.3=20.3℃,不大于25℃,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和一层棉被可以满足保温的要求,实际覆盖保温材料时,为安全起见,可根据现场实测温差临时调整,如现场实测内外温差较大,可临时增设一层棉被覆盖保温等。

依照上述方法对1.8m厚底板覆盖保温进行计算,得△T=9.3℃<25℃

同样对于2.7m、2.0m、3.0m、5.6m、6.0m、7.1m等厚度底板经过计算,保温覆盖厚度同样满足。

3.6.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

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式中σ──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N/mm2)。

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10-5。

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取25℃。

T(t)──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为52.2℃。

Ty(t)──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按下式(Ⅰ)和(Ⅱ)计算

(Ⅰ)

(Ⅱ)

上式(Ⅰ)中,

为标准状态下任意龄期的收缩变形值;

为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取3.24×10-4;e为常数,取2.718;b为经验系数,取0.01;t为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取t=3;M1、M2…Mn为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系数,可查表,其中M1为水泥品种影响系数,采用普通水泥,M1取1.0;M2为水泥细度影响系数,水泥细度为4.4%,M2取1.0,M3为骨料种类影响系数取1.0、M4为水灰比影响系数,水灰比0.34,M4取0.91、M5为水泥浆量影响系数取1.45、M6为养护天数影响系数取1.11、M7为相对湿度影响系数取1.0、M8为构件截面尺寸影响系数取0.97、M9为操作方法影响系数取1.0、M10为配筋率影响系数取0.78。

上式(Ⅱ)中,

为任意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10-5;

经计算得Ty(t)=-1.16。

Th──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根据资料取烟台市4月上旬平均气温(12℃)。

S(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取0.19

R──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0;本底板底面为钢筋混凝土入岩灌注桩,因此本计算取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R=0。

νc──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1、计算:

取S(t)=0.19,R=0,α=1×10-5,νc=0.15.

(1)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公式:

计算得:

E(3)=0.77×104

(2)最大综合温差

最大综合温差△T均以负值代入下式计算.

(3)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计算公式:

计算得:

σ=0(N/mm2)

(4)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

计算得:

ft(3)=0.84(N/mm2)

满足抗裂条件。

3.7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

1、混凝土搅拌至浇注的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运输期间严禁加水,每车混凝土运到现场后都要取样测定坍落度,目测和易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2、搅拌车的转速应按搅拌站对装料、搅拌、卸料等不同要求或搅拌车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转动,以保证产品质量。

3、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由于泵管较长,浇筑混凝土时首先在泵管内泵送4m3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对管道进行湿润,润泵砂浆应卸入专用料斗另行分散处理。

3.8混凝土浇筑方法

3.8.1浇筑方法

1、混凝土分层浇筑,逐层水平向浇筑前方推进,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出前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浇筑接茬处应振捣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